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如沐佛光

金剛智被蘇午突然變化的臉色嚇得心意間驟起驚濤駭浪,他又聽得蘇午的問話,仔細回憶之下,並未見過甚麼‘深具佛緣的女子’,於是戰戰兢兢地答道:“小、小僧……弟弟子不曾見過凡俗女子深具佛緣的……”

“那兩個女子,倒非是凡俗女子。”

蘇午的神色反而平靜下來,他注視着金剛智,再次問道:“你再想一想,是否見過兩個異乎尋常、深具佛緣的女子?”

金剛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絞盡腦汁去回想——

這時候,他念頭飛轉,自身性意如河水般翻騰涌動而來之際,他看到對面的蘇午陡然間化作了一尊遍身靛藍,不着寸縷,頭頂綠日的佛陀,這尊佛陀頭頂綠日乍然張開,只一瞬間,便將金剛智的所有性意囊括了進去!

他的所有性意,在蘇午一念之下,盡皆分散排列開來。

其過往種種經歷,於蘇午眼中,盡皆纖毫畢現!

蘇午藉着金剛智的性意,看到了從吐蕃去往巨唐的使臣隊伍,看到了金剛智所處的那駕巨大馬車,看到了馬車裡以一塊絲綢布匹蓋着的羊脂白玉,那等人高的羊脂白玉中,兩道窈窕身影若隱若現!

丹加、卓瑪尊勝便在玉中!

自蘇午、想爾等衆逆轉時空,同赴大唐開元時代以來,天下各地,同樣異相頻仍。

吐蕃當下的贊普‘尺帶珠丹’於數年以前祭拜‘元日神山’之時,元日神山晃動,神山之下‘虛空海’大湖之中,浮出一塊等人高的美玉,此玉自‘元日神山’底下伴生大湖之內浮出,尺帶珠丹猜測此玉或爲密藏之地龍脈精髓,沾染有‘大魯’,乃或是‘魯母’的本源密藏。

他命令兵丁將此神玉帶回宮殿,悉心供養起來。

然而神玉養在宮殿之中,卻愈發晦暗,漸有靈性流失之相。

尺帶珠丹又擬將這塊‘神玉’雕琢成大日如來,供奉於寺廟當中,但被金剛智勸說,稱神玉佛性自生,深有佛緣,若以人力強加雕琢,反而可能破壞內蘊佛性,是以將這神玉暫且完整保留了下來。

此後過去數年,至於今時,吐蕃軍被唐軍重挫,兵臨城下之事發生。

吐蕃情況危急,尺帶珠丹只得着使臣前往巨唐拜見玄宗皇帝,並將這一樁稀世重寶進獻唐皇,以期能與巨唐結爲盟好,暫止兵戈。

——這塊神玉經過數年的‘供養’,早已散盡靈光,只是一塊比較大的普通玉石而已,尺帶珠丹令吐蕃使者運送此玉,此玉被運送至大唐境內以後,忽在某日陡生靈光,熠熠生輝。

美玉之內,更有兩道婀娜人影若隱若現。

金剛智見之頗爲驚詫,他臨近神玉之時,甚至性意之中會不自覺觀想出一道身着綠色衣裙的菩薩來,那綠裙菩薩隱在冥暗虛空之中,口誦種種真言密咒,竟令金剛智生出自性之中的空性得到啓發的感覺。

他頓知此玉‘靈智’已生,明珠放光。

但此時已入大唐境內,唐朝軍兵一路護送,金剛智斷不可能把這樣重寶再運回吐蕃的道理,更何況,他雖得贊普王器重,乃是吐蕃護國神僧,但吐蕃之地苦寒貧瘠,不可能與大唐相提並論。

他自獅子國一路輾轉,雖在吐蕃停留數載,但最終目的,仍是要往大唐傳法,一展平生所學,當下正可以這塊神玉在大唐打開局面,自然更不可能將之還回吐蕃。

是以護送神玉,一路到達長安,將神玉獻給了當下的玄宗皇帝。

蘇午搜遍金剛智的性意,看過丹加與卓瑪尊勝降生的那羊脂美玉由來之後,更皺緊了眉頭。

包藏丹加與卓瑪尊勝的‘神玉’,被送入禁宮,進獻於玄宗皇帝,在此下於蘇午而言,並非是最棘手的事情。

最棘手的是,他不曾親眼見過那塊神玉,無法確定丹加與卓瑪尊勝現下的狀態。

而包藏她們二人的‘神玉’,極可能與‘魯母’有關。

‘魯母’莫非再次準備降臨於人間?

