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東南人傑

不得不說,陳珪真的是徐州諸族當中最聰明的老滑頭。

他當着所有人的面兒,向劉儉唸了這麼一份諫言,表了他的忠,成爲了徐州諸族之中第一個向劉儉主動投誠的家族。

這使得劉儉對於安定徐州、發展徐州的信心大大增加。

而那些在心裡對於劉儉會不會對徐州有所改革,或者是劉儉若要改革徐州,他們就會有所抗拒的家族而言,陳家的舉動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

畢竟他們當中的領頭羊直接反水了,剩下的人究竟該何去何從?大家一時間都沒有了主心骨。

陳珪雖然是向劉儉表示投誠,但是他的這份諫言是練給劉備聽的,劉備在聽完之後也非常的詫異。

他一邊捋着自己的鬚子,一邊驚訝的看向了旁邊的劉儉,眼眸中都是詢問之色。

劉儉並沒有任何表示,但他只是不着痕跡的對着劉備笑了一下。

兄弟兩人也是相識多年了,劉備對劉儉的表現自然會意。

說到這的時候,就見劉備站起來,他一臉激動的望着陳珪說道:

“徐州能有漢瑜公這樣的忠貞之士,真乃是徐州之大幸,國家之大幸也。”

“漢瑜公果然是人如表字,漢瑜,漢瑜,真乃是大漢朝之美玉也!”

陳珪拱手作揖:“將軍謬讚了,珪不敢當也,珪只是記得自己乃是一個漢人,是徐州人,是朝廷治下之民,就理應爲大漢盡忠,別說是捨去些許之利,便是捨去這條老命,只要能興漢室,老夫也在所不惜。”

“好,漢瑜公果然是大漢忠臣頂樑,吾輩楷模!”

劉備當即拍案起身,大步走到了陳珪的身邊,然後一伸手,將陳珪手中的絹帛拿在了手中。

“漢瑜公如此忠義,你的諫言,備必當採納!”

……

議事之後,劉備單獨將陳珪留下,要與他共同商議關乎徐州今後的發展。

劉儉,劉備,陳珪等人談了許久,談話的內容不爲外人得知,不過陳珪在離開了太守府之後,他的兒子陳登第二天便被徵辟到了太守府,就任於劉備之下。

很顯然,劉氏跟陳家達成了協議,陳珪年紀大了,早晚不能繼續支撐陳家,如今陳登順理成章的進入到了徐州官署中樞,順利過渡,想必日後會逐漸成爲陳家的頂樑柱。

這件事,一經傳開,頓時在徐州諸多家族還有徐州一衆屬官之中掀起了一陣波瀾。

徐州諸族還有士族羣體,罵陳珪的也有,羨慕陳珪的也有,敬佩陳珪的也有……反正不論是何種情緒都沒用,但人家陳珪已經都佔據了先機。

剩下的這些徐州本地大族豪右,縱然是想要仿效陳珪,也不過是拾人牙慧,根本不可能在劉氏那裡得到過多的好處了。

不過,終歸還是有人會別出心裁,通過別的方式,向劉儉投誠的。

比如說,東海的王朗和琅琊的趙昱,就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向劉儉和劉備投誠。

……

“舉薦人才?”

“正是。”

今日王朗和趙昱一同前來,向劉儉和劉備舉薦賢能。

“不知二公所舉薦者乃是何人?”

王朗隨即道:“彭城人張昭,字子布,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衆書,與某和元達爲友相善,昔日曾爲陶恭祖舉茂才,子布不應,謙以爲輕己,遂見拘執,元達傾身營救,方以得免。”

劉儉聽了張昭之名,很是開懷。

他隨即對劉備道:“這位張子布,乃是忠謇方直有才義者,可請出山,相助輔佐徐州政事。”

對於王朗和趙昱的推薦,劉備並不深信,如今聽劉儉這般說,劉備當即表示道:“我當親往請之也!”

