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寇仲那還顧得隱藏實力,盡展所長,連續擊翻四名敵人後,敵人仍有增無減,兩人雖展開渾身解數,仍給圍在船頭處鏖戰不休。

不片刻兩人都多處掛彩,只能拚命應付眼前危局,同時心中大感不妥,暗忖陳盛的手下武功怎會如此高明,人數又這麼多。

這時先後喪生在他們刀槍之下的敵人,少說有十多人以上,但四周仍是高手重重,令他們陷身苦戰中。

驀地一把熟悉的聲音從船樓的方向傳過來道:“孩兒們!讓我來看看是誰這麼斗膽!“

寇仲駭然大震時,圍攻他們的敵人依言往兩旁退開,陳長林還以爲來的是陳盛,乘機往破口衝出。

寇仲大叫不妙,一道鬼魅影般迅快的影子往陳長林迎去,剛好一陣濃煙捲來,把陳長林吞噬其中。

寇仲心知糟糕,硬是迫開左右撲來的敵人,把速度提至極限,往沒入濃煙的陳長林撲去。

“叮叮叮叮“數聲連續響起,接着是陳長材的慘哼聲,寇仲碰上的正是蹌踉往後跌退的陳長林。

寇仲知道能否保命,純看這一刻的功夫,飛身撲伏甲板上,長槍從陳長林胯下疾射而出,斜起而上,像一道閃電般穿過濃煙,迎往緊追而來的可怕敵人,又不虞被對方見到自己。只要給對方看上一眼,定可把他寇仲認出來,因爲來者正是名震天下的“袖裡乾坤“杜伏威。

誰想得到他會在船上。

此時什麼大計都無暇顧及,只能動腦筋看如何逃命。

以杜伏威的高明,在這樣的煙霧中,亦只能憑感覺掌握到寇仲突襲的脫手一槍,衣袖下掃,“當“的一聲,硬把長槍擊落。

寇仲用的雖非螺旋勁,但勢道雄渾,杜伏威把槍擊落時,全身一震,往後微晃。就是這剎那的阻延緩衝,令寇仲爭得逃命的良機。

寇仲長槍離手後,一把抱着陳長林的腰身,再借他滾跌之力,往後翻騰,在敵人合攏上來前,越過近兩丈的距離。中途再騰上半空,避過敵人的攔截,然後往滾滾奔流的江水投去。

落進冰涼的江水中時,連寇仲都弄不清楚今趟的行動,究竟是成是敗,一切只能付託到老天爺的手上去。

燒燬的船隻逐一沉沒,只餘少量的煙屑緩緩升起。在星光下江淮水師百多艘戰艦貨船靠泊在大江兩岸,令人無法猜估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以江南子弟兵組成的少帥軍已安全撤走,但都是泅水離開,皆因七艘戰船全數報銷,作了賠注。

寇仲和駱其飛兩人留下來,在附近一處密林遙觀江淮軍的動靜。陳長林本要留下來看個究竟,但因他在杜伏威盛怒出手下吃了虧,寇仲遂命卜天志把他送走,俾可及時療傷。

洛其飛在他耳旁道:“共毀掉他們二十三艘貨船,中艦三艘,輕型舟七條,這樣的戰果非常不錯。“

寇仲苦笑道:“可惜這樣的戰果並不足以阻止老杜去攻打江都,只希望老杜肯檢查一下古俊那根長槍,否則今趟將是功虧一簣。“

洛其飛忽地一震道:“船開哩!“

寇仲全神瞧去,只見杜伏威的帥艦朝下游開出,然後拐個急彎,竟往來路駛回去,其他船隻紛紛效尤。

兩人對望一眼,均瞧出對方眼內興奮的神色。

杜伏威終於上當。

正因他懷疑襲擊他的人是沈綸,遂取消往江都去的行程。不先除去沈綸這威脅,他怎敢冒兩面受敵之險而去攻打江都呢?

