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外戚(1)

第72章 外戚(1)

衆所周知的,大宋的皇城大內,從來都是個四面漏風的篩子。

別說趙煦和太皇太后、向太后的對話,壓根沒有想過保密。

就算是過去很多皇家千方百計想要保密的事情,只要在場的人,超過了某個數量級。

比如說兩位數,第二天就肯定會在汴京城裡傳開。

所以,還沒到中午呢,這個事情就已經傳出了大內。

首先被都堂上的幾位執政知道了。

“大行皇帝,還真是……”章惇在得知了大概的經過後,嘆了口氣,良久才道:“思慮長遠,用心良苦!”

那確實是那位陛下幹得出來的事情!

章惇在自己的令廳之中,望向汴京城。

他知道的,整個汴京,都會沸騰的。

堤岸司這些年來,在汴京內外,設置大小堆垛場數十個,場務近百,有庫房、邸店上千。

僱工不下兩萬,此外圍繞着那些堆垛場、場務和庫房,有起碼十萬力工在其中奔走討生活。

日進斗金算什麼?

堤岸司哪個月進賬低於過十萬緡了?!

如今,堤岸司將要買撲。

章惇知道的,汴京城裡的所有外戚貴族,甚至是宗室都會熱鬧起來。

這麼大一塊肥肉,沒有人不垂涎三尺。

而汴京的百姓們,則會欣喜於市易法、均輸法要廢除的喜訊。

於是,過去十幾年裡,汴京城中的怨氣。

一朝盡散!

甚至,說不定還會有很多人感恩戴德,覺得這是天恩浩蕩。

……

汴京城的各方。

遠比章惇想象的更加激動。

幾乎是消息一傳出去,甚至還沒有等到確認。

汴京城的各個行會裡,就已經傳出了咆哮聲。

“快快快!”

“把所有人都給我派出去,去堤岸司的XX堆垛場都給我盯着!”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給我盯緊嘍!”

這些大腹便便的大商賈們,平素是最恨堤岸司的。

因爲過去,他們的貨物,都被強迫在堤岸司的堆垛場卸載,也被強迫只能存放在堤岸司的庫房裡。

本來能賺一百錢的生意,竟是硬生生被堤岸司從中間挖走起碼一半!

恨不恨?

肯定恨啊!恨不得給堤岸司的那些堆垛場和庫房放上一把火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可是如今,一切都變了。

堤岸司的那些堆垛場,那些庫房,那些場務,都要拿出來買撲了!

這就不一樣了,完全不一樣了。

那些堆垛場,就是他們的東西了,是他們的財產了!

角色立刻反轉。

過去恨的牙咬咬的東西,現在全部變成了香餑餑。

從前一切缺點,現在都變成了優點。

他們看向將汴京城,分割成南北兩地的汴河。

每一個人的眼中,都露出精芒。

尤其是那些過去他們的貨物的卸載地,那些堤岸司在汴河兩岸,開闢出來的堆垛場、場務、庫房。

能被堤岸司選中的地方。

自然是交通便捷,地方寬敞,同時地勢較高,不怕洪澇倒灌,也不怕大雨侵襲的好地方!

此外,堤岸司的人,還將一切基礎設施都已經建好了,相關配套也都很完善。

現在,它們都要拿出來買撲!

我的……我的……全是我的!

不知道有多少大商賈在心中咆哮起來。

他們知道的,那些堤岸司的堆垛場、場務和庫房,都是聚寶盆。

只要拿下一個,就等於拿到一張長期飯票。

只要守住了,不叫外人奪走。

子孫都要受用無窮!

……

向家的祖宅,在新昌坊中。

從國初開始,向氏一族就已經在這裡落地生根。

作爲當朝的皇太后的親弟弟,向宗回、向宗良兄弟,素來在這個汴京城裡不顯山不露水,低調的很。

但現在,他們想低調都難了。

中午剛過,這向家的祖宅前,就已經熱鬧起來。

一個又一個訪客,紛至沓來。

每一個都這汴京城裡的國朝勳貴、外戚之家的子弟。

大包、小包的禮物,被人不要錢一樣的送進了向宅。

“諸位世兄,使不得!使不得哈!”向宗回,笑眯眯的將賓客們領進家宅之內。

“使得的!使得的!”

“子發兄,往後我等就要仰賴兄長了!”

“諸位世兄,言重了……言重了……”向宗回笑眯眯的拱手還禮,他生的比較富態,一張圓臉肥嘟嘟的,所以很多人總是會被他的相貌迷惑,以爲他很好相處。

只有真正和向宗回朝夕相處的人才知道,這位皇太后的親弟弟的心思,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太夫人可在?”賓客們,進了後院後,便問道。

“卻是不巧,家慈今日去了大相國寺中還願……”向宗回說道。

“那就真可惜了!”

“我等本欲朝拜太夫人呢!爲太夫人上賀!”

賓客們立刻就搖頭惋惜起來。

“上賀?”向宗回揣着明白當糊塗:“何喜之有啊?”

賓客們立刻驚訝起來:“子發兄還不知道嗎?”

“今日大內傳出消息,天子純孝仁聖,篤禮守制,知太夫人養育皇太后殿下勞苦功高,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供太夫人脂粉之費!”

“真是純孝天子,至善官家啊!”

“誰說不是呢?”

賓客七嘴八舌的說着。

向宗回聽着,故作驚訝:“竟有此事?”

“天恩浩蕩!天恩浩蕩也!”

