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各個朝代看到評論後的反應

《晚春:我大伯說,祖上是做官遷到房陵這邊的,我現在懷疑是流放[再見]。》

《逍遙呀:流放到哪裡,這和沒流放有啥區別[捂臉]。》

《下雪了:遠古時候那裡是雲夢大澤,就算是古代那裡也有很多湖泊,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在這裡建立那政權纔算正式開發,現在你明白爲什麼會流放到這裡了吧?》

各個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覺得天幕上說的很對。

房陵這個地方隨着各個朝代的開發,到他們這個時候早已經成繁華的地方,這流放和沒流放還真沒有什麼差別。

不過他們想想那裡流放的人羣,他們表示了理解。

畢竟那些可是權貴之族,就算再怎麼落難,那肯定也有人照顧。

而不像他們這些百姓,真正的成罪犯之後,就可能命不由己。

於是他們開始讓自己的子孫學習知識,期望着他們能夠改變命運。

各個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也記住了這個地方。

既然這在後世能夠成爲繁華的地方,那肯定有着他的優勢。

那裡雖然在他們這個時候自然條件並不好,可他們相信隨着歷代百姓的開發,早晚也能成爲那魚米之鄉。

而一個朝代想要繁華,就離不開糧食的自給自足。

畢竟吃不飽飯的百姓,可是會跳起來罵娘甚至反抗的。

於是他們都召集了大臣,商討着如何開發這一片區域。

最終他們派出治理水域比較有經驗的官員,去這個地方進行勘察,並制定如何改變這裡的氣候環境。

宋朝。

趙禎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隨着天空上天幕的出現,整個大宋也越來越繁華,和海外各國的貿易也越來越多。

可是經濟高速的增長,基建並沒有跟上。

人們還行走着原來的土路,進行各個城市的貿易。

就算和海外貿易也只是那幾個港口,想讓更多的省份參與,卻需要國家更高的投入。

雖然大宋財富在古代比各個朝代都多,甚至是一些朝代的幾倍,可是三冗一直壓制着大宋的朝廷,讓大宋都沒有喘氣的機會。

現在大宋根據天幕上的視頻,早起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

只不過朝廷的財政還沒有緩過氣,並沒有辦法大規模投入基建,去建造水泥製造的公路以及可以用蒸汽機拉的火車。

他們只能夠利用水路,而相比黃河這條大河,長江雖然航道比較險要,可是水量更加的充足,也更適合航運。

並且大宋比較繁華的地方,也是位於長江流域的各個城市,以及更南方位於河邊的城市。

而且這些城市,他們也可以根據河流,流向海邊的港口,個海外的國家進行貿易。

特別是南方的泉州,更是大宋最爲繁華的港口。

在趙禎看來,既然讓男方有如此的優勢,那就應該多加發展商業,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稅收。

於是他找來了大臣們一起商議,如何治理那南方的水域,讓南方的貿易更加的繁華。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評論,他對旁邊的朱棣冷冷的哼了一聲。

他在金陵城建立國都,就是因爲北方隨着戰亂,早已經失去原來的繁華。

大量的人口,更是在戰亂中死亡或者逃向南方。

建國初期,爲了讓到北方荒無人煙的地方能有百姓,他更是做出了幾次人類大遷徙,才讓那北方有了一些生氣。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位是兒子可是了不得。

