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

bookmark

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

曾布用着激動的手,從老宗元處,接過了那從帷幕後的高太后手裡遞來的薄薄書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玉芴,放到一旁,然後恭敬的翻開書冊。

滿篇文字,映入眼簾。

一個個墨筆圈注起來的文字,一條條貼在字句之間的字條,讓曾布眼睛跳了一下。

雖然,皇太后說,皇子延安郡王已經十歲了。

但誰都知道,那是虛歲。

延安郡王是熙寧九年十二月初七,生於大內皇城朱才人閣中。

這種大事,是寫在朝報上,通傳天下的。

且,因爲延安郡王出生之前,官家的五子都已經先後夭折,故而,皇六子一出生就是皇長子!

待其順利成長到三歲,官家就迫不及待的,封均國公,加檢校太尉、太平軍節度使。

六歲,進彰武軍節度使,加封延安郡王,開府儀同三司。

去年,天子集英殿中燕,召集天下重臣,延安郡王在旁侍俸,羣臣共賀之。

這些,都是朝報上的內容。

曾布雖處江湖,卻也重點關注着這些信息,並牢牢記在心中。

所以,曾布知道,那位皇子,今年其實將將八歲零三個月。

只是因爲他是熙寧九年十二月出生,所以,不滿一個月就被人視作一歲零一個月,再算上虛歲,在襁褓裡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就已經被人認爲是兩歲了。

而八歲多的郡王殿下,居然真的在讀《春秋》?

不僅僅在讀,看這位殿下圈注的文字,以及那些字條上發出的疑問和自己的解讀。

他甚至可能已經能理解春秋了!

哪怕,有些文字,看着幼稚,即使有些疑問,天真至極。

可是……可是……這叫赤子之心,純潔無瑕啊!

於是,曾布畢恭畢敬的對着帷幕內的高太后拜道:“皇太后殿下,臣觀延安郡王所注字句,赤子之心,發於肺腑,叫臣實在是誠惶誠恐,此真天下幸事也!”

高太后喜歡聽這樣的話,當即歡喜道:“此正是老身請學士來此的目的!”

“老身婦孺之輩,雖慕聖人道德,終究難近聖賢之道,便只能求助於學士!”

“臣不敢!”曾布大禮而拜:“唯盡死以忠於官家、皇太后殿下、延安郡王殿下!”

高太后聽着,在心中悠悠一嘆:“果然,六哥已得天下之望!”

曾布,只是一個剛剛除服,從地方歸來的翰林學士。

但他卻依舊認定,唯一皇嗣繼承人,只有皇帝長子!

連曾布都是這樣。

其他人就更用不說了。

新黨、舊黨,都只會認皇帝的長子!

就像是治平年間,即使先帝有三子,但朝野都只認大哥穎王。

至於二哥、四哥?

韓琦、文彥博,哪怕在禁中見到了,也跟沒有見到一樣。

這就是禮法,這就是綱常!

再想如太宗故事,只能是天下共擊之!

好在,如今的六哥,確實是聰俊、孝順、懂事。

立這個孩子,既是衆望所歸,也讓高太后歡喜。

便對曾佈道:“老身在此,替六哥謝過學士了!”

“還請學士,在此爲老身草春秋之義,答皇子之疑!”

曾布再拜:“唯!”

於是,便有內臣,取來文案、筆墨紙硯。

曾布當殿席地而坐,鋪紙而書。

當然了,曾布是什麼人?

國朝頂尖的聰明人、儒學宗師!

更是曾鞏曾南豐的親弟弟!

曾鞏一生,都在推崇復古,提倡文以衛道,繼承併發揚光大歐陽修、范仲淹的古文運動。

而在大宋,儒生們嘴裡的所謂‘復古’、‘崇古’是個什麼玩意?

