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鹽法

所謂開中折色,其實是一種鹽法,說到大明的鹽法,那就不能不說大明的邊境政策。

大明立國之後,爲了防備蒙古人,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邊境設立軍鎮,最早設置了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後來又增設了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弘治年間再增設太原、固原二鎮,是爲“九邊重鎮”。

軍鎮建立起來了,但是有城有人還不足以堪用,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什麼防禦都是空中樓閣。大明建立也是打了一個天下糜爛,國朝初立,百廢待興,想要維持邊境幾十萬兵馬的人吃馬喂,絕對不是簡單的問題,而且立國之初要給予百姓休養生息,而不是給亂世過後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負擔。

洪武三年,大臣楊憲給朱元璋提出了納糧開中的建議,說白了就是朝廷根據邊鎮需要軍糧數目在民間招標,中標的商人往邊境軍鎮運糧,糧食運到以後朝廷給商人頒發鹽引,然後商人憑鹽引領取食鹽,再到指定地區販賣以獲利。

這種方法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先在大同鎮試點,很快推廣到全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實開中制度是宋朝就開始有的,不過宋朝的鹽引不是用糧食換的,而是要花錢買。

明朝開中制比宋朝開中制的優越性在於調動了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就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在明初,總體來說還是利遠大於弊。故《明史·食貨志》曰:“有明鹽法,莫善於開中。”

開中制的施行,爲大明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孫子說過:“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費日千金。外內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成祖朱棣五次北征,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衛了大明邊境。這幾次戰爭耗費軍糧馬草無數,但是沒有造成漢武帝時期那麼極端的民怨沸騰的局面,開中的功勞是無與倫比的。開中制的有利之處遠不止節約國力民力,還促進了邊境的開發。

開中制一出,商人爲了節省運糧成本,招募大量農民在邊境附近開荒種地,充實了帝國邊境,對國家的邊區開發有積極意義。

從江南等地運糧,運費太高,商人爲了節省開支,乾脆就在邊境之地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供給邊軍,這種行爲被成爲商屯,比朝廷移民實邊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個檔次。只不過這個政策後來被壞掉了,畢竟鹽可是一大筆銀子,這筆錢誰看了不心動?

按照朱元璋的規定,監臨官及四品以上官員家人不許中鹽營利,這就是限制官員從中牟利,否則是要殺頭的。

可是這個政策後來逐漸荒廢,到了萬曆時期,三邊總督王崇古,內閣次輔張四維,這些人全都是大鹽商,整個鹽政全都被這些人吃掉了。朱元璋的規定成了廢紙,當然了,壞規定的不是這些大臣,最先開始壞規矩的是朝廷,是皇帝。皇帝賞賜鹽引從誰開始的就不得而知,但是朱厚照知道,自己的老爹就賞了自己老媽孃家不少鹽引,這種行爲叫“佔窩”。

除了佔窩之外,另外一種行爲就是超發,朝廷超發鹽引,畢竟鹽引就是糧食,就是錢,拿出去就能換。

這些做法導致很多商人空有鹽引而無鹽可支,只能在鹽場等着取鹽,這叫“守支”。由於開中制被破壞,無鹽的情況愈演愈烈,成化末年,僅兩淮鹽場就有五百餘萬引鹽無法支取,甚至有守支數十年的情形,大大打擊了商人的積極性。這種情況下,做開中鹽生意的商人就越來越少,邊境糧食也遇到了危機。

其實這種問題也能解決,按量兌換鹽引,大力打擊“佔窩”都是有效手段,關鍵不在政策,而在執行,但是大明朝採取了一個最壞的辦法。

這種最壞的辦法朱厚照也知道,這個政策還是自己老爹時代開始實行的,提出這個政策是當時的戶部尚書葉淇。納銀領取鹽引的辦法,被自己的老爹批准,這就是“開中折色”。從此,商人不再需要往邊境運糧,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做食鹽生意了。這個方法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年之內,國庫增收白銀百萬兩。

這個政策在這個時候還被稱爲善政,葉淇也因此被老爹看重,但是朱厚照卻知道,這就是飲鴆止渴。

葉淇變法違背了開中制的初衷,納糧開中解決的是軍糧問題,納銀開中解決的是國庫收入問題。更重要的是,大明王朝爲了這百萬白銀的眼前收入,把軍糧問題拋諸腦後,更不要說開中制引起的農民實邊等連鎖反應了。朝廷採買軍糧,運輸軍糧,這裡面需要多少成本?

增加了多少人力開支?速度上會減慢多少?其中會有多少貪污之事?雖然眼前是增加了百萬兩白銀的收入,可是日後呢?邊境怎麼辦?