此時,彭城國因爲孫堅攻伐已亂,張昭爲避難前來東海,王朗與趙昱引着劉備去請張昭。

對於劉備能不能請出張昭,劉儉並不抱有懷疑態度,相比於陶謙,劉備的人格魅力實在是要強太多了,張昭再孤傲清高,面對劉備的感情攻勢,他早晚也得敗下陣來。

不過劉備去請張昭,劉儉並沒有跟去。

並非劉儉看不起張昭,而是在臨淮之地,還有另外一個人,更加受到他的重視。

劉備去請張昭,劉儉則是帶着張飛,親自南下去往臨淮,去接那個人。

……下邳,東城縣,魯氏故里中。

一位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的年輕男子正在指揮家奴們收拾行囊輜重,這位男子便是東城魯氏之中的魯肅,字子敬,現年二十二歲。

去年,他的父親剛剛去世,如今守孝期剛滿。

在魯肅收拾行裝的時候,一位婦人正在魯肅房中,她有些猶疑地問道,“子敬,你真要因爲一封信而舉家北上去往東海?”

婦人正是魯肅之母。

魯肅聞言停下手中動作,對母親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母親,請相信孩兒。”

魯母雖然相信他的兒子,但終歸還是眷戀故土的。

她問道:“就單單因爲那封信嗎?”

魯母口中的那封信,是不久前由一名自稱河北校事府的校士親自送來的。

那封信上只有短短數句話:

“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猶宜今日。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吾輩納奇錄異,親賢貴士,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備薄酒金樽,以待君北上也。”

而信上並無落款。

想起信中的內容,魯肅感慨嘆道:“單單僅是一封信,自然不能使吾於此。”

“實是那信中內容,還有那送信之人,還有徐州今來發生的事情,讓孩兒不由想起一人。”

“普天之下,能行此異事者,恐只有一人也!”

說到這的時候,魯肅似乎有些激動。

“母親,縱觀天下,何人可位列英雄之巔?”

魯母嘆道:“我一介婦人,哪裡知曉這個?”

魯肅言道:“在孩兒看來,撫遠大將軍克平北境,聲威大振,愛民如子,行事如風雷,觀其所爲,確爲明主,如今,有如此明主近在咫尺,我知之而不投,豈不惜哉?”

按照魯肅的意思來說,他之所以要往北,乃是因爲有明主蒞臨。

對於這點,魯母倒是很信服魯肅的看法。

當初袁術佔據壽春,魯肅之父曾與未及冠的魯肅論及袁術,欲舉族往壽春投袁,但魯肅卻告知其父:

“袁公路驕橫無綱紀,非治亂之主,徒憑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懲威而已,雖稱霸一方,然必不久矣。”

當時的袁術也算是兵多將廣,與袁紹幾乎持平。

誰能想到,魯肅竟然會有這樣的眼光?

魯肅之父對他的話本是將信將疑。

但後來事實證明,袁術敗亡之快果真如魯肅預料一般,真的就是其亡也忽,使人唏噓。

昔日的揚州之主,如今已是成了他人麾下之臣。

從這件事以後,魯父魯母深深的相信了自己的兒子絕對是個高瞻遠矚的人。

只是,魯母對於另一點還有所遲疑。

“吾兒,母親信你的眼光,儘管如此,伱也無需如此急切,亦無須舉家北上東海啊。”

也難怪,校士來信不過三日,魯肅收到信後到做出決定幾乎就是兩三日的事情。

而且,他做出的還是舉家北遷的決定。

這個時代,離鄉千里投奔之人本就不多,更別說魯肅這種欲舉族棄業的了。

因爲這意味這一點,將整家族的未來都押在了這位明主身上。

魯肅長嘆口氣,道:“母親,孩兒之所以如此,一則乃是爲了投奔英雄明主,做一番大事,二則也是爲了避免族禍!”

“族禍?”

“母親,我們不能繼續待了,在這麼待下去,怕是早晚會被曹軍強逼着搬去江東,到時候,咱們魯家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當此危急之時,必須速行!”

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679章 張趙駕到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462章 荀彧薦才發燒了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710章 八千騎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411章 朱車騎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26章 差距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去醫院,請假第54章 鄭家婿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20章 詐!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215章 攔路虎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26章 郡署徵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20章 詐!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687章 涼州戰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89章 二代出位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
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679章 張趙駕到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462章 荀彧薦才發燒了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710章 八千騎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411章 朱車騎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26章 差距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去醫院,請假第54章 鄭家婿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20章 詐!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215章 攔路虎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26章 郡署徵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20章 詐!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687章 涼州戰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89章 二代出位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