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出兵廬江

“哈哈,那江東老將已經不行了!”江夏夏口大營之中,一艘艘的戰艦,正在緩緩的朝着夏口的大營之中有序的進入水軍營寨,一個個水軍士卒和兵將們都陸陸續續的從戰船上下來了,戰船之上很明顯的有些帶着血跡,還有破碎的地方,這是經過了一場戰鬥回來了。

江夏現在完全就成爲了江東水軍和江夏兵馬拉鋸戰的戰場了,兩軍你來我往,誰都不服氣誰,但是誰也佔不了便宜,周瑜諸葛亮這兩個天生似乎就是對頭的人,更是把各種計策兵法都給用在了水戰之上,這不又是經過了一天的戰鬥。

兩個隨軍將軍嬉笑着從戰船之上走了下來,走進一看你就會發現這兩人不正是諸葛亮麾下的霍峻和李嚴嘛!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其兄霍篤曾在故鄉聚部衆數百人幫助劉表打天下。後霍篤逝世,劉表以霍峻繼承其部曲。給了霍駿一個縣城城門校尉的官職。

李嚴字正方南陽郡人,年輕時爲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知名。荊州牧劉表耳聞之卻只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縣尉。

這麼兩個可能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可能一輩子就這樣默默無聞的人,現在卻站在了歷史的舞臺之上,究其原因,那就是諸葛亮這個江夏軍軍師了。

諸葛亮入世之後,被劉表封賞成爲了江夏大軍的軍師,這個劉表想要千金買馬骨,本來是打算做給鹿門書院看的,畢竟諸葛亮可是鹿門書院的大儒水鏡先生司馬微的徒弟。可是誰知道這個諸葛亮的能力比之他傳言的都要厲害。江夏水軍在諸葛亮的手中一改頹勢。反而開始節節進攻了起來,而霍駿和李嚴正是諸葛亮來到了江夏之後的第一個班底。

兩人被諸葛亮所聞之,還是諸葛亮遠遊的時候看出來的,這兩人果然也沒有讓諸葛亮失望,現在都爲軍中的要職,李嚴和霍駿現在都是萬人將了,李嚴的手中甚至還掌管着諸葛亮的親衛軍,可以說兩人的官職幾乎都比得上太守了。

這也是兩人很感激諸葛亮的原因甘心在諸葛亮的麾下效力。因爲只有諸葛亮會用並且敢用他們。

今日兩人奉命前去三江口晾戰,收貨匪淺啊,打沉,打傷敵艦數艘,甚至連帶着韓當這個老將也被李嚴用牀弩差一點一箭頂死在了戰船之上,江東的強大在於他老將猶在,可是現在老將也是老邁不堪了,諸葛亮就是抓住了這個弱點而敗之。

老將不服輸啊,都高傲無比,老將在軍中年輕的將領自然得不到單獨統兵的機會。諸葛亮利用江東軍老將的高傲打了不少的勝仗,現在三江口江東軍已經都屬於半拋棄狀態了。

“兩位將軍。軍師讓你們回來就去軍師大帳一趟!”就在兩人商量着晚上去哪裡消遣一番的時候那邊傳令兵跑過來對着兩人說道。

“軍師找我們?”李嚴看了霍駿一眼,一般來說諸葛亮不如平白無故找他們,都是他們找諸葛亮要計策,一旦諸葛亮找他們了,自然就是有要事發生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連身上的血跡也顧不得擦拭了,直接就朝着軍師大帳而去了。

“李嚴,霍駿兩位將軍到!”兩人走入了大帳,自有親衛告知諸葛亮軍師。

諸葛亮正在那裡看着木簡,諸葛軍師此人好學,日不忘書,手不釋卷正是因爲如此才能成就諸葛亮的威名吧。

“末將李嚴,拜見軍師!”

“末將霍駿,拜見軍師!”兩個對着坐在主位上的諸葛亮抱拳說道。

“來了啊!”諸葛亮也沒有放下書籍,而是對着兩人問道“今日的戰況如何!”