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明邊軍的戰力急轉直下,歷史上正德皇帝上位,清查邊軍土地,清退多佔田地,搞的風生水起,只不過這政策沒堅持到最後,因爲正德皇帝死了。爲此正德皇帝甚至親臨大同,常駐薊州,只不過在他死後,一切都覆水難收,再也沒了希望。

大明邊軍戰力急轉直下,很難說和鹽法沒關係,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而且是壞事情。

這件事情得利的是誰?當然是鹽商,這些鹽商背後又是誰?當然是士紳官僚集團,他們拉攏勳戚,給出好處,讓勳戚說話,然後在背後大吞其利。以前還要種糧食,還要收糧食,甚至還要運糧,現在多簡單,只要拿銀子買就行了,銀子哪裡來?賣鹽就行了,關鍵是他們還偷稅漏稅。

如此一來,這些人於國毫無益處,只是趴在朝廷專營的鹽政上面吸血牟利,所以朱厚照甚至懷疑這個葉淇家裡面是不是就是鹽商,或者背後有鹽商支持。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害怕的重陽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二十九章 畫大餅第二百四十四章 壞規矩第二百章 必有勇夫第二百零六章 合作第二百零四章 暗衛第一百七十一章 捷報入京第九十六章 囂張跋扈王守仁第九十一章 提振士氣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九章 太子威武第二十章 奇襲豐州灘第一百四十二章 劉大夏 (求首訂,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盪第六十四章 試探第二十五章 激動的王守仁第十五章 隨朝聽政第七十二章 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五章 死士第六十二章 科舉第九十四章 強勢帝王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零二章 棋子第五十二章 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臣黑皇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情第六十二章 劉琦的狀態第一百零一章 別搞事第十章 皇帝的身體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守仁的野望第六十二章 科舉第五十九章 八局第一百三十章 先進工藝第四十四章 本宮豈是愛錢之人?第一章 我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七章 葉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六十五章 好好珍惜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六章 強推第二十九章 給我辦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換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家命脈第八十八章 開始吧!第一百零一章 我要下江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十七章 參謀人選第二百六十章 可以幹第三十二章 明朝敗家子第二百零九章 不敢置信第二百零三章 全都是本宮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把錢交出來第二十五章 你有個好兒子第一百四十章 決絕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啊第十章 皇帝的身體第一百三十七章 害怕的重陽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納籍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二百零六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剛到底第二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零九章 駕臨第一百七十八章 父皇駕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十七章 打拳第二十五章 你有個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秘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靠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九十章 配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抓捕第九十章 揚州一夜第五十二章 行動第十八章 衝鋒第六十一章 唐伯虎第二十九章 巡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五章 調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爲太子殿下辦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底線第十七章 打拳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人第一百二十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幹活了第一百二十章 黨派崛起第四十章 本太子的臉就是大明的臉第一百五十六章 基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害怕的重陽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二十九章 畫大餅第二百四十四章 壞規矩第二百章 必有勇夫第二百零六章 合作第二百零四章 暗衛第一百七十一章 捷報入京第九十六章 囂張跋扈王守仁第九十一章 提振士氣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九章 太子威武第二十章 奇襲豐州灘第一百四十二章 劉大夏 (求首訂,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盪第六十四章 試探第二十五章 激動的王守仁第十五章 隨朝聽政第七十二章 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五章 死士第六十二章 科舉第九十四章 強勢帝王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零二章 棋子第五十二章 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臣黑皇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情第六十二章 劉琦的狀態第一百零一章 別搞事第十章 皇帝的身體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守仁的野望第六十二章 科舉第五十九章 八局第一百三十章 先進工藝第四十四章 本宮豈是愛錢之人?第一章 我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七章 葉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六十五章 好好珍惜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六章 強推第二十九章 給我辦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換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家命脈第八十八章 開始吧!第一百零一章 我要下江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十七章 參謀人選第二百六十章 可以幹第三十二章 明朝敗家子第二百零九章 不敢置信第二百零三章 全都是本宮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把錢交出來第二十五章 你有個好兒子第一百四十章 決絕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啊第十章 皇帝的身體第一百三十七章 害怕的重陽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納籍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八章 父子同心第二百零六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剛到底第二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零九章 駕臨第一百七十八章 父皇駕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十七章 打拳第二十五章 你有個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秘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靠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九十章 配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抓捕第九十章 揚州一夜第五十二章 行動第十八章 衝鋒第六十一章 唐伯虎第二十九章 巡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五章 調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爲太子殿下辦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底線第十七章 打拳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人第一百二十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幹活了第一百二十章 黨派崛起第四十章 本太子的臉就是大明的臉第一百五十六章 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