他立刻就對賓客們拱手拜道:“我當入宮,親自面聖,御前謝恩!”

“諸位世兄,請恕我不能再陪!”

“若公等不棄,可在寒舍用些茶水……”

說着,他就轉身匆匆而去。

看得出來,他根本不想和這些人虛與委蛇!

爲什麼?

因爲在這之前,在大行皇帝臥疾的那些日子裡。

向家門庭一度冷落,除了偶有的幾個親家往來外,就沒有人問津。

因爲彼時很多人都覺得,向家大抵藥丸。

皇后無子,官家病重,萬一再來一次斧聲燭影,這向家肯定完蛋。

即使最終,皇子即位,也必然是太母臨朝聽政。

和皇后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既然是這樣,也就沒有人願意搭理向家!

誰知風雲突變,大內那位一直被大行皇帝養在深宮的皇嗣,不止是聰俊仁聖,更篤禮守制。

雖非皇后所生,卻也知孺慕嫡母,親近皇后。

向家行情迅速看漲,很快門庭若市。

到了皇嗣被立爲太子,皇后成爲皇太后,然後依憑禮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竟讓宰執和太皇太后都不得不認可皇太后聽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還將之寫到了大行皇帝的立儲制書和遺詔內。

到得現在,那位少主,更是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孝心。

小小年紀,就已經對聖人教誨,銘記在心。

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奉兩宮太夫人脂粉之費。

可謂是孝感動天!

向家地位再次飛漲!

向宗回也在這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中,經歷了大落大起。

自然的,他也看透了這個世界。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外人總是會捧高踩低。

這些人一個都不值得結交!

向宗回知道的,現在向家的富貴,就係在那位官家,那位少主身上。

……

出了家門,向宗回騎上馬,直奔皇城而去。

他沒有說謊,確實是要去入宮面聖謝恩。

這纔是向家未來百年的真正依靠。

到了宣德門下,向宗回正要下馬,就聽到了一個聲音在後面喚他。

“子發!”

向宗回回頭一看。

呦呵!

高公紀啊!

太皇太后的親侄子!

衆所周知,太皇太后是國朝大將高瓊之後,乃父高遵甫,在家中排行十四。

高遵甫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女兒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幼子則是高士林,曾經頗有才智,英廟時代屢受重任,奈何福薄早逝,只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子,被兩個哥哥高遵裕、高遵惠分別撫養、照顧。

其中,高公紀跟着高遵惠長大,學的是儒家經義。

而高公繪則跟着高遵裕長大,頗喜兵革行伍之事。

所以,高公紀最得那位太皇太后喜歡。

“君正,也是來入宮面聖的?”向宗回停下馬,等着高公紀到了他面前才笑着問道。

“然也!”高公紀年紀比向宗回要小,才二十四五歲的模樣,人看着文質彬彬,頗有些士大夫的模樣。

“若君正不棄,便與吾同行吧?”向宗回發出了自己的邀請。

在這個兩宮聽政的時代,向宗回知道,他要和高家搞好關係,但也不必搞的太好。

高公紀點點頭:“固所願也!”

於是,這兩個年紀相差不到十歲的國朝外戚,便騎着馬,從宣德門下進了皇城。

到了那右昭慶門下,遞了帖子,請求面聖謝恩。

很快,就有內臣來請:“官家有旨,請兩位國親,迎陽門下相見!”

向宗回立刻和高公紀拜道:“臣等恭領旨意!”

便在那內臣的引領下,進了右昭慶門,然後被帶着穿過東華御街,到了那迎陽門下小殿前。

“請兩位國親在此稍候片刻!”那領着他們的內臣,對他們說了一聲,就入了小殿。

然後殿中傳來了一個稚嫩清脆的童聲:“兩位國親還請至殿中說話!”

向宗回和高公紀,連忙在殿前俯首再拜:“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當以死相報!”

這才恭恭敬敬的起身,然後低着頭,彎着腰,亦步亦趨的步入那天子殿堂,官家御前。

注: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向經當年病死在青州,棺槨送回京城,‘皇后出哭於新昌第’,可見,向家在新昌坊。

(本章完)

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42章 卡bug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247.第235章 囑託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65.第441章 求和第592章 聞戰則喜(1)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569章 壽宴(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10章 聖質深邃119.第114章 司馬牛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6章 兒科聖手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592章 聞戰則喜(1)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38章 吐蕃使者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第24章 請君入甕第46章 文德殿(2)第595章 戰前(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40章 御前演武147.第139章 集結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181.第172章 人事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548章 聖天子(1)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424.調作息。481.感冒了第34章 命運之日(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第598章 西北狼煙(3)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179.第170章 臥底265.第251章 蘭州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第568章 見賢思齊74.第73章 外戚(2)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43章 茶藝大師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393.第373章 掮客
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42章 卡bug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247.第235章 囑託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65.第441章 求和第592章 聞戰則喜(1)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569章 壽宴(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10章 聖質深邃119.第114章 司馬牛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6章 兒科聖手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592章 聞戰則喜(1)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38章 吐蕃使者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第24章 請君入甕第46章 文德殿(2)第595章 戰前(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40章 御前演武147.第139章 集結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181.第172章 人事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548章 聖天子(1)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424.調作息。481.感冒了第34章 命運之日(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第598章 西北狼煙(3)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179.第170章 臥底265.第251章 蘭州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第568章 見賢思齊74.第73章 外戚(2)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43章 茶藝大師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393.第373章 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