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

張敖決定去拜訪一下韓信,不光因爲韓信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也是張敖面臨的現實問題。

項羽死了,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勝利告終,劉邦想要完全掌控天下,接下來就要對他自己分封的諸侯王下手了。

張敖記得劉邦前前後後一共分封了八個異姓諸侯王。他們分別是:燕王臧荼、韓王信、楚王韓信、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其中趙王張耳冒死,張敖繼承王位後被貶爲侯,只有長沙王吳芮獲得善終,剩下的幾位不但被劉邦殺了,而且死的十分悽慘。

越知道歷史的進程張敖的壓力越大,張敖不想逆歷史的潮流而動,去反抗劉邦,他明白自己就是個普通人,跟劉邦較量只能是死的快點兒,但張敖也不想每日裡活的提心吊膽,總怕劉邦一不高興要了自己的腦袋。

“人活着真是累啊!”張敖自言自語的走出了大帳,招呼隨從前往韓信的營地。他不得不抓緊時間,現在因爲圍攻項羽大家都聚在一起,等戰事結束後再與韓信頻繁聯繫肯定會讓劉邦疑心的。

經過層層關卡張敖終於到了齊軍大營韓信的帳外。有士卒入內通稟張敖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裡等候。

現在的韓信可以說達到了人生巔峰,劉邦封韓信做了齊王,韓信領軍打敗了項羽,既擁有了巨大的權勢,又有讓天下人羨慕的榮耀。

“齊王有請。”沒用多久張敖被傳令的士卒請入了帳內。

“張賢侄,怎麼有空到我這裡閒逛啊?”韓信如今只有三十歲,比張敖大不了多少,但人家的地位在那,叫張敖一聲賢侄也不算太過分。

“漢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我這裡先向齊王道個喜,這都是齊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結果。”張敖自動屏蔽了韓信話語中的刺,反正張敖以前確實也沒幹過什麼正經事,被說成閒逛也沒有錯。

“張賢侄這功勞也不小,提出利用楚歌瓦解楚國的軍心,看的出是深習兵法了,倒可以好好探討一下。”擡手不打笑臉人,張敖吹捧韓信,韓信也只有投桃報李了,而且韓信始終覺得唱楚歌是個好計策,因爲本來他也是這麼想的,只是被張敖搶先說出來了。

“兵法有云攻心爲上,我也只懂一點兒皮毛。我這次來只是想向齊王請教一下算說知識。”張敖趕緊轉換話題,同韓信討論兵法,自己不是找虐嗎。張敖嚴重懷疑這裡邊就是個坑,韓信想好的四面楚歌之計被自己搶了先,有機會肯定要羞辱張敖一番的。

“張賢侄也懂得算學?”韓信來了興致。韓信不但對兵法有深入的研究,對於算說一道也造詣深厚,這兩樣都是韓信驕傲的資本。

張敖在後世就聽說過韓信亂點兵的傳說。說是一隊士卒站在那裡,韓信不用去數,只要讓士卒“一二三”“一二三”這樣數下去,記住最後一個數是幾,然後再“一二三四五”這樣數下去,同樣計住最後一個數,再從一數到七,記住最後一個數,有了這三個數韓信就可以知道這一隊士卒有多少人。

有人可能覺得韓信沒必要將事情搞的這麼複雜,只要讓士卒列隊然後從頭到尾報數不就清楚了嗎?但這種事情在當時還真辦不到。當時的士卒從全國各地而來,說話都聽不清楚,而且沒有文化,讓他們從一數到七已經是極限了。當然這個故事主要突出的是韓信的計算能力。

張敖之所以提起算學也算是投其所好了。張敖覺得自己也是上過大學,考過高數的人,同韓信討論一些數學問題應該沒有問題。

“對於算說我只是略懂,我想向齊王請教如果計算的數值十分巨大該怎麼辦?”張敖將話題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提出問題然後自己解決問題,給韓信獻個寶,韓信必然高看自己一眼,兩人的關係就可以拉近不少。

“數值巨大的計算可以使用工具啊。”韓信鄙夷的說道。覺得張敖連這個都不知道還敢說對算學略懂。

“工具,什麼工具。”張敖吃了一驚,覺得自己要失算了,要是自己弄出來準備獻寶一樣送給韓信的東西,韓信已經有了那才叫丟人了。

“要用的工具就是算籌,來人將我的算籌拿過來。”韓信心情很好,決定讓張敖長長見識。

聽說是算籌張敖放下心來,還好這東西沒有張敖準備給韓信的東西先進。

不一會兒功夫士卒捧着一個漆盒走了進來。漆盒上的漆斑駁落,黑乎乎的已經看不出本色。張敖想這肯定不是韓信當了齊王之後置辦的東西,看樣子韓信用它已經很多年了。

韓信打開漆盒,盒裡分成兩格,裝滿了手指長短,筷子粗細紅黑兩色的竹籤。“不管多大的數都可以用這個計算合分、減分、乘分和經分,你可以出個題目我演示給你看。”韓信從漆盒中拿起算籌,輕輕撫摸着說道。

“我製作了一個新工具,使用起來要比算籌更方便。”張敖還真聽說過這算籌,歷史書上說祖沖之曾經用算籌演算過圓周率,因數算籌越來越密擺不下纔沒有算的更精密,張敖始終沒想明白祖沖之是怎麼算的,現在韓信給他演示出來八成也不會懂,趕緊繼續談論自己還明白的事。

“有比算籌好用的計算工具?你做的?”韓信連發兩個疑問,第二個疑問的聲調明顯要高很多。

“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算盤,配合相應的口訣可以進行各種計算。”張敖從懷中拿出來一個製作精美的小算盤說道。

“這個能進行計算?這不是你的玩物?”韓信拿過算盤,輕輕晃動了一下,算盤發出清脆的聲音。當王爺的兒子就有這樣好處,張敖要想做東西,自然有手藝高超的匠人用上好的木料來製作。

“您看算盤是這樣用的,一上一,二上二......”張敖撥動算珠向韓信介紹着。

“果然是個好東西,就這麼幾個簡單的木珠竟能進行如此複雜的運算。”以韓信的智慧,理解算盤的加法口訣還是很容易的。他拿着算盤嘗試着大小各種數值,果然要比算籌要好用的多,韓信的心情無比激動,拿着算盤愛不釋手。

“這算盤用上一千年都不落後。”張敖並不是吹牛,算盤到計算機出現之前都是最好用的計算工具。

“張賢侄,此來不光是爲了給我看算盤這麼簡單吧?”韓信看張敖正高興突然問道。

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十七章 閱兵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
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十七章 閱兵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