丹加、卓瑪尊勝在此時卻與它產生了因果勾連——它這一次的謀劃又是甚麼?

這樣具備‘時空唯一性’的厲詭,一旦在某個時空流露影跡,往往代表着其亦脫離了原本的時空,如此是否說明,這次捲入‘巨唐時空’中的存在,也不只是模擬器給出提示的那些人、詭?

畢竟連魯母似乎都被捲進來了。

魯母被‘精蓮化生大士’封押在現世的罅隙之後,沉沒於大化本源海中,它若是被移轉進了當下時空內,那封押它的力量-精蓮是否也被帶入了此間時空?‘金母’莫非也跟着來了?

蘇午心念飛轉,臉色越發嚴峻。

金剛智一身僧袍已被汗水浸透。

此下看到蘇午更加嚴峻的神色,頓時垂下頭去,愈發戰戰兢兢。

他亦有‘如來藏’的性意層次,意若洪流大江,奔騰往復,永無止息,可這般洪流大江般的性意,在蘇午覆淹下來的念頭之下,卻如一條孱弱的溪流被汪洋大海傾軋過來了一般,根本反抗不了一絲一毫。

方纔蘇午搜查他的念頭時,他甚至被蘇午的性意‘同化’了,恍惚之間竟有種自己也變成了蘇午,而‘金剛智’不過是蘇午做的一個夢一般的感覺!

金剛智正心思百轉之際,蘇午的聲音傳入他的耳畔。

那聲音倒頗溫和,並沒有金剛智想象中的嚴厲:“大師,我今亦有拜見聖人,向聖人建言之心。

不知大師可有辦法,能叫我見到當今聖人?”

聽得蘇午所言,金剛智一時愕然。他擡眼看到蘇午神色恢復了平靜,內心念頭轉動起來,小心翼翼地道:“聖人令小僧明日入宮,與長安高僧探討佛法,爲聖人宣示佛法神妙。

小僧往日入宮,一貫是帶着門下弟子‘不空’同去宮內。

但不空如今在大雁塔中參修佛諦……尊者如能屈尊紆貴,可以裝作小僧新收的弟子,與小僧往宮中去,拜見聖人……”

在金剛智看來,這已是當下最好辦法。

然而,他話說完,對面那位大尊者卻搖了搖頭:“我縱明日可以扮作你的弟子,以後卻也不能日日裝作是你的弟子,與你同往宮中去。”

這樣取巧之法,蘇午從前運用得亦頗爲熟練。

但他到了今時,卻不願多用這種辦法了。

蓋因此種辦法能一時取巧,看似走了捷徑,但其實隱患頗多,稍有不慎,反倒可能令自身更加步履維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你可將今日發生之事,向聖人直言相告。

再替我傳話於聖人,表達我欲面見聖人,向聖人建言之意即可。”蘇午向金剛智如是說道。

金剛智不敢不答應,當即雙手合十,垂首答允:“小僧知道了。”

“我等遠行至此,難免舟車勞頓,心神疲憊,煩請閣下在這禪院之中,爲我等尋找幾處住所。

叨擾閣下,還望見諒。”蘇午又道。

金剛智只得點頭答應。

隨後,他親自尋來慈恩寺的沙彌,爲蘇午一行人安排了住所——慈恩寺後院,嚴禁女子出入,是以江鶯鶯、平靈子、晴子三女,皆被蘇午性意遮護着,哪怕在金剛智眼裡,三女亦是三個風塵僕僕的男子,看不出絲毫異常。

諸事安排妥當以後,張方亦來向蘇午道別:“小人亦知,郎君這樣的人物,乃是天上的鳳鳥,似我們這樣的麻雀能伴隨鳳鳥而飛,便有受用不盡的好處了。 不過小人如今亦有自己的追求,是以來向郎君道別。

小人此後仍會盡力留在長安城內,郎君但有吩咐,小人義不容辭!”

“張兄弟此去必是前程似錦,我自不會阻攔張兄弟甚麼了。多保重罷,張兄弟。”蘇午未有阻攔張方甚麼,點頭說道。

“郎君保重!”

張方咧嘴笑着,向蘇午拱手行禮。

他將身後的包袱擱在了旁邊:“這樣兵甲,小人留之無用,攜帶在身,更易遇到許多麻煩。

今下將此物歸於原主。

郎君,小人這就走了!”

