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如同鐵水一樣紅彤彤。
高溫席捲,讓人在寒冷的季節有了暖意。
最重要的是,居然沒有毒煙冒出。
他們大宋製作的煤礦,燃燒會有火和毒煙,武植製造出來的蜂窩煤火併不大,溫度卻很高,幾乎沒有黑色煙霧冒出。
煤炭的上方一尺方圓由於高溫而扭曲,非常熱乎。
王判一羣工部的人目光驚詫。
武植一邊做,一邊告訴他們:“這三個蜂窩煤有很多孔,知道爲什麼嗎?”
王判搖搖頭:“還請大人解惑。”
“這些孔,是爲了讓空氣更好的流通,提供煤礦的燃性。如果是實心的在煤爐中,第二塊無法燃燒。
而且經過我這種方法制作的,也不會有大量毒煙,可以廣泛使用!”
“當然,如果百姓使用這種蜂窩煤,必須要開窗,空氣不能封閉,否則時間長了還是會有中毒的危險,但相比之前完全不能用,強太多了。可以普及百姓!”
瞭解到這些,王判臉和旁邊工部的人面面相覷。
“這煤礦似乎比木材,木炭更好用,而且時間也很長。”
“下官佩服!”無論武植怎麼厲害,再自己專業領域上被打敗,才能讓人感受深刻。
現在工部的人就是如此。
當然,之前水泥的製造他們就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了。
結果武植還有這種提煉煤礦的新方法。
煤爐上放了一個水壺,不一會兒開水冒了出來,咕嚕嚕水聲響徹,衆人高興壞了。
王判此刻對着武植恭恭敬敬一拜,內心真的服氣了:“工部將煤礦提煉了好多次都不行,我們都以爲煤礦只能如此,誰知武相還能進行加工,佩服,佩服啊!”
“這樣我們木材的問題就解決了啊!”
“嗯,這個冬天不用在死那麼多人。”
“還是武相厲害!”
衆人議論的時候,王判道:“現在大家也別愣着了,趕緊去製作蜂窩煤,越多越好。”
“對對對,趕緊吩咐下去!”
工部的官員都忙去了。
臨走前紛紛和武植招呼一聲,對其真是敬佩至極。
好在蜂窩煤製造起來並不算慢,而且大宋煤礦很多,在工部的指令下大量煤礦開始開採。
工部掌握了蜂窩煤技術人員去各地礦場原地製造。
製造好的蜂窩煤就可以直接拿出去賣。
是的,是賣,而非送。
很多百姓手裡是有錢的,只是買不到木材罷了。
如今蜂窩煤上市,連帶着煤爐也出現,老百姓一聽這東西可以禦寒,都抱着懷疑的態度。
畢竟蜂窩煤也是煤礦,煤礦他們都知道,這東西有毒,一個不好就容易丟掉了性命。
百姓們是有些牴觸的,工部的人各種解釋,還在親自點燃適用,一些凍的不行的百姓也管不了那麼多,紛紛出手購買。
隨着第一批人用了蜂窩煤之後沒出現什麼問題,越來越多的百姓都炸鍋了。全部花錢購買。
一個兩個算不得什麼,全國各地這樣的銷售就有點恐怖了。
百姓們有了蜂窩煤用,都直誇這東西真的太好用了,只要將第一塊點燃後面放進去就可以保存很久。
整個屋內熱了起來,也用不了多少煤,關鍵蜂窩煤也着實不貴。
朝廷並沒有在這個時候發國難財,工部也不敢在這時候亂來。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蜂窩煤出現後,每家每戶都基本買了煤爐,一大家子圍繞在煤爐旁邊取暖。男女老少皆宜。
當然,對於煤爐的使用,工部的人還是說清楚了,在室內要開窗,不然對人有威脅。
只要開窗問題就不大。
此刻汴京城的百姓議論紛紛。
“這蜂窩煤是誰製造出來的?這麼厲害,居然沒毒!”
“聽說是工部的人做出來的!”
“工部真是牛啊,可解決了咱們老百姓大問題了!”
“嗯,不過我聽說好像是武相做出來的蜂窩煤。”
“這,是武相?”
“對,聽說是武相!”
“那肯定就是他了,我說工部的那些官員怎麼一個個變聰明瞭,原來是武相做的,這就可以理解了!”
“這件事情聽說是武相一直盯着,不然煤礦怕也沒這麼便宜吧!”
“武相還是爲咱們老百姓謀福,聽說之前廣山出現了一些惡霸,還是皇親國戚,就是咱們武相給伸冤的。”
“現在越來越好了,大宋如果多一些武相這樣的朝臣不得了啊!”
“呵呵,現在有一個武相就不得了了,哪裡還敢奢望!”一個老伯笑呵呵道,雙手放在煤爐上面暖手。
“說的也是!”一大家子都笑了起來。
今天早朝。
文武百官排成兩列。
工部尚書啓奏:“啓稟陛下,如今大宋百姓都用上了蜂窩煤,武相製作的蜂窩煤已經取代了木材,爲大宋謀福,爲大宋百姓免除了這次天災,真是可喜可賀啊!”
這次王判是發自內心的服氣,幫着武植說話。
實際上武植也不用他幫着,但多一個人也是好的。
宋徽宗龍顏大悅,聲音響徹大殿:“武愛卿這次做的很好,工部也有功勞,如此一來,大宋一直困擾的木材染料問題解決了,此乃大功一件,是大宋百姓之福。”
木材問題,一直存在大宋國,誰能想到就這麼輕易解決了,宋徽宗以前也爲這個問題煩惱。
似乎只要有武植在,朝堂上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滿朝文武竊竊私語。
“陛下,微臣家裡也購買了煤爐和蜂窩煤,的確比木材要好,而且更持久,也便宜。今年這個冬天好過了!”
“微臣也是。”
文武大臣讚不絕口。
而宋徽宗笑道:“武愛卿,這次你立下大功,朕要重賞你!”
武植知道自己地位已經很高,宋徽宗也沒什麼可賞賜的,他也並非要什麼賞賜:“陛下,微臣身爲大宋宰相,爲百姓憂慮,也是分內之事,無需賞賜!”
“誒,武相切莫客氣,應該的,只是朕也不知道該如何賞賜武愛卿,正好昨日高麗來了信使,有意和大宋聯姻,如今朕思來想去,覺得武愛卿最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