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餓鬼道

“歐陽先生,你看方纔傳信那人是什麼身份!”張文表緩緩的收斂了心中的怒氣,儘量讓自己心中臨界的怒火平息。看去他面色逐漸平靜下來,消瘦的臉龐又逐漸的恢復了往日的淡淡笑意。

好像剛剛的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如果不是那顆人頭還擺在托盤裡面,大家都有點不真實的感覺。看着這個衡州附近幾州之地的土霸王,對於他執政以來的行爲,可是深有所聞所見。

在馬楚時期,張文表便以親善和氣著稱,乃是馬楚十兄弟裡面對外最沒有心機的一個。當初的馬楚十兄弟,如今只有他和周行逢,還有一個鎮守嶽州的劉銘還在。昔日輝煌如王進奎、潘叔嗣都以作古,其餘的不是歷次戰爭戰死,就是因爲權力的軋鬥而淘汰。

一般人都認爲張文表能夠作爲衡州刺史,乃是因爲他對周行逢忠心耿耿,確實張文表也一直忠心耿耿。不管是從最初的馬楚爲士卒,乃至到後來的動亂爲軍校,張文表一直都站在周行逢身邊,跟隨着周行逢身後從無二心。

張文表從未在人前表露,但是自己心裡卻知道,自從二哥王進奎被五哥潘叔嗣殺死後,周行逢就不相信任何人了,自己也看透了所謂的兄弟。親兄弟在這個時代都會相互陷害,何況是結義的異姓兄弟。

後來果然證實了自己心裡所想,哪怕是潘叔嗣在殺了王進奎後,據說是對自己能力自謙、膽怯,自己確實又沒有實際的大能力,就把當時作爲武清節度使的周行逢迎到朗州,來主持楚地的大局。

周行逢不但是他的四哥,也是王進奎的四弟,他奉周行逢爲楚地之主,看起來是兄弟情誼,更是尊重足智多謀的四哥周行逢,可也沒有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周行逢確實絲毫也沒有放過自己這個五弟的意思,最終殺死了弒兄亂政的潘叔嗣,自己完全掌控了楚地。

當時潘叔嗣要迎周行逢的時候,周行逢和張文表、劉銘兩個結義兄弟說,自己不會去朗州任職,自己看不起潘叔嗣的行爲。因爲不想讓世人以爲,是自己派遣潘叔嗣殺了自己的結義兄弟王進奎。

張文表當時也對周行逢的大意深表高興,畢竟十兄弟的結義可是生死兄弟。當時因爲沒有見到潘叔嗣,也不知道他爲什麼要殺王進奎。誰知道在潘叔嗣再三請周行逢去武陵的時候,周行逢最後在一幫文武官員人的恭迎下,進駐了楚地的核心朗州。張文表心中有些驚訝,後來想到周行逢可能是擔心楚地百姓受苦。

周行逢雖然出身貧寒,當時歷來有愛民之心,就是他的妻子嚴氏,那也是在史上留名的奇女子,歷來受到這些結義兄弟的愛戴。張文表沒有對周行逢的選擇做出太多的懷疑,只是想見見潘叔嗣,質問他爲何會罔顧兄弟間的情誼。

繼而還沒有見到潘叔嗣,便聽聞潘叔嗣已經被周行逢身邊的親衛梟首,忙碌的張文表一臉的詫異,卻也說不出話來。

事後雖然大家對周行逢的大義滅親鼓掌,就是張文表也沒有太多的傷心,可是後來感覺自己受到周行逢的猜疑,張文表改爲明哲保身到了衡州之後,靜下來微微思索當日之事,張文表便發現了其中的貓膩所在。

潘叔嗣雖然平時爲人深沉,但是也極爲看重兄弟情誼,這點就是作爲張文表自己也是很認同,何況他平時和周行逢關係也極好,對這個足智多謀的周行逢很信服,不然也不會有請周行逢主政楚地的事情了。

至於他爲何會擊殺開倉放糧,甚是得民心的王進奎,後來有人說是王進奎因爲勢大,目空一切的殺戮楚地英才。張文表卻不相信這鬼話,因爲楚地的人才在衆駒爭槽後,幾乎已經遺失殆盡。就是剩下的一些人,也在南唐佔領楚地的時候,被邊鎬全部押去了金陵。

