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天來襲

龍鐵鎮,洪家大宅後山。

自從與楊家爭奪沙河鎮的密謀失敗,連帶着當時的洪家家主都陷身於沙河鎮之中,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

在這兩年時間之內,洪家一直安安分分地坐鎮在龍鐵鎮之中,卻是沒有再弄出什麼動靜,連帶着當初楊家出大力收服鎮壓沙河鎮的本土勢力之時,也沒有派出什麼人去搗亂,卻是令得有些人好生的失望,認爲洪家業已失去了進取之心。

這一日,有一人闖入洪家。

隨後片刻,現任洪家家主洪世真行色匆匆,帶着那人來到大後山,及至一座霧氣籠罩陡峭石山面前。

兩人身形就像是一片雲彩於後山那條狹長險峻的羊腸小道不斷縱掠而起,登臨而上。

山頂之上,雲霧縹緲,山石陡立。

這山頂廣闊無比,中央之處甚至有着一座方圓數百丈的湖泊,尋常人若是環繞着山頂走一圈,恐怕也得走上一個時辰。

在湖泊邊緣,斑駁的石林之間,有一竹屋。

竹屋前有一條小河環繞,將整座竹屋都是圈了進去,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

周遭青翠的竹林簇擁,微風拂盪之間,嘩啦啦的彷彿捲起一陣綠色的海浪。

竹屋朝着湖泊,對面的盡頭,一條瀑布從數百米之高的山石之上垂直落下,數十噸重的水流砸在深潭之中,發出轟鳴的巨響。

兩人很快便來到了湖邊,四周清風拂過來,吹得兩人的衣袍獵獵作響。

擡頭望去,只見湖泊中心一塊巨大的斑駁黑石孤獨地矗立在碧波湖面上,一株青松自黑石裂縫長出,遮蔽了一大片的陰影。

陰影之下,一頭戴柳條紮成斗笠,手握着一根竹竿做成的釣竿,枝頭上繫着一根若隱若現的絲線,隨風飄蕩,落入湖中。

“老祖.......”

兩人來到湖邊,恭敬地朝湖中之人拱手道。

湖面上,碧波盪漾。

“何事,老祖我是說過沒有重大事項不要過來打擾我的嗎。”

不帶絲毫情感的聲音在耳畔旁響起,令得兩人更是縮了縮脖子,低下頭去。

雖然洪世真作爲偌大洪家族長,在整個龍鐵鎮之中掌握着極大的權勢,一言足以決定成千上萬人的生死,然而此刻在湖中之人面前卻不敢有任何的不敬。

兩年前隕落在沙河城之中的洪成化父子,便是眼前老祖的直系後代,那洪成化爲他的兒子,洪烈則是他的親孫子。

如此一來,看到現任的洪家族長,這洪家老祖自然不會給什麼好臉色。

“老祖,消息已經得到確認了,那楊家老祖確實是死在了靈劍山之中,我等接下來.......”

那洪世真也無法,也得硬着頭皮出言說道。

只是他話還沒說完,空氣之中一陣動盪,洪世真只覺得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掐住了脖子,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你說楊家那個老鬼已經死了?”

一陣清風吹過,壓迫隨風消散,一切恢復原樣,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洪世真低下頭顱,壓下眼中的那絲怒色,低聲說道:

“確實如此,之前是尚未確認,害怕是楊家密謀,所以晚輩沒有將消息胡亂呈報給老祖.......”

沉默,一陣久久的沉默。

整個天地在這一刻都彷彿死寂了起來,連湖面上的水波都不敢盪漾。

忽然之間,湖中之人竹竿朝上一提,細微的線條便是掉起了一條無色透明的“大魚”!

嘩啦啦!

清脆的水流聲中,浪花激盪上天,晶瑩的水珠在落下的那一瞬間陡然化作星星點點的火種,整個湖面彷彿在一瞬間被燃燒起來。

烈焰熊熊燃燒,騰昇而起,轉瞬之間便是蔓延至了整座湖面。

然而詭異的是,那火焰卻是無色透明,完全是由湖中的湖水形成。

雖是火,但其實是水。

水成火相!

洪家老祖竟然已是領會了一絲“火”之真意,並且藉着通玄的功力將那絲“火”之真意擴散至整個湖泊之中,令得整個湖泊都“燃燒”了起來,形成這般震撼的景象。

湖畔兩人愣愣地望着這一切,只覺得這一切簡直是不可思議!

然而這還沒完,隨着“大魚”被絲線拉起,整個湖面上的“火焰”在這一刻熊熊升騰而起,匯聚入那條大魚之中。

隨着燎天的火焰熊熊燃燒,場中景象又是發生了變化。

那條“大魚”掙扎翻騰之間,竟是在頃刻之間化成了一頭翼展數丈的蒼鷹,周身繚繞着無色的熊熊火焰,振翅而飛,搏擊長空,雄俊非凡。

饒是以洪世真的見識,也被這番變化看呆了眼,這種手段簡直是不可思議至極。

洪氏老祖一聲清嘯,頂上斗笠炸開,露出身材修長,面容寬廣霸道的中年男子容貌。

但見其自黑石縱身躍上,眨眼間已是落在了蒼鷹背上。

伴隨着一道嘹亮的鳴叫,蒼鷹雙翅一扇,飛入雲空之間。

“這次,你做的很好........”

眨眼間洪家老祖的身影已然消失在了天際,一把冷酷無情的聲音方纔緩緩在耳邊響起。

“水成火相!難道老祖已經領悟了“意境”,修爲更進一步了?天佑我洪家,這是我洪家要大興的前兆啊!”