明白人都知道,就是打着復古的幌子,將六經的解釋權,據爲己有。

三蘇如此,二程如此,張載亦如此,王安石更是如此。

再往前,胡媛、周敦頤、邵雍也是如此。

反正,孔子、孟子、荀子,又不會從地下跳出來打他們!

所以,和其他所有文臣士大夫一樣,曾布也是一個擅長於塞私貨的人。

而且,曾布塞私貨的技術,還非常高超。

熙寧變法時,曾布就一度,被王安石、呂惠卿引爲知己。

等到市易法時,才發現原來大家根本不是一路人。

王安石、呂惠卿,想要做的是開源,尤其是呂惠卿,急於求成,追求簡單粗暴的短期財政盈利,以求在短期內作出成效,堵住其他人的嘴!

但曾布呢?

他受到乃兄曾鞏和老師胡媛的影響,實際主張的是開源節流,以節流爲主,市易法在他看來,實在是粗暴了些,也實在是短視的過分!

如今,被他得到了機會,自然要悄咪咪的塞些他的個人見解進去。

於是,不過一個時辰,曾布就已經揮毫而就,寫出了洋洋灑灑數千言。

皆是針對於延安郡王在那春秋穀梁傳上,所圈注的字句的見解和提出的疑問的回答。

爲了照顧那位小皇子,也爲了照顧高太后。

曾布在很多地方,都說的很直白、簡潔,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詞彙和堆疊的文字。

待到書成,曾布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遺漏和錯字,也沒有犯忌諱的文字後,纔對帷幕後的高太后奏道:“臣布謹奏皇太后殿下:皇子延安郡王,所圈注之《春秋穀梁傳》及其貼條文字,臣已謹注條目,乞皇太后殿下過目!”

高太后當即命人取來曾布所書文字。

然後對照着延安郡王的書冊,一一閱讀。

只是看了一遍,高太后就已經大喜:“學士學問,果真淵博,老身敬服!”

曾布所寫的文字,直白且簡單。

至少,高太后是看懂了,而且,高太后還覺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其實,曾布若將王安石對春秋的見解,掩去署名,拿來給高太后看,結果也是一樣。

儒學就是這樣的。

大體脈絡,一脈相承,只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只在道義上,見解不同。

最好的例子,就是春秋三傳。

穀梁、公羊、左傳,皆是解孔子春秋之經,也皆爲對孔子所著春秋的再註釋、再解釋和再闡發。

可這系出同源的三傳,在道義和立場上,卻幾乎是三本書。

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人,根本不清楚,這裡面到底有多少彎彎繞,更加不會知道,在過去,爲了這些細節的差別,儒生們幾乎打出了狗腦子。

祖師爺都已經打好樣了,徒子徒孫們,那裡不會學?

自慶曆興學運動後,大宋文壇,迎來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

只不過,這一次,所有人都在打着孔子孟子荀子賈誼楊雄的旗號,來爲自己張目。

新的一週,求追讀,求打賞,求月票!

(本章完)

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46.請假條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346.請假條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314.請假條第725章 武侯遺稿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58章 母子交心第542章 格物風潮(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506章 入甕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第617章 御前會議(2)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68.第348章 交子務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465.第441章 求和第492章 朕愛叔叔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596章 西北狼煙(1)247.第235章 囑託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675章 默許第862章 高麗藥丸?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723章 財政(1)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5章 生擒鬼章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75.第74章 堂薄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81.感冒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523章 說客(1)第807章 聖師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20章 拉扯
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46.請假條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346.請假條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314.請假條第725章 武侯遺稿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58章 母子交心第542章 格物風潮(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506章 入甕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第617章 御前會議(2)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68.第348章 交子務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465.第441章 求和第492章 朕愛叔叔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596章 西北狼煙(1)247.第235章 囑託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675章 默許第862章 高麗藥丸?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723章 財政(1)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5章 生擒鬼章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75.第74章 堂薄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81.感冒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523章 說客(1)第807章 聖師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20章 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