二人就此別過,張方又去拜訪了洪仁坤、陶祖,在二者的房間裡停留了一陣,就此離開。

天色漸漸黑了下去。

慈恩寺封門閉戶,寺院各處,皆有軍兵來回巡察。

雖然蘇午答允了陶祖等人去平康坊遊玩的要求,但當下並非合適時機,衆人今日在長安逛了一整日,夜間大都不願出門,是以就暫將此事擱置了下來。

蘇午盤腿坐在禪房中,在他所居房間隔壁,就是‘金剛智’的居所。

此下金剛智正在房中做着晚課,手持木槌,敲着木魚,口中誦經不停,然而終究是因今日曆事太多的緣故,他的心神始終難以平靜,連唸了數遍佛經,也無法靜定心神。

蘇午的性意從金剛智房中掠過,歸攏於眉心之內,‘東流島本源神’隨他心臟跳動着,深藏於大地之中、相互交織的龍脈便呈現在了他的心神之間,他稍微轉動念頭,就觀見自身正處於長安龍脈交織的某個節點之上。

這節點上的大雁塔,猶如一把巨鎖,匯聚了四下的龍脈,將遊動的龍脈統統拴縛在此。

而蘇午的本源神覆蓋整個長安,赫然發現——似大雁塔這般規模的‘龍脈大鎖’,在整個長安城中,亦只有兩處。

另一處便在禁宮之中。

……

深夜,慈恩寺內萬籟俱寂。

甲士穿行寺院的腳步聲、甲葉碰撞之聲變得分外清晰。

深院各個角落、方位之上,皆豎立着一道道‘象針’,所謂‘象針’,即是在當下出現的一種提示鬼祟邪異氣韻存留方向的物什,其被做成可以四處轉動的鐵箭形制,安裝在石造宮燈之頂。

平時任憑風吹草動,‘象針’皆沒有任何動靜。

然一旦有鬼祟氣韻流轉,‘象針’立刻生出反應,指向鬼祟氣韻流瀉之處,爲來往甲士作出提示。

而那些來往甲士,皆是身材魁偉,渾身煞氣之輩。

他們久經戰陣,在軍中本也是百裡挑一的好漢,手上沾染了不少敵軍的性命,這樣滿身煞氣的軍兵,膽氣原本充足,再配上一身勾畫着種種符籙的甲冑,驅趕鬼祟亦不在話下。

——軍兵們身上以一道道鐵牌符咒編織、嵌合而成的甲冑,本來就不是普通甲冑,乃是當下大唐發展出來的一種‘符甲’。

經過宗室道士們繪就的符籙,編織成陣,形成符甲,供軍兵使用,面對一般厲詭,亦有一戰之力。

符甲造價極高,也唯有正值盛世的大唐,能成批量產出此般符甲,訓練出這樣勇猛的虎狼之士了。

“銳士、符甲,兼以佛道二門修行中人,及至風水地脈運用之理,便足以形成巨唐的長安都城,明面上沒有鬼祟活動的局面了嗎?”蘇午走出禪房,他的身影自幾個軍兵旁側掠過,那幾個軍兵絲毫未有察覺到他的存在,連四周豎立的‘象針’,也俱靜止不動。

唯有象針下的燈火晃動着,似被風聲擾動。

蘇午站在那往來巡察的軍兵必經之路旁,觀察着軍兵們身上的符甲,確認這些符籙組成的甲冑,皆是一些尋常符咒,但將這些尋常符咒恰到好處地組合起來,每一件符甲確能爆發出不凡威能。

此般符甲,應對祟級、禍級厲詭倒還可以。

但遇上‘厄級’乃至以上的兇級、荒級厲詭,便未免力有未逮。

真正能夠用來抗禦厄級以上厲詭的手段,不是這些披覆符甲的軍兵,而是慈恩寺各院坐鎮的那些大和尚。

將僧道兩大宗派,連同大唐銳士擰合成的這股鎮詭力量,在大唐鎮詭策略之中,排在哪個序次?

大唐是否還有其他的鎮詭手段?

蘇午對此亦頗好奇。

他自覺今時巨唐是必有其他應對更恐怖厲詭的手段的——落在長安各處龍脈之上的‘鎖頭’,便絕非天力而爲,實是人力借地勢應天力而爲。爲在今下時期就容納了數百萬人口的一座巨城,量身設計下這種鎖困地力、爲國朝所用之手段的人,亦是一位高人。

今時李氏能令佛道二門、天下諸脈甘心輔佐,那如今禁宮裡的聖人,難道會是一位不通鎮詭之法,只掌握了世俗權柄的凡人?