“回稟軍師,今日戰況,我軍敗江東韓當部曲,沉敵艦者數艘,傷之無數,老將韓當爲李嚴所破,身死不明。”霍駿在一旁對着上面的諸葛亮彙報到。

“我軍損失呢?”諸葛亮又問道。

“我軍沉一艦,傷三艘,戰死百人!”李嚴回覆道。

“好啊,好啊,又是一場新勝,吾當爲汝等請功啊。”諸葛亮放下了手中的木簡,臉面之上卻是面無表情。

而下面的霍駿和李嚴卻是心中一喜,當即跪拜道“都是軍師指導有方,當可有如此勝利,吾等不敢貪功”

“在我面前就不必謙虛了。”諸葛亮搖了搖頭對着下面的兩人說道“如此下去,這江夏當可奪回,重歸荊州之土地,可惜,可惜啊!”諸葛亮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

“軍師?怎麼了?”下面的李嚴心比較細緻,看到了諸葛亮的無奈追問了一句。

“看看吧,這是從荊州才送來的書信!”諸葛亮把桌面之上的一個書信封丟給了兩人。

兩人把他打了開來湊在了一起觀看了起來。

“這,這,這怎麼會?”李嚴第一個叫了起來,邊上的霍駿也不明白了“軍師,這會不會是發錯了的啊?”

“錯?呵呵,好好看看這上面的印件,這會錯嘛?”諸葛亮對着兩人說道,兩人看到了這最後的大印果然是荊州州牧的印件,這說明這是真的命令。

“可是,可是,爲何州牧大人會如此作爲?”霍駿不明白了,因爲他們手中的書信之上寫着的竟然是聯通江東軍隊一起圍剿僞王揚州水軍,事情完畢之後撤出江夏,迴歸荊州。

這江東和荊州那可是世仇啊,這和揚州不是盟友嘛?

諸葛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軍師,攻打揚州軍?撤出江夏?就算我們願意,這麾下的將士們也不會願意啊!“李嚴有點着急了,不說這些天來基本上和江東軍都在死磕,無數的將士袍澤死在了江東軍的手中。兩軍將士都已經結下了仇怨。就說那些個江夏兵馬。在整個江夏大營之中七萬兵馬裡面,最有戰鬥力的有有三種,第一個是主將文聘帶來的兵馬這些個兵馬可都是荊州的嫡系,也是荊州牧劉表的嫡系部隊,第二個就是李嚴手中的諸葛亮的親衛隊,這是當初諸葛亮來到江夏的時候帶來的,還有一個就是江夏軍了,這些個江夏軍有的是當初黃祖離開的時候留下來的江夏兵馬還有就是從江夏當地人之中招募而來的。

甚至最有戰鬥力就是這些個江夏軍了。因爲這裡是他們的家鄉啊,看着江夏被外地入侵,自然是心痛無比,這些年的戰火更是讓江夏百姓對於江東軍恨之入骨。

這要是和蔣東軍聯合了,還撤出了江夏,這讓霍駿和李嚴怎麼和麾下的那些江夏兵馬交待啊。

“交待?軍人不就是服從命令嘛!”諸葛亮對着李嚴和霍駿說道“再說了,這些事情還輪不到我們來考慮,自然有人會煩惱。”

果然諸葛亮的話語剛落下,那邊就有傳令兵過來,告訴諸葛亮大將軍文聘有請。

“走吧!去大將軍的營帳去吧!”諸葛亮起了身子就要朝着文聘的營帳走過去了。可是卻被李嚴攔住了。

李嚴靠近了諸葛亮問道“軍師,這攻打揚州?要不要?”李嚴的話語是模擬量可的。在這個之前也曾有過荊州要攻打揚州的趨勢,那是龐統在攪局,那個時候差一點諸葛亮就反叛了,可是現在諸葛亮卻是紋絲不動,這是爲何?

“要什麼?服從軍令,即可,攻打揚州就攻打揚州吧。我們現在可是荊州水軍啊要服從荊州牧的命令。”諸葛亮也給出了模擬量可的答案,讓李嚴有點摸不着頭腦,你說你忠誠於劉表的話,爲何不稱呼主公而是叫州牧呢?

