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攻城略地
吃過了午飯大軍開拔!
士兵們各個精神飽滿,走路也比平時有勁的多。
“將軍,大理雖然是小國,可是城池也有數百座,
就憑咱們這五千人,就算能全部攻打下來,也沒法守住啊。”
路上副將騎着馬在秦凡身邊說道。
“誰說咱們全部打下來了?
我們這一路去大理經過兩府兩郡。
咱們只攻佔各府郡的都城,
這十萬大軍覆滅的消息一旦傳開,又有誰敢阻擋我們。
只怕那大理皇帝會把大部分的士兵都聚集在大理城,
到時候咱們畢其功於一役。
將他們的主力給滅掉,這大理就算是完了。
到時候咱們大宋大軍佔據各個城池,
這些事情就讓我的岳父大人去操心吧。
咱們把城池拿下來再說。”
wωw⊙tt kan⊙c○
秦凡可不會想着一路每個城池都打,
在他看來打下幾個重要的城池就足夠了。
按照秦凡的計劃他們的第一站就是石城郡!
這一路之上,
副將擔心的敵人可能會小股騷擾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
石城郡守軍一早醒來,
守城的士兵就發現在城外站的整整齊齊的宋國士兵。
石城郡守軍不過兩千多人,
他們本以爲十萬大軍出征,宋國軍隊根本不可能打到這裡。
可是現在宋軍出現在了這裡,
難道是十萬人遭遇了不測?
守城官有些不解,接着就聽見下面有人叫喊。
“上面的守軍聽着,
你們的高泰祥元帥率領的十萬大軍已經被我軍全部殲滅,
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立即投降,
否則我軍攻破城池雞犬不留!”
副將找了幾個嗓門大的士兵,在下面叫陣。
石城郡的守軍一聽,頓時嚇壞了,
十萬大軍都不是這五千人的對手,自己這兩千人,又豈能打敗他們。
守城官立即跑到郡守府報信去了。
“什麼!十萬大軍一個不剩,全部都被殲滅了?”
石城郡守一臉的不可思議:
“這怎麼可能,那可是十萬大軍啊,就算是十萬頭豬讓五千宋軍抓,三天也抓不完啊!”
“可是郡守大人,敵人就在城外,
末將看了一下,他們排列的整整齊齊,
估摸着有幾千人馬,他們就給了半個時辰的時間,
若是咱們不投降,他們說攻破城池雞犬不留。
還請軍售大人早做決斷啊!”
這個守城官一臉焦急的說道。
“那還等什麼,馬上通知守備軍隊,帶上你們的家屬跑吧。
高泰祥有十萬大軍都打不過宋國五千士兵,
咱們就就這麼點人,怎麼打?”
郡守聽他這麼說也慌了,一丁點守城的意思都沒有,轉身到了內院。
瞬間郡守府忙碌起來,
下人們撿貴重的物品收拾了起來,然後就跑路了。
這個郡守還是有些良心的,
不忘讓人通知各路官員,城中富商,
半個時辰之後,
石城郡的城門從裡面緩緩打開,
一個被留下來的倒黴蛋調着白旗來到了秦凡陣前。
“大理石城郡主事馮大海叩見上國將軍,
我們石城郡的官員和守軍全都跑光了,
我奉命再次向將軍投降。”
這個主事也嚇得不輕,戰戰兢兢的說道。
“命令大軍進城!”
秦凡點了點頭,然後向副將吩咐道。
“將軍,小心有詐啊。”副將連忙低聲說道。
“放心吧,不會有詐的,進城!”
秦凡當然知道石城郡官員逃跑的事情,
他也不在乎,若不是讓這些士兵可以修整,
他都準備直接攻打大理去了,又何苦佔據這些城池。
副將見秦凡說的斬釘截鐵,也不再規勸,當下下令大軍進城。
那個馮大海帶着秦凡來到了郡守衙門,
望着滿地狼藉的郡守府,副將這才相信這郡守是真的跑了,這才放下心來。
大理國昇平已久,
很多民衆開始的時候還怕宋軍會燒殺劫掠,
可是發現士兵們都很規矩,漸漸的也就恢復了正常。
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就向誰繳稅,沒有什麼區別。
管他皇帝姓段,還是姓趙,還不都是一樣麼?
就這樣大軍簡直是不廢吹灰之力就佔據了第一個城池,
接着大軍再次開拔向東川郡會澤城行軍。
過程幾乎和石城郡一樣,
會澤城也根本沒有抵抗的意思,
當官的跑了,士兵們有願意跑的就跑了,
不願意跑的脫下了軍服,就成了普通百姓。
緊接着就是會川府和**府,這兩府更加不堪,他們來的時候官員已經跑了。
一些士紳聽說宋軍秋毫無犯,全都在外面站着迎接大軍。
秦凡他們的時間幾乎都用在趕路上了,
終於這一天,
五千大軍距離大理城不過二十里的距離,
大軍安營紮寨,
等待着第二天就去攻佔大理城。
——
“今天召見羣臣是要商量和大宋開戰的事情。”
段智祥坐在龍椅之上望着下面的羣臣,淡淡的說道。
“皇上無需擔心,不過是區區五千兵馬,
有高泰祥元帥親自出馬,必定是手到擒拿,旗開得勝啊!”
一個大臣連忙站出來,看似寬段智祥的心,
可實際上是在拍高阿育的馬屁。
高泰祥是高阿育的兒子,未來的宰相,
在他看來皇帝就是傀儡,宰相纔是大理實際的主宰。
拍宰相的馬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皇帝還是鑽研佛經比較好。
“朕當然不會關心這五千大軍,
朕想的是以後,宋國雖然衰弱,可是依舊有幾十萬大軍。
我們大理說是五十萬大軍,滿打滿算不過是三十萬。
宋國光禁軍就有三十萬,還不算地方的軍隊。
我們是見好就收,還是趁機佔領一部分大宋國土。”
段智祥望着這個大臣,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之情,淡淡的說道。
“宋國欺辱我大理,我們絕對不能就此算了,
最起碼要攻佔他們幾個州的土地。”那個大臣連忙說道。
“話是這麼說,只是宋國和蒙古乃是兄弟盟邦,
朕就怕蒙古趁機南下。
即便是蒙古兩不相幫,宋國如果傾力一戰,
我大理也不見得能佔到多少便宜。”
段智祥雖然不問政事,可是他不是傻子,反而很聰明,軍國大事絕對不能意氣用事。
“宋國皇帝都是軟弱無能之輩,絕對不敢和我大理傾力一戰。”
那個大臣信誓旦旦的說道。
“荒謬,如今宋國皇帝不過六歲孩童。
掌握大權乃是宰相黃藥師,
黃藥師此人武功高強,爲人高傲,又極其護短。
他之前沒有當過宰相,也不會考慮很多政治方面的影響。
江湖人士喜歡意氣用事,一旦他認爲自己的顏面受損,
說不定就真的會傾力而出。”
高阿育見這大臣說的不像話,臉面站出來說道。
那大臣見宰相都這麼說了,唯唯諾諾不再說話。
“臣以爲我們可以聯合金國,金國與宋國一向有仇,
我們可以聯合金國一起伐宋,商定與他們共分宋國疆土。
宋國腹背受敵,自然不是對手。”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
段智祥聽了這話,點了點頭,這纔是謀國之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