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

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

朱瞻壑在睡夢中被叫醒,隨即這才得知,阿魯臺竟然趁夜襲擊了興和城。

幸好興和早有準備,提前設下了埋伏,結果阿魯臺上當,現在已經被王喚死死纏住,所以朱棣這邊下令全軍集合,火速殺向興和城。

軍情緊急,朱瞻壑知道,在軍營中違背軍令,那可是死路一條,哪怕他是皇孫,也要依法從事,因此他以最快的速度披上鎧甲,然後騎上馬來到中軍集合。

只見朱棣已經頂盔貫甲,騎在馬上手握長槍,雖然鬚髮花白,但依然威風八面。

最先集結的是騎兵,其中五千騎兵做爲先鋒,立刻被朱棣派了出去,隨後又有第二支騎兵,同樣是五千人,從另一個方向殺向興和城,最後纔是兩萬步兵,緊隨在兩支騎兵之後。

至於朱棣自己,則率領一萬精銳,做爲後備軍押陣,防止戰場上出現什麼意外。

朱瞻壑則緊緊跟隨在朱棣身邊,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親臨戰場,而且還是如此大規模的戰爭,這讓朱瞻壑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

不過朱棣卻顯得十分鎮定,他好像越是遇到戰爭,越是顯得冷靜,堅毅的臉上沒有半點表情,朱瞻壑站在他身邊連大氣都不敢出。

前面的三路大軍很快殺到戰場,朱棣與朱瞻壑他們也隨後趕到。

當他們來到興和城下時,只見這裡火光沖天,到處都是喊殺聲與兵器的撞擊聲,因爲黑暗之中很難分辨敵我,導致有不少誤殺的情況出現。

幸好這時東方的天際微微發白,黑暗的大地上出現了清晨第一縷微光,使得戰場上隱約可以分辨出敵我,但這也導致戰況更加的激烈。

朱棣騎馬站在一塊高地上,手中舉着望遠鏡,藉着微光與火光打量着戰場上的情況。

朱瞻壑雖然不懂打仗,但好歹經歷過幾次戰爭,因此對戰場上的局勢還是能看懂的。

入目所見之處,到處都是死屍,有韃靼人也有明軍,不過韃靼人佔了多數,而且韃靼的大軍也已經被切斷成幾截,現在是各自爲戰。

相比之下,大明的軍隊卻佔據着絕對的優勢,特別是朱棣派出的三路大軍殺到之後,更是將切割開來的韃靼軍隊包圍起來,甚至已經有成建制的韃靼軍隊被消滅。

面對這種不利的情況,韃靼人也是兵無戰心,許多人拼命的向後撤退,想要逃出戰場。

但明軍卻死死的咬住撤退的韃靼軍隊,根本不給他們逃跑的機會,因爲朱棣在戰前已經做出決定,要全殲韃靼大軍,一舉將阿魯臺的勢力徹底消滅掉。

面對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過的絕境,不少韃靼人也終於失去了抵抗的意識,特別是當朝陽升起一線,天地間一片大亮,戰場上的殘酷景象也在刺激着韃靼人的感觀。

終於,有韃靼人扔下武器開始投降,而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最後陷入包圍之中的韃靼人,除了少數負隅頑抗,寧死不降外,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明智的選擇了投降。

當然也有一些幸運的韃靼人,之前因爲黑暗的掩護,使得他們沒有陷入包圍,或是處於包圍圈的外圍,於是他們拼死殺出重圍,然後向北方奪命狂奔。

朱棣可不是什麼大善人,立刻指揮身邊的騎兵追殺下去,相比那些已經筋疲力盡的韃靼人,朱棣身邊的騎兵卻是養精蓄銳,眨眼間就追上了逃跑的韃靼人,接着就是一陣殘酷的追擊戰。

誰都懂得痛打落水狗的道理,戰場上的大明騎兵在控制住局面後,把剩下的收尾全都扔給步兵,然後也跟着去追殺逃跑的韃靼人。 “陛下,末將王喚幸不辱命!”