.........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

戰國時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張儀、司馬錯率大軍伐蜀,吞併後置蜀郡,以成都爲郡治。

翌年秦王接受張儀建議,修築成都縣城。

縱觀歷代建城,或憑山險,或佔水利,只有成都既無險阻可恃,更無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窪地方,潮溼多雨,附近更多沼澤,惟靠人力來改善。

爲了築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萬歲池和城東的千歲池,既可灌溉良田,養魚爲糧,更可在戰時作東、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時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個獨特的水利系統,一舉解成都平原水澇之禍、灌溉和航運的三大難題。

成都本城周長十二里,牆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兩部份。太城在東,乃廣七裡;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爲益州總管府,旋改爲蜀郡。

大城爲郡治機構所在,民衆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業區,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藝、富商巨賈、販夫走卒,均於此經營作業和安居。

徐子陵在起行前,曾向白文原探問過成都目下的情況。

原來隋政解體,四川三大勢力的領袖,獨尊堡的解暉,川幫有“槍霸“、“槍王“之稱的範卓和巴盟的“猴王“奉振,舉行了一個決定蜀人命運的會議,決定保留原有舊隋遺下來的官員和政體,改蜀郡爲益州,以示新舊之別,由三大勢力爲新政撐腰,不稱王不稱霸,等待明主的出現。

據聞此事是有“武林判官“之稱的解暉一力促成,可見此人卓有見地,知道四川受山水之險所阻,兼且民風淳樸,熱愛自給自足的生活,偏安有望,卻是無緣爭霸。

蘇白疾趕三日路後,在黃昏前繳稅入城,想休息一晚,明早才往黃龍尋石青璇的幽林小谷。

事實上他的內傷尚未痊癒,極需好好休息一晚,養精蓄銳,以應付任何突發的危險。

唉入城門,徐子陵便感受到蜀人相對於戰亂不息的中原,那昇平繁榮,與世無爭的豪富奢靡。

首先入目是數之不盡的花燈,有些掛在店鋪居所的宅門外,有些則拿在行人的手上,小孩聯羣結隊的提燈嬉鬧,款式應有盡有,奇巧多姿,輝煌炫目。

女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羌族少女的華衣麗服更充滿異地風情,嬌笑玩樂聲此起彼伏,溢滿店鋪林立的城門大道。在擠得水泄不通的街道上,鞭炮聲響不絕,處處青煙瀰漫,充滿節日的氣氛。

他算算日子,才猛然想起正是中秋佳節,不由擡頭望往被煙火奪去少許光采的明月,心中涌起親切的感覺,但與周遭的熱烈氣氛相較便感到自己有點兒格格不入。

自從踏上這條路,似乎這些生活離他很遠了,也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了。

和平盛世,該就是眼前這個樣子,心下不由一陣感觸。

忽然間,他給捲進這洋溢對生命熱戀燈影燭光的城市去,隨肩摩踵接的人潮緩緩移動。層樓複閣,立於兩旁,無不張燈結綵,大開中門,任人賞樂。更有大戶人家請來樂師優伶,表演助興,歡欣靡曼,有種窮朝極夕,顛迷昏醉的不真實感覺。

一時間,蘇白都不知該往那處去纔好。

在鼎沸熾熱的佳節氣氛中,忽有一物不知從何處擲來,蘇白輕鬆地一把接着,原來是個繡花球,愕然瞧去,在燈火深處,只見一名女子立在對街一羣燒鞭炮的小孩間,正透過臉紗緊盯着他。

縱使在這所有女孩都扮得像花蝴蝶般爭妍鬥麗的晚上,她又沒露出俏臉玉容,但她優雅曼妙的身形,仍使她像鶴立雞羣般獨特出衆。

又是那樣熟識。

就在第一眼瞥去,他已認出是石青璇。

十多個羌族少女手牽手,嬌笑着在他和伊人間走過,見到蘇白俊秀的儀容和軒偉的身材,均秀目發亮,秋波頻送。

蘇白給阻得寸步難行時,石青璇舉起纖手,緩緩把臉紗揭起,露出鼻子以下的部分。倏忽間,四周的嬉鬧笑語,似在迅速斂去,附近雖是千百計充衢溢巷的趁節遊人,但他卻感到天地間除他和石青璇外,再無第三者。雖然他們被以百計的人和駛過的馬車分隔在近四丈的遠處,但在他來說並沒有任何隔閡。

