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聲音,直接在齊無惑的心底響起,少年道人本欲迴轉回自己的木屋之中,腳步微頓止住,側身,背後木門已打開來,少年道人回過身來,只覺得天上月色清朗,落下銀輝遍地,清淨自在,卻似乎比起方纔更爲清幽,周圍的一切都逐漸寂靜遙遠。
少年道人見屋子裡屋,椅上有道人踞坐,雙眸微垂,氣質清朗威儀,搭一拂塵,緩緩睜開眸子,淡淡道:“來便來,去卻去,有何事情,明日不可分說,非得要你於此半夜三更之時,前來叨擾?”
齊無惑微微前行,躬身行禮,道:“弟子只是遵老師的吩咐而已。”
“哦?”
卻見祖師擡眸,神色清冷,淡淡道:“吾怎麼不記得今日曾和你說過什麼?”
堂下少年道人回答道:“老師今日說【明日開始,傳汝正法】,又說【還想要從吾這裡,學得什麼東西麼?!】”
“【卻也該打,過來】。”
“之後在弟子額上輕拍三下。”
“雙目者,日月也;眉心者,靈臺也,不就是說,要弟子在日月交互,三更之時前來【靈臺】門下,獲傳正法嗎?”
玉清元始天尊注視着那少年道人,淡淡道:“倒是不笨,然這也只你自己所猜測,本座沒有這樣說過,更不曾有着這樣的意思。”聲音頓了頓,旋即話鋒一轉,淡淡道:“不過,本座尚未寢,既然來了,就先進來罷。”
少年道人走進來屋子,背後木門自然而然閉合,月色自窗戶之中傾瀉而入,雖然未曾點燈燭,也仍舊是一片明亮,更有三分清幽,玉清元始天尊拂塵掃過,淡淡道:“既已過來,還說要求法,伱要學些什麼?”
要學些什麼?
齊無惑想了想,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樣回答,只是道:“老師教弟子什麼,弟子便學什麼……”
玉清元始天尊道一句:“好滑頭。”
旋即拂塵一掃,沉吟道:“吾有大道三千,盡數可以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真君之道;旁門八百,各有所恃,吞風飲月,輕而易舉,可開闢內景,逍遙千年;十二真傳,皆是直指大品之根基,汝是人族,既如此,傳汝【梵炁彌羅】。”
“一炁不盡,修持大成,瀰漫大羅天而仍有餘力,與人對敵,一炁壓萬法;至純至後,綿延不絕,任其有千般道行,萬種神通,不過只我一炁之下,煙消雲散而已,如何?”
“無妨,此地只你我二人,想要說什麼都可以。”
少年道人拱手行禮,詢問道:“老師,此法可稱【道】乎?” щщщ ☢тt kán ☢¢〇
玉清元始天尊拂塵一掃,緘默,淡淡道:“雖然炁自道生,萬物衍化,然炁終究只是道衍萬物誕生的表象,只如拂袖生風罷了。如一拂袖,有風聲,修持此炁法,可起風,卻不知拂袖,雖然可以得道,卻也不曾追溯本源。”
少年道人沉默。
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吾欲傳汝,如何?”
少年道人道:“弟子不願學,想要求其他神通。”
玉清元始天尊平淡道:“既如此,吾可傳汝因果輪轉,受持此法,可掌握因果,顛倒萬法,旁人不可推測於你,無論其在六界內外何處地方,只是神念一動,牽涉到你,你便得知,可推吉卜兇,知前方之遠,更可順因果而稽查萬物萬法,妙不可言。”
少年道人詢問道:“可稱道否?”
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雖是玄門正宗,因果妙法,可若是說道,也不過只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只得其玄妙,知其形體,卻只不過是日月之光華罷了,是用法神通,算不得是真正的大道。”
“可修此神通,亦可傲笑一方,在世之大帝,大品,甚少有誰是汝對手。”
“汝欲學之乎?”
少年道人拱手再拜而謝,道:“弟子不願。”
“願求大道。”
玉清元始天尊將此十二真傳,一一皆講述一遍,少年道人知其千變萬化,妙用無窮,唯願求道,玉清元始天尊方纔心中甚欣喜,笑而道:“汝欲求道,不得此法門?”