這時只見一員老將拍馬而來,然後向朱棣抱拳行禮道,他正是興和城的守將王喚。

“乾的不錯,總算沒丟咱們燕山衛的臉!”

朱棣冰冷的臉上總算露出一抹笑容道。

燕山衛是當初他做燕王時的親衛,王喚也是燕山衛的老人,這次能拼死拖住阿魯臺的主力大軍,爲朱棣的到來爭取時間,的確是大功一件。

“謝陛下誇獎!”

王喚聞言也激動的熱淚盈眶,想當初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百戶,正是跟着朱棣南征北戰,這才積功升任都指揮使一職。

“有沒有發現阿魯臺的蹤跡?”

朱棣隨即又問起正事,他不想再留下阿魯臺這個禍患了,所以這次想將對方永遠的留在興和。

“啓稟陛下,交戰之初,我就一直盯着阿魯臺的中軍,但後來對方率軍殺出重圍,我眼看着他逃出去了,希望騎兵可以追上他們。”

王喚立刻回答道。

雖然戰場很亂,但他一直關注着阿魯臺的動向,甚至幾次都差點殺到阿魯臺的身邊,可惜最後都被攔了下來。

“逃了?”

朱棣眉頭一皺,雖然已經騎兵已經追上去了,但以阿魯臺的身份,如果真的要逃,追兵恐怕也很難追上。

“皇爺爺,阿魯臺經此一戰,就算是能逃回去,他的本部阿速特精銳盡失,之前在草原上打下的威名,也是一朝喪盡,而瓦剌的脫歡一心想要報仇,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估計用不了多久,阿魯臺就會死於脫歡之手。”

朱瞻壑這時上前說道。

相比阿魯臺,朱瞻壑最關注的還是脫歡,後世正是這個傢伙,在土木堡大敗明軍,幾乎將大明的精銳一網打盡,那位叫門天子也被俘虜,絕對是大明歷史上最爲恥辱的一幕。

“你這麼確信脫歡能殺死阿魯臺?”

朱棣眉毛一挑,頗爲差異的看向朱瞻壑問道。

阿魯臺在草原上幾經起伏,甚至一度差點滅掉瓦剌,瓦剌原來的首領馬哈木就是與阿魯臺交戰,最後兵敗被殺。

現任首領脫歡也是阿魯臺的家奴,後來雖被放回,但實力依然弱小,現在的瓦剌只能靠着大明的支持,才能勉強牽制韃靼,所以在朱棣看來,瓦剌的脫歡根本無法與阿魯臺爭鋒。

(本章完)

第178章 只差三歲第246章 流言蜚語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26.第826章 北上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69.第869章 發瘋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364.第364章 歸程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207章 祭祀孝陵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67章 爹孃吵架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705.第705章 大漢商品的代銷權848.第848章 出兵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771.第771章 商談(上)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272章 準備禮物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841.第841章 逃難(下)531.第531章 反轉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271章 銀行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339.第339章 假與真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35章 斬爹寶刀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634.第634章 稱帝?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第263章 官船商用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第254章 果然是他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206章 龍王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第48章 翻盤第271章 銀行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142章 討公道(中)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24章 寧津促織第36章 有反賊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
第178章 只差三歲第246章 流言蜚語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26.第826章 北上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69.第869章 發瘋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364.第364章 歸程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207章 祭祀孝陵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67章 爹孃吵架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705.第705章 大漢商品的代銷權848.第848章 出兵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771.第771章 商談(上)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272章 準備禮物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841.第841章 逃難(下)531.第531章 反轉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271章 銀行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339.第339章 假與真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35章 斬爹寶刀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634.第634章 稱帝?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第263章 官船商用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第254章 果然是他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206章 龍王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第48章 翻盤第271章 銀行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142章 討公道(中)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24章 寧津促織第36章 有反賊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