蘇午並不相信。

他穿過重重深院,經過一座座塑有或綺麗壯美、或莊嚴宏大之塑像的佛殿,那些深有修爲的大和尚,便守在一座座佛殿中。他們在佛前焚香誦經,心識沉寂,恍惚間亦似化作了木雕泥塑,與身前的大佛融爲一體。

這些僧人皆是本就在慈恩寺內修行的僧人,與皇家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金剛智帶着蘇午一行人走入慈恩寺的情景,早被慈恩寺內僧衆看在了眼裡。

慈恩寺僧或許修爲不如金剛智,但他們立身於各個佛堂內,藉助那一尊尊飽受香火洗禮的佛陀塑像,似乎亦能生髮出種種偉力。

蘇午轉身從一座供奉有‘彌勒佛陀’的佛堂前走開,走向遠處平闊土地上聳立起的大雁塔。

佛堂內。

面朝佛像轉動念珠的胖大僧人微微睜開眼睛。

他擡眼看向黑暗裡分辨不清形容的彌勒佛面孔,雙手合十,低聲宣誦佛號:“阿彌陀佛,好似有風經過……”

佛堂裡的彌勒佛陀笑而不語。

佛像慈悲而有神的眼睛,看着蘇午穿過那片磚石鋪就的平闊地帶,從如林般的軍兵陣列裡走過,在駐守於各座‘象針’的大和尚身旁微微停留,接着,蘇午徑直走到了大雁塔前。

慈恩寺內一切防護手段,盡皆對他無用。

他仰望這座如今被築至十層之高的浮屠寶塔,一陣陣梵唱聲在他性識裡不斷響起——這浮屠寶塔的每一塊磚石、每一根木頭都飽浸了香火,以至於臨近寶塔,便有如沐佛光之感!