在他去世之後,不只是奪取了他侄兒的皇位,更是把國都遷移到了北方燕京。

雖然他定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家法,可是也失去了南方的基本盤。

甚至還設置了一個空殼朝廷在這金陵城,期望着他能夠在國家滅亡之際,能夠發揮它的作用。

然而他並沒有發揮他的作用,在國家滅亡之時,導致朱由檢吊死在煤山。

朱棣聽到朱元璋冷冷的那一橫之後,他立刻乖乖的站在了旁邊。

他可是瞭解他這位父皇,如果他這個時候敢做一點動作,等下可能就可能被朱元璋找出他的不是,並進行棍棒教育。

朱元璋看到在那旁邊乖乖的朱棣,他也只好忍住自己教育他的想法。

隨後就和太子朱標商討起來如何開發那新大陸,並時不時的徵求一下朱棣的意見。

最終朱元璋給朱棣下了聖旨,讓他帶領軍隊去那新大陸開疆闢土,並在那裡建設自己新的藩地。

而那倭奴島則流給他的兒子朱高熾,讓他成爲那裡的藩王。

朱棣接到聖旨之後趕緊謝恩,要知道這樣的聖旨,就明確的告訴他了,他家將會出現兩個藩王。

而他接下來的藩地能夠擁有多大,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而且就算他在他新大陸沒有開疆闢土成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兒子那裡,繼續做自己的藩王。

這樣的消息被其他的藩王聽到之後,他們心裡滿是不平。

畢竟在海外做藩王也是他們的夢想,他們也不想一輩子在大明這個牢籠裡身不由己。

於是他們紛紛請求朱元璋,把他們也封藩到海外。

朱元璋聽到他們的請求之後,心裡非常的高興。

畢竟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後世子孫成爲大明的蛀蟲,世世代代在大明百姓身上吸血。

而且海外土地遼闊都是無主之地,也正需要他們這些子孫們去開疆闢土。

只是朱元璋還有些猶豫,畢竟那海外路途遙遠並且風險太高,如果由他這些子孫去開疆闢土,只怕有不少人將回不來。

而且這樣也會抽調大明大量的人力物力,讓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有可能翻盤。

爲了大明國不出現這種事情,朱元璋並沒有同意,而是讓這些藩王們派人跟隨朱元璋一起開疆闢土,等那裡建好後,再把他們這些藩王封藩到海外。

這些藩王聽到朱元璋的命令之後,他們趕緊謝恩。

同時也期待着自己的奴僕們,在跟隨朱棣去新大陸之後,能夠在那新大陸早早的爲他們建立封地,也好讓他們遷移過去。

《自古以來: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而我一出生就流放寧古塔[微笑]。》《人生就要吃魚:說實話,小時候我覺得被流放嶺南瘴氣之地好可憐,可是後來我發現,說的就是我這裡。》

《好吃喵!:說我們這裡是煙瘴之地也對,說起來也怪,我們這裡本來霧氣挺多,近幾年幾乎沒見到了,難道是因爲自古以來不斷開發的原因?》

各個朝代看的天幕上評論,他們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種經歷他們也擁有,本來在天幕上看到一個地方,認爲那個地方很可憐,最後才發現竟然是他們這裡。

不過看到後世那煙瘴之地的瘴氣越來越少,各朝代的百姓坐不住了。

他們很想知道天幕上是用什麼方法,竟然讓那些地方變得更加適合人類生存。

他們覺得自己也需要這樣的方法,畢竟天幕上可是說道,那地方的土地種植莊稼可是一年三熟。

如果他們這個時代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麼他們也可以遷移到南方。

各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也和那些百姓一樣,非常想知道後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只是讓他們可惜的是,天幕上並沒有告訴他如何去解決。

不過根據他們在天幕上得到的所有消息,他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肯定和社會工業化有關。

各個朝代的皇帝越來越期待自己的朝代的技術的發展,他們也希望自己國內的領土能夠更加適合百姓生存。

《向南飛:蜀州應該是皇帝保命之地,不管哪個皇帝,只要在丟失了寶座之後,都會跑到這裡。》

《一念通天:的確,不少皇帝逃難都喜歡來這裡,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且是糧倉[看]。》

各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深深贊同天幕上所說。

蜀州因爲自己地理條件的特殊,通常都是國家的大後方。

等到國家沒落之時,更是國家最後的領土。

只可惜的是,除了三國時期劉備在那裡建立了政權,並沒有任何國家在那裡再次崛起。

而且隨着一次又一次戰爭的來臨,整個華夏的百姓也逃向了五湖四海,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民族一次又一次融合,不再分彼此。

