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燈光下,沈歡坐在書桌前,面前攤開一本筆記本,上面有幾個零落的名詞,他則是抓着一支筆,出神地看着,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
在歌王之夜結束之後,他已經和林荷溪一起從星城飛回建鄴了。
八月份的建鄴依舊炎熱無比,夜晚也是不得安寧,不過還好,在空調的幫助下室內很是涼快,也能更好地思考。
他正在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也就是筆記本上的那幾個名詞,其中一個名爲“唱片”的名詞已經被他劃上了一道黑槓。
因爲對於版權的重視和對於盜版的打擊力度,這個世界的唱片業環境比另一個世界確實要好不少,但是在在互聯網的衝擊下,唱片業已經出現一絲頹勢。
有些業內人士或許此刻還心存幻想,覺得隨着將來互聯網版權立法的貫徹,唱片業可能會重新換髮青春,但是擁有另一個世界未來十幾年經驗的沈歡知道,互聯網的浪潮是無法阻擋的。更重要的是,隨着互聯網的深入普及,隨着數字化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着音樂主流載體的改變,唱片工業的頹勢勢必會越來越大,直至基本消亡,純粹以“收藏品”這麼一種形式苟延殘喘。
當然,流行音樂不會消亡,只不過到後面,它們會以另外一種網絡版權的形勢重新出現在互聯網上,屆時歌手靠髮網絡專輯依然能賺錢,而且賺得會比現在還要多。
但是這個世界終究不是沈歡曾經生活的那個世界,沈歡並無法確切地知道隨着這個世界的發展,那個時間什麼時候纔會到來。
他只知道現在做唱片,並不是太賺錢。
就拿他的《紅塵客棧》來舉例吧,根據田川反饋過來的數據,到目前爲止已經售出了五十多萬張。
這個數字在現在的華國唱片界已經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了,絕對算得上優秀,可是真要說錢的話,總銷售額也就1500萬左右。他的分成是23%,那就是350萬左右,扣除稅收、分給張長富的30%,真正到他手裡的,最後只有150萬。
幾千塊賺了150萬,投資回報率確實高的恐怖,但是從總量上來說收益還是太低了,尤其是在這麼一張優秀的專輯、而且還是他自己拿了很大分成的情況下,這個收益總量實在無法令人滿意。最重要的是,唱片行業現在的天花板就在那裡,並不是說他這次再投個幾十萬做一張專輯就能再翻個幾百倍,賺幾億的。
出唱片只能作爲一個賺取人氣的手段,出肯定還是要出,要繼續提升自己的人氣,但是在這種市場環境和時代背景下,別指望這個能賺大錢了,想要賺錢,還是指望別的方面更靠譜。
沈歡的目光落向了筆記本上的另一個名詞。
電影。
從效益比上來說,電影無疑是最暴利的一個行業。
後世一部好的商業電影,票房全部都是以億、甚至十億來計的,這纔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放到這個世界中,雖然要打上一個折扣,但是依然很暴利。
沈歡對於這個世界的電影行業情況也做過調查,根據他的調查結果,在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下,在放開來的電影分級制度下,在更加飛速發展的經濟下,這個世界的華國電影市場發展速度比起另一個世界來要快得多,佳作頻出,電影市場整體票房每年都在飛速上漲,票房過億的電影已經出現不少了。尤其是進入05年以後,更是隱隱有一種“票房不過億都不敢說自己成功”的大形勢,過5億的大爆作品在05年上半年都是出了2部,其中票房最高的那部黑馬之作《電子情書》,國內票房更是達到了8.9億的恐怖數字,緊隨李尚頤所主演《狐妖》的11.3億,在不計算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已經是華國電影史上票房第三高的作品。
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下,電影市場已然成爲現今非常熱門的一個暴利行業,無數資金紛紛涌入。
沈歡想要賺錢,像他做《紅塵客棧》這樣自己做導演、拍電影、複製另一個世界的優秀商業作品是效益最高的了,因爲天花板夠高。
這是真正能賺幾億不是夢的行業。
要是他能做出一部5億票房的作品來,基本上就是一夜暴富的節奏。
但是沈歡想了想,還是在這個上面劃了一道黑槓,然後把目光落向了最後一個名詞——電視劇。
相比起電影來,電視劇對他而言可能纔是最合適、最務實的選擇。
沈歡主要是從技術方面來考量的。
他跑過很多劇組,有電影的,有電視劇的,從他個人感官角度出發,電影導演的要求比電視劇導演普遍要高上許多:電視劇導演基本上大體成了就成,對於細節並不會摳到太細,鏡頭機位也簡單,大部分時間都是攝像機一擺就演員自己玩兒去吧,但是電影導演就變態多了,有的甚至對他這麼一個跑龍套的大特都要求極多,鏡頭也要複雜許多,這都是需要他們演員來配合的。
一個電影跑下來,比跑一個電視劇往往要累很多,這是沈歡普遍的感受——當然,那些什麼《四大美人之貂蟬大戰喪屍》之類的網大不在此列,那個演得倒是輕鬆。
對於沈歡這樣一個一點獨立製作經驗都沒有、甚至連導筒都沒有拿過的新人來說,做電視劇,從實現難度方面來說,要比做電影更加靠譜,容錯空間更大。他可以先在這方面積累積累經驗,穩紮穩打,之後再向電影行業進發也不遲。
而且他在這方面的發行上也比電影更有優勢。
在星城參加《誰是歌手》的時候,總是喜歡四處落子的沈歡已經跟節目組的後期責編“勾搭”上了。
那位後期責編跟湖廣衛視臺裡的採購部副部長關係很密切,他以後要賣電視劇,也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拜山的碼頭。賣不賣得成再說,至少有個地方可以拜神了,但是在電影發行上他卻暫時還是半點頭緒都沒有,一切都要慢慢再搞。
綜合幾方面因素考慮,還是製作電視劇更加靠譜,收益也比做唱片可觀。
按照沈歡瞭解到的現在國內的電視劇市場,一般是採用的輪次購買的收劇機制。
首輪播放價格,現在平均在35萬左右,一般是幾家衛視合買,然後他們自己再細拆去,按照一部劇平均30集的現狀,就是一千萬。二輪會低一些,平均在25萬左右,通常也是幾家電視臺合買,這兩輪走下來後,基本就一千五百萬以上了。
這是平均的,要是換到一些優秀的、或者是電視臺看好的劇上,價格就上升了,首輪價格能上50萬以上,今年最高的一部劇《三十年》能是創下了首輪單集70萬的歷史最高價格!全劇50集,首輪就賣出了3500萬,着實令人咋舌不已,製作成本則爲一千八百萬,首輪直接就賺翻了,二輪再一走,賺個四千多萬輕輕鬆鬆,還沒有渠道商搶走他們將近一半的分成,更別說還有後面的持續收益了,對於優秀的劇集來說,那也是一個不可低估的收入來源。
就比如說另一個世界的《紀曉嵐》吧,在首輪播出的十幾年後,都能帶來一年上千萬的收入,着實是一座金礦。
雖然比不上電影行業,但是電視劇市場絕對是比現在的國內唱片行業要賺錢得多的。
更何況,從另一個世界的經驗來看,電視劇市場在未來會是逐年上升、越來越旺盛的,網絡的興起不但不會使電視劇製作的收入下降,反而會越來越推波助瀾,不斷創出新高。另一個世界的後世,就頻頻有電視劇賣出幾億、甚至十幾億的天價,這是華國的音樂市場無法想象的數字。
市場雖熱、前景雖好,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沈歡能不能玩得轉。
別到時候賣不出去,那就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