至於後來到了劉言手裡,就是周行逢都成了大人物,故而劉言身邊也沒有什麼人才可用。何況王進奎可是自己的結義兄弟,一直是張文表心中的疑惑,潘叔嗣怎麼突然就殺了自己得勢的兄長。而且當年潘叔嗣的武藝還稍遜於王進奎,他要擊殺王進奎不是沒有機會,但是想必也不會那麼簡單。

事後張文表也去查詢過王進奎的親衛,卻發現都已經在王進奎死後失蹤了,就是跟隨在潘叔嗣身邊的幾個得力親衛,後來也被周行逢以提拔的名義派去南唐邊境,先後沒於邊境的作戰之中,使得張文表一直不得頭緒。

張文表從那時候開始,心裡邊有了幾分防備,雖然從來沒有想過背叛周行逢,卻是自此對周行逢諸事多了幾分心思。故而在周行逢得勢的時候,他能夠平安的在朗州度過,最後成功到衡州外放,得以委任一方大員刺史。

當初馬楚在大亂,只是普通軍校的十兄弟,卻在心思最活的周行逢的謀劃下,最早大家跟隨馬家子弟馬光惠,在朗州推舉了馬光惠爲節度使。但是畢竟勢力單薄,何況作爲馬家長孫的馬光惠,在楚地並沒有自己叔叔們的號召力,大家便想找個勢力強的人出面。

縱觀楚地馬楚後期的人物,大家深知辰州刺史劉言武藝高強,可以成爲一時得力的人物,於是推舉劉言做了武平留後。果然劉言不負衆望奪得了楚地江山,而周行逢和王進逵都得到了重用。而且周行逢還隨劉言學得他最擅長的奪命槍法,成爲劉言器重的下屬。

後來隨着眼界開闊,自己身邊的勢力也越來越大,王進逵和周行逢都野心增大。他們看到後周任命劉言爲大都督,檢校太師,還節制武安和靜江軍事,心中便有些躍躍欲試。

首先便是作爲四弟的周行逢,替好大喜功的王進逵不平,說同樣是一州之地的軍事,劉言可以成爲大都督,而自己兄弟爲何只能隨人馬後呢!

王進逵果然便以爲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越發的相信了自己乃是天命所歸的大人物。在身邊的十兄弟齊心的情況下,大家繼而便是鼓動王進逵對付劉言,而且還大肆的謀劃了一番。

張文表當時可以說人微言輕,什麼都還處於學習的階段,雖然當時也沒有參加決策,卻也是參與了誅殺劉言的行動。因爲當天劉言在江湖上號稱奪命槍,乃是馬楚後期有名的大將,殺伐決斷和手底下的功夫自是不凡。憑几個兄弟實在無法對付劉言,還有他身邊的近衛。

周行逢自己卻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江湖上有名的殺手,號稱十二生肖的殺手組織裡有名的美女蛇蘇卿,和大家嚴明用殺手對付劉言。

事情極爲順利,因爲幾年間楚地政局變化太快,作爲一州刺史的劉言突然成爲了楚地霸主,心中自然不免有幾分得意。雖然沒有表露出太大的野心,但是心裡想着自己最後成爲馬殷一樣的諸侯,看看如今自己逐漸增大的勢力還是沒有問題的。

對王進逵和周行逢十兄弟好和重用,乃是他想集聚自己的勢力,更是對十兄弟推舉自己的回報。卻沒有想到自己養了一幫狼,這樣的結局反遭噩夢。

在出其不意的襲擊了劉言之後,大家合力把劉言的武功廢了,沒有奪取劉言的性命。因爲畢竟劉言當時待大家不薄,還教授了周行逢槍法,作爲正義大家自然不能如此去做。

周行逢不敢面對廢人一般的劉言,王進逵也沒有表示怎麼辦,張文表卻知道,最後還是派出了潘叔嗣出手,在半路上再次襲殺了完全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劉言,梟首了當時楚地最有名的大將。

張文表卻知道,那次如果不是美女蛇的加入,自己那些人還不足以對付劉言,更不會有後來的楚地天下。王進逵的死,潘叔嗣的死,張文表想到了最初的劉言,心中後來自然不寒而慄。雖然不敢肯定是不是周行逢所爲,卻肯定和他脫不了干係。

在處置了潘叔嗣之後,當時周行逢雖然任命自己爲朗州都督,掛名武平節度使和黥面都都虞侯,但是張文表知道,這不過是四哥周行逢防備自己的決策。張文表其實很是聰明,從未表現任何的不滿,人前更是從來都滿含笑意。