那是種難以描述的感受,他雖仍未能得睹她的全貌,但她這略一顯露卻能令他泛起更親切和溫馨的滋味。她就像以行動來說明“哪!給些你看啦!“的動人姿態樣兒。相比起她故意裝上醜鼻,又或把臉弄得黝黑粗糙,眼前的美景,實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首先令他印象最鮮明的是她像天鵝從素黃的褂衣探出來修長纖潔,滑如緞錦的脖子,懶得她更是清秀無倫,迥異一般豔色,有種異乎尋常的美麗。

正因她把上半邊的俏臉藏在紗內,才令他特別注意到這以前比較忽略的部分。而事實上,他從未試過以劉楨平視的姿態並以男性的角度去觀賞她。

當他目光從她巧俏的下頷移上到她兩片似內蘊着豐富感情,只是從不肯傾露,宜喜宜嗔的香脣時,她的嘴脣還做出說話的動作,雖沒有聲音,但徐子陵卻從口型的開着,清楚地讀到她在說“你終於來了“。

徐子陵正要擠過去時,石青璇驀然放下臉紗,而他的視線亦被一個與他同樣高大的男人擋着。

“蘇兄你好!“

蘇白愕然一看,竟是“河南狂士“鄭石如,再從他的肩頭望往對街,石青璇已在人叢內消失得無影無着,就若她出現時那麼突然。

鄭石如錯愕的別頭循他目光望去,訝道:“蘇兄是否見到熟人。“

蘇白皺眉道:“沒什麼!隨便看看吧!“

鄭石如邊行邊道:“蘇兄爲何這麼晚纔到,今早我便派人在城門接你。“

蘇白道:“我動程時鄭兄仍留在上庸,爲何卻到得比某還早?“

鄭石如放開他的手,笑道:“蘇兄走得太匆忙啦!在下和鄭當家本想邀你坐船從水路來,既省腳力時間,又可飽覽三峽美景,瞿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各有特色,石出疑無路,雲開別有天,堪稱大江之最。“

他說話鏗鏘有力,扼要且有渲染力,配合他一股從骨子裡透出來任意而行的狂傲之氣,蘇白雖然知曉他是陰癸派的妖人,或至少與祝玉妍大有關係,仍很難惡言以向。

鄭石如不知從那裡掏出個酒壺,先大灌兩口,才塞進蘇白手中。

這刻蘇白聞得酒香四溢,暗忖鄭石如不該下作得用毒酒這一招,而縱是毒酒也害不到他。遂狠狠大喝了一口,把酒壺遞迴給鄭石如時,香濃火辣的烈酒透喉直衝腸臟,禁不住讚道:“好酒!“

鄭石如舉壺再喝一口,狂氣大發,唱道:“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醺釀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長道人生能幾何?“

酒意上涌,蘇白對這類亂來知酒性,一醉解千愁,亂離年代的頹廢歌詞,份外聽得入耳,謙之他歌聲隱約透出一種蒼涼悲壯的味兒,不由減去三分對他的惡感。

鄭石如豪情慷慨的道:“不知如何,我一見蘇兄便覺投緣,今夜我們要不醉無歸。便讓我們登上川蜀最有名的,與關中長安上林苑齊名的散花樓,居高望遠,在美人陪伴下,欣賞中秋的明月。“

