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周不需要藩鎮

柴榮要求一天之內,政事堂和樞密院拿出方略,薛居正果然有了好辦法。

“陛下,東西大營,十萬禁軍,桀驁不馴,不服管束,聖人裁汰軍籍,遣返回鄉,略施薄懲,仁義如天。奈何彼等不知悔改,竟肆意妄爲,打死朝廷命官,罪不容誅。然則天下仁慈,陛下剛剛登基,不忍大開殺戒。故此老臣以爲,應當將這些人發配燕雲之地,準其戴罪立功,屯墾戍邊。若能勤勤懇懇,爲國效力,則可以赦免其罪,若依舊怙惡不悛,再嚴懲不貸!”

柴榮微微頷首,“薛相公思慮周全,你想好怎麼安排了嗎?”

“老臣思量過了,冠軍侯在幽州重新編戶,十戶爲一保,十保爲一里,此法甚是高明。在軍中,改十將爲保長,都頭爲里長,以一營爲一鎮,充實地方,永爲大周屏障,平時屯墾,戰時編爲民兵,耕戰結合,朝廷不費錢糧,就能養兵十萬。而且還能開墾荒地,繁榮燕雲,增加歲入,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妙策!”

薛居正越說越高興,簡直神采飛揚了。

柴榮仔細想了想,這個辦法的好處還有更多。

禁軍放在京城,是一顆毒瘤,而幽州剛剛拿回來,雖然把地方豪強地主的勢力一掃而光,落實了分田,老百姓心向朝廷,但畢竟分離多年,雙方還有很大的隔閡,如果有心人從中間挑唆,很有可能釀成大禍。

把禁軍重新編戶,穿插中間,和燕雲的漢人形成雜居的現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時候就算想造反,也沒有條件,彼此雙方,互相監督,又能互相融合。

燕雲民風剽悍,禁軍飛揚跋扈,正好是以強對強,若是派遣尋常百姓去,沒準就被欺負死了,可這些兵油子不怕……

“嗯,薛相公的建議很好,只是這十萬人,願意北上幽州嗎?”

“願意!”薛居正道:“幽州經歷戰火,人口稀少,荒地遍佈,他們過去,有的是土地可以開墾,去了,就能過上好日子。老臣建議,朝廷可以規定,以五年爲期,只要五年之內,老實幹活,沒有犯錯,到時候,他們還能返回家裡,和親人團聚。”

柴榮道:“若是五年之後,人人都要回家,豈不是白白打算了算盤?”

薛居正笑道:“陛下,要不了五年的光景,大部分人都會過得比家裡好許多,到時候只怕不是他們返回家裡,而是家人去幽州主動投靠。如此一來,朝廷在燕雲之地的漢人還會快速增加,永遠把故土守好!”

說到這裡,已經是無懈可擊,柴榮終於欣然大笑。

“薛相公老誠謀國,朕心甚慰,加薛卿侍中銜,賜玉帶一條,諸位愛卿,你們也要向薛卿一般,爲朕分憂。”

薛居正慌忙施禮,範質等人一起答應。

柴榮又道:“朕登基已經有半個月了,光復幽州,平定鄭仁誨之亂,有功諸臣,理當受到封賞,政事堂要擬一個名單出來,朕要儘快公佈,獎勵有功之臣!”

……

新君登基,向來是要大封羣臣的,這次與以往不同,還有收復幽州的大功,多少人都翹首以盼,等着榜上有名。

可也有人老神在在,比如葉華,他除了給薛居正出了主意之外,就閉門不出,甚至連早朝都沒去。

趙匡義很不開心,他覺得師父太懶了,太沒有追求了。

老父趙弘殷袒露心聲,趙匡義解開了不少心結,當然了,他還是覺得大哥運氣好得逆天,可心裡也沒了那麼強烈的嫉妒,人也變得陽光了一些,只是他依舊斤斤計較,喜歡算計。

“師父,姓薛的把你的主意拿走了,跑到金殿上,侃侃而談,還混了個侍中銜,竊據別人功勞,也不嫌丟人,我都替他害臊,真是無恥透頂。”趙匡義咬着牙道:“師父,你不願意和老匹夫一般見識,我讓大哥上書彈劾老匹夫,給他點顏色看看,如何?”

“哼!”葉華不屑道:“薛居正是樞密使,你哥是人家手下的將領,以下犯上,那可不是小罪,你不怕薛居正給你大哥穿小鞋?”

趙匡義撓了撓頭,嘿嘿笑道:“不還是有師父嗎,我哥不會吃虧的。”

葉華搖了搖頭,“聖人有意提攜文官,我也沒有法子,更何況武人不爭氣,自作自受,瞧着吧,聖人要對武夫下手了!”