身旁那人面色通紅,激動地道。

“那是自然,有老祖出手,那楊家必是死定了,我等洪氏準備接受楊家勢力便是。”

洪世真也是隨之朗聲應和道,只是身邊之人並沒有注意到,他語氣之中的一絲不自然。

.......

沙河城,自從楊氏將總部搬到此地鎮守靈石碎礦脈,整座城市也隨之繁榮了起來,細心經營之下,比之沙河幫當年的統治不知好上了多少。

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商鋪林立。

然而今日,整座沙河城之內卻是一片肅穆,一種壓抑的氣息瀰漫着整座城市,充斥着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機。

唳!!!

就在此時,一聲鷹啼劃破蒼穹,震徹天地。

天邊同時在這一刻飄來一朵烏雲,遮蔽天空,整個天地的光線在這一刻都是黯淡下去。

一股浩浩蕩蕩的氣息蔓延而開,將整個天地都是籠罩了下來。

“楊氏賊人,給老夫出來受死!!!”

一道貫徹天地的雷霆炸響從天際傳出,整座沙河城在這一刻都是瑟瑟發抖.......

第四章 一琴一劍一書生第三十六章 各自的目的第五十二章 圍攻第五章 石昊天的消息(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日月同輝第十五章 楊氏先祖第三十六章 達成第二十八章 魔門來襲第二十六章 道心之劫(本卷完)第十九章 楚逍第十八章 各自的謀劃(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跪下第三章 天陰教內第五十二章 刺殺(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緣由第二十九章 戰起第十章 缺陷第四十三章 隱藏的秘密第六十八章 謀劃第四十四章 門第十六章 命令第六十八章 謀劃第三十四章 破損第四十章 夏皇太祖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人第五十四章 巔峰一戰(下)第三十六章 雷霆戰體第十二章 聶驚雲第二十九章 戰起第十九章 不死淵第六十八章 羅成第十二章 後手第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結束第六章 野心(第三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現身第五十三章 科學思維第十四章 掀桌子第三十章 交手第三十一章 天下譁然第六十章 拼命第二十三章 怪狀第五十三章 反目第六十二章 天帝的後手第三章 聯手第六十九章 挑戰(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天!第三十八章 黑手第十六章 猜想第十五章帖子(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脫離卷末感言第九章 勢力初成第四十九章 閒暇第五章 跋扈第七十四章 迴旋(第二更)第十四章 慌亂第三十五章 那個人第十八章 虛實相映第二章 求饒第八章 屈服第五十六章 古代兵器第七章 亥豬第二十二章 殺意第二十五章 破困第十二章 暴打第三十八章 捕鷹 (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封魔大陣第五十三章 絕世第五十二章 圍攻第七十一章 西湖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驚鴻一瞥(100月票補)第二十章 我禿了第六十九章 挑戰(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天!第二十六章 目標第六十章 天意如刀第三十六章 收穫第七十四章 結束第三十三章 來臨(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先天!!!第五章 差距第三十三章 一劍東來(第三更)第九章 煉屍第二十六章 強大第十七章 奇門遁甲第二十章 正魔之道第二章 迷霧空間第三十六章 達成第二章 後天之威第十四章 境界第三十八章 陰陽二氣第二十二章 母子第五十三章 暗敵(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氣勢交鋒(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刺殺(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隕石天降第六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四章 壁障第五十章 耶律延禧的底氣
第四章 一琴一劍一書生第三十六章 各自的目的第五十二章 圍攻第五章 石昊天的消息(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日月同輝第十五章 楊氏先祖第三十六章 達成第二十八章 魔門來襲第二十六章 道心之劫(本卷完)第十九章 楚逍第十八章 各自的謀劃(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跪下第三章 天陰教內第五十二章 刺殺(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緣由第二十九章 戰起第十章 缺陷第四十三章 隱藏的秘密第六十八章 謀劃第四十四章 門第十六章 命令第六十八章 謀劃第三十四章 破損第四十章 夏皇太祖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人第五十四章 巔峰一戰(下)第三十六章 雷霆戰體第十二章 聶驚雲第二十九章 戰起第十九章 不死淵第六十八章 羅成第十二章 後手第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結束第六章 野心(第三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現身第五十三章 科學思維第十四章 掀桌子第三十章 交手第三十一章 天下譁然第六十章 拼命第二十三章 怪狀第五十三章 反目第六十二章 天帝的後手第三章 聯手第六十九章 挑戰(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天!第三十八章 黑手第十六章 猜想第十五章帖子(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脫離卷末感言第九章 勢力初成第四十九章 閒暇第五章 跋扈第七十四章 迴旋(第二更)第十四章 慌亂第三十五章 那個人第十八章 虛實相映第二章 求饒第八章 屈服第五十六章 古代兵器第七章 亥豬第二十二章 殺意第二十五章 破困第十二章 暴打第三十八章 捕鷹 (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封魔大陣第五十三章 絕世第五十二章 圍攻第七十一章 西湖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驚鴻一瞥(100月票補)第二十章 我禿了第六十九章 挑戰(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天!第二十六章 目標第六十章 天意如刀第三十六章 收穫第七十四章 結束第三十三章 來臨(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先天!!!第五章 差距第三十三章 一劍東來(第三更)第九章 煉屍第二十六章 強大第十七章 奇門遁甲第二十章 正魔之道第二章 迷霧空間第三十六章 達成第二章 後天之威第十四章 境界第三十八章 陰陽二氣第二十二章 母子第五十三章 暗敵(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氣勢交鋒(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刺殺(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隕石天降第六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四章 壁障第五十章 耶律延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