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

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

朱祁鎮和王振在見識到戰場上的殘酷後,又被太監郭敬的描述嚇破了膽,再也顧不上什麼臉面,執意要立刻撤軍回京。

但張輔等大臣全都不贊同,畢竟現在大軍人困馬乏,只休整兩天根本恢復不過來,現在撤退只會更加危險,還不如守在大同城中,以大同城的堅固,瓦剌肯定無法攻破,只需要等上月餘,對方自然會退走。

但朱祁鎮卻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建議,不顧羣臣的反對,一定要在兩日後離開大同回京,王振也堅定的站在他這邊,這也讓朱祁鎮更加固執,最終還是決定兩日後撤軍。

第二天一早,王振就向全軍公佈了撤軍的命令,結果這個消息一出,全軍上下一片譁然,特別是那些底層的將士,更是傻了眼。

要知道他們這一路頂風冒雨,忍饑受餓,眼看着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倒斃在路邊,經歷了千辛萬苦總算是抵達了大同,結果現在連瓦剌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朱祁鎮和王振竟然要撤軍回京,相當於他們這一趟白跑了,那些死在路上的兄弟,也同樣白死了。

所有人心中都生出一種被愚弄的憤怒,只是懼於朱祁鎮的身份和王振的權勢,軍中的將士是敢怒不敢言,軍中的士氣更是因此一落千丈,畢竟皇帝拿自己耍着玩,又有誰願意爲這種人賣命?

張輔也窩了一肚子火,打了一輩子仗,他就沒有遇到過像朱祁鎮和王振這麼帶兵的人,每一步都精準的踩在最差的選擇上,而且還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簡直就是拿幾十萬人的性命開玩笑。

這天晚上,兵部尚書鄺埜再次找到張輔,一臉喜色的向他道:“張公,撤軍的路線終於確定下來了!”

“走哪一條線?”

張輔聞言也急忙追問道。

雖然對於撤軍這件事,張輔他們都十分反對,但既然朱祁鎮和王振一意孤行,他們也沒辦法阻攔,現在只能想辦法,減少撤軍時的風險,所以選擇撤軍的路線就變得十分重要。

“走蔚州過紫荊關,這樣可以最快的進入關內,而且這條線是向東南走,也可以儘量避開瓦剌騎兵的攔截!”

鄺埜再次興奮的回答道。

撤軍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按照原路返回,走陽和過宣府,再經懷來進入居庸關,這條線一路向東,在進入居庸關前,十分容易被瓦剌騎兵攔截。

相比之下,走蔚州進入紫荊關,這條路線就安全多了,如果一切順利,幾天後就能進入關內,到時大軍就安全了。

“太好了!太好了!陛下不愧是太宗皇帝之後,總算是選對了一次!”

張輔聞言差點喜極而泣,一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受萬人所指,但如果一個壞人,忽然間做了一件好事,卻會受到萬人的稱讚。

張輔現在就是如此,看到自家昏庸無道的皇帝,終於在關鍵時刻做出一個英明的決定,這讓他甚至感覺朱祁鎮似乎也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

“咳~,張公您別太激動,其實走蔚州這件事,並不是陛下決定的,而是王公公決定的。”

鄺埜看着張輔激動的模樣,當即幹嘛一聲提醒道。

“王公公決定的?” 張輔聞言也終於從狂喜中冷靜下來,臉上也露出懷疑之色,他對王振可沒有任何好感,甚至都不相信對方會做出什麼正確的決定。

“張公您有所不知,王公公就是蔚州人,估計他是想請陛下率兵經過自己的家鄉,讓家鄉人看到自己的威風和權勢,所以才決定從蔚州經紫荊關回京。”

鄺埜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苦笑,也幸虧王振不是宣府人,否則如果大軍還是走宣府那條線的話,那他們可就危險了。

“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走蔚州就好,咱們帶上足夠的乾糧,路上加緊行軍,爭取早點進到紫荊關,這樣陛下和大軍也都安全了!”

