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呼的颳着,寒風凜冽,樹上掛滿了亮晶晶的冰凌。雖然沒有下雪,長安的氣候愈發寒冷。隆冬的太陽也似乎怕起冷來,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熱氣就散發不出來了。
呂布最近心情就和外面的天氣一樣惡劣,倒黴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弒殺義父丁原,結果兵權被張帆截胡;在他出徵關東聯軍的時候,愛侶嚴氏偶染惡疾,救治不及意外病逝;汜水關一戰意外負於張帆之手,錯失天下第一的桂冠……
退守長安後呂布鬱結憤懣,一蹶不振,後在王允府上偶遇一名叫紅袖的歌女,不僅形貌與過世的夫人有幾分相似,而且極其溫婉秀慧,溫暖的笑容治癒了他傷痕累累的心……本來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哪曉得被董卓棒打鴛鴦,據爲己有……
前幾日好不容易覓得機會和紅袖傾訴思慕之情,哪曉得竟然被董卓撞破;如果不是李儒苦勸,自己差點被董卓斬首。之後被董卓怒斥一番,罰俸扣薪,令他閉門思過。
最近幾天呂布一直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裡,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一直胡思亂想,始終擔心董卓會不會某一天舊事重提,將他斬首。
臨近晚飯時間,突然僕人來報:
“老爺,李肅將軍來訪。”
要是別人呂布或許不敢見,畢竟眼下正值敏感時期,高調宴客,飲酒作樂萬一傳道董卓耳朵裡,只會增加他的惡感。
不過李肅是他的同鄉,也是他的介紹人,兩人關係最爲親厚,不見說不過去;而且李肅追隨董卓多年,應該問題不大。
呂布點點頭說:“請他進來吧!”
呂布自己去換了一身衣服,來客廳接見李肅,李肅不是空手來的,他還帶着兩壇上等的“神仙釀”。
自從北方局勢動盪,這種聞名天下的絕世美酒早已斷貨多時,市面上早已炒到數百兩一罈,呂布一見之下不禁被勾起酒蟲,驚奇的說:
“大兄,從何處搞到如此稀缺之物?”
李肅笑道:“前些日子在雒陽從一個富戶家裡抄沒出來的,被我偷偷私藏下來了……”
呂布拍了拍他的肩膀調侃說:“哈哈哈,大兄還真是個愛偷雞的老狐狸!”
兩人相視而笑,呂布令人準備下酒菜,兩人開始推杯換盞,划拳行令。
李肅精於察言觀色,妙語連珠,句句正中呂布的下懷,漸漸將呂布的情緒帶動,多日的鬱結之色消減不少,氣氛逐漸熱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至半酣,神仙釀後勁甚大,即使酒力過人的呂布也不免有些醉眼迷離,頭重腳輕。
眼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李肅開始將話題慢慢向正題上引,開始有意無意的對董卓發牢騷。畢竟自從汜水關之後李肅就被降職罰俸加閒置一旁,有感而發近乎是本色表演。兩人境遇相似,同病相憐,頓時輕鬆贏得呂布的共鳴。
一碗悶酒下肚,頓時呂布再也收不住嘴,絡繹不絕的將紅袖從司徒王府初遇到鳳儀亭之事,細述一遍。再加上李肅在一旁隱晦的扇陰風,點鬼火,使得呂布怒火越積越深。
最後呂布一錘桌子,攥緊拳頭,咬牙切齒的說:
“誓當殺此老賊,以雪吾恥!”
李肅心裡暗喜,表面上故作慌忙的掩其口說:
“奉先你醉了,勿胡言亂語,恐累及愚兄。”
呂布酒氣上涌,慷慨激昂的說: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李肅似乎被他的王霸之氣懾服,喃喃自語道:
“以賢弟之才,誠非董太師所可限制。”
呂布這時酒醒幾分,一時嘴快,已有一絲悔意,不過覆水難收,只好死撐着說:
“吾欲殺此老賊,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後人議論。”
李肅幽幽的說:“賢弟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耶?”
呂布起身憤慨道:“非大兄言,布幾自誤!”
李肅見火候差不多了,便用充滿蠱惑氣息的語調說:
“賢弟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
呂布拔出掛在牆上的佩劍,刺臂出血爲誓。下拜誠摯的說:
“布意已決,大兄勿疑。還請大兄助我!”
李肅面露躊躇之色,心虛的說:
“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禍。”
呂布苦勸再三,李肅沉吟再三,終於被說動,兩人共飲血酒,焚香禱告,立下毒誓共誅董卓。
呂布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了,端起酒杯激動的說:
“布欲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大兄若此,是天賜也!”
李肅謹慎的說:“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吾有一計,或可令老賊伏誅。”
呂布大喜,趕緊問道:“計將安出?”
李肅眼裡精光閃爍,娓娓道來:
“吾等可傳矯詔往郿塢,言天子欲會文武於未央殿,議將禪位於卓,宣卓入朝,於北掖門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呂布撫掌而笑,讚道:“妙計!吾等若能幹此事,何患不得揚名顯官。”
兩人再次舉杯相賀,李肅滿飲一杯,嘴角掛起一絲狡黠的微笑……
--------------
次日,李肅引十數騎,前往郿塢。報天子有詔,董卓讓他進來,問道:
“天子有何詔?”
李肅嚴肅認真的說:“天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於未央殿,議將禪位於太師,故有此詔。”
董卓大喜,紅光滿面,笑道:
“王允之意若何?”
李肅回道:“王司徒已命人築受禪臺,只等主公到來。”
董卓撫掌大笑,興奮的說:
“吾夜夢一龍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時哉不可失!”
董卓隨口對李肅說:“吾爲帝,汝當爲執金吾。”
李肅故作大喜,口稱萬歲,拜謝稱臣,引得董卓喜不自勝,仰天大笑。
董卓命心腹大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