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露出魚肚白色的曙光,河邊升起一片輕柔的霧靄,白皚皚的晨霧把一切渲染得朦朧而迷幻……
空氣絲絲清冷,路邊白楊稀疏枯黃的樹葉不再迎風唰唰作響,隨着蕭蕭的秋風,一片片好像碩大的蝴蝶,飛舞着,旋轉着,紛紛投身於大地母親的懷抱。
衆人請張帆登上連夜剛搭建起來的祭臺作爲盟主主持結盟儀式,張帆再三推辭:
“帆年少輕狂,才疏學淺,能力一般,恐難以擔此重任,諸位還是另行擇賢吧!”
大家都不同意,表示非他不可,張帆仍然推辭不受。
“四爺這是什麼鬼?怎麼又不想當盟主了?又改主意了?”
“好方啊!不會順水推舟再改選袁紹爲盟主吧?”
“怎麼可能?來這的各路諸侯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選舉結果作廢改選,傳出來多丟人啊!這不是打他們臉嗎?”
“你們懂不懂中國國情嗎?古代當皇帝或者宰相都要三請三辭,纔算符合禮法和規矩……”
“對的,請一次你就直接答應了,不就平白讓人看輕了嗎?”
“記得我們小時候收紅包嘴裡都說不要……你們有那次最後是真的沒要?”
“謙虛禮讓是我們民族廣爲推崇的傳統美德,早已紮根於我們的血脈中,不推讓才比較奇怪吧!”
……
三辭之後,衆人還是異常堅持,張帆這才裝作無奈的應允,在衆人的推搡中獨自登上了祭臺,祭臺上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都準備好了。
張帆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祭祀。然後大聲宣讀誓詞: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宣讀完畢後大家共飲血酒。有幾位忠心漢室的老臣因爲張帆措辭語氣慷慨激昂,忍不住熱淚盈眶。
儀式結束,張帆這盟主的身份算是瓜熟蒂落,塵埃落定。
他慢慢走下祭壇,衆人立刻簇擁着他升帳而坐,左右兩行依爵位年紀分列坐定。張帆命人端上美酒佳餚,以示慶賀。
行酒三巡,曹操率先開口道:
“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衆人點頭稱是,張帆也表態說:
“帆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衆人皆表示惟命是聽。
張帆繼續下令:“總督糧草,應付諸營,就交予袁公路,務必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自告奮勇:“堅願爲前部。”
張帆微微頷首,“文臺勇烈,可當此任。那就交給你了。”孫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去……
-------------
雒陽董府,李儒急急忙忙求見董卓,行禮後開始稟報:
“岳父,大事不妙,張帆那廝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到達酸棗,次日舉行結盟儀式,張帆被選爲盟主,任命孫堅爲先鋒,向汜水關殺來了……”
張帆做了盟主?
董卓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臉色大變,急忙召集文武謀劃對策。
聽李儒說明情況之後,呂布挺身而出說:
“父親勿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於都門。”
天下各路諸侯……多麼受人關注的一個大舞臺!
呂布情緒有些激動,攥緊拳頭,心裡想:
等了這麼多年,這個證明自己,揚名立萬的好機會終於來了!
董卓笑着說:“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話音未落,呂布背後一人高聲說:
“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衆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呂布心裡一怒,轉頭望去,那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乃是關西猛將華雄。
卓聽到華雄自告奮勇也很高興,又是自己老鄉,於是加其爲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汜水迎敵……
----------
酸棗,盟軍大營,公孫景對張帆彙報:
“主公,那濟北相鮑信暗中指使其弟鮑忠,率領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直撲汜水關而去……看這架勢,似乎想和孫堅搶頭功——”
張帆冷笑道:“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還真以爲西涼軍都是紙糊的嗎?如果功勞白撿一樣,我早就出手了,還能輪的到他?等着看就知道什麼叫做:偷雞不成蝕把米!”
公孫景請示說:“他們剛離開沒多久,要不……屬下趕緊命人將他們追回來?”
“不必——”張帆一伸手,邪魅一笑,淡淡的說:
“這蠢貨自作主張,根本不把我這個盟主放在眼裡,給他個教訓再好不過。既然他找死,那就讓他去死好了……”
“諾,那咱們就充耳不聞——”
“不不不——”張帆右手伸出一根食指搖了搖,分析說:
“不妥。雖然鮑忠這蠢貨愛死不死我並不關心,但是如果他一敗塗地,不就更加襯托了孫堅的厲害嗎?雖然袁紹對我也有威脅,不過畢竟我和他一南一北,短期內怕是未必有機會交手。然而孫堅這廝一旦起勢,難免覬覦荊揚之地,成爲我的心腹大患。”
“主公對孫堅這麼有信心?”公孫景好奇的說:
“那汜水關乃雒陽八關之一,易守難攻,那華雄武力超羣,李儒詭計多端,孫堅未必能討的便宜……”
張帆微微一笑,“不,你錯了!你們都低估了這個“江東猛虎”,華雄之流恐怕還不是他的對手……”
公孫景不明白張帆爲什麼這麼忌憚孫堅,不過身爲臣子只能試探道:
“所以……主公的意思是?”
張帆吩咐道:“讓蔣欽和張遼挑選五百精銳騎兵跟住鮑忠,等他們死傷殆盡的時候殺出,將鮑忠救下就行。記住,不可戀戰,救到人馬上離開。誰膽敢逞英雄折了我的兵馬,回來之後軍法處置。”
公孫景應道:“諾,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