對於他們這些百姓來說,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更希望這世界沒有戰爭。

各個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同時陷入沉默。

那蜀國自秦朝開發以來,就一直是一個大後方。

更是在三國時期劉備在那裡建立了政權,讓那裡融入了華夏。

只是朝廷對那裡並沒有重視,畢竟那裡的自然條件環境,讓中原和那裡溝通並不方便。

而現在天幕上的評論,並根據他們看過的《三國演義》,讓他們再一次意識到了蜀州的重要性。

那裡可以成爲一個國家的大後方,在國家危難之際,也可以在那裡安營紮寨,積蓄再一次奪取天下的力量。

而有的皇帝卻並不這樣想,他們更想消除蜀州這樣的優勢。

畢竟在他們看來,天下的領土都是他的,又怎麼能給別人佔山爲王的地方。

不過那裡的環境實在是讓他們頭疼,也更想知道後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三國時期。

劉備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鬱悶的喝了一口酒。

他能夠在這亂世當中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多虧了諸葛亮給他提議。

可是當時他也明白,如果他把所有的勢力都遷移到這個地方,只怕後面北伐之時,情動將會無比的艱難。

畢竟這裡是一個安樂窩,被消滅掉,所有人的雄心壯志。

而他劉備作爲大漢的皇叔,又怎麼能夠眼睜睜看着奸邪之輩挾天子以令諸侯。

於是他不斷的積蓄着力量,準備北伐魏國,讓華夏再一次同意。

只是讓他可惜的是,隨着天空上出現天幕,三國的勢力出現了變換。

本來就弱小的蜀國,更是被那魏國和東吳拉開了距離。

雖然有諸葛亮的智慧,讓蜀國也得到了發展,冰吞併了周圍其他的勢力,可相比那魏國和東吳來說,還有着先天的不足。

而且這蜀州地理位置條件特殊,也限制着蜀漢的發展。

可是這天下的局勢早已經成了定局,他如果想改變的話,只怕將艱難萬分。

他也只期望着自己的子孫當中,能夠出現雄才大略之輩,不至於像他的兒子劉禪一樣樂不思蜀。

雖然天幕上爲他這位兒子一次又一次解釋,可心有大志的劉備,對他還是很不滿意。

《你喜歡吃什麼?:無所謂,我所在的地方是中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看],而且是起義造反的集中地。》

這……

各個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心裡非常的沉默。

他們的祖先也來自這裡,只是隨着各個朝代戰爭的響起,他們的祖先爲了活命,也不得不逃亡到世界各地。

他們也曾想過尋根問祖,可是最終他們放棄了。

畢竟他們這裡離中原比較遙遠,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只怕他們在中原的祖輩,早已經消失在人海。

各個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很是沉默。

同時他們也深深填不上所說的,不管誰成爲了勢力的首領,想的都是逐鹿中原統一華夏。

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發下的百姓十不存一,無數的土地被荒蕪。

雖然他們統一華夏之後,對這裡進行了移民。

可每當國家即將滅亡之時,這裡就又有百姓進行了叛亂。

而且由於黃河的特殊性,也讓這裡災害不斷。

每當天災人禍之時,這裡也會因爲吃不好飯而叛亂。

他們也曾想過如何治理黃河,讓這裡不再發生天災人禍,可是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各個朝代的皇帝期望在天幕上看到後世是如何治理黃河的,也好,讓他們在這個時代馴服黃河,不至於每當災難出現之後黃河改道,導致這個地方叛亂不斷。