齊無惑回答:“大道爲樹木,神通爲枝葉,花果。”
“大道若成,一竅通而萬法明,哪怕老師不傳,弟子也會在未來摸索出來;而大道不成,哪怕老師傳授了再如何強大的神通妙法,可是修持出來也是不得功夫,不過只是有一個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的事情罷了。”
元始天尊撫掌而笑,道:“是上善者也。”
“如此,吾之道法,可傳之矣。”
玉清元始天尊拂塵隨意一掃,月色清朗,忽而虛空之中一枚種子發芽,旋即生長蔓延,如建木,如藤蔓,無比巨大,沖天而起,不片刻就已經佇立於天和地之間,枝葉無比巨大,少年道人竟只在其中一片葉子上,罡風凌厲,自這天地間迴盪,少年道人低頭可見紅塵萬丈,山河壯美,擡頭可見羣星萬里,前方是道祖,此身是弟子。
是傳道也。
是法不傳六耳。
唯在天地之間。
木屋裡面,靈性太強,已經把自己埋在了被子裡面的諦聽總算是鬆了口氣,知道玉清元始天尊沒有打算一撥兒把自己給送走,長呼出口氣,仰面躺在那裡,以手扶額,呢喃道道:“靈性太強,也不是什麼好事啊,要不然,把自己的性靈封印一段時間?”
“嗯?”
“爲什麼這一句話這麼耳熟?”
“就好像以前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
諦聽呢喃。
而在這天高雲遠,月色如玉,高潔之處,玉清元始天尊拂塵一掃,嗓音低沉道:“舍法求道艱難遠,吾今傳汝正真傳,從吾之道,可破三災,渡諸劫,不墜紅塵,不落因果,萬法隨心,萬法隨性,可衍化萬法,可一竅通而萬法明。”
“自此之後,千變萬化,呼風喚雨,一念之間耳。”
“皆爲汝炁之變化。”
言罷拂塵掃過,微微開口,諸多神通,玄妙奧決,盡數入耳,玄之又玄,妙不可言,此言此法此道,落入心中,生出芽來,便是黃庭玄妙,道祖之法,不可以一日而述盡;諸般神通,不可一步而修成,齊無惑不知不覺沉浸入了老師的傳授之中。
是一路行來,步步艱難,歷劫無數,又以此身赴劫,才終得了玉清的嫡傳。
齊無惑只覺得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帶着一種說不出的玄奧和玄妙質感,若是最初修道時候,自己絕對聽不懂,只是此刻已經歷諸多事情,更曾經親自操控體會過了大品層次的力量和根基,故而對於老師所說的話語和道韻有了更大的領悟。
少年道人沉浸於講道說法之中,唯有近道論道之欣喜,而不知時日之漸過。 不知不覺,袖袍染露,月色漸隱,羣星散盡,天邊晨曦已經浮現出來,玉清元始天尊止住了話題,道:“我所傳授給你的,不會是太上一炁化三清那樣的神通,也不是上清劫氣爲劍,滅卻萬物之霸道;唯講述大道之根本,萬物之根基。”
“須知不爲大,方可終能成其大;離你下山,不過兩月時間,須臾而過。”
“汝能修持多少,收穫多少,皆看你自己之悟性,諸多神通,皆汝自悟,而吾不傳。”
先傳基礎。
若有根基,便傳其自諸基礎之上,精妙絕倫的絕世神通,是爲真傳。
但是當可修行真傳的時候,少年道人卻是第一個不求真傳之人,卻也是唯一一個,在真傳之上,重新迴歸基礎,由玉清元始天尊親自講述【道】的弟子。
齊無惑知老師將要傳授之事,乃是在正法真傳之上的【基石】,是衍化萬法之一,其分量之重,果是真傳,齊無惑起身深深行禮,玉清元始天尊受這一禮,看着晨曦之下的人間,道:“如今,量劫將啓,汝雖奮發而爲,令后土獨立,勾陳自封,又有南北制衡,於是量劫稍止,人道當興。”
“然量劫只是暫且止住,之後仍有爆發,之後人道氣運諸劫,佛道之劫,媧皇之劫,天界諸事,只會越來越激烈,汝是人族,又是道子,爲媧皇重塑真身,又和昊天轉世,相交莫逆,諸劫諸難,皆和你有關,是避無可避。”
“今次傳法,只望汝可支撐蒼穹乾坤。”
“勿要愧對自我。”
少年道人拱手行禮,道:“弟子謹記。”
他頓了頓,道:“謝師尊,傳法之恩。”
玉清元始天尊微微頷首,甚是滿意——和那十二聖真各有所性格傾向不同,天蓬好戰,太元無爭鬥之心,眼前這少年道人更是接近於玉清,但是分明心中已經是極爲欣喜,讚歎,神色卻是冷淡平和,淡淡道:
“汝之後必然入劫,汝入劫難,必有殺伐隨行。”
“吾早已出世,你我師徒一番,傳汝基礎而已,本來就是自然而然。”
“爲師也不期望汝可打出多大的名望,震動四方,唯盼你勿要惹事,若是當真恣意妄爲,以爲師傳汝的神通在外面闖出禍來,勿要將我名說出去便是了。”
少年道人自是應下,卻不知眼前老師心中真實想法。
後者垂眸見紫氣隱隱浮現出來,冬日日出更遲些,鎮子人間都已經逐漸繁華起來了,玉清元始天尊拂塵一掃,少年道人身上泛起一絲絲的碧色流光,澄澈如玉石,又有玄妙清淨之感,卻朝着上面蔓延伸展,化作了一棵菩提樹苗,映照七寶玄妙法門。
復又有一粒一粒砂礫浮空,匯聚在了一起,流轉如龍似蛇,似極沉重,風託不起,似又極爲輕微,可無盡分裂無盡變化,爲九天息壤。
玉清元始天尊又自取出了八寶琉璃瓶,稍微傾倒,令三光神水飛出,盤旋於虛空之中,少年道人體內,泰一功體自然流轉,呈現出金元和火元之炁,五色五炁齊聚,環繞於周身,呈現出諸多顏色,玄妙,玄妙!