“有那麼嚴重?”趙匡義的嘴巴張大,能塞進去一個饅頭。

葉華沒說話,而是人給了他一份邸報,讓趙匡義自己看。

趙匡義翻開之後,發現在第三頁,記載彰武軍節度使高允權重病不起,上書請求立自己的兒子高紹基爲節度使,繼承他的位置。

彰武軍的治所在延州,是西北重鎮,擔負着防禦党項人的重任。且西北民風剽悍,士兵戰力極強,又天高皇帝遠,朝廷對於高允權只能拉攏安撫,不敢把他怎麼樣。因此彰武軍儼然一個獨立的小朝廷。

他們每年不向朝廷繳納一文錢的稅,還要求朝廷提供糧餉,更過分的是朝廷還沒發派遣官員進入延州,強行派人進去,只會莫名其妙,變成屍體,高允權的飛揚跋扈,可見一斑!

這種情況並不意外,事實上,從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強勢的藩鎮儼然一個朝廷,治下官員任免,財稅徵收,招募兵源……這些本該屬於朝廷的權力,全都歸地方享有。

而且就連任免節度使的權力,也被地方霸佔了。

通常情況下,一鎮節度使死了,通常會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假如有幾個兒子,或者手下還有勢力強大的將領,就會展開一場亂鬥好殺,誰是勝利者,得到治下的擁戴,就向朝廷寫一封奏疏,請求朝廷任命,即便不任命,人家也不在乎,直接上任,管你長安天子去死!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下來,五代十國就更不例外了。

只是郭威登基之後,努力改變,比如傳統的強鎮,如天雄軍、護國軍、歸德軍、河陽軍……這些地方,全都納入了朝廷管轄,節度使的任免和調度由朝廷安排。

以天雄軍爲例,不斷節度使幾次更換,更是從河北第一軍,變成了第一個專業工兵,完成納入了朝廷掌控。

可偏偏也有些特例,就想彰武軍這樣!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軍權、財權、人事大權,這幾樣是天子最忌諱的,偏偏總有武夫想挑戰這一塊兒,換成葉華是天子,也斷然不會允許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與其坐視武人鬧騰,不如放出文官來咬人,至少想罷免一個文官,比廢掉一個武將容易多了。

“侯爺!”

薛居正又登門拜訪了。

“老朽慚愧,還請侯爺見諒。”

葉華大笑道:“薛相公客氣了,我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真正辦事的人是你,陛下的賞賜,也是嘉獎薛相公的辛勞,應該的,有什麼慚愧可言。”

“侯爺寬宏大度,老朽五體投地……只是,只是……”薛居正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葉華笑道:“薛相公,莫不是又有什麼事情,只管直說吧!”

薛居正紅着臉道:“什麼都瞞不過侯爺,天子又降旨樞密院,詢問彰武軍的事情。老夫也知道,高允權父子相繼,實在是大忌,理當駁回,另外選派將領。奈何彰武軍遠在天邊,老夫生怕會激起亂子,因此左右不是,拿不定主意……侯爺,還請你再幫老夫一次吧!”

薛居正相比那幾個宰執相公,還算老實誠懇。

葉華微微一笑,“薛相公,據我所知,高允權已經死了。”

“什麼?”薛居正下了一大跳,剛剛他還看過高允權的奏疏,怎麼轉眼人就死了?

“高允權應該是在冬天就死了,已經有三個月了,他的寶貝兒子秘不發喪,打着老爹的旗號,大肆安插自己人,弄得延州雞飛狗跳的。”

薛居正聽葉華的講述,嚇得都站起來了。

這些事情朝廷,樞密院,半點不知道,葉華是從哪裡聽來的?他能神機妙算不成?

葉華笑了,“薛相公,你也不用吃驚,你忘了,楊業楊將軍的夫人是府谷折家的閨女,折家久在西北,對彰武軍的事情,非常瞭解。”

“哦!”

薛居正恍然大悟,折家,難怪呢!

“對了,侯爺,是不是能掉折家軍,協助平滅彰武軍之亂啊?”