330.第330章 一口氣看完西漢的歷史(四)第100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四254.第254章 穿越必備硫酸(二)第65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六)第52章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第56章 大蘑菇煙直,嘗核落日原140.第140章 穿越必備技能土法高爐鍊鐵(二第46章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二)324.第324章 給徭役的百姓頓頓白粥榨菜,會273.第273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三)第1章 來自秦始皇的震驚186.第186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188.第188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第100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四第22章 他一個短命的好人和好皇帝302.第302章 每次看到他這樣寫作業,我就頭第93章 新的精神支柱:過年279.第279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九)第99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三)第47章 末代皇帝:從皇帝到百姓214.第214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二十第34章 全國文盲排行榜。260.第260章 穿越必備製作玻璃(四)154.第154章 下雪了223.第223章 一分鐘瞭解陸游(一)第68章 好朋友要學會分享121.第121章 一口氣看完東北火炕怎麼製作?344.第344章 什麼三國時期國家人口下降了四278.第278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八)285.第285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六)250.第250章 穿越必備技能制鹼。第57章 新兵 入營!第102章 我國民風到底是強是弱(二)第7章 來人,拉出去砍了134.第134章 你小時候見過這種情景嗎?(二302.第302章 每次看到他這樣寫作業,我就頭第61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二)122.第122章 一分鐘帶你瞭解水泥製作的過程342.第342章 一口氣看完漢朝的歷史(六)235.第235章 第三次直播(五)第1章 來自秦始皇的震驚第28章 給明朝皇帝打分(二)161.第161章 古代戰爭中,明知道會死你還向193.第193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186.第186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第96章 你這是要送走校長吧?284.第284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五)130.第130章 老祖宗的規矩,掉地上的歸狗(182.第182章 真不敢想象,李白要是坐上飛機206.第206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十二308.第308章 一口氣看完大唐的歷史(二)第65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六)133.第133章 你小時候見過這種情景嗎?(一第117章 東北囤菜到底有多瘋狂!(二)第12章 原來這個才囤鹽的原因147.第147章 穿越必備技能製作肥皂(一)290.第290章 第四次直播(一)第35章 高中生的一天200.第200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六)243.第243章 購買到書籍後,各朝代反應!(122.第122章 一分鐘帶你瞭解水泥製作的過程234.第234章 第三次直播(四)第88章 全網破防事件129.第129章 老祖宗的規矩,掉地上的歸狗(第42章 左宗堂:晚晴最後一塊硬骨頭240.第240章 第三次直播(十)313.第313章 一口氣看完大唐的歷史(七)第84章 現在騙子都這麼卷嗎?(二)349.第349章 一口氣看完秦始皇的一生(五)第105章 天下亂不亂?淮海說了算(一)246.第246章 購買書籍後,各個朝代的反應(第32章 大型‘災難片’《開學第一天》正在上176.第176章 李白和蘇軾的巔峰對決(二)217.第217章 一分鐘看完辛文天祥的一生(一第45章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252.第252章 穿越必備技能制鹼(三)第29章 目光所致,皆爲華夏280.第280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一)241.第241章 購買到書籍後,各朝的反應!(156.第156章 下雪了(三)第93章 新的精神支柱:過年182.第182章 真不敢想象,李白要是坐上飛機第71章 倒數123,上鍊接230.第230章 一分鐘瞭解王安石的一生(四)158.第158章 你手握20萬大軍,你會怎麼做?第27章 給明朝皇帝打分(一)第86章 誰家的老虎會這樣踢呀(二)第36章 豆腐腦的甜鹹之爭第24章 這樣的大明該亡。278.第278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八)221.第221章 一分鐘瞭解辛棄疾(三)143.第143章 穿越必備技能土法高爐鍊鐵(五135.第135章 什麼燃燒煤炭會中毒?( 一)第74章 出師表是逼宮還是勸誡?(二)131.第131章 種一次水稻,收穫兩次(一)120.第120章 一口氣看完東北火炕怎麼製作?第36章 豆腐腦的甜鹹之爭第57章 新兵 入營!206.第206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十二