一行人來到了文聘的大營,文聘的軍帳距離諸葛亮的軍帳也不遠,甚至有着夏口在的緣故,所以文聘有時候是住在夏口城的。

“軍師,李嚴將軍。霍駿將軍到!”有人通報了裡面的文聘。

“快快有請!”文聘坐到了主位之上整理了軍容對着手下說道。

“是!”很快諸葛亮和李嚴霍駿就被請上來了。諸葛亮等人看到,這軍帳之中已經來了不少的將軍了。似乎就在等着他們呢。

“大將軍!”在諸葛亮的帶領之下,霍駿和李嚴都朝着文聘行禮道。

“免禮。免禮,來人賜坐!”文聘現在對於諸葛亮那是很是讚賞的,因爲有着諸葛亮在,這江夏的戰局一天比一天好,他文聘自然也開心,而且因爲上次誤會了諸葛亮,讓文聘很是內疚啊。

“多謝大將軍。”諸葛亮等人拜謝了便坐了下去。

“客套話也不多說了,軍師定然已經看了那從荊州發來的密令了吧!”文聘開門見山的說道。

“已經閱讀過了。“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

“軍師以爲如何?“文聘詢問道。

“不好!“諸葛亮直接就擺明了態度,那邊的文聘也是點了點頭,這叫什麼命令嘛,這江夏戰局一天比一天好,和江東軍這個仇敵聯盟也就算了,還要把整個江夏拱手讓人,這讓他文聘還這麼做人。

“本將也是如此的覺得,可是難道你我上書主公讓他改正過來嗎?”文聘現在就在想着和諸葛亮一起上書,讓劉表別這麼做了。

“爲何要改?”諸葛亮問道?“爲將校者,自然當爲州牧大人排憂解難,聽其號令。”諸葛亮說道。“況且,文聘將軍難道不知道爲何這個州牧大人要攻打揚州嗎?”諸葛亮對着文聘說道。

“哎!”文聘嘆了一口氣,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他們文家好歹也是一個士族啊,襄陽這麼大的動靜他不會不知道的,主公劉表頭頂上綠油油的,要是不攻打揚州纔有鬼了。

“可是這揚州我們單獨打即可,爲何要帶上這個江東軍嘛!”文聘有了意見,這是氣話,因爲他也知道,現在三江口以及武昌黃州可都在江東軍手中呢,你不打敗江東軍師過不去的,如果擅自過去了。那麼久別說打敗揚州軍了。恐怕就要成爲孤軍了。最後只能被殲滅。

“呵呵!”諸葛亮笑了笑不發表意見。

“軍師,我們即便遵守命令,可是那些江夏兵馬,如何能夠調動啊?”這些個時日,這些江夏兵馬可是效力非凡啊,因爲得知了揚州和荊州結盟之後。就在想着揚州水軍和荊州水軍一起攻打江東水軍,好早日讓江夏恢復和平,可是現在反過來了。竟然要和江東軍這個仇敵聯合攻打揚州軍?還要把江夏給丟了。

如果現在文聘這麼出去對那些個將士宣佈了的話,那麼文聘相信,他文聘不好好給這些個將士一個交代可能就會被這些個將士給撕了。

“既然用不了那麼久不用吧!”諸葛亮繼續言語到。

“不用?”文聘愣神了一下“這是什麼意思?”

“大將軍,這揚州水軍到底有幾何戰力?”諸葛亮反問道。

文聘搖了搖頭,他們荊州水軍也沒有和揚州軍打過啊,怎麼會知道“這個不知道!”文聘想了想,他們沒有和揚州軍打過,但是呢他們和江東軍打過啊,江東軍和揚州軍打過“揚州軍兵馬,一萬有餘。戰鬥力,還真不好說。”

“一萬有餘?”諸葛亮笑了笑“大將軍。你的情報可有些過時了!”諸葛亮走到了軍帳之中地圖面前“這個揚州軍現在只有八千多人了!”

