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降下祥雲,徑直落到了孫悟空面前,文殊、普賢、大勢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薩也都跟着降下雲頭。
“觀音尊者。”四位菩薩笑着朝觀音菩薩合十一禮,然後問道:“觀音尊者去了何處?”
觀音菩薩笑道:“我自南海往西牛賀洲來時,半路遇到了靈臺真君,受他之邀去府中坐了片刻。因方纔諸位鬥法,我心有所感,故而趕了過來。”
“原來如此。”四位菩薩恍然大悟。
孫悟空此時上前施禮道:“菩薩,這妖怪冒充你騙俺老孫,還抓了師父及諸位師弟,就連惠岸行者都被她抓了。方纔正要將她打殺,菩薩爲何攔阻?”
觀音菩薩笑道:“悟空,你不知曉,她本是我佛魔顯化之身。”
“佛魔顯化之身?”孫悟空滿臉疑惑,很是不解,就連四位菩薩也都疑惑地看向了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說道:“數百年前佛魔大劫起時,我以大法力勘破未來,提前斬了佛魔之身,並將其以顯化出來。這些年來一直是靈臺真君將其封印於靈臺山中,後來上古月神望舒道友殘魂現世,被靈臺真君所救,後與我這佛魔之身融合,便有了這般面目。”
“原來如此啊。”普賢菩薩笑道:“難怪我等分不出真假觀音,原來本就是道友的佛魔顯化之身。方纔我照見她本來面目,見元神與肉身竟不相同,還以爲道友遭了魔劫。”
觀音菩薩微微一笑,然後朝旁邊大坑裡躺着的望舒問道:“道友無礙吧?”
望舒身上月華流轉,一直在緩慢療傷,此時見觀音菩薩相問,便齜牙咧嘴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嘶”望舒倒吸一口涼氣,旋即擺手說道:“沒死便無礙。”
觀音菩薩笑了笑,這時孫悟空卻問道:“聽菩薩將你卻是被靈臺真君所救,那你爲何要在這裡冒充觀音菩薩,捉我師父師弟,攔我取經之路?”
望舒笑道:“我本上古神聖,今以殘魂復生,自然想一試本領,故問靈臺真君,這三界中誰最能打。”
孫悟空問道:“靈臺真君怎麼回答?”
望舒說道:“靈臺真君只言‘當然是孫悟空了?難道是我’?故而我便下山來此,于山中攝取日月精華雕刻佛塑法身,專門堵你,想與你比個高低。”
“嗨!”孫悟空聽到這話,頓時搖頭說道:“叔父這般惡趣,日後只怕不好找嬸子了。”
觀音菩薩笑道:“這不要你操心,你好好保唐僧西天取經纔是正事。”
望舒問道:“你叔父是靈臺真君?”
孫悟空點頭道:“不錯。”
望舒愣了一下,又問道:“不對,不對!靈臺真君是個人,怎麼與你這猴兒成了叔侄?”
孫悟空道:“先天不是親戚,後天還不許認親嗎?”
“哦”望舒恍然大悟,旋即笑了笑,朝孫悟空拱手一禮道:“齊天大聖果真名不虛傳,一身偉力三界無敵,貧道是真服了。只是此番多有得罪,還請大聖見諒。”
說完,望舒深深一拜。
孫悟空聽到這話,心裡的氣霎時消了,擺了擺手說道:“既然道友本無惡意,只是要與俺老孫比個高低,沒傷我師父師弟,俺老孫也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此篇就揭過了吧。”
望舒聞言道:“多謝大聖。”
說完,望舒立時揮手撤了佛窟結界,然後對孫悟空道:“大聖,唐長老、惠岸行者與你三位師弟都在佛窟中,你去找他們便是。”
“好。”孫悟空點了點頭,然後收了金箍棒,縱身飛入了浮空之中。
孫悟空離去後,望舒當即又朝文殊、普賢、大勢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薩躬身一禮道:“四位菩薩,方纔多有得罪,還請見諒。”
四位菩薩微笑道:“無妨。”
接着望舒又朝觀音菩薩拜謝告罪,觀音菩薩並未見怪,只是笑着問道:“道友此間事了,要往何處去?”
望舒想了想,然後拱手道:“還請菩薩告知靈臺真君所在,我去投靈臺真君。”
觀音菩薩笑道:“南瞻部洲長安城外,拙仙苑中。”
望舒聞言,再次拜道:“多謝菩薩。”
說罷,望舒退後一步,朝觀音菩薩五人拱手道:“諸位菩薩,貧道告辭了。”
孔雀大明王菩薩笑道:“走得這麼急?不等唐三藏他們出來了嗎?”
“不了不了。”望舒連忙擺手笑道,然後拜辭五位菩薩,腳踏青雲騰空而起,須臾飛上雲霄,化作一道仙光直往南瞻部洲去了。
望舒走後,惠岸行者先從那佛窟中飛了下來,第一時間上前拜見觀音菩薩,“師父。”
觀音笑道:“沒受傷吧?”
