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
親愛的龍波女士:
我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於八十年代的記憶是非常模糊的,我小的時候被周圍的人懷疑是啞巴,他們故意發出動靜,我回頭了,於是證實我不是聾子,後來終於證實我不是啞巴。我小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禮數,長大了對禮數的認知也非常的模糊。禮數繁多的環境,應該不怎麼招人喜歡。但對於那種一點禮數都不講的環境,喜歡的人也不是很多。像我這種從小不知道禮數爲何物的人,就不應該被人待見。我該如何評價自己的天賦呢?在幼兒班的時候,我的成績就非常不穩定,總是在四十分與一百分之間徘徊。上了一年級,四十分與一百分交替出現的魔咒被打破了,後來我的成績也出現過幾次反彈,不過我的成績始終不是很穩定,這是我始終缺乏自信的原因,而且在小學晚期,我已經感覺自己數學方面有些吃力了,我也許不具備學習小學高年級以及更高年紀數學的智力基礎。
初中數學我從來沒有學明白過,英語也學的非常模糊,我至今不知道音標怎麼使用,單詞的積累更是無從談起。化學、物理也非常模糊。我不應該把責任推給別人,因爲相同條件下很多人學習成績比我好。對學校、教師各種關於學習的安排,我習慣性的不配合。這是非常失策的,對利益的追逐是社會常態,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在人家的屋檐下,不把供在哪裡的神仙敬到了,你想在這裡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無異於緣木求魚。高先生說過這樣一件事,在那個令人惆悵的年代,舅舅來到鄉下,想要回家必須給長官上供一條煙,他居然拿一根菸去上供,長官讓他把煙點着,把煙霧吐在他的臉上,說:“煙呢?”從那一刻舅舅成熟了,倚強凌弱是自古不變的法則,如果你發現環境對自己不利,要學會蟄伏隱忍,但不要放棄修煉,等有一天風雲變色,或許你就可以飛翔九天。
八十年代的風尚,和風盛行,山口百惠女士被成千上萬的人喜歡,起初奶油小生密斯特唐非常受歡迎,後來高倉健接着《追捕》一片在北洋紅了起來,從那之後,奶油小生就成了棄兒。九十年代特別是在晚期,香江的風吹向內地,四大天王成了婦孺皆知的明星。新世紀初,南半島的寒流吹向了內地,我第一次知道金喜善應該是讀初四的時候,我給你透露一個秘密,我一直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因爲我從來沒有信任過自己的實力。當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之後,女權人士在文藝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比如過去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南半島第一美女,現在被人們瘋狂追逐的是一茬又一茬的小鮮肉。現在活躍在舞臺上女明星,仰慕她的大多也是女性。按說內地男性在總人口中的佔比越來越大,爲什麼他們在觀衆當中消失了呢?原來他們都在忙着打遊戲。
古龍、金庸活躍的那個年代,本質上還是父權時代,瓊瑤是一位女性作家,她的讀者、電視劇觀衆也是女性,但它仍然不構成對父權的挑戰。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女權人士一直在對着空氣揮舞拳頭,爲什麼她們要把父權當做男權來打呢?因爲父權能夠建立起來,是因爲背後存在某種程度的合理性,如果把它歪曲成男權,打起來正當性更加充分,如果男權被打的漏氣了,父權自然也就維持不下去了。現在正在發生的不是女權替代男權,而是女權替代父權。女權的膨脹必然帶來母權的振興,這將會體現在爭奪冠姓權上。父權的衰落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建議男士們儘量不要原則做父親,因爲及時你做了父親也跟不做一樣,你的父系家族一樣會絕嗣。
在母權振興之初,逼迫男人放棄冠姓權相對是比較容易的,可如果一個男士被冠以母姓,將來成親有了孩子,要冠生母的姓,還是冠祖母的姓呢?假設冠生母姓氏成爲慣例,各個家族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形,生下女兒如同得了璋玉,生下兒子如同得了瓦石,因爲女兒可以傳承家族姓氏,兒子只能伺候別人的女兒。陰陽之學的出現標誌着父權的覺醒,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促成了父權的崛起。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沒有被大規模戰爭襲擾過的犄角旮旯仍舊保存着上古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父權的衰落要從何時說起呢?以我個人的淺見,應該追溯的某種藥物的發明,這意味着人類在生育活動當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過去人只要沉迷享樂,總會發生意外。現在不同了,盡情享樂而不用擔心發生意外,這導致女性無須像過去那樣保守了,而男士了也無須在時刻想着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了。當男士們的責任心被削弱了,甚至不見了,父權怎麼可能不衰落呢?