“八千多?”文聘愣了一下“還有兩千去哪了?”在長江之中揚州也就只有廬江這麼一個最大的營口了。這剩下兩千去哪了。

“大將軍你可知道廣陵否?”諸葛亮反問道。

“徐州廣陵?”文聘愣了一下問道,文聘可是去過徐州的,對於徐州這麼一個大城市廣陵還是瞭解的。

“這徐州淮陰以北廣陵部分現在表面上可是在這大將軍袁紹的麾下,而真正主子卻是這揚州劉莽啊,而這剩下的兩千揚州,不!應該是五千水軍就是去了那廣陵城,入海口了!”諸葛亮對着文聘解釋道。

“五千兵馬?”文聘眼睛一亮,原先的揚州只有一萬兵馬,這一下子去了五千,還剩下五千。

“對!”諸葛亮點了點頭“這廬江的揚州水軍不但走了五千主力部隊,現在補充的是三千新軍,而且這主將也換人了!”

“主將換人了?甘寧走了?”文聘可是知道甘寧的,這個傢伙曾經是荊州的水軍校尉,當初在荊州水軍之中可混得不怎麼樣,錦帆賊,文聘也停過,如果甘寧還在荊州軍,恐怕現在也要叫文聘一聲將軍的,可是他到了揚州去了,卻是大放光彩了,廬江一戰,以少敵多,把三萬江東精銳水軍一舉送入了長江地步,那一站可是讓天下人震驚啊。

也是這個甘寧徹底的改寫了水軍之戰,原先就是箭雨飛一飛就是接舷戰,現在雖然也是箭雨,可是這個箭支比之以前可是要龐大得多了,戰船的順勢也要大的多了。

本來文聘還在警惕這個甘寧呢,可是現在諸葛亮竟然告訴文聘,這個揚州竟然換了主將了,甘寧走了,這不是一個喜事嗎。

“恩!已經許久沒有見過甘寧在廬江水寨了”諸葛亮點了點頭。

“那麼現在揚州水軍的主將是何人?”文聘追問道。

“陸遜!“諸葛亮說出了這麼一個名字。

“陸遜?”文聘愣了一下,他還真的沒有停過這個名字“此人又是何人?”文聘追問道。

“陸遜字字伯言,吳郡吳縣人,將軍如果不認識陸遜,那麼您應該知道其祖父陸康!”諸葛亮解釋道。

“陸康?”文聘皺了皺眉眉頭,這個陸康的名字這個長江一代可是恨出名的,因爲此人是一個少有的愛護百姓的這麼一個官員,當初的廬江可是在其治理之下,成爲揚州有數的一個大城,百姓安居樂業,比之荊州襄陽江陵絲毫不遜色。

可惜的是此人最後敗在了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手中,孫策靠着袁術的支持,當時,袁術的割據勢力屯重兵在鄰郡九江郡的郡治-壽春,袁因爲軍隊缺糧,向陸康索要米三萬斛。陸康認爲袁術是叛逆,閉門不與之來往,而且整修戰備準備迎敵。袁術大怒。派遣孫策攻打陸康。將廬江城池層層包圍。陸康率軍隊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聞訊皆返廬江,乘夜爬城牆回來幫助守衛。陸康一直堅守了二年,廬江城才被破,最後陸康也是帶着一大家子死在了廬江城之中。

陸康死了才數年罷了,這陸康的孫子?“一個黃口小兒?”文聘這嘴巴一張才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語,這個陸遜應該和諸葛亮差不多大吧,如果陸遜是黃口小兒。那麼這個諸葛亮不也是嘛。

“軍師勿怪,軍師勿怪!”文聘尷尬的對着諸葛亮說道。

“將軍何必如此呢”諸葛亮也不在乎別人對他年紀的質疑了,只要有實力就行。

“這陸遜難道也如同軍師一般嘛?”文聘便在心中想着了,不過隨即他就自嘲的笑了笑,像諸葛亮這樣的妖孽,能有幾個呢,這個陸遜不過就是一個黃口小兒罷了,這個揚州雖然戰將不少,但是這個水軍將領,還真沒有幾個是出名的。這甘寧一走,又剩下何人呢?這個陸遜恐怕是矮子裡面拔高個罷了。無名鼠輩而已。

