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鎮元子大仙如此爽快,方龍野自是嘿嘿笑了起來。
不怪他如此~
且不說,這人蔘果乃是先天靈根所生,對他而言,有着不小的好處。
單單都來五莊觀了,要是連人蔘果都吃不上的話,那該多遺憾啊~
鎮元子應下之後,也不推辭,當即吩咐清風明月,往那靈根處,去打上幾個人參果來。
而方龍野出於好奇,便提出想跟着清風明月,一起往人蔘果樹處去,好長長見識。
對此,鎮元子大仙自是不以爲意,答應了下來,任由他跟着兩位道童,往那先天靈根所在而去。
不過,清風與明月兩位道童,並沒有引着方龍野,直接往那人蔘果樹所在之地。
而是七拐八拐來到了一間道房。
只見這間道房窗明几淨,案上銀瓶插花,稀稀疏疏的枝葉清雅古拙,孤高勝鶴,很有一番格調。
“金擊子?”
方龍野目光一掃,就看到窗櫺上掛一條赤金,有二尺長短,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疸的頭子;上邊有眼,繫着一根綠絨繩兒。
再仔細看,
其上蟠結紋理,燦然生輝。
稍一接近,便無風自鳴。
“看來,這就是所謂的金擊子了!”方龍野聯想到西遊記原著裡的描述,在心底暗道起來。
只見清風上前,將這物事拿在手中,明月則自一旁的櫃子中,取了一丹盤,又將絲帕墊着盤底。
旋即便離了道房,還示意一邊的方龍野跟上。
這一番架勢,自是摘取人蔘果的規範性舉措。
據他所知,這人蔘果自有神異,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
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而且打下來後,還得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
可以說,與前世西遊記原著裡的描述,一般無二。
跟着清風明月的腳步,徑直來到了一方園子,推門而入。
但見滿眼翠綠,耳中玄音。
祥光萬道,瑞彩千條間,一株大樹紮根在那裡,枝枝葉葉,森密撐開。
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
這株大樹,直上去有千尺餘高,根下則有七八丈圍圓,而那葉兒,卻好似芭蕉模樣,青青翠翠。
不可計量的光暈搖搖擺擺,恍惚間就會墜在地面,摔出滿地的金黃。
赫然是五莊觀絕無僅有的特產——人蔘果樹。
一股濃郁的香氣,應該是來自人蔘果,還隔着老遠,都能夠嗅在鼻中。
聞一下,剎那間心曠神怡。
“咯咯~”
“咯咯~”
“咯咯~”
清脆的孩童笑聲,躍入耳中。
風颯颯吹來,晃動人蔘果樹,引得上面結着的大大小小二十來個人蔘果,搖搖擺擺。
裡面的小兒人影,四肢俱全,五官鮮活,活靈活現,粉雕玉琢一般,似乎正勾着笑容。
手腳晃動,顛頭晃腦,天真無邪。
“人蔘果啊~”
方龍野眸子炯炯,望着眼前的這株人蔘果樹,不由在心底驚歎起造物之玄奇。
無愧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的先天靈根。
不可思議之相,展露無疑。
這人蔘果,可是大名鼎鼎,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比西王母手中的蟠桃,都要稀罕的多。
畢竟,人蔘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
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
而且典籍中有記載,人蔘果不能夠久放,放的時間久了,果中靈機便會散去,成爲普普通通的果子。
也就是原著西遊記所言的“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
“龍君,”
作爲道童,清風到底還是有些小兒習性,他手提着金擊子,來到果樹下,指着人蔘果,炫耀了起來。
“我們五莊觀的這寶貝,可是不下於西王母蟠桃的存在。”
“何止不下於,簡直大大超出蟠桃,估計也就壬水蟠桃那樣的先天奇珍,才能與之媲美。”
明月也是開口附和着,一副有榮與焉的樣子。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
“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明月手捧着丹盤,得意洋洋地搖頭晃腦道。
“沒錯,”清風接過話來,道:
“而且這人蔘果,可不止蘊含一種天地妙理。除了本應有的土之一道外,還蘊含着先天五行顛倒大道。”
他晃了晃手中的金擊子,道:
“故此,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
“打下來後,也需要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其效。”
明月搶過話來,衝着方龍野道:“您猜,這人蔘果得怎麼吃?”