330.第330章 一口氣看完西漢的歷史(四)第100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四254.第254章 穿越必備硫酸(二)第65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六)第52章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第56章 大蘑菇煙直,嘗核落日原140.第140章 穿越必備技能土法高爐鍊鐵(二第46章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二)324.第324章 給徭役的百姓頓頓白粥榨菜,會273.第273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三)第1章 來自秦始皇的震驚186.第186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188.第188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第100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四第22章 他一個短命的好人和好皇帝302.第302章 每次看到他這樣寫作業,我就頭第93章 新的精神支柱:過年279.第279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九)第99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三)第47章 末代皇帝:從皇帝到百姓214.第214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二十第34章 全國文盲排行榜。260.第260章 穿越必備製作玻璃(四)154.第154章 下雪了223.第223章 一分鐘瞭解陸游(一)第68章 好朋友要學會分享121.第121章 一口氣看完東北火炕怎麼製作?344.第344章 什麼三國時期國家人口下降了四278.第278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八)285.第285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六)250.第250章 穿越必備技能制鹼。第57章 新兵 入營!第102章 我國民風到底是強是弱(二)第7章 來人,拉出去砍了134.第134章 你小時候見過這種情景嗎?(二302.第302章 每次看到他這樣寫作業,我就頭第61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二)122.第122章 一分鐘帶你瞭解水泥製作的過程342.第342章 一口氣看完漢朝的歷史(六)235.第235章 第三次直播(五)第1章 來自秦始皇的震驚第28章 給明朝皇帝打分(二)161.第161章 古代戰爭中,明知道會死你還向193.第193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186.第186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齊了六張(第96章 你這是要送走校長吧?284.第284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五)130.第130章 老祖宗的規矩,掉地上的歸狗(182.第182章 真不敢想象,李白要是坐上飛機206.第206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十二308.第308章 一口氣看完大唐的歷史(二)第65章 假如你可以從穿越(六)133.第133章 你小時候見過這種情景嗎?(一第117章 東北囤菜到底有多瘋狂!(二)第12章 原來這個才囤鹽的原因147.第147章 穿越必備技能製作肥皂(一)290.第290章 第四次直播(一)第35章 高中生的一天200.第200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六)243.第243章 購買到書籍後,各朝代反應!(122.第122章 一分鐘帶你瞭解水泥製作的過程234.第234章 第三次直播(四)第88章 全網破防事件129.第129章 老祖宗的規矩,掉地上的歸狗(第42章 左宗堂:晚晴最後一塊硬骨頭240.第240章 第三次直播(十)313.第313章 一口氣看完大唐的歷史(七)第84章 現在騙子都這麼卷嗎?(二)349.第349章 一口氣看完秦始皇的一生(五)第105章 天下亂不亂?淮海說了算(一)246.第246章 購買書籍後,各個朝代的反應(第32章 大型‘災難片’《開學第一天》正在上176.第176章 李白和蘇軾的巔峰對決(二)217.第217章 一分鐘看完辛文天祥的一生(一第45章 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252.第252章 穿越必備技能制鹼(三)第29章 目光所致,皆爲華夏280.第280章 穿越必備製作土化肥(一)241.第241章 購買到書籍後,各朝的反應!(156.第156章 下雪了(三)第93章 新的精神支柱:過年182.第182章 真不敢想象,李白要是坐上飛機第71章 倒數123,上鍊接230.第230章 一分鐘瞭解王安石的一生(四)158.第158章 你手握20萬大軍,你會怎麼做?第27章 給明朝皇帝打分(一)第86章 誰家的老虎會這樣踢呀(二)第36章 豆腐腦的甜鹹之爭第24章 這樣的大明該亡。278.第278章 穿越必備製造蒸汽機(八)221.第221章 一分鐘瞭解辛棄疾(三)143.第143章 穿越必備技能土法高爐鍊鐵(五135.第135章 什麼燃燒煤炭會中毒?( 一)第74章 出師表是逼宮還是勸誡?(二)131.第131章 種一次水稻,收穫兩次(一)120.第120章 一口氣看完東北火炕怎麼製作?第36章 豆腐腦的甜鹹之爭第57章 新兵 入營!206.第206章 一口氣看完宋朝319年曆史(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