蘇白搖頭道:“鄭兄客氣!請恕某不能奉陪。“

鄭石如扯着他走往道旁,避過一羣提燈追逐的孩童,訝道:“蘇兄是否身有要事?“

蘇白坦白道:“我本是明天才有事,但路途辛苦,故想早點投店休息,異日有機會再陪鄭兄。“

鄭石如微笑道:“蘇兄若想好好休息,更應由在下接待招呼,我可包保蘇兄跑遍全城,亦找不到可落腳的客棧旅店。“

蘇白只要看看不斷與他們臂碰肩撞的人,心中早信足九成,只好道:“鄭兄請放心,有人爲我預先訂下房子,所以今晚的住宿不會成問題。“

鄭石如哈哈笑道:“究竟是那間客棧?“

蘇白卻是說出師妃暄那間在南市的悅來客棧,因爲這是他在成都唯一喚得出名字的旅店。

鄭石如微一錯愕,聳肩道:“既是如此,就讓在下送蘇兄一程,假設出了問題,愚兄可另作妥善安排。“

蘇白對他的熱情既意外又不解,想到一會後被拆穿謊言的尷尬,苦笑道:“鄭兄真夠朋友。“

鄭石如領他朝南市方向擠去,指着明月下高聳在西南方的一座高樓,道:“那座就是紀念當年張儀築城的張儀樓,在樓上可以看到百里外終年積雪的玉壘山和看到從都江堰流出盤繞城周的內江和外江,景緻極美。“

蘇白訝道:“鄭兄對成都倒非常熟悉。“

鄭石如忽地嘆一口氣道:“蘇兄是否對我鄭石如很有戒心呢?“

蘇白想不到他在介紹成都名勝的當兒,忽然岔到如此敏感的問題上,淡然道:

“鄭兄何出此言?“

鄭石如道:“實不相瞞,今趟石如特來尋蘇兄,是因想和蘇兄好好一談,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蘇兄肯聽嗎?“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三十四 請辭第四百一十六章舔狗自古有第二百七十五章 僞君子?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混入,伺機以待!第二百六十九章 比試2第二百九十七章 爲什麼不將糕點做大一些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三百零五章 攔路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路遇第三百二十九章 暗示第五百一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上門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一百零九章 淘汰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意料之內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動2第五百三十章第九十七章 救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對答第三百六十九章 他坐得,我就坐不得嗎?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需要說服第四百三十七章 羣雄約鬥第二百八十四章 梅莊第二百七十章 沖虛第四百二十章 瓦崗第四百一十六章舔狗自古有第一百四十一章 曹操的夢想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林平之第十四章 那一刀的璀璨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七十章 心思各不同第四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林平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被困第五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追殺第四十三章 他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武舉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希望,凡日月所照,皆是大明之土第六十四章 挑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四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立威第三十一章 投名狀第四百六十五章第三百零五章 攔路第四百零三章 認賊作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零六章 煮酒論羣雄第四百四十七章 討要和氏璧,爭論第五百二十九章第九十六章 奪路而逃第二百零三章 大破黑山賊3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七章 可有萬人敵?第三百零二章 遇舊第四百一十章 意下如何第兩百章 蘇白的騎兵部隊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手、見楊廣第四百零五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密、亂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2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平刀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天乾坤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按照我的規矩來第六十三章 尉遲恭第三百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九十六章 奪路而逃第四百一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令朕刮目相看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可知罪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名第五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章 中計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三十四 請辭第四百一十六章舔狗自古有第二百七十五章 僞君子?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混入,伺機以待!第二百六十九章 比試2第二百九十七章 爲什麼不將糕點做大一些第二十三章 邀請第三百零五章 攔路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路遇第三百二十九章 暗示第五百一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上門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一百零九章 淘汰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意料之內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動2第五百三十章第九十七章 救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對答第三百六十九章 他坐得,我就坐不得嗎?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需要說服第四百三十七章 羣雄約鬥第二百八十四章 梅莊第二百七十章 沖虛第四百二十章 瓦崗第四百一十六章舔狗自古有第一百四十一章 曹操的夢想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林平之第十四章 那一刀的璀璨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七十章 心思各不同第四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林平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被困第五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追殺第四十三章 他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武舉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希望,凡日月所照,皆是大明之土第六十四章 挑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四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立威第三十一章 投名狀第四百六十五章第三百零五章 攔路第四百零三章 認賊作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零六章 煮酒論羣雄第四百四十七章 討要和氏璧,爭論第五百二十九章第九十六章 奪路而逃第二百零三章 大破黑山賊3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七章 可有萬人敵?第三百零二章 遇舊第四百一十章 意下如何第兩百章 蘇白的騎兵部隊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手、見楊廣第四百零五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密、亂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2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平刀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天乾坤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按照我的規矩來第六十三章 尉遲恭第三百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九十六章 奪路而逃第四百一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令朕刮目相看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可知罪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名第五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章 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