旋即自問自答道:“吃他可有講究了~須用瓷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
解釋後,他還看向方龍野,一副炫耀的樣子,道:“龍君,您就說,我們這果子算不算奇珍?”
清風搶着道:“而且還不止如此呢!我跟您說,……”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跟說相聲一樣,你來一句逗哏,我來一句捧哏,說得不亦樂乎。
渾然忘了此行的目的。
直叫方龍野啼笑皆非,暗道難怪在原著裡,清風明月這倆道童,能將孫悟空一行人罵得狗血淋頭。
更是氣得孫悟空,跑過去直接撅了人蔘果樹的根。
雖說這裡面應該另有算計。
但這小嘴叭叭得,跟機關槍一樣,沒完沒了。
十張嘴也不夠跟他們說。
只怕也是建功不小~
甚至你都不需要回應他們兩人說的話,只拿只耳朵擺出一副聆聽的樣子就夠了。
……
“行了!”
方龍野一擺手,伸手賞了兩人各一個腦瓜崩。
“哎呦!”“哎呦!”
“龍君,伱幹嘛?”
方龍野伸回手,笑罵道:“你們兩個長舌婦投胎的?說起話來,沒完沒了了是吧?趕緊給我打果子~”
“耽誤的時間久了,看你們家老爺怎麼罰你們!”
清明、明月各做了個鬼臉,
笑嘻嘻道:“龍君,你嚇唬誰呢!老爺向來和善,可不會因爲這點小事,就懲罰我們~”不過話是這麼說,這倆小童倒也沒有再耽誤,摘起人蔘果來。
清風爬上樹去,使金擊子敲果,明月在樹下,以丹盤等接,很快就敲下了四個果子。
“別停啊~再敲兩個!”
方龍野見清風敲下四個人蔘果後,便要下來,不由出聲道。
清風不由翻起白眼道:“龍君,您倒是跟二老爺如出一轍,敢情不是您家的東西,不心疼是吧~”
明月也嘟囔起來,道:
“這果子何等珍貴,我們平時都沒得吃。也就前些時候,開園時,大衆共吃了兩個,如今直接給您敲下來四個,您還不滿足?”
這兩小童,如今也隱隱知曉,方龍野與自家五莊觀關係莫切,故此說話間也沒有那麼多客套。
對待客人,與對待自家人自是不一樣的,自是吐槽了起來。
方龍野強自爭競道:
“再打兩個~四個夠誰吃啊?讓隔壁別的大能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趕緊的~”
見清風還猶豫着,方龍野誘惑起來,道:
“這樹上還有二十四個呢!怕什麼?再說,打多點,萬一吃不完,說不定還能讓你們嚐嚐味道呢~”
清風明月聞言,登時眼睛一亮,顯然心動起來。
“可說好了,要給我們留一份。”
清風舉起金擊子,確認道。
明月雖沒說話,卻也瞪起了懵懂純真的眼睛,直直看向方龍野。
“放心,你出去打聽打聽,我元龍君向來童叟無欺!”
方龍野望着兩人,信誓旦旦道。
……
又敲下了兩枚人蔘果後,
清風、明月便捧着果子,隨方龍野一起,回到了鎮元子所在。
只是一見面,還不待清風、明月將果子擺在桌案上,鎮元子就揮起手中拂塵,甩在了方龍野的身上。
口中笑罵道:“我打你這個沒皮沒臉的小無賴,居然連小童都騙!”
言外之意,自是明瞭。
“啊~”
清風明月齊齊叫出聲來。
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方龍野,眸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以及被欺騙的憤懣與委屈。
面對“你居然騙我們”的純真眼神,方龍野倒是一副恍無所覺的樣子,絲毫不見愧疚。
伸手一點,就將清風、明月手中的丹盤托起,放在了桌案上。
徑直召出兩儀神葫,不客氣地直接收起了兩枚人蔘果,笑嘻嘻道:
“前輩,我這是給他們上課呢!教他們克服自己內心的貪慾,還有不要輕信旁人。”
他自己還拖家帶口呢!
