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到了久違的東海市,這個春節他倆消失得乾乾淨淨,家人朋友方面都統一了口徑說是去玩,然後沒人擔心了。
每個家庭的大齡單身青年,在這方面都是能獲得萬分理解的!之後的計劃怎麼安排,要看李薇的,她更懂得處理。
這些親友的事情就應付了下來,楊銘要暫離溫柔鄉,如今是四月份了,位於魔都的麥克斯韋中國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工作。
自從MW二號賽車在紐北自燃後,公司就引來了各界激烈的評論,電池安全問題、電池持久問題,捧得黑的都一大堆。
因爲這項技術太過於新穎超前,若不解決電池安全問題,它們始終擺脫不掉自燃的缺陷,對推出量產車影響太大。
所以楊銘需要親自到場監督項目。
不過這一次可是讓他感覺到,很對得起自己發出去的高工資了!
在他最關心的電池安全問題上,公司已經取得了成效!
其實早在去年電動賽車上路測試後,楊銘就強調過了這個關鍵問題,還連同把最重要的電池和造車工程,都放在國內。
相關超前的技術、設計也都被傳了回來。在去年,團隊就將這些零散的片段,反覆在當前穩固的鋰體系電池上進行試驗。
今年二月底的時候,電池研究的美國團隊就來到了中國,擴大了中國公司的研發項目。
三月份,老闆正在收穫人生最重要的愛情時,團隊火力全開,全面剖析和掌控了之前老闆帶來的電池黑科技!
四月份老闆回來的時候,該操心的部分他們都已經拿出了成果!還不止一項突破!都等待着檢驗!
如今老闆到場檢查,成果順利展示出來。
主要是兩大項目:電池安全保護系統;混合鋰電池體系的改進。
先說第一個安全系統。
電動車的電池是整塊的,安裝在一套專用的保護材質裡,比如特斯拉的一整塊電池板、比如電動新秀“蔚來”的彈匣式電池。
作爲追求高功率、高輸出的賽車或電動跑車,對電池安全的部分絕對不能疏忽,否則就像紐北那次燒掉一輛價值不菲的原型車。
所以公司負責人鄭重介紹着:“我們專門爲測試環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標準:要通過六道極限關卡,全部合格後才能夠被確立可靠。”
“哪六道?”楊銘問。
“請讓我爲您詳細介紹過程。”負責人準備好了錄像,投影在屏幕上,那是記錄着電池測試環節的視頻。
第一關是火燒——電池組扔進超過一千度的火堆中,進行持續兩分鐘以上的烈火燃燒,要求外層保護系統能夠保證它不起火、不爆炸!
第二關是撞擊——超過120公里時速的正面撞擊,或者二十米自由落體!還模擬了電池更換時,可能遭遇萬分之一概率裸碰撞,要保證所有功能正常!
第三關水淹——分淡水環境、海水環境兩種!整個大電池組扔到水裡泡,三十分鐘內對防水能力、抗腐蝕能力都要求到了密不透風。
第四關是冰火——也就是業內最常見的耐熱和耐寒考驗,熱到六十五度環境,冷到冰天雪地零下三十五,在實驗室內不斷交替冷熱使用!
第五關要進行振動測試,公司爭取到了政策便利,被獲許送去了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在火箭實驗室專門進行高頻震動測試!
最後一關是壽命和容量,耐用對電動跑車更是至關重要的!功率密度要高,充放電上千次,10年或20萬公里的容量衰減要小於20%!
六道關卡,構成了公司全新電池安全系統的地獄式考驗。
負責人說:“業界標準也差不多以這一套來執行,但是要求低了很多!在其它企業眼裡是合格了的電池,在我們這裡不合格。”
楊銘滿意的點頭:“所以我們通過產品的表現呢?”
負責人很自信的回答:“在我們團隊的努力下,全部通過六項考研的電池安全系統,已經上試驗車,您看這邊!”
面前就是模塊化的電池,外表是耐火耐撞材料,長方體的設計,與蔚來相似的彈匣式安裝,分別置於車門底下兩旁。
“我們還融合了賽車的主動製冷方案,哪怕超過了電池極限,它依然有着一套保險,能夠讓它在瀕臨臨界點後,保證安全!”
“很好!很好!”
楊銘觀看了完成記錄,相當滿意。花大價錢請你們來幹活,可不就是要求像現在這樣的效率嗎!
電池安全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這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測試方案,公司已經準備好使用在新車上,將有力回擊外界質疑。
……
然後是第二項突破——混合鋰離子體系的電池!
電動車電池最被關心的是什麼?容量!
鋰電池體系發展至今,已經觸碰到了極限,容量很難有提高。
想要改變除非是有新的體系,但目前還太難了!
實驗室進行的是在鋰電體系上的改進,由單純的鋰變成了混合材質,功率密度能夠增強35%,容量能提升30-40%。
電池功率密度對電動車馬力、速度都很重要,鋰體系無法兼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但混合體系卻能夠兼備二者。
“有什麼缺陷的嗎?”楊銘想知道。
“製造成本比較高,比普通電池高出了400%。”負責人說。
對於家用電動車行業這完全是雞肋!成本提了四倍,容量都才增加40%?還不如多花點點錢,多買些普通電池就能達到一樣的容量!
“這不算缺陷,能夠接受的。”楊銘不這麼認爲,因爲這電池不是給家用車的,而是給追求極致的跑車!
它們本身的造價就很高,他的定位一直是帕加尼、柯尼塞格或者布加迪那種層次的,所以電池成本的翻倍,並不重要。
頂級跑車追求的是小體積、高功率同時還能兼備更多的續航里程!至於隨之增高的成本?在那動輒上百萬美元的車價面前,不算什麼。
負責人再說:“除了成本比較高外的缺陷,它是我們十五種測試項目中,最符合高端車輛動力電池商業化的技術。”
“給我完整的測試報告。”楊銘要把把關,他吸收了這方面很多的知識,看完後心裡有數了。
確實可行,成本高並不是關鍵,安全可靠、容量高——對於頂尖跑車反倒是技術的大亮點!
“六大項也通過了?”楊銘再問。
“當然通過了。”
“重點發展它們!”
楊銘操心的問題都解決了,它搞定了最棘手的電池安全,還意外得到了40%容量的提高,如果能夠進入工業生產程序,它就能量產。
便就是時候亮出本事,迴應外界質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