第196章 杜甫,千古……(求訂閱)

第196章 杜甫,千古……(求訂閱)

“詩聖!!!”

看着央視《唐詩何止三百首》主持人陳凡說出的詩聖兩個字。

無數觀衆一瞬間默然無語。

他們被“詩聖”這兩個字,一下子給刺激到了。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

還有詩人會被稱之爲詩聖的。

要知道。

在唐朝。

哪怕就是有人敢稱詩仙,也沒有人敢稱詩聖。

因爲聖這個詞,歷來都是最高的榮譽。

不過。

很快。

詩聖這個名字就已被他們接受。

特別是那些通過快抖看直播的朋友。

“大愛詩聖,我認爲,詩聖就是杜甫,杜甫就是詩聖。”

“我也贊同,不服來辯。”

“不服也不行,誰還能找出一位超過杜甫的?”

另一邊。

泰山風景名勝旅遊管委會一衆高層,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即都感覺無比的沸騰。

“鄭總,我覺得就是1個億,我們也要拿下杜甫這首《望嶽》。”

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僅僅是因爲《望嶽》這首詩是爲泰山量身定做的。

更爲重要的是。

這首《望嶽》,是詩聖杜甫寫的。

……

“剛纔說了這麼多,都是比較悲痛,沒有太多開心的事情。事實上,杜甫也有開心的時刻。在杜甫遷到成都以來,他的一位朋友高適來看望他。杜甫很高興,然後就令妻子做飯。可是,一頓飯做好。卻發現桌子上只擺了四道菜。”

“或許大家以爲,有四道菜可以了,杜甫原本就過得不怎麼樣。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四道菜是什麼菜。第一道菜,盤裡只有兩個蛋黃,蛋黃上面放了幾片蔥。第二道菜,只有蛋白。第三道菜只有蔥白,就是蔥的白色部分,第四道菜,只有一碗清湯,然後在清湯上面放了幾個蛋殼。”

當聽到陳凡的解釋,衆人目瞪口呆。

“好吧,感情這四道菜其實就只有雞蛋和蔥。”

“至於最後一道,還只是清湯加蛋殼,蛋殼也能吃嗎?”

“樓上的,給你科譜一下,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其實還是很有營養的,只不過是我們現代人不吃罷了。對於古人來說,雞蛋殼也是不能浪費的糧食。”

沒得辦法。

杜甫可以說是衆多詩人當中混得最慘的一位了。

哪怕就是好朋友來了,也只能有這樣的菜招待。

但雖然如此。

爲了讓大家不尷尬,杜甫靈機一動,對着高適說:“高兄你看看,這第一道菜叫做兩個黃鸝鳴翠柳。第二道菜,叫做一行白鷺上青天。第三道菜嘛,叫做窗含西嶺千秋雪。第四道菜,叫做門泊東吳萬里船。”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正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絕句》。

“兩個雞蛋,哈哈哈,不就是兩個黃鸝嘛。”

“那翠柳呢?”

“不是有蔥嗎?”

“一行白鷺上青天,蛋清,蛋白,一行白鷺,我突然發現杜甫也是人才。”

“窗含西嶺千秋雪,蔥白不就是千秋雪嗎?”

“至於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更形象了,這一些蛋殼,那就是船啊。”

掌聲瘋狂傳來。

這一個小故事,不只清新脫俗,而且更爲有畫面感。

另外這首詩寫得也非常有美感,同時也非常的簡單,讓人一看就懂。

不得不說,這水平之高,那簡直絕了。

當然。

這個小故事只是小故事。

這首絕句,並不僅僅只是說四道菜。

這首詩,雖然看起來很有畫面感,但卻同樣抒發着詩人對於國家的感情。

正如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里船?”

爲什麼門口之處停了這麼多的船?

正是因爲安史之亂,所以整個國家都處於戰爭當中。

很多的一些船支因爲戰爭無法通行,只能停在河面上。

因爲船太多了,所以一字排開好像排到了萬里之外。

如果從這個方面來說的話,也不算是一件讓杜甫高興的詩。

不過。

要說表現杜甫開心的詩,還真有一首。而且這首詩,那是杜甫真正的開心。

“公元763年,唐軍在洛陽附近與叛軍打了一個大勝仗,唐軍收復了洛陽與鄭州,開封等地。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杜甫在成都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後,一時欣喜若狂,遂提筆寫下了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可以說。