當父權走向終結之後,婚姻的形態會不會發生改變,傳統的婚姻制度從根本上是爲了保障父權,同時把女性置於父權人物的保護之下。當父親被剝奪冠姓權,意味着傳統婚姻制度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北洋很早就從律法的角度認可了母親擁有對孩子的冠姓權,至於到底使用誰的姓氏,由父母雙方協商決定,這個時候只要母親足夠強勢,父權可以輕而易舉的被粉碎。儘管如此,婚姻制度的改變並不是已經達到重點,女性權益必須得到拓展,最合理的設計就是恢復遠古的走婚制,讓男士們可以在同一水平線充分競爭,讓他們更有動力討好女性。這樣做的弊端是父系血緣變的難以追溯。而保留一夫一妻制是非常困難的,未來人們更換配偶會變得越來越頻繁。即便名義上可以保留一夫一妻制,但不斷更換配偶也會讓父系血緣變得模糊不清,更何況女性未必只與合法配偶生育。
現在社交網絡上不難刷到這樣的新聞,某女士合法配偶質疑孩子非自己親生,要求做品質鑑定,該女士面對證實男方猜測的鑑定結果,仍舊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義正辭嚴對男方進行排山倒海般的指責。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三十年前,在社會上引發的影響是今天的人沒辦法想象的。今天社會進步、父權衰落,即便是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指責現在的法律過多的保護男方的利益,因爲在今天女權人士和她們的支持者仍舊認爲自己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羣體,這就好比老虎自稱是整個叢林當中的弱勢羣體,它經常被一些小動物欺負。也許女權人士會說,今天許多掌握社會資源的仍舊是男性,可他們如果敢在說冒犯女性的話,就得去相關組織去賠禮道歉。
請允許我重申自己的觀點,歷史上不曾存在過一個男權社會,只是從遠古的母權社會過渡到了父權社會,這種過渡發生的原因是陰陽學說的出現和持續的戰爭。現在我們又處在一個快速的過渡階段,即從父權社會過渡到女權社會。女權社會社會的特色是女性最大、女性之上,這種過渡之所以會發生,一個關鍵的節點是避免生育的藥物的發明,以及各種無痛流人技術的成熟,這兩項技術給了人雙重保障,使人徹底的從大自然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不需要剋制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在這一束縛解除之前,人要堅持晚婚甚至不婚是比較困難的,因爲人很難堅持到那個時候,來自大自然的束縛解除了,來自社會的束縛就會被凸顯出來,束縛包括來自婚姻的束縛,如果可以晚一點走進圍城,爲什麼年紀輕輕就要走進去呢?未來社會對女性會越來越友善,越來越寬容,對男性就不同了。
現在很多女性表示希望有一個哥哥,原因是希望有一個哥哥保護她,照顧她。不希望有一個弟弟拖累她,這些人可能忘記了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是有一個哥哥,而不是有一個弟弟。電視劇《阿信》裡的女主角也是有一個哥哥,而不是有一個弟弟。電影《望鄉》的女主角也是有一個哥哥,不是有一個弟弟。一般來說影視劇裡小舅子一般都很廢,但這並不意味着大舅哥就都是好人,相反各種展覽女性苦楚的影視劇裡,有不少大舅哥是壞人。現在女權人士非常完整的貫徹了這一主導思想:自己最大、自己至上。弟弟要是分走了她的利益,她就要把弟弟請走,哥哥要是妨礙她得好處,她自然也要把哥哥送走。她擔心別人分走她的利益,又想着從別人那裡得好處,什麼事壞人?這就是壞人。好的治理和教化,就是讓每個人都承擔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大家纔有了相互依賴的基礎,每個人都應該付出,每個人都無須過度的付出。