青離、警幻、敖瑩,……還有洞庭龍宮的龍萱。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哪顧得上旁人~
再說,清風明月就待在五莊觀,還會少了人蔘果不成?
“就你歪理多!”
鎮元子笑罵道:“難怪你能跟紅雲那廝結下緣法。活脫脫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無賴樣!”
旋即,他取出了一方恍若青玉打造的玉匣,拋給了方龍野。
“用這個裝吧!”鎮元子開口道:
“這人蔘果不中放。雖說你那葫蘆已經很不錯了,但在這方面,也比不上我這特製的匣子。”
“不過,哪怕就是我,也保存不了這果子太久。這匣子也只能保證人蔘果,千年內靈機不失。”
若非如此,這人蔘果也不用隨吃隨打了。他早就像西王母存蟠桃那樣,存下一堆人蔘果了。
隨後,他掃了一眼自己不爭氣的兩個童子,沒好氣道:
“行了,下去吧!這次就不罰你們了,下次長個記性!”
清風、明月聞言,舒了一口氣。
兩個小童怨念滿滿地瞪了方龍野一眼,下次再也不和這貨打交道了!
之後,對着鎮元子施了一禮。
便退了下去。
面對兩人的怨念和無語,方龍野自是不以爲意。
將兩枚人蔘果自兩儀神葫中取出,打開匣子,放了進去。封好後,美滋滋地收了起來。
“對了!敢問紅雲前輩何在?怎麼沒見他的身影?”
方龍野沒有去動案上的人蔘果,而是問起了這個問題。
鎮元子不由翻了翻白眼,沒好氣道:“這會兒想起來了?早幹嘛去了?”
方龍野聞言訕訕一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引得一旁的楊嬋,捂嘴偷笑。這貨居然也會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吃果子吧!”
鎮元子一邊取出了三個素白小盅,一邊展顏笑道:“紅雲那廝正閉關呢!短時間內,你也見不到他。”
方龍野若有所思。
旋即回過神來,見鎮元子與楊嬋都已經開動了,也不再矜持,享用起人蔘果來。
學着鎮元子的手法,將一枚人蔘果拿起,投入到了素白小盅當中。
這素白小盅,看起來不過小小一隻,卻內有乾坤,人蔘果一接近,盅口便泛起幽光,將之容納了進去。
輕輕鬆鬆,不費絲毫功夫。
伸手一揮,化出一泓清水,傾入小盅當中,將人蔘果化開。剎那間,清香撲鼻,直讓人食指大動。
端起素白小盅,將人蔘果化作的靈液,一飲而下。
一時間,口齒留香。
不過此時,方龍野已經很難去計較這人蔘果的滋味了,卻是一股玄妙的力量,貫通上下,流轉全身。
帶來了難以言說的造化。
不由現出頂上慶雲,生出重重疊疊的光,如煙似雲,日月在首,不可思議的生機演化。
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地,……天地至理,盡在其中。
鎮元子見此,微微一笑。
將手中的素白小盅放下,頂上驀然衝出清清亮亮的光芒,託舉起一本書冊樣式的靈寶。
黃澄澄的,氤氳無量光輝,先天靈寶的氣機,曝露無疑。
旋即講起五行之說來。
是的,五行之說。雖說他是地仙之祖,但又不是不通五行一道。
五行之道,作爲天地間最根本的大道之一,自有玄妙,每一個修行者都會涉足,有所領悟。
沒有例外。
更何況,到了他這個境界,萬法皆通,幾乎就沒有不會的法則道理。
五行一道,怎麼可能不通?
儘管比起專精五行一道的孔宣,自是有所差距,但那也只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區別。
故此,其開口所述的每一言每一語,都直指根本,微言大義。
可謂是字字珠璣,言出生輝,結成六角之狀,大大小小,洋洋灑灑,氣象之大,鋪天蓋地。
直讓方龍野與楊嬋兩人,聽得如癡如醉,在不知不覺間,與自己所學對照起來。
頂門上,清氣結黛青,凌煙過水。
時不時便有所頓悟,面上不由生出喜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