這首詩與《春望》一樣,都是一首飽有無比愛國熱情的愛國詩。

但與春望不一樣。

春望當時處於安史之亂爆發之即,整個國家一步步進入衰退,民不聊生。

但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則是國家開始走向正常,迴歸到和平。

所以杜甫聽到這一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再看妻子的反應,漫卷詩書喜欲狂。

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我們要回家了。

是的。

聽到這樣的消息。

哪怕一生不得志,一生都沒有啥高興事兒的杜甫,這一次高興的都有一些失態。

所以這纔有“白日放歌須縱酒”。

不管是大聲的唱歌,還是縱情飲酒,都不足於表達杜甫的高興之情。

你能想象,這時的杜甫內心是多麼的喜悅。

而最後一句。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用現代的一句話說,那就是,聽到這個消息,我打飛的也要往家裡趕啊。

事實上。

當時的杜甫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家。

因爲當時雖然有看到戰爭結束的苗頭,但卻還沒有完全結束。

所以杜甫也不敢輕意回家。

但這首詩,卻無比的表現出了作者愛國思鄉之情。

“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陳凡老師爲什麼稱杜甫是詩聖了。”

“陳凡老師不是說了嗎,杜甫之所以被稱之爲詩聖,那就是他的思想高度。”

“是的,確實是思想高度。但,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下比較。比如,我們拿這首詩與孟郊登科後相比。當時孟郊考上進士,也是欣喜的發狂,然後他就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這僅僅表現的是他個人,而且這樣的喜,才真正有一些放蕩,有一些得意忘形。但是,杜甫這首詩裡面,就算他高興的再怎麼得意忘形,我們內心也是極度的佩服。”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不比不知道。

一比較。

你就會發現,爲什麼詩聖是杜甫,而不是別人。

……

“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此前多方照顧杜甫的嚴武去世。杜甫又開始了飄泊,還好夔州都督與杜甫是舊識,他讓杜甫幫官家看管一百傾的公田。這時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一些,然後杜甫也買了一些田,並買了一個四十畝的果園,還請了一些工人幫他做事。這個時候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許多,所以創作熱情也高了許多。在不到兩年時間裡,杜甫先後創出了四百多首詩作。”

“只是可惜,雖然杜甫這時生活稍稍比原來好了,可是,杜甫的年齡已經50多歲。而且因爲年輕的時候生活過得並不怎麼樣,所以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他55歲的時候,某日他登高望遠,創作了一首《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登高。

意思也很簡單。

前面四句寫的是登高望遠看到的風景。

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是同樣的風景,不同的人看到卻有不同的感受。

原本這個風景其實還挺不錯。

可是在年老的杜甫眼裡,就顯得有一些孤寂,蕭索。

後四句,寫的是杜甫自己。

萬里形容的是這一生。

這一生怎麼樣呢?

從東走到西,從北走到南,不斷的飄泊不定,不斷的作客人家。

這裡的作客可不是像我們現代人作客別人家一樣。

古時的作客,那完全是投奔別人,還得看別人眼色。

更爲悲劇的是,杜甫不是一兩次作客,而是經常作客……經常投奔別人。

這還不只。

除了生活作客的窘迫之餘,現在的身體也不怎麼樣了,經常生病。

而且,人也老了,白髮也長了起來。

更爲鬱悶的是。

因爲生病,年老,連酒都不能喝了。

那怎麼辦呢?

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寫一首詩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慨。

“唉,杜甫這一生,當真是過得太慘了。”

“嗯,好不容易生活過得好一些了,又身體不行了。”

“也就只有最後的愛好,寫寫詩感慨感慨。”

不少觀衆又是嘆了一口氣。

當然。

這首詩可不是這麼簡單。

杜甫這一首《登高》,歷來被無數文人評爲七言律詩之最。

這個之最,那就是《登高》這首詩可謂是無一不對仗,無一不工整。

不過。

因爲節目的原因,陳凡也沒有時間去分析這首詩。

但他相信。

就算是陳凡不去分析,這個節目之後,無數看客他們也能發現這首詩的不同凡響。

“768年,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的五年,杜甫再也忍不住思鄉之情,準備回鄉探親。途中杜甫經過不少地方,還去了岳陽樓。只是半路當中碰到了臧玠作亂,杜甫只能改變行程。當來到一個叫做耒陽的地方時,河水突然暴漲,一下子將杜甫給困住了,5天沒有吃東西。好在當地的縣令聽到杜甫被困的消息,然後就派人送來了酒與肉。5天沒有吃肉的杜甫終於獲救,但沒過多久,杜甫在一條小船上突然去世,享年59歲。”

關於杜甫的死因,有好幾個說法。

有的說是被賜死。

也有的說是病死。

也有說是掉到水裡死了。

還有的說食物中毒而死。

另外還有一個說是消化不良死了。

對於此。

陳凡更傾向於消化不良說。

因爲各個版本當中,都有提到杜甫5天沒有吃東西。

然後當地的縣令得知,就送來了大魚大肉。

試想一下。

別說是老年人了。

就是年輕人。

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一下子吃大魚大肉,身體絕對受不了。

“唉,一代詩聖就此隕落。”

“是啊。搞得我現在即喜歡大唐,又有一些痛恨大唐。”

“爲什麼?”

