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知不覺中黑了。
洗心閣的二樓書房裡面,亮起了兩盞更大的吸頂燈。林立的書架,影影錯錯,書香與沉香撲面而來。徐臻緩緩地站起來,然後靜靜地望着對面的汪仙林。此刻,他發現汪仙林臉上的氣色,經過片刻調整後,已經恢復許多了。
“汪教授,你怎麼就能夠斷定,阜城鎮的火爐山,將會是王鳳良的葬身之地呢?”
“徐臻,我如果說,這些是我推演出來的,你會信嗎?”
“我只能信一半。”
“哦,爲什麼只信一半?”
“因爲雜七雜八的有關推演和卜卦方面的書,我其實也看過不少,可沒有哪一本書上面說到,推演之人能夠精準地計算到某一個人的葬身之地在哪裡的。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汪教授您不是個人,而是個神。”
“………”
汪仙林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徐臻接着道:“其實,能夠推演出一半的事實本質,就已經是大師了。”
汪仙林:“徐臻,我很好奇,你一個廣告學專業的學生,究竟看過哪些推演方面的書籍呢?”
“四柱類,我基本都看過。”
“四柱類的書籍,有哪些?你先說來聽聽。”
“《淵海子平》,《三命通會》,《滴天髓》,《窮通寶鑑》,《子評真詮》,《星學大成》,我都看過。”
汪仙林點了點頭,接着道:“這些書籍,的確是有些閱讀門檻的,並不是一般人都能看懂的。除了四柱類的之外,你有沒有看過易術類的書籍?”
徐臻:“易術類的,我就只看過《周易折中》和《納甲筮法》。”
汪仙林:“其實,你還應該再去看一看《高島易斷》、《梅花易數》這兩本經典。《高島易斷》擁有唐宋易卜之風,而《梅花易數》則是宋明的路子。易學是不斷變化中的學問,只有博採衆長,才能從中悟出一些道道來。除了四柱、易術之類的經典之外,三式中太乙類的《太乙神數》,奇門類的《登天必究》,也都是不錯的經典,而且一定要讀原著才行。至於六壬,你有興趣也可以嘗試着看一看,或許也能從中悟出一些奧妙來。”
“………”
徐臻徹底被汪仙林的博學折服了。大師就是大師,簡直就像是一座移動的圖書館。饒是徐臻擁有了天權記憶術,在汪教授面前也只是個青銅。
那麼問題又來了。
就算是汪仙林教授通讀古書精華,難道他就真的能夠神機妙算嘛?
徐臻還是不大相信:“汪教授,我其實很想聽聽,您對百海市阜城鎮火爐山的看法。你爲什麼會認定,那裡將是王鳳良的葬身之地呢?”
汪仙林點了點頭:“我之所以推演出那個地方,其實一共有兩個原因。”
徐臻很好奇:“哪兩個原因?”
“首先,根據我從警局得到的信息來看,王鳳良在魔都殺死了他的一個孿生兄弟,是這樣的嗎?”
“是的,沒錯,他的孿生兄弟是被他殺死在一輛金龍客車上的。”
“嗯,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個被王鳳良殺死的孿生兄弟,應該是他的弟弟,名叫王虎良。”
“王虎良?”
“沒錯。王鳳良曾經犯過罪,並且被收監過幾次,他在監獄裡面是按有手摸和手掌印的。很慶幸的是,有人已經給我提供給了他的手掌印和他的三張照片。我對他的命格面相,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分析。”
徐臻暗吃了一驚。原來,汪仙林教授一直都在做功課。於是,他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着汪仙林揭開謎底。然而,接下來汪仙林所說的觀點,直接就把徐臻嚇了一大跳。
汪仙林道:“如果我沒有推斷錯的話,王鳳良的命格里面,其實並不僅僅是雙胞胎,他除了有一個弟弟之外,應該還有一個哥哥。所以,王鳳良應該是三胞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義生’。”
“結義生?”
“沒錯。按照我的推算,王鳳良的命格里面,應該還有一個哥哥,如果他哥哥還活着的話,或許早已跟他割袍斷義,斷絕了兄弟情分。”
“可是,我還是不大明白。王鳳良爲什麼必定會死在火爐山呢?”
汪仙林笑了笑:“徐臻,我也沒有說一定啊!我只是說應該。你一定要清楚,在語文學的用詞表現上,‘應該’和‘一定’這兩個詞,往往是不一樣的。”
“好吧,算我誤讀了汪教授的意思。爲什麼,火爐山‘應該’會成爲王鳳良的葬身之地呢?”
“這,就要從人性的角度上說了。”
“人性?呵呵,汪教授,您還認爲………王鳳良這種人會有人性嘛?”
“徐臻,只要他是個人,那麼他就會有些許人性。只不過,他的人性所反應的地方,與普通人不同而已。王鳳良殺死了自己的同胞弟弟後,當時未必會想太多,但事後一定會想辦法進行精神上的自我彌補。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性。或者用佛教的‘因果’,也能解釋得通。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汪教授,你的意思是說,王鳳良會在他弟弟王虎良死後進行一些彌補?可是,人都死了,還怎麼彌補呢?”
“呵呵,徐臻,這就說明你對王鳳良的觀察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啊!”
“………”
щшш¤ttκa n¤¢o
“王鳳良從小生長的環境,我大致瞭解過。他童年和少年所成長的地方,其實就是桂西省百海市的一個鄉下,距離火爐山不遠的一個名叫南田村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孤兒院。然而巧合的是,那個孤兒院的院長,其實就是我們心理救助協會的一個註冊會員。根據我的瞭解,南田村那一帶的村民,民風都很樸實,而且他們都有一個極大的特點。”
“什麼特點?”
“非常注重祭祀禮儀。”
說到這裡,汪仙林擡頭看了看徐臻。
徐臻皺了皺眉,猛然一拍腦袋:“汪教授,你的意思是說,王鳳良的骨子裡面,也會很重視傳統的祭祀禮儀?所以,王鳳良一定會在他弟弟頭七的那天晚上,回一趟老家?”
“沒錯,徐臻,你很聰明!”
“………”
徐臻深吸一口氣。
原來,大師所作的推演,其實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調查和分析出來的結果。所謂的推演,也並不都是無根之木。如果王鳳良對他死去的弟弟王虎良還有一點點懺悔之心的話,那麼他一定會在頭七那天,去祭拜他的弟弟王虎良。
只要王鳳良一出現,那麼他將必死無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