就是這段時間在朗州周行逢跟前的韜光養晦,使得周行逢最終放過了張文表,把張文表放逐到了衡州前線,對抗五嶺的南漢國和南唐國。張文表卻知道自己終於脫離了暫時的危險,雖然周行逢在自己周邊安插了不少心腹,但是張文表還是逐漸的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也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就像永州刺史周敦奇,雖然是周行逢的遠房族弟,卻是張文表親自推薦所成,真正的有選拔之功。當初周敦奇在民間崛起,只不過是個無人知曉的農夫,周行逢更不會爲了自己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同姓出面赦封。

周敦奇後來聞達於楚地間,乃是他跟隨周行逢的時候,所學的一些東西都是張文表帶領出來。所以周敦奇對於張文表的知遇之恩,自然是不言而喻,對周行逢的感情可以說和普通人沒有區別。

張文表在衡州地方上,不動聲色拉攏了一些地方官員,也偷偷培植身邊的人才,派到各處縣府去鍛鍊他們的政事軍備。更是親自於衡州各處尋訪名人,一一親自上門拜訪。短短時間身邊倒也匯聚了不少人才。

要知道,畢竟衡州可是佛門南派禪宗的祖庭之一,更是道家五嶽福地之處,千百年來不知道孕育了多少人才。

張文表實際也是胸中素有丘彠,不過因爲一直生活在幾位兄長的光環之下,自己又從來不敢張揚而已,所以在各地藩鎮之間名聲不響亮,這實際上也是他的聰明之處。

以周行逢的疑心之重,和多年的交往行爲所看,哪能不知道張文表是什麼人。只不過周行逢也是極爲自負,知道憑自己當下的威勢,加上張文表一直也沒有意動,量他不敢做出出格的行爲來,纔派他前來執掌衡州之地。

張文表故作不知,一邊執行着周行逢的命令,一邊進行着自己的計劃。憑着自己的年齡優勢,和自己不斷修行的修爲,張文表不相信自己沒有出頭之日。

如今楚地到處土匪勢力橫行,張文表隱隱感覺是自己機會來了。不動聲色的看向自己身邊的人,在左側的幾個人中有一個四十來歲,穿着一身綢衣錦靴的男子,看去就像一個家境殷實的員外。

這個男子留着兩撇漂亮的八字鬍,束髮的噗頭上鑲着一塊翠綠的玉石,一看就是一個極爲講究的人,更像一個家境殷實的文人。張文表身邊站着不少人,卻首先向他發問,可想而知在這些人裡面,他的身份也極爲不一般。

他也一直在看着張文達的頭顱,雖然似一個文人,卻沒有被這血腥的場面嚇住。他看張文表問自己,也拱手回禮卻稍微思索了一下,看了一旁的人也盯着自己,自然大家臉上的表情各異。

不由臉上不動聲色的說道:“方纔樑二先生和此人交手,某在一旁觀察他所用絕學,當是出自西南一脈蠻族,有一種刀法名叫目瑙刀法,不過令人奇怪的就是,好像其中又夾雜有亂披風刀法!”

衆人聽了他的話,居然沒有人回聲。

大家都知道這個歐陽先生名喚歐陽雪,乃是衡州衡山本地人士。不但是江湖上有名的衡山劍派的掌門人,還被江湖上好事的人冠以火神劍。雖然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不出奇,卻是衡州武林的代表人物,一手《火神劍法》難尋對手。

據說他自幼被衡山上的和尚收養,後來不知道爲何又成了衡山正陽觀的道家弟子,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自己在衡山創立衡山劍派,成爲了江湖上的一段英年佳話。

最有名的另一件事情,卻是當年馬家子弟馬希萼爲衡山王時,親自上門請他出山,尊他爲楚國護國劍派掌門,成爲保護馬希萼的主要代表。當然也有人不屑一顧,認爲那是馬希萼無人可用了。可是江湖上的人眼睛是雪亮的,歐陽雪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後來唐國大將生佛邊鎬邊菩薩滅楚,把馬希萼乃至馬家子弟都押往金陵,他卻不知道爲何沒有隨同馬希萼的追隨者,如彭師暠和廖偃他們一起前行。而是留在了衡山附近,繼續做他的劍派掌門,如今顯然還是衡州附近武林第一人。