玉清元始天尊道:“汝將下山,汝將歷劫,此刻爲契機,道聲未遠,此身尚在,就藉助這一縷紫氣,凝練五炁於體內,化生萬物於其中,是爲內景天地,自此不再受到外界環境的束縛,成爲地仙。”
“地仙……”
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不錯,尋常仙人雖然是三花聚頂,歸於一炁,那也不過只是走到了自身後天生靈的極限罷了,仍舊還是在這道中之一端;而有了內景天地,便是如重演當年開天闢地,演化萬物般的壯舉;其中差距,也不過是一大一小罷了。”
“汝可知,這世間諸界,無盡綿延,唯此六界爲其中近乎於道者,可若是神遊物外,踏出五行八荒,也有其餘諸界玄妙;正如太乙,證道十方世界;這三千世界,各界皆有一小天地,自有一小秩序,小天道,如同不同區域村鎮,都有其法條和規矩。”
“尋常仙人入內,只能靠着自身之炁和力量,難以施展大神通,頗受束縛。”
“而地仙境界,哪怕是神遊物外,落入其餘十方世界之中,亦不會受到絲毫影響。”
玉清元始天尊擡起手,手指指着少年道人丹田位置,淡淡道:“只因【吾道自成】,內景世界之道,自有體系方圓,一道成即永成,十方世界而不滅,哪怕是前往其餘十方諸界,甚至於遙遠無盡,無有玄通之界,只汝內景世界在,汝道在。”
“那麼,汝神通便在。”
“永無成住壞空。”
“擡手便是神通,吐納即是元炁,因,吾道在內。”
玉清元始天尊擡起手,淡淡道:“只可惜,諸多所謂地仙者,只是聚集五炁於內,胡亂開闢一內景世界罷了,其中無有自己的道韻和理解,終究只是求力而不知法,更何況是道?今日一談,便省卻你數百年彎路,無惑勉之。”
“且在此修行,開闢汝之內景天地罷。”
少年道人道:“內景天地……”
玉清元始天尊平和看着自己的弟子,道:“這一步,爲師不會幫你,也不會提點你,所有地仙開闢世界的方式,都和他自己的認知有關,都是自己內心深處認爲的【世界起源】,有的是平底高樓,有的是天圓地方,皆無上下,只玄妙不同罷了。”
“汝,自有汝自己的開闢世界之理。”
少年道人不解點頭,而後盤膝在虛空之中,雙眸微垂。
三光神水,菩提妙樹,並九天息壤環繞於周身。
齊無惑的呼吸漸漸悠長,上清和太上也出現了少年道人身邊,上清靈寶天尊看着自己弟子,道:“這就開始了嗎?玉清,太上,你覺得,無惑的地仙內景,如何開闢的?是地水風火,還是從無到有的創造出諸物?在一片空白之中填充萬物?”
玉清元始天尊不答,神色平淡。
“若是常人,大多會選擇先開闢一處空白之地,就像是一張白紙,而後將五炁填充在上面,構築出大地,天空,萬物;佛門的,則是平地佛國,澄澈琉璃,萬物蒼生渴求佛法超脫,是爲掌中佛國;道門真傳,則走定地水風火之界的手段。”
“至於無惑,恐怕不會選擇其中任何一種。”
“因其宿慧……”
“印象最深刻的,只是那一種。”
太上撫須,神色溫和,指了指天空。
上清靈寶天尊看着上面沉寂的羣星萬象,微挑眉,似不意外: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