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捉老鱉

鱉又名甲魚甲魚,甲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1、B2等,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

大塘里老鱉更多。鱉喜歡沙泥多的地方,這些酥鬆、柔軟的地方便於“老鱉歪窩”。那時的老鱉也不怎麼稀罕,它的身價還抵不上普通的魚,魚能上正席,有“無魚不成席”之說。而老鱉只能靠邊站,作偏食食用。

我還記得,有個人結婚,來的客人太多。農村結婚是流水席,其他客人吃過了之後,這可難壞了主人和幫忙的大廚。大廚望着在水桶裡抓得呼哧呼哧亂響的老鱉,這是買魚時,賣魚的老闆送的。只能告訴後來的客人沒菜了,只剩下幾隻鱉……”客人很諒解農村的這種情況也沒說什麼,沒想到老鱉做好了,客人卻吃的很高興,畢竟那玩意做好了還是很好吃的。

現在的人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匪夷所思。野生的老鱉有多貴呀!那一桌就吃掉了幾千塊錢呀!那是過去,現在普通人當然沒有那份口福了。現在人生活好了,生命貴重了,只要說什麼東西能抗癌,抗衰老,能壯陽補腎。那麼就有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不幸的老鱉被現代科技認上了,瞄上了,於是,野生鱉有了不菲的價格,一二百塊錢一斤說不準還弄一個贗品。曾有段時間廣告說“腦白金”是用鱉精製成,其實鱉尿都沒有,人們竟然瘋購、瘋吃起來。如此一來,捉鱉成了一些人職業,無所不用其極地捕捉野生鱉,下水摸,豬肝誘餌吊,高壓電擊……再加上高效農藥,很快別說老鱉了,淡水蝦也沒了。

很快小花就發現了一隻老鱉。這隻碩大的野生老鱉正趴在一團淤泥中,通體焦黃,腹部發紅,鱉殼上的16根骨架清晰可見,骨架中間沿身體方向有深近2釐米的凹槽,略微伸出的頭爪把盆底蓋得嚴嚴實實。現在小花從物體的一些微小差異,能分辨出物體的顏色,雖然他看不見顏色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他卻知道是什麼顏色的。

用精神力測量,野生老鱉身長40多釐米,鱉體後部最寬處有30多釐米,從肩胛處量厚度爲10多釐米,腿長近20釐米,從尾部測量鱉裙爲10多釐米。小花攝出它的魂魄,用自己的意識指引着它爬到岸上,它伸出如幼兒拳頭大小的頭部,鼻子長得像豬鼻頭,它的嘴巴可以輕易地塞進去一個乒乓球。

小花用拇指和食指摳住鱉的尾巴和兩後腿的結合部。把它的魂魄重新放回老鱉體內,老鱉將頭長長地伸出,四下裡搖擺,想咬想攻擊,可它夠不着那隻像鉗子一樣掐在屁股後面的討厭的手;

老鱉同時將四條粗壯的腿伸出,張開尖利的腳爪,整個像發怒的金剛,這一切都是在做無用功,嚇唬嚇唬人罷了,根本就抓不着相反方向的手。捉鱉是有講究的,有許多學問。首先要察看乾地上鱉活動留下的痕跡,到水裡要知道鱉喜歡呆的地方,抓鱉時要注意位置,不是抓在它的尾部,而是其他任何部位,都會遭到老鱉的無情攻擊,輕則被抓得血溝縱橫,重則手指被咬,一旦被咬,不斷指也只剩下皮和筋。

人常說,老鱉咬人,打雷都不放。聽起來不禁毛骨悚然。扯了根藤條,打個活釦,將鱉頭套住,勒緊,不可一世的傢伙只好成了王八,乖乖就範了。雖然小花能用精神力直接找到憋,但是那樣會消耗大量的精神力,現在的老鱉都是藏在水下淤泥中的,不太好找,夏天就能根據它們的活動軌跡,很輕易的找到它們。現在是初春,鱉還不會出來活動,所以小花直接使用精神力大規模的搜索。

把這隻老鱉提到天益叔家,這時在外幹活的王琴和王小強都回來了,他們兩個是天益叔的兒女,知道是小花救了他們的爸爸,對小花很是感激,他們的爺爺叫王永賢,小花的爺爺叫王永水,他們是同一個爺爺的堂兄弟。小花叫他四老爺,因爲他排行是老四。

看着小花提着這麼大一隻老鱉走進門,知道是送給他們的,四老爺高興的道:“好小子,這個是給你叔補身子的吧!看來我們也能跟着沾沾光,這麼大一隻老鱉,等有四五十年了吧?”