“喜歡的是大唐誕生了一位詩聖,痛恨的是,大唐卻並沒有珍惜詩聖。”

“別說了,說得我都想哭。”

關於杜甫這一期節目差不多也要結束。

回想杜甫這一生。

人們即佩服杜甫寫出史詩般的詩作。

但又哀其人生過得實在是痛苦。

這種心理陳凡也是感同深受。

不過陳凡在最後補充了一句:“詩聖杜甫的離世對於當時的大唐來說,並沒有太多的人關注。因爲他本身在當時就不是很知名,但是,待他死去之後,他寫下的那些詩作,卻煥發了別樣的風采。後期白居易,元稹,劉禹錫……幾乎在杜甫之後所有的詩人,都受到了杜甫的影響。從這一方面來看,杜甫,千古長存……”

《唐詩何止三百首》到此結束。

無數的觀衆站了起來。

他們嘴裡念出了一致的聲音: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第19章 李總,我向您保證,我真不去廬山第295章 尊王攘夷,挾天子以伐不敬第172章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第51章 抱歉,我就是研究歷史的第44章 主播,陸游到底是誰?第21章 西湖水乾,雷峰塔倒第320章 這拳法好像沒啥威力啊?……(求訂第192章 杜甫來了!!!……(求訂閱)第193章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求訂第291章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第113章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今天我要第287章 穿越時空,傳承經典……(求訂閱)第296章 齊桓公被活活餓死……(求訂閱)第364章 中華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第112章 不能說完全一致,只能說一模一樣啊第112章 不能說完全一致,只能說一模一樣啊第222章 馬超後人在“亞鎂尼亞”傳來的證據第231章 創造一個“端午節”出來……(求訂第221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求訂閱)第172章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第124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求訂閱第30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151章 來了,初唐四傑……(求訂閱)第164章 跟大家講一個冷門詩人,李商隱……第38章 前往“萬鬆書院”的路都被堵死了第23章 我們這真的沒有一位叫“法海”的主持第74章 真要做題了第356章 開講“康熙”……(求訂閱)第349章 今天講“徐志摩”……(求訂閱)第329章 一統天下,商鞅變法……(求訂閱)第166章 我這裡冷門詩人比較多,你想聽哪位第253章 放大招,三星堆遺址……(求訂閱)第215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76章 縱橫西域50國,“班超”萬里封侯…第56章 《千年等一回》第114章 白衣卿相,奉旨填詞第335章 挖皇陵,挖皇陵……(求訂閱)第216章 魏晉風骨,《觀滄海》……(求訂閱第60章 陳凡老師的境界真是太高了第10章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第72章 打卡紹興古城,獲得《魯迅全集》第368章 沒有簽過的紙,那就是廁所的屎……第350章 信不信編一套歷史給你看……(求訂第43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位叫做陸游第184章 老杜是誰?……(求訂閱)第44章 主播,陸游到底是誰?第230章 是的,當時吳越爭霸的故事還沒有講第85章 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死第73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241章 淚奔: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求訂第260章 飲馬瀚海,但奈何天妒英才……(求第266章 《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1章 抱歉,我就是研究歷史的第206章 凡哥,老實交待,您下了多少大墓?第146章 “摸金校尉”在此……(求訂閱)第341章 不要講了,再講作者的飯碗都要沒了第185章 羣仙雲集……(求訂閱)第119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第66章 南宋再也沒有了那位英姿勃發的少年英第22章 破記錄:西湖接待遊客70萬人第305章 莊周夢蝶……(求訂閱)第56章 《千年等一回》第288章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叫做“司馬遷”的第268章 位面之子“劉秀”……(求訂閱)第55章 給《白蛇傳》編曲第94章 我先跟大家講講文天祥第96章 不知道岳陽樓那邊要不要推廣推廣第153章 霸氣側露的《討武曌檄》……求訂閱第128章 想不到吧,我還有《後赤壁賦》……第156章 千古名篇……(求訂閱)第268章 位面之子“劉秀”……(求訂閱)第61章 搬運技術哪家強?第224章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求訂閱)第330章 奮六世之餘烈……(求訂閱)第39章 化蝶第45章 前往普陀山的路上,百舸爭流第169章 易玄老爺子,穩住,不用慌!!!(第50章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75章 全唐最孤寂的一首詩:《江雪》……第360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第39章 化蝶第183章 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第270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第120章 我還有一位最喜歡的人物沒說呢第310章 楚王掀桌子,不跟周天子一塊玩了…第179章 在我眼中,再也沒有詩仙!!!第241章 淚奔: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求訂第234章 《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第369章 此生無悔入中華……(全書完)第280章 我只是導遊,不會醫術啊……(求訂第46章 導師,我能向您打聽一個歷史人物嗎?第177章 詩魔,白居易……(求訂閱)第347章 陳凡,你給我滾……(求訂閱)第185章 羣仙雲集……(求訂閱)第121章 蘇軾都不知道,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第126章 出來吧,《赤壁賦》……求訂閱第11章 前面就是武松墓了,我跟大家講一段武第17章 好詩得用在刀刃上