張輔一擺手道,紫荊關兩側都是長城,也就是有名的內長城,瓦剌騎兵想要突破這層防線並不容易,所以他們只人進入紫荊關,就可以從容回京了。

與此同時,王振在朱祁鎮的行宮之中,正在殷勤的向對方介紹着自己老家蔚州。

“陛下,蔚州之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是趙國廉頗屢立戰功,於是趙王將蔚文封給他,後來纔有蔚州之名,第二種說法則是因爲蔚州緊鄰蔚汾河而得名,第三種……”

不過還沒等王振把話說完,就見朱祁鎮擺了擺手道:“朕現在不想聽這些,你先下去安排好撤軍的準備,這次一定要帶上足夠的乾糧,免得再下面的將士鬧事!”

看到朱祁鎮興致不高,王振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本來朱祁鎮御駕親征,是想效仿太宗皇帝建功立業的,結果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苦沒少吃,卻寸功未立,朱祁鎮心裡肯定也十分失望,自然也沒興致聽自己講什麼蔚州的事。

“老奴明白,我這就交待下面的人去辦!”

王振也不敢廢話,當即答應一聲,這才退了出去。

等出了朱祁鎮的寢宮,王振這才長出了口氣,他剛纔只顧着考慮自己,卻忘了照顧朱祁鎮的心情,現在這種情況,恐怕對方根本沒有遊覽蔚州的興致。

“糟糕,如果陛下沒有興致,那我們就算去了蔚州,恐怕也不會停留,到時我不就白高興一場嗎?”

王振忽然一拍巴掌,低聲自語道。

做爲一個落第秀才,王振當初在老家時,可沒少受人白眼,特別是後來他主動自宮,進宮做了太監,更讓他成爲家鄉的笑柄,哪怕現在他有權有勢,但背後議論他的人依然不在少數。

所以王振纔想帶着朱祁鎮和大軍前去自己的家鄉,讓家鄉人見識一下自己的威風,但現在看來,朱祁鎮根本不想在蔚州停留,所以王振的打算也只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到這裡,王振也不由的愁眉不展,有心勸說朱祁鎮在蔚州多停留幾天,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841.第841章 逃難(下)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67章 爹孃吵架522.第522章 團聚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第150章 拜訪侯府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943.第943章 聯手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第191章 “謠言”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841.第841章 逃難(下)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674.第674章 聯姻806.第806章 封賞983.第983章 三年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787.第787章 硝酸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616.第616章 談條件第240章 宋禮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916.第916章 救人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811.第811章 歸途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792.第792章 土包子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685.第685章 鏡子(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844.第844章 廣州港598.第598章 瞞不住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第200章 一張紙條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634.第634章 稱帝?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第28章 狐朋狗友437.第437章 移民(中)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185章 招攬張興503.第503章 報紙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939.第939章 戰前756.第756章 非議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第43章 變故突起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477.第477章 眼線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99章 老孃出馬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242章 京官(下)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393.第393章 林立志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
841.第841章 逃難(下)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67章 爹孃吵架522.第522章 團聚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第150章 拜訪侯府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943.第943章 聯手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第191章 “謠言”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841.第841章 逃難(下)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674.第674章 聯姻806.第806章 封賞983.第983章 三年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787.第787章 硝酸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616.第616章 談條件第240章 宋禮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916.第916章 救人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811.第811章 歸途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792.第792章 土包子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685.第685章 鏡子(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844.第844章 廣州港598.第598章 瞞不住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第200章 一張紙條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634.第634章 稱帝?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第28章 狐朋狗友437.第437章 移民(中)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185章 招攬張興503.第503章 報紙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939.第939章 戰前756.第756章 非議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第43章 變故突起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477.第477章 眼線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99章 老孃出馬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242章 京官(下)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393.第393章 林立志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