天益叔和天益嬸都從屋裡出來,天益叔道:“小花真是謝謝你啊,要不是你,這次你大叔就交代了。”王天益昨天晚上就好了,他就給做了一個夢一樣,醒來什麼事也不知道。他還是聽家裡人說,才知道自己到鬼門關轉了一圈。

姐姐王琴把老鱉接過,道:“這麼大,這個怎麼吃啊?”

小花道:“我爺爺會做,今天哥哥和姐姐都家來了,我再上山抓只兔子逮條魚,我們大吃一頓。讓我爺爺來做一道水晶甲魚,家裡有蔬菜,很容易就能湊一桌的。”

王天益雖然好了,但是身子還有點虛,道:“好吧!讓你哥和你一塊去,你逮了獵物就讓你哥拿着。”

姐姐王琴也叫道:“我也去,我早就想看看,小花是怎麼逮住兔子的。”

從天益叔家出來,順着一條小山路,想東北走幾百米就是村裡新修的小壩,這裡的魚也不少,走到壩邊上,小花的感知中,出現幾條鯉魚,鯉魚的刺比較少,紅燒糖醋都行,這種野生的魚類吃起來很香,但是它們的腥味比較大,做不好也是不好吃的。

小花發現的幾條鯉魚都有三四斤沉,這樣的鯉魚一般生長了三四年了,不大不小正好一盤,農村紅白事都用這麼大的鯉魚。小花選了兩條,使用精神力控制它們的靈魂,讓它們從壩的淺水區裡游出來。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爲主。春季過後,隨着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爲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裡,鯉魚都以素食爲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想鯉魚這種小動物的靈魂是很弱小的,隨着小花精神力的增長,要抓這種小動物,可以不用攝出它們的魂魄,直接把精神力侵入魚的大腦,直接控制它的靈魂,指揮這它行動就行。

這時,王小強和王琴都發現了水裡的異狀,兩條鯉魚游到了岸邊,停在那裡不動了。兩個人快速衝到壩邊,一人一條,用手扣住鯉魚的腮,把兩條鯉魚從水裡提了上來。

魚有了,小花和姐姐在壩邊等着,讓王小強回家把兩條鯉魚放下。在等小強哥時,小花發現了壓懶子,這個也叫布穀鳥它的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佈滿了橫斑。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點淒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穀鳥。

布穀鳥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大約三分之二的杜鵑,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只有約三分之一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巢寄生是一種鳥類將卵產在其它鳥的鳥巢中,由義親代爲孵化和育雛的一種特殊的繁殖大杜鵑(布穀鳥)行爲。

王小強回來後,看着小花手的五隻壓懶子,不停的問他是怎麼抓到的,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抓到五隻壓懶子,就是用槍也打不了這麼快。

小花沒理他,帶頭向團山走去,一路上他們又撿到一隻癡呆的兔子,十幾只壓懶子,都交給王小強和王琴拿着。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碰到一隻山雞,農村辦酒席,有個說法,叫一雞二魚三合菜,就是說,第一個上的菜是雞,第二個上的是魚,第三個上的是合菜。合菜就是用粉絲、木耳、豆腐皮、黃瓜調的豬耳朵。

農村中除了來親戚殺雞外,自己是從來不殺雞吃的,母雞是用來下蛋的不能殺,公雞是賣錢的,沒有大事是不殺的。所以小花乾脆想捉兩隻山雞,湊一盤。

在路過大黃山時,天空中飛過四隻山雞,小花也顧不得驚世駭俗,精神力分成四條線,直接把頭頂飛過的四隻山雞的靈魂擊碎,四隻山雞瞬間從他們三個的頭頂掉下來。小花的表現,這一路上王小強兄妹見識了不止一次了,雖然他們不知道小花是怎麼做到的,但是他們知道一定是小花做的。不然這種運氣也太嚇人了,隨便在山裡走走,就能撿到吃不完的獵物,那誰還幹活啊,餓了進山逛一圈就行了。

抓到山雞後,小花不再向山裡走,帶着他們兩個開始向回走,一桌酒席一般是十個菜,現在又雞、魚、合菜、甲魚、壓懶子、兔子。已經有六個菜了,再配上幾個青菜就能湊一桌。青菜每家都有很容易做。