第284章 鬼匠(1/2)第1214章 怨憎會,求不得(12)第1361章 正法(22)第549章 六天故鬼,八部鬼帥(1/2)第1434章 道士下山(一)第1057章 諸佛所言,無有異也(12)第307章 壇神(1/2)請假條第706章 用涉大川(1/2)第336章 “水詭”(2/2)第242章 掌竈人,三碗米(2/2)第35章 說話的藝術(綠色)第450章 月讀侍夜叉(2/2)第860章 佛母(12)第1332章 鬥法盛會(六)第1178章 夢貘(22)第1410章 第一宗生人甲!第113章 蘊煉外相(2/2)第503章 迎喜神(1/2)第1424章 善緣第1341章 一字佛頂法(22)第776章 “凡念身”(2/2)第1467章 大化地獄孕育大磨第144章 ‘貢多樂’貴族(2/2)第1473章 地獄變(二)第54章 象鳴第841章 強盜(1/14K)第1404章 “五獄”第1148章 代天理授雷法(22)第104章 昭道師,麻仙姑(1/2)第388章 純潔的少女跳入火中(2/2)第19章 說話的藝術第850章 道高一尺(12)第7章 帝鍾第115章 脣槍舌劍,天蓬肅殺(2/2)第600章 五通神(1/2)第1237章 大江東去,明月還來(一)(22)第373章 長幼尊卑(1/2)第601章 疍家人(2/2)第126章 虎神繫縛之法(2/2)第1512章 貫通天地人三者之王(一)第912章 ‘元皇骨’(12)第1007章 鬼夢世界失蹤案(月末求月票,12)第1455章 景室真山第819章 ‘門’(2/2)第230章 屠夫遊戲(三)(1/2)第928章 石獅子(22)第835章 一念(1/2)第1058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22)第25章 卓傑的過去人生第1454章 舊之生人甲第1379章 風門脈,燧火脈(7K)第1263章 點撥心識,映照本尊(12)第981章 紅修女(22)第1198章 “輪迴”第719章 三部神雷大將!(2/2)第1139章 鳳壓龍(22)第547章 想爾(1/2)第1342章 “密乘”(12)第1440章 道士下山(七)第211章 根本因(1/2)第702章 兩全法(1/2)第571章 紅頭師公 烏頭師公(1/2)第309章 詭差,詭手(1/2)第706章 用涉大川(1/2)第1003章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求月票第1367章 老驢(7K,11)第305章 端公,馬腳(1/2)第445章 無拘的靈魂(1/2)第510章 傳度授籙(2/2)第737章 “桃花源”(2/2)第1127章 聖王(12)第51章 神打派第977章 詭敲門(11)第718章 作法(1/2)第723章 風雲動(2/2)第163章 瑣碎小事(1/2)第11章 工作羣裡的詭異第1285章 羅生門(下)第1153章 翻天張五郎(12)第723章 風雲動(2/2)第1314章 長安(12)第1222章 聖王(三)(22)第1306章 高天原(22)第842章 馬幫(1/2)第225章 泡麪廠(2/2)第198章 心願盡矣(爲舵主‘楓跡’加更!3/第1509章 五千年來誰鑄鼎(五)第600章 五通神(1/2)第29章 人皮枯詭畫第900章 “因果刺探”(22)第254章 錢糧(1/2)第1202章 珍珠如土金如鐵(12)第1483章 周第17章 抱公雞的女孩第41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2/2)第722章 九鳳臉譜(1/2)第344章 “師父”(完)(2/2)第503章 迎喜神(1/2)第574章 鬥法(2/2)
第284章 鬼匠(1/2)第1214章 怨憎會,求不得(12)第1361章 正法(22)第549章 六天故鬼,八部鬼帥(1/2)第1434章 道士下山(一)第1057章 諸佛所言,無有異也(12)第307章 壇神(1/2)請假條第706章 用涉大川(1/2)第336章 “水詭”(2/2)第242章 掌竈人,三碗米(2/2)第35章 說話的藝術(綠色)第450章 月讀侍夜叉(2/2)第860章 佛母(12)第1332章 鬥法盛會(六)第1178章 夢貘(22)第1410章 第一宗生人甲!第113章 蘊煉外相(2/2)第503章 迎喜神(1/2)第1424章 善緣第1341章 一字佛頂法(22)第776章 “凡念身”(2/2)第1467章 大化地獄孕育大磨第144章 ‘貢多樂’貴族(2/2)第1473章 地獄變(二)第54章 象鳴第841章 強盜(1/14K)第1404章 “五獄”第1148章 代天理授雷法(22)第104章 昭道師,麻仙姑(1/2)第388章 純潔的少女跳入火中(2/2)第19章 說話的藝術第850章 道高一尺(12)第7章 帝鍾第115章 脣槍舌劍,天蓬肅殺(2/2)第600章 五通神(1/2)第1237章 大江東去,明月還來(一)(22)第373章 長幼尊卑(1/2)第601章 疍家人(2/2)第126章 虎神繫縛之法(2/2)第1512章 貫通天地人三者之王(一)第912章 ‘元皇骨’(12)第1007章 鬼夢世界失蹤案(月末求月票,12)第1455章 景室真山第819章 ‘門’(2/2)第230章 屠夫遊戲(三)(1/2)第928章 石獅子(22)第835章 一念(1/2)第1058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22)第25章 卓傑的過去人生第1454章 舊之生人甲第1379章 風門脈,燧火脈(7K)第1263章 點撥心識,映照本尊(12)第981章 紅修女(22)第1198章 “輪迴”第719章 三部神雷大將!(2/2)第1139章 鳳壓龍(22)第547章 想爾(1/2)第1342章 “密乘”(12)第1440章 道士下山(七)第211章 根本因(1/2)第702章 兩全法(1/2)第571章 紅頭師公 烏頭師公(1/2)第309章 詭差,詭手(1/2)第706章 用涉大川(1/2)第1003章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求月票第1367章 老驢(7K,11)第305章 端公,馬腳(1/2)第445章 無拘的靈魂(1/2)第510章 傳度授籙(2/2)第737章 “桃花源”(2/2)第1127章 聖王(12)第51章 神打派第977章 詭敲門(11)第718章 作法(1/2)第723章 風雲動(2/2)第163章 瑣碎小事(1/2)第11章 工作羣裡的詭異第1285章 羅生門(下)第1153章 翻天張五郎(12)第723章 風雲動(2/2)第1314章 長安(12)第1222章 聖王(三)(22)第1306章 高天原(22)第842章 馬幫(1/2)第225章 泡麪廠(2/2)第198章 心願盡矣(爲舵主‘楓跡’加更!3/第1509章 五千年來誰鑄鼎(五)第600章 五通神(1/2)第29章 人皮枯詭畫第900章 “因果刺探”(22)第254章 錢糧(1/2)第1202章 珍珠如土金如鐵(12)第1483章 周第17章 抱公雞的女孩第41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2/2)第722章 九鳳臉譜(1/2)第344章 “師父”(完)(2/2)第503章 迎喜神(1/2)第574章 鬥法(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