一般的家翁在治家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喜歡,大的一定要照顧小的。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聆聽過祖母的教化,她堅持認爲叔伯、長哥有權力打侄輩或者弟弟妹妹耳光,當然也不是無限制放開這種權力,而是一搧兩打。即便是這樣,我仍然覺得她的說法沒辦法接受,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五個叔老子,他們都有這樣的權力,我的日子沒法過。祖母的治家之道不是來自聖人的教導,而是她自己從她的老人那裡繼承來的,或者是她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來的。聖人對治家的願景是這樣描繪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三字經》這樣描述對家庭治理的願景:父子親、夫婦順。一般來說家翁一般巍峨如山,而母親如三春之暉,又如清泉之水。
社會進化到女權時代,母愛會變得越來越堅硬、冰冷,父愛會變得若有似無。人能從家庭當中感受到的愛會非常有限,因爲你很早就會發現,每個人只愛自己。我曾經聽一位王先生評論郭先生寫的《小時代》,在這部書裡,只有一種感情是有溫度的,那就是兩個男人之間的非兄弟情。除此之外,沒有不相互算計的。一個人小小年紀就冷的像是被凍了幾萬年的冰,這真的好嗎?也許不壞,因爲她夠成熟,可這樣的人多了,整個社會的溫度都會降下來。教化和治理是恆久的課題,《小時代》我只讀過其中的一部,後來我才知道它出來出了那麼多。郭先生的書原本口碑是不錯的,因爲抄襲,讓他的聲譽嚴重受損,如果發現自己喜歡的書是作者從別處抄來的,我會非常難過,但郭先生的書迷不是這麼想的,他們對郭先生的支持沒有任何條件,不過這也反映出一個問題,一模一樣的東西,原作沉寂在書海里,而郭先生卻可以憑此大紅大紫。
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裡,郭先生和於先生向社會輸出了大量具有影響的精神產品,它們培養了大量的受衆,這奠定了二位先生在業界的地位。這其實也反應了另一個問題,對於一個作家而言,營銷是不是比文學更重要?因爲你不會營銷,你的作品就只能躺在犄角旮旯睡大覺,如果你深諳營銷學的奧秘,就算到處摘抄湊出一部東西來,一樣可以讓成千上萬的人爲你的“作品”癡狂。長期以來我習慣了對現狀不滿意,習慣了批判,對於一個處女座的人來說這並不困難。我從來沒有嘗試過對眼前的生活大家讚美,確實我也從來沒有在現實中活的出彩過。正因爲在現實當中的不如意,我對未來永遠感到悲觀。所以我的說法你姑妄聽之,切勿信之,知道是偶然闖入一片樹林,不經意間聽到了羣鳥的歌聲。其實我也希望自己的思考對現實有點用,但無論有用無用,都不會對社會有任何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特別是在我生活的那個區域。如果一個人穿着中山裝兜裡彆着一隻鋼筆,人們就會誤以爲這是一個有文化。在洋歷一九九七年以前,我們村還沒有通電。最早我們家曾經有一臺收音機,但在我的記憶當中,這臺收音機一出現就已經是壞的了。我們家還曾經買過一臺錄音機,家裡還買了很多磁帶,早些年我最喜歡聽的是陝北大嗩吶,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錄音機裡就會流出來嗩吶的聲音,圖的是個喜慶。後來二舅舅家通了電,就把我們家的錄音機借走了,直到他們家買了電視才把錄音機還了回來。那個時候。電視劇《三國演義》開播不久,記得我曾經問過二舅舅這樣一個問題,曹操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他的回答是半好半壞。
後來這方面的知識積累的多了,在評價曹操的時候,有了更多的自信。後世很多人對曹操的認知建立在《三國演義》的基礎上,而《三國演義》對曹操的認知,建立在從宋朝開始流行的話本上。在之前我與人通信的過程當中,曾經談論過這個問題。如果按照以往的標準,宋朝實際上已經不具備被稱作正統王朝的條件,可如果宋朝放棄作爲華夏正統的位置,它的合法性也就不存在了。這個時候人們。開始修改衡量是否是正統王朝的標準,這個時候的人們認爲宋朝的合法性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他它是當時唯一不是蠻夷戎狄建立的王朝;第二、趙宋當時並存的其它王朝更加的仁義,特別是對於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儘管如此,當時生活在趙宋境內的部分士大夫仍然非常的壓抑,他們往往是士大夫當中不安分的人,是想要有所作爲的人。趙宋時代是一個只適合混日子的時代,不適合有所作爲。