惠岸行者已從孫悟空口中知曉了事情的經過,聞言便笑道:“不曾受傷,那人並未傷害弟子。”
觀音菩薩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那你且回南海,好生看守道場。”
“遵法旨,弟子告退。”說着,惠岸行者朝觀音菩薩和另外四位菩薩行禮告退,然後便駕雲回南海珞珈山去了。
其後觀音菩薩與四位菩薩駕起祥雲,飛上天空,正好孫悟空幾人帶着唐僧飛了下來,落到地上後唐僧立刻帶着衆弟子拜見五位菩薩。
“弟子玄奘,多謝諸位菩薩救困解難。”唐僧大禮見拜後說道。
觀音菩薩笑道:“三藏,取經之路雖磨難重重,但也是一番歷練,爾等務必持之以恆,常持戒律,永保佛心,祝爾等早日到達靈山,取得真經。”
唐三藏躬身拜道:“弟子謹遵菩薩教誨。”
接着觀音菩薩有又一一囑咐孫悟空、小白龍、豬八戒、沙和尚四人,要一心一意保唐僧取經,將來必得正果。
四人躬身拜道:“菩薩真言,我等謹記。”
隨後觀音菩薩便與文殊、普賢、大勢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薩騰起祥雲,直往靈山去了。
長安城,應國公府。
楊氏看着眼前搖頭嘆息的大夫,身子微微一顫,眼淚霎時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這位大夫仙風道骨,鶴髮童顏,一身道袍清淨微明,面有慈悲之相。
“孫大夫,我家小姐還有救嗎?”一旁的女管家問道。
孫大夫再次搖了搖頭,然後朝楊氏說道:“貴千金得的不是尋常病症,唉,藥石無醫.”
“真的沒救了嗎?”楊氏抹着眼淚道:“她才七歲呀,孫大夫,你是我們大唐最有名的神醫,你一定有辦法的對嗎?”
孫思邈輕捋長鬚,片刻後說道:“實不相瞞,我看貴千金面有煞氣,神元不通,這是‘壓魂’之症,須找高人方可救治。”
“壓魂之症.”楊氏喃喃說道。
一旁的女管家問道:“先生,是否要請道士或和尚做法?”
孫思邈道:“壓魂之症不是撞邪,而是有神靈之物壓住了貴千金的魂魄,起壇作法沒有作用,需要找得道高人救治。”
楊氏聞言,連忙問道:“先生便是得道高士,先生若能治好小女,不管多少金銀我都能承受。”
孫思邈笑道:“夫人誤會了,這並不關金銀錢財的事,我也並不是什麼高人.”
說到這裡,孫思邈猶豫了一下,道:“這樣吧,我倒是知道何處有高人,你們可帶貴千金去登門拜訪,若是貴千金命不該絕,那位高人自能救她。”
聽到這話,楊氏連忙拜道:“還請先生指點。”
孫思邈笑道:“長安城北郊外楓晚林拙仙苑,裡面住着一位高人,貧道數日前曾得他指點過道法,受益良多,他也定有救治貴千金的能力。”
楊氏聞言不禁連連拜謝,接着又命人取來一千兩銀子奉上孫思邈。
孫思邈見狀擡手一擋,說道:“無功不受祿,貧道未治好貴千金的病,便不會收這些錢財,告辭。”
說完,孫思邈拱手告辭,然後轉身飄然而去。
看着孫思邈離去,楊氏感嘆了一聲‘真高士也’,然後便立刻吩咐下人準備馬車,然後叫來幾名丫鬟說道:“快,你們去把照兒抱上馬車,我們這就出城。”
丫鬟們連忙領命,然後快步朝那位名‘照兒’的小姐的閨房走去。
不多時楊氏帶着昏迷不醒的小姐上了馬車,同行的有四名家僕和兩名丫鬟,管家則留在府中主持家事。
這輛馬車四角各有一個玲瓏燈籠,燈籠上面寫着‘應國公府、武’這四個字。
隨着馬車駛出長安城,一路向城北而去,約行了三十六里路後,終於來到了楓晚林中,又在林中行了片刻後,終於來到了一座清幽雅緻,簡樸大氣的別苑外。
楊氏得了僕人稟報,立時走下馬車,來到別苑前擡頭一看,果然看到別苑牌匾上寫着三個大字:拙仙苑。
楊氏滿臉激動欣喜地道:“拙仙苑,孫先生所言便是這裡了。不愧是高人隱居之地,果然有一股仙氣。”
此時一名僕人上前道:“夫人,我去叫門。”
“且慢,不可衝撞高人,還是我親自來吧。”楊氏連忙攔住了僕人,然後整理衣裳儀容,接着正色上前,雖然眼前別苑正門大大敞開,但楊氏還是來到門前躬身一拜道:“應國公府,嫠婦楊氏,特來拜見高人,懇請高人垂恩一見,感激不盡。”
拙仙苑內的書閣中,莊衍朝一旁正在製作花燈的望舒說道:“有人來了,去接待一下。”
望舒聞言擡起頭來,看着在那裡鐫刻玉簡的莊衍道:“我說你招幾個侍女丫鬟行不行?怎麼啥事都使喚我呢?”
莊衍頭也不擡地道:“快去,莫讓人家久等。”
望舒只得起身說道:“哦,那你別動我燈籠啊,我好不容易纔做得這麼精緻,還有一半沒完成呢。”
說完,望舒邁開腳步走出書閣,一路穿廊過院,來到了別苑正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