第631章 小太子的第一課第138章 南唐來使第47章 梟雄本色第230章 招降第451章 魏相公家的熊孩子第305章 旗幟飄揚第556章 送給葉華的大禮第713章 誰也跑不了第462章 改革的試驗田第679章 蜀道不再難第674章 一羣惡人第233章 射鵰兒第476章 學生兇猛(四更)第821章 六大元老第631章 小太子的第一課第485章 橫空出世的都點檢第10章 要學馮道?第302章 主動進攻第342章 開封第一大地主第250章 不復燕雲,絕不罷兵第757章 消渴之症第321章 搶奪郭幸哥第210章 火藥炸老鼠第104章 好賭的趙匡胤第411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741章 最容易征服的神奇的國度第487章 豪氣的媳婦第392章 葉華教徒第710章 掉進坑裡的百官第70章 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第123章 楊家槍和趙家拳第390章 讖語的奧秘第355章 人人如龍第799章 實現夢想的趙匡胤第31章 我有一條街第357章 巨大的利益真空第722章 天子受傷了第544章 老熟人第183章 一定要找到孔家後人第313章 龍體違和第176章 縣令之死第495章 好學生李弘冀第489章 人人誇獎的符三第285章 改變命運的楊無敵第487章 豪氣的媳婦第815章 東西兩院第423章 大改革的開始第760章 弄權凌煙閣第767章 除軍中賊第328章 暴打魏仁浦第610章 厲害了,郭幸哥第56章 講個鬼故事第530章 吳越歸降第595章 柴榮搞事情第466章 清丈田畝的貓膩第657章 郭宗訓撿來的乞丐第64章 艱難的劉繼業第638章 鎮宅之寶(爲鷹緣帝萬賞加更)第566章 葉華的大胃口第50章 北漢,立!第433章 添亂的趙普第209章 有情有義的搗子第51章 拯救楊家第543章 我對錢不感興趣第770章 魏相公的無間道第737章 神之力第669章 爲了女兒的終身大事而戰第111章 好大一塊地第62章 當一回月老第346章 天下一大病第211章 郭威的決心第575章 意外的驚喜第339章 來自柴榮的考察第685章 女將軍(爲“風起葉落v”盟主賀)第724章 點檢做天子第206章 可怕的無憂洞第449章 人血饅頭吃不得第789章 問案金陵府第621章 貴妃之死第828章 新秩序第421章 武夫的幸福時刻第225章 柴榮的承諾第402章 頂得上五萬人的冠軍侯第633章 臣要彈劾太子第788章 一出好戲第220章 驅動人心的力量第475章 竭盡所能的宰相們第338章 趙普的宰相之才第475章 竭盡所能的宰相們第344章 太上皇第50章 北漢,立!第736章 皇帝的妥協第338章 趙普的宰相之才第296章 奇女子符三姑娘第360章 太上皇去哪了第266章 葉華和趙二的誤會第580章 衝突升級第234章 真的猛士第360章 太上皇去哪了第557章 十萬人馬的覆滅
第631章 小太子的第一課第138章 南唐來使第47章 梟雄本色第230章 招降第451章 魏相公家的熊孩子第305章 旗幟飄揚第556章 送給葉華的大禮第713章 誰也跑不了第462章 改革的試驗田第679章 蜀道不再難第674章 一羣惡人第233章 射鵰兒第476章 學生兇猛(四更)第821章 六大元老第631章 小太子的第一課第485章 橫空出世的都點檢第10章 要學馮道?第302章 主動進攻第342章 開封第一大地主第250章 不復燕雲,絕不罷兵第757章 消渴之症第321章 搶奪郭幸哥第210章 火藥炸老鼠第104章 好賭的趙匡胤第411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741章 最容易征服的神奇的國度第487章 豪氣的媳婦第392章 葉華教徒第710章 掉進坑裡的百官第70章 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第123章 楊家槍和趙家拳第390章 讖語的奧秘第355章 人人如龍第799章 實現夢想的趙匡胤第31章 我有一條街第357章 巨大的利益真空第722章 天子受傷了第544章 老熟人第183章 一定要找到孔家後人第313章 龍體違和第176章 縣令之死第495章 好學生李弘冀第489章 人人誇獎的符三第285章 改變命運的楊無敵第487章 豪氣的媳婦第815章 東西兩院第423章 大改革的開始第760章 弄權凌煙閣第767章 除軍中賊第328章 暴打魏仁浦第610章 厲害了,郭幸哥第56章 講個鬼故事第530章 吳越歸降第595章 柴榮搞事情第466章 清丈田畝的貓膩第657章 郭宗訓撿來的乞丐第64章 艱難的劉繼業第638章 鎮宅之寶(爲鷹緣帝萬賞加更)第566章 葉華的大胃口第50章 北漢,立!第433章 添亂的趙普第209章 有情有義的搗子第51章 拯救楊家第543章 我對錢不感興趣第770章 魏相公的無間道第737章 神之力第669章 爲了女兒的終身大事而戰第111章 好大一塊地第62章 當一回月老第346章 天下一大病第211章 郭威的決心第575章 意外的驚喜第339章 來自柴榮的考察第685章 女將軍(爲“風起葉落v”盟主賀)第724章 點檢做天子第206章 可怕的無憂洞第449章 人血饅頭吃不得第789章 問案金陵府第621章 貴妃之死第828章 新秩序第421章 武夫的幸福時刻第225章 柴榮的承諾第402章 頂得上五萬人的冠軍侯第633章 臣要彈劾太子第788章 一出好戲第220章 驅動人心的力量第475章 竭盡所能的宰相們第338章 趙普的宰相之才第475章 竭盡所能的宰相們第344章 太上皇第50章 北漢,立!第736章 皇帝的妥協第338章 趙普的宰相之才第296章 奇女子符三姑娘第360章 太上皇去哪了第266章 葉華和趙二的誤會第580章 衝突升級第234章 真的猛士第360章 太上皇去哪了第557章 十萬人馬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