第19章 李總,我向您保證,我真不去廬山第295章 尊王攘夷,挾天子以伐不敬第172章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第51章 抱歉,我就是研究歷史的第44章 主播,陸游到底是誰?第21章 西湖水乾,雷峰塔倒第320章 這拳法好像沒啥威力啊?……(求訂第192章 杜甫來了!!!……(求訂閱)第193章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求訂第291章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第113章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今天我要第287章 穿越時空,傳承經典……(求訂閱)第296章 齊桓公被活活餓死……(求訂閱)第364章 中華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第112章 不能說完全一致,只能說一模一樣啊第112章 不能說完全一致,只能說一模一樣啊第222章 馬超後人在“亞鎂尼亞”傳來的證據第231章 創造一個“端午節”出來……(求訂第221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求訂閱)第172章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第124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求訂閱第30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151章 來了,初唐四傑……(求訂閱)第164章 跟大家講一個冷門詩人,李商隱……第38章 前往“萬鬆書院”的路都被堵死了第23章 我們這真的沒有一位叫“法海”的主持第74章 真要做題了第356章 開講“康熙”……(求訂閱)第349章 今天講“徐志摩”……(求訂閱)第329章 一統天下,商鞅變法……(求訂閱)第166章 我這裡冷門詩人比較多,你想聽哪位第253章 放大招,三星堆遺址……(求訂閱)第215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76章 縱橫西域50國,“班超”萬里封侯…第56章 《千年等一回》第114章 白衣卿相,奉旨填詞第335章 挖皇陵,挖皇陵……(求訂閱)第216章 魏晉風骨,《觀滄海》……(求訂閱第60章 陳凡老師的境界真是太高了第10章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第72章 打卡紹興古城,獲得《魯迅全集》第368章 沒有簽過的紙,那就是廁所的屎……第350章 信不信編一套歷史給你看……(求訂第43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位叫做陸游第184章 老杜是誰?……(求訂閱)第44章 主播,陸游到底是誰?第230章 是的,當時吳越爭霸的故事還沒有講第85章 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死第73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241章 淚奔: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求訂第260章 飲馬瀚海,但奈何天妒英才……(求第266章 《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1章 抱歉,我就是研究歷史的第206章 凡哥,老實交待,您下了多少大墓?第146章 “摸金校尉”在此……(求訂閱)第341章 不要講了,再講作者的飯碗都要沒了第185章 羣仙雲集……(求訂閱)第119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第66章 南宋再也沒有了那位英姿勃發的少年英第22章 破記錄:西湖接待遊客70萬人第305章 莊周夢蝶……(求訂閱)第56章 《千年等一回》第288章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叫做“司馬遷”的第268章 位面之子“劉秀”……(求訂閱)第55章 給《白蛇傳》編曲第94章 我先跟大家講講文天祥第96章 不知道岳陽樓那邊要不要推廣推廣第153章 霸氣側露的《討武曌檄》……求訂閱第128章 想不到吧,我還有《後赤壁賦》……第156章 千古名篇……(求訂閱)第268章 位面之子“劉秀”……(求訂閱)第61章 搬運技術哪家強?第224章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求訂閱)第330章 奮六世之餘烈……(求訂閱)第39章 化蝶第45章 前往普陀山的路上,百舸爭流第169章 易玄老爺子,穩住,不用慌!!!(第50章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75章 全唐最孤寂的一首詩:《江雪》……第360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第39章 化蝶第183章 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第270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第120章 我還有一位最喜歡的人物沒說呢第310章 楚王掀桌子,不跟周天子一塊玩了…第179章 在我眼中,再也沒有詩仙!!!第241章 淚奔: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求訂第234章 《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第369章 此生無悔入中華……(全書完)第280章 我只是導遊,不會醫術啊……(求訂第46章 導師,我能向您打聽一個歷史人物嗎?第177章 詩魔,白居易……(求訂閱)第347章 陳凡,你給我滾……(求訂閱)第185章 羣仙雲集……(求訂閱)第121章 蘇軾都不知道,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第126章 出來吧,《赤壁賦》……求訂閱第11章 前面就是武松墓了,我跟大家講一段武第17章 好詩得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