大家還知道張文表初臨衡州,便慕名親自前往請歐陽雪過府,在幾次推辭之後,他還是坐了張文表府上客卿的第一把交椅。

而且這個歐陽雪號稱博聞強記的名聲,江湖上各家各派的絕學和武藝,他看過之後大都能一一記起,所以在衆人中自是當之無愧的首才,大家幾乎唯他馬首是瞻,自是任憑他和張文表交流。

如今大家更加敬畏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居然就在不久之前,給張文表聘請了兩位不世出的絕頂高手。

那兩個人的身手,已經不是當代的江湖高手可以項背。那便是當年江湖上隱傳的奇人極樂老怪南鋒翰,和他的同門師姐夏姬渦妮。

看到兩個人不凡的身手,大家才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家便對作爲推薦人的歐陽雪,更生出幾分敬畏之心。

能夠和這樣的高人有所交集,無疑讓這些江湖上的人物,大爲敬畏和佩服,更是自然而然的尊重起來。

“難道果真是五嶺那邊過來的人物!”張文表眼光如炬,看向場中諸人,靜靜的說道:“如若對方真有幾個如此人物,某家可真要多依仗諸位先生了!只怕此去不遠馬上便會有大戰!”

場中氣氛一緊,倒不是大家害怕,而是感覺此行果如探子所傳,永州城已經陷落了。而且對方早就防備了,知道大家前來這邊,居然送來張文達的人頭示威。

“大人不必在意,大仙早就受託前去,如若真有大的事情,想必早就前來。當是那班漢軍取得小小成就,便有些得意忘形了。大人運籌帷幄之中,只需謹慎佈置一番,當不會有什麼事情!”歐陽雪有些自傲的淡淡說道:“方纔那人如若真是五嶺過來,自然就是嶺南異姓王曲家子弟!”

張文表沒有大意,着人進來一一佈置下去,一邊和諸人定計怎麼行事。

嘭!

一聲悶哼的巨響,在水中卻給人感覺渾身一震。張文表的船隊的臨近觀音灘,當先的鬥艦便被撞破了。整個隊伍停了下來,便在一處手肘般的拐彎處。

天色微暗,河道兩邊的探子無人回來進報。

便知道早中了對方的暗算,張文表還沒有下令,便聽到河道兩邊人嚷馬嘶的大響。

大家微微拉開船艙,便看到兩邊都有人舉着火把,把四下照的通亮。許多人馬出現在兩邊的小坡上,看着河道里八艘鬥艦。

讓人莫名其妙感覺發寒的卻是,這些人臉上都有着猙獰的面具或者繪彩。看去剛剛猶如凶神惡煞一般,剛剛從地獄鑽出來的一樣。在火把照耀下,更令人渾身發寒害怕。

其中列隊騎馬站在前面有幾騎,馬上所坐之人看去更是滲人。他們似乎嘴角露出兩顆獠牙,好似天生的一般。長在那張猙獰的臉上,卻似乎沒有違和感,好像天生就是如此一般。

他們面目猙獰的令人渾身發寒,除此之外,看起來和人類無異。

張文表不用吩咐,船上的將士也早就準備好了武器和盾牌,因爲岸上的這些凶神惡煞手裡,可是有不少的弓箭和勁弩。沒有防備的話,八艘船上的人就都會成爲靶子。

在右邊順水的一側,一個馬上的人坐在那裡格外醒目,他被幾個惡煞擁護着,坐在一批棗紅的駿馬上,正靜靜的看着船上的人佈置,卻似乎沒有下令攻擊的意思。

它看去穿着一身白衣黑甲,令人感覺有些肅然。腰際懸着長刀,手裡拿着一柄丈二的青龍偃月刀,看去猶如一個英偉的武士。如果不看他的臉,絲毫不像尋常所說的惡鬼般猙獰可怖。

“船上可是衡州刺史張大人!路過鬼道,何不施捨一番!”聲音冰冷,卻是陰森的讓人感覺沒有感情,恍若從九幽地獄出來的鬼將一般。

“哪裡來的賊子,裝神弄鬼!”一聲暴喝裂耳欲聾,一道人影沖天而起,從張文表身邊閃出,居然在船邊欄杆上一點,人如餓鳩一般凌空而起,閃電般往岸邊的這個鬼將衝去。

人在空中,卻恍如空中的飛鳥一般,姿勢煞是好看。在通亮的火把照耀下,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一身道袍的漢子,梳着古冠。面容清癯古樸,雙目清澈威嚴。