過去,曹魏佔據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二,很自然的被認定是華夏正統。投軍之初,曹操志在封侯。之後他招募了大量的人才,果斷把天子迎到許昌,採取奉天子以討不臣的策略,他的雄心就不只是封侯了,而是希望可以掃清宇內環天下清靜,做周公一樣的人物。只可惜赤壁一戰粉碎了他一統天下的宏願,曹操的規劃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一些忠於漢室的舊臣,有的勸他激流勇退,有的則想要謀殺他。而在這背後,漢獻帝是發揮了作用的,皇帝如此背信棄義,當時曹操手底下的人都勸他取而代之。面對這種情形,曹操非常的冷靜,一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身份,讓漢獻帝以及他的支持者徹底死心,與此同時他又表示自己並無篡逆之心,只願意做周文王。後世的人站在曹操對手的立場上,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他,於是它就變成了反賊,變成了人盡皆知的壞人。
修改關於正統王朝的評價標準,這不是當時朝廷正式做的。而是士大夫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來做的,於是大家看到在正史當中,曹魏仍然保留了正統的地位,而蜀漢不過是割據一方的小朝廷。民間故事與官修史書二元價值觀,在北洋原本是不多見的。但在宋朝之後,二元結構完全形成,相比之下,民間傳說比官修史書的影響更大。不說民間對已經非常不認可曹操,就連很多士大夫,在評價曹操的時候,先把他定位成一個奸臣。如果公平的說,曹操如果是奸臣,劉備更應該是奸臣,因爲曹操並沒有稱帝,而劉備卻在漢獻帝活着的時候他就成帝了。現在很多人說劉備是漢室宗親,難道宗親謀反就不是謀反了嗎?不能說曹操謀反就是謀反,劉備謀反就變成了合法繼承。
只不過是爲了彰顯某一種價值觀,指責曹操挾持天子的人是很有意思的,天子在曹操那裡,他享有按照禮法所應當享有的全部榮譽和各種待遇。而其他人是怎麼對待天子的呢?其他的那些豪傑根本沒有人搭理他,在這些豪傑的眼裡,這個皇帝已經一錢不值,許多人甚至巴不得他死了,然後自己立一個,還有一個表現的,有些極端的袁術,竟然自己登基。曹操曾經說過,如果不是,他奉天子以討不臣,不知道多少人稱王,多少人稱帝?當這些人不能如願,稱王稱帝的時候,他們就反過臉來指責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奸詐,非常的殘暴,而相比之下,劉備則表現的非常仁義。可也奇怪,爲什麼當時那麼多的人才聚集到了曹操的身邊,而不是聚集在劉備的身邊呢?劉備所表現出來的仁義,其實就是他用來招攬過客的廣告。如果說他的仁義是真實的,曹操平定天下、中興漢室的心也是非常真誠的。
親愛的龍波女士,我總是忍不住談論歷史,因爲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但我知道這對別人來說或許是一種莫大的折磨。在此我要向你表達歉意,我不確定你是否感覺跟我這樣的人做朋友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因爲我很難與別人產生共同語言,你對我的容忍讓我非常的感動。九十年代的時候,很多地方都裝着公用地話,誰要是家裡裝着電話,這個人一定是非常富足而且有身份的。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從最初的黑白屏手機到彩屏手機,從簡單的音樂到立體聲,那個時候還出現了翻蓋手機。我第一次知道金喜善還是看到她的一則手機廣告,那就是一部翻蓋手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之後,就逐漸出現了智能手機,上面可以使用社交軟件,在後來有人甚至在上面工作了。未來技術革新的速度會不會加快?人們的生活會不會因爲技術的進步而變得更加的多彩,我不知道。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