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宋徽宗很滿意!
“大人您說笑了,咱們這裡的百姓都是普通人,這收成其實與種植的一些技巧有關。”
農官不卑不亢道:“我在當這農官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百姓,只是我還算是對方圓的土地有所上心,經常會研究土地的好壞,這裡的許多良田我都做過仔細勘察。”
“有些土質是比較偏向於酸性質的,這樣的土地如果種植小麥收成就不太好, 比較適合種植玉米,這樣會有更多收成。”
“而有的土地屬於鹽鹼性質,這樣的田需要復耕後種植其他的農作物才合適,所以,不同的土地都有適合種植的農作物,這個就要因地來栽品種了!”
“我也很感激武相能讓我任職, 沒有武相我的這些觀察研究, 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農官的話讓在場的一些朝臣內心有些鄙夷。
雖然他懂的東西多,但這樣的人嚴格來說在大宋是不能當官的,因爲他不是讀四書五經,也不是正經科考出身,這樣的人在大宋不說當官了,當個吏機會也不大。
只能做百姓。
在場的人基本上都是科舉出來的,沒有一個是像農官這樣隨便提拔起來。
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正統,而像農官這樣的人當官,多少是有點不正。
不過接下來,農官似乎感受到衆人的想法,又笑道:
“按理說,我這樣的人是沒資格當官的。是武相給了我機會。不過經過小人這麼多年經歷下來,我對官是這樣理解的。
大宋的文武百官,是統治大宋發展方向的官員,而還有一部分人適合做朝堂的建設者,不參與大方向,卻可以彌補各個領域的細節。”
“這樣物盡其用,纔可以更好的讓大宋發展。像大的事情就需要陛下和諸位大人來商議決策了,這些事情咱這種人是沒這個智慧的。
但是像這種技術性的地方, 讀四書五經可能用不到,需要咱這種真正的技術官員,纔可以將技術落實在每一塊田地上增加收成,只有技術,才能種植好這些良田。”
“像這種事情廟堂之上的人,很難體會下面百姓的苦,有了這些技術,百姓們不但可以增加收成,也能減少一些繁瑣不必要的勞作,提高效率。”
農官說的這些都是事實,雖然他也不認爲朝堂之上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但知道話也只能這麼說。
當然,若是像武相這樣,那還真是沒什麼可挑的。
武相的能力不容置疑,相比之下,其他的朝臣都好不到哪裡去。
不說其他,就蔡京此人吧,他的家族中人貪污受賄的事情不少,只是有宰相撐腰,誰敢說什麼呢。
蔡京本人,也不是啥好人。
都是一丘之貉。
不過要說人家不行, 那也不絕對,不行人家能做到宰相?
只能說,他們的才能在於勾心鬥角,斂財,拉幫結派上面,對於大宋其他百姓利益,他們很少顧忌,可能這是人品的問題,但也的確沒有武相有能力就是了。
反正這是他自己的想法。
而聽農官說完之後,那些覺得此人不夠資格當官的大臣都是心中驚訝。
宋徽宗也是看向武植:“武相,此人是誰提拔的,不會是武愛卿吧?”
聽到這話,武植笑道:“是我提拔,不過這些話可不是微臣教他的!”
農官多少有點教人怎麼治理天下的味道。
宋徽宗要是追究起來,此人就是捱打那也是鐵定的事情。
不少朝臣也覺得此人膽子很大,但說的也很有道理。
畢竟剛纔這農官也讚譽了他們這幫朝臣,所以沒理由去反對。
如果農官說他們這些人不懂得農務,巴拉巴拉的,怕是這時候朝臣要攻擊他,說他放肆了。
所以,說話還是要帶點利益對方耳朵的門道。
誰都願意聽好話,在這好話其中在說一些真話,衆人就容易接受了。
這小小的農官,這點還是知道的。
宋徽宗被農官教育了一番,倒是覺得有趣。
這是在教自己怎麼做官家嗎?
宋徽宗笑道:“你們這裡的良田,農作物一般是怎麼勞作的!”
農官:“陛下,我們這裡的農戶非常勤奮,此地方圓乾旱較多,所以我們會修建水道,聚集雨水還有黃河的水流引用過來,導向田地裡面。”
“我們的良田種植不錯,糧食其實也夠吃了,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還得讓百姓更有積極性!”
“這話怎麼說?”
宋徽宗問道。
農官:“爲了讓百姓們日子好過,更加富裕,所以在家的女人也得動員起來,讓她們在家中做紡織業。
我們的紡織業經過改造,好棉布做成的綾羅綢緞是專業人制作,普通人做不了,百姓們也用不起,但咱們這粗布卻可以,不但可以自己製作,還能自給自足,吃穿用度都可以照顧到!”
“而且在南邊的區域,我們還開採了一大片的荒地用來種植棉花,這些棉花經過賽選可以做成棉質麻布。”
“這些東西很快可以用在燕雲市場上,百姓們就有了一份收入,也彌補了這方面採購的繁瑣。
還有,武相已經在燕雲各地打通各種渠道,給這些農產品提供銷售途徑,很方便。”
“如此男人在外面務農,女人在家裡忙活,不但能養家還能賺錢,這樣一家人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也更有奔頭。”
聞言,宋徽宗點點頭。
他仔細打量眼前的農官,此人看起來很年輕,但這娓娓道來分析的各方面,包括在他們面前發言的勇氣,都絲毫不弱於一些官員。
甚至比很多官員要強。
宋徽宗看到燕雲一個芝麻小官都這麼有能力,也是有些高興。
最重要的是這裡百姓過的好,他這個官家也願意看到。
可以說,現在的燕雲不再是以前的蠻夷之地,變得富裕起來。
而這其中,武植的功勞巨大。
這點着實讓宋徽宗沒想到。
他雖然明白以武植的能力,在這裡有一番作爲是不難。
但如此有成績,誰能想到?
宋徽宗內心感慨。
燕雲給武植作爲封地,也算是另有一番發展,甚至可以帶動大宋的各方面。
宋徽宗覺得,武植的新法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