他一對手指消瘦而長,在空中恍如鳥抓,帶着懾人的威勢。雖然離着岸邊足有兩丈多距離,卻似眨眼即到一般。一對鳥抓直接衝向鬼將,似乎想一把就把鬼將抓在手中一般。

鬼將坐在馬上紋絲不動,也沒有讓身邊的人出手相助,畢竟身邊可是有不少弓箭和勁弩手在。一對閃着寒光的眼睛,冷冷的看着這個古拙的道人到來,卻好像看着一個剛剛到地獄的幽魂一般。

張文表身邊的人還沒有出聲制止,看着道人已經到了鬼將身前,看着他身邊的弓箭手和勁弩手,都替道人捏了一把汗。可是眼見道人已到鬼將面前,他卻沒有反應一般看着,有人心裡邊竊喜了起來。

第七百二十二章 珠纓蒙翠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九十章 聽聲辯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普通傷害第七百零六章 訪友尋道第五百二十章 修行瓶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篇章第七百零五章 江南現狀第六百九十八章 傳承力第七百零九章 知己第三百一十章 點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嶺南對政第九十五章 龍起永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路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異象興王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羊清草第九百四十章 道門翹楚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普通傷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議出第八百六十一章 進京馳援第七十九章 煉神還虛第八百七十九章 嫣然之謎第七百六十章 價值第七百八十七章 生機第六百零一章 面對第九百三十六章 折磨第四百七十五章 憂國憂主第二十五章 怎麼樣做官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三百三十章 蜀中歸漢第九百章 (890章上傳錯誤)指手畫腳第三十二章 商人的後代第六百二十五章 英雄譜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生了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情節嚴重第四百六十四章 郭榮駕崩第三百六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六十三章 九陽宮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三百七十九章 變數中的正常第七百五十四章 太平第七百六十五章 滿足第三百一十二章 賴上你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九百零九章 天地眷顧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序攻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三十四章 特殊第三百五十四章 依稀史蹟第十五章 蓬州四友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人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賢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幾人能懂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八十二章 九陽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舸爭流第四百三十八章 中原上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禪音再現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四百七十八章 位高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一百九十五章 雙鷹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人間大德第七十六章 陰陽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效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議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寸進之功第九百二十八章 天災第七十二章 一江碧水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見嶺南第三十七章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逍遙道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湖修煉手段第一百四十二章 烏鴉和麻雀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八百八十二章 白費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身份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心惶惶第八百六十四章 紅粉香袖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一百九十二章 憑藉人民的力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雲集興王府第五百八十章 皇宮閒聊第七百八十九章 機緣第六百一十八章 爲了夢想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部危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第十章 千古一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自己的優勢
第七百二十二章 珠纓蒙翠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九十章 聽聲辯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普通傷害第七百零六章 訪友尋道第五百二十章 修行瓶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篇章第七百零五章 江南現狀第六百九十八章 傳承力第七百零九章 知己第三百一十章 點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嶺南對政第九十五章 龍起永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路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異象興王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羊清草第九百四十章 道門翹楚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普通傷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議出第八百六十一章 進京馳援第七十九章 煉神還虛第八百七十九章 嫣然之謎第七百六十章 價值第七百八十七章 生機第六百零一章 面對第九百三十六章 折磨第四百七十五章 憂國憂主第二十五章 怎麼樣做官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三百三十章 蜀中歸漢第九百章 (890章上傳錯誤)指手畫腳第三十二章 商人的後代第六百二十五章 英雄譜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生了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情節嚴重第四百六十四章 郭榮駕崩第三百六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六十三章 九陽宮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三百七十九章 變數中的正常第七百五十四章 太平第七百六十五章 滿足第三百一十二章 賴上你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九百零九章 天地眷顧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序攻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三十四章 特殊第三百五十四章 依稀史蹟第十五章 蓬州四友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人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賢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幾人能懂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八十二章 九陽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舸爭流第四百三十八章 中原上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禪音再現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四百七十八章 位高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一百九十五章 雙鷹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人間大德第七十六章 陰陽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效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議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寸進之功第九百二十八章 天災第七十二章 一江碧水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見嶺南第三十七章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逍遙道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湖修煉手段第一百四十二章 烏鴉和麻雀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八百八十二章 白費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身份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心惶惶第八百六十四章 紅粉香袖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一百九十二章 憑藉人民的力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雲集興王府第五百八十章 皇宮閒聊第七百八十九章 機緣第六百一十八章 爲了夢想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部危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第十章 千古一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