“所以將軍!”諸葛亮似乎知道文聘心中所想言語到“我們攻打揚州軍,阻礙的不過就是這個三江口還有黃州,武昌的江東罷了,只要他們讓開路,這揚州水軍還不是手到擒來嘛!更何況還有江東軍的幫助,攻打揚州,何須全軍出擊呢?讓這些個江夏軍留下即可。”諸葛亮對着文聘說道,諸葛亮的意思就是,攻打揚州水軍最大的阻礙不是揚州水軍的強大,而是在於路途被阻攔了,要經過江東水軍的地盤,原先是不可能的,畢竟雙方是敵人,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以江夏作爲禮物送給江東,江東不但會讓開路途,讓荊州水軍攻打揚州水軍甚至還有相助揚州水軍,這還擔憂揚州水軍嘛!不是手到擒來嘛。

自然消滅揚州水軍最大的阻礙沒了,荊州軍也不需要全軍出動,數萬人馬即可,文聘擔憂的不過就是不好和江夏軍那些個士卒交待罷了,你總不能讓他們和那些殺了他們的袍澤,佔據了他們的家園的人並肩作戰吧,索性那就不交待了。

讓這些個江夏軍就留在這裡吧,荊州水軍出動剩餘的兵馬即可。

“剩餘的兵馬?”文聘皺了皺眉眉頭,這江夏軍要是不動的話,那麼文聘手中能夠出動的兵馬就只有三萬人不到了,這其中還有一萬有餘是主公劉表手中的精銳,這些個精銳可是死心對劉表的,所以在出動之前,劉表就曾經和文聘說過,另可讓前方戰死十萬,也不能讓這一萬嫡系部隊受傷慘重。所以這些天來,文聘都是把這些個劉表的嫡系部隊,當做是督戰隊,一直都沒有讓他們直接出動打硬仗。

可是現在江夏軍不能動了,那麼久必須出動這個劉表的嫡系部隊了。

“怎麼了將軍還在遲疑嘛?”諸葛亮上前對着文聘說道“如果將軍再遲疑下去,讓那些個江夏士卒知道了主公的打算,那麼將軍不但完成不了主公的任務,還有可能導致軍中譁變!”

諸葛亮對着文聘說道,這江夏水軍要是知道要和仇敵江東軍聯合了,還要把江夏給丟掉,真的有可能譁變的。一旦軍中譁變,那麼文聘就要派兵鎮壓,那麼還這麼去完成主公劉表給的任務呢。

所以現在是速戰速決,只有先吧揚州軍拿下了,等到變成了事實,那麼這些個江夏士卒即便有不滿也只能忍氣吞聲了。

“好!就聽軍師的!”文聘站了起來,他豁出去了,劉表的嫡系部隊又怎麼了,這些個兵馬難道不是用來打仗的嘛,文聘手中這些個嫡系部隊可是有一萬五千餘人呢,再加上諸葛亮的部隊,還有一些其他的步足,整個大軍一共拿出了三萬五千人。

這樣的一隻部隊在長江之中也算是大規模了,而敵人不過就是八千水軍不到的廬江水軍罷了。

“如此只當將軍一聲號令,這廬江可破矣!”諸葛亮看着文聘,邊上的李嚴看着諸葛亮,總覺得軍師的笑容十分的詭異啊。(未完待續。。)

第652章 吃白食?做夢!第714章 故人(2)第86章 傳世玉璽第255章 袁大烏鴉第255章 袁大烏鴉第934章 孫策敗第336章 戰馬戰馬!第730章 父親第151章 報仇(2)第551章 快跑第899章 窮途末路第633章 火藥(2)第803章 出使第496章 野心第803章 逼劉備動手第282章 死戰第576章 不要臉第876章 借刀殺人第401章 援兵(2)第436章 一擲千金第九百一十一 劉備使者第300章 反間計第784章 老兵第755章 主公英明第35章 騎兵騎兵第127章 黑棋軍第745章 誰是慫貨第217章 逆賊第684章 無題第383章 罪魁禍首第783章 選人第232章 一令既出天下驚第6章 陷陣營第546章 治病第774章 死得好第57章 反攻第449章 到了第557章 各方行動第944章 援軍到來第400章 “援兵”第607章 破江陵(1)第114章 滿門抄斬第257章 官渡水戰(2)第329章 伏擊之前的準備第798章 地位第33章 轉機(1)第661章 開始了第640章 要錢第698章 曹操的好心第330章 挑戰書第180章 放縱三日第850章 迴歸第516章 忌諱第544章 水了第260章 糧食計劃第148章 戰將之殤(2)第200章 追(1)第745章 誰是慫貨第34章 節轉機(2)第60章 死戰第144章 孫策的反擊(1)第566章 窮途末路第45章 成軍(2)第635章 火炮第217章 逆賊第536章 曹操的支援第401章 援兵(2)第494章 上下之分第595章 諸葛歸劉(2)第584章 鐵鎖鏈江第879章 商人第50章 我就是我第205章 水軍大戰第811章 招搖過市第357章 圖謀第60章 死戰第193章 壯士斷腕(2)第79章 心動(2)第658章 收江東(5)第341章 峰迴路轉第858章 切塔擠擠第406章 援軍到來第836章 黃射之死(1)第688章 魯肅的消息第259章 敗家子劉莽第662章 回家第620章 弒主第203章 戰勝歸來第573章 好鄰居第362章 西涼鐵騎的攻城(2)第882章 取豫州第85章 袁術託孤第772章 因果報應第289章 徐庶之計(3)第488章 無題第446章 鄧恬2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計第423章 楚人第893章 目標劉備第48章 岳父大人?
第652章 吃白食?做夢!第714章 故人(2)第86章 傳世玉璽第255章 袁大烏鴉第255章 袁大烏鴉第934章 孫策敗第336章 戰馬戰馬!第730章 父親第151章 報仇(2)第551章 快跑第899章 窮途末路第633章 火藥(2)第803章 出使第496章 野心第803章 逼劉備動手第282章 死戰第576章 不要臉第876章 借刀殺人第401章 援兵(2)第436章 一擲千金第九百一十一 劉備使者第300章 反間計第784章 老兵第755章 主公英明第35章 騎兵騎兵第127章 黑棋軍第745章 誰是慫貨第217章 逆賊第684章 無題第383章 罪魁禍首第783章 選人第232章 一令既出天下驚第6章 陷陣營第546章 治病第774章 死得好第57章 反攻第449章 到了第557章 各方行動第944章 援軍到來第400章 “援兵”第607章 破江陵(1)第114章 滿門抄斬第257章 官渡水戰(2)第329章 伏擊之前的準備第798章 地位第33章 轉機(1)第661章 開始了第640章 要錢第698章 曹操的好心第330章 挑戰書第180章 放縱三日第850章 迴歸第516章 忌諱第544章 水了第260章 糧食計劃第148章 戰將之殤(2)第200章 追(1)第745章 誰是慫貨第34章 節轉機(2)第60章 死戰第144章 孫策的反擊(1)第566章 窮途末路第45章 成軍(2)第635章 火炮第217章 逆賊第536章 曹操的支援第401章 援兵(2)第494章 上下之分第595章 諸葛歸劉(2)第584章 鐵鎖鏈江第879章 商人第50章 我就是我第205章 水軍大戰第811章 招搖過市第357章 圖謀第60章 死戰第193章 壯士斷腕(2)第79章 心動(2)第658章 收江東(5)第341章 峰迴路轉第858章 切塔擠擠第406章 援軍到來第836章 黃射之死(1)第688章 魯肅的消息第259章 敗家子劉莽第662章 回家第620章 弒主第203章 戰勝歸來第573章 好鄰居第362章 西涼鐵騎的攻城(2)第882章 取豫州第85章 袁術託孤第772章 因果報應第289章 徐庶之計(3)第488章 無題第446章 鄧恬2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計第423章 楚人第893章 目標劉備第48章 岳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