快要到家了,小花心中一動,想到了大蝦,它們生存在大部分內陸淡水地區,包括湖泊、河流、沼澤、灌渠、運河和池塘以及河口地區。儘管部分品種在內陸的鹹水和淡水湖中完成其生命週期,但是大部分品種在其生命週期的初期需要半鹹水(因此它們生存的水體直接或間接地與海洋相連)。部分品種喜好水清的河流,其它的則存活在極爲混濁的水中。

小花來到上次發現魚羣的地方,上次發現魚羣時,他們正在捕食,捕食的對象中就有大蝦。大蝦在這條水溝中還是很多的,小花很容易就發現了它們,控制着一個大蝦游到水邊,他一把捉住它,把它提出水面。這是小花見過的體格最大的蝦品種,雄性成蝦一般總體長達到35釐米以上,雌性成蝦體也長達30釐米。

小花一連抓了十隻20釐米長的大蝦,才離開。跟在身後的王小強和王琴都無語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們的感覺。這山裡的所有動物都是小花養的?怎麼那麼聽他的話?王小強想的更多,像小花手裡的這種大蝦,他再大城市中見過,不過那是海蝦,蝦種類很多,主要分爲淡水蝦和海水蝦兩種。我們常見的青蝦、河蝦、草蝦、小龍蝦等都是淡水蝦;對蝦、明蝦、基圍蝦、琵琶蝦、大龍蝦等都是海水蝦。

蝦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食品之一,含有20%的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至幾十倍。蝦和魚肉相比,雖然所含的人體必需氨基酸中的纈氨酸並不高,但卻是營養均衡的蛋白質來源。另外,蝦類含有甘氨酸,這種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蝦的甜味就越高。

農村中,哪家要是有了小孩,找個河溝撈點小魚小蝦,熬成濃湯喝,既省錢還能通乳,不過現在所有的小河溝中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臭水了。

這種大蝦,王小強知道價格,每斤一百多元,平常人根本吃不起,他們每個月累死累活才掙一百多元,還不是當月發,一般到年底,包工頭才發給他們幾個月的工資。這種蝦他小時候常吃,不過他吃的都是五六釐米長的。就是五六釐米長的蝦,現在也吃不到了,下面的水溝中已經看不到小魚小蝦了,都被毒死了。

看着小花抱着的十隻大蝦,得有三四斤沉,光這十隻蝦就值四五百元,頂他半年的工資了。蝦的營養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常吃鮮蝦(炒、燒、燉皆可),溫酒送服,可醫治腎虛陽痿、畏寒、體倦、腰膝痠痛等病症。蝦皮有鎮靜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諸症。現在城裡的人越來越有錢,只要東西好,再貴也有人吃。

這種蝦,王小強是知道的,生着就能吃,沾點醋或是白糖也能吃,還很好吃。吃起來很勁道,不沾糖也有甜味。他嚥了一口吐沫,死死的盯着小花懷裡的大蝦。

王琴看着她哥那種滑稽的樣子,道:“哥,你有點出息好嗎?你看你那個饞樣,這些蝦不就大點嗎?你至於這樣嗎?”

王小強轉過頭看着他妹妹,道:“不就大點嗎?還嗎呢!你知道這些蝦值多少錢嗎?四五百元都不止,這十隻蝦能頂我半年的工資。”

王琴吃驚的看着他哥,道:“你不是說胡話吧?這些蝦這麼會貴?”

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256章 黃金作用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183章 蜂巢第338章 機械文明第122章 火牛第175章 遠古墓穴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193章 神皇第89章 祈雨第240章 軍功第26章 準備年貨第365章 絞肉機第230章 星核第287章 仙之機甲第150章 雙界湖第239章 自由集市第184章 宇宙飛船第73章 盤古令第44章 狗頭金感謝通知第28章 血影神功第120章 醫院第343章 茶葉外交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370章 仙級金丹第339章 隱藏的實力第110章 變化第86章 大旱第309章 巨型機甲第134章 聚靈塔第91章 渡劫第133章 巨型狼屍第241章 帝國銀行第301章 遭遇戰第203章 靈氣轉化第383章 冠蓋雲集第125章 王文祥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247章 親情第351章 神器在手第185章 東方一號第268章 散靈陣第229章 法則第114章 離奇命案第376章 遁去的一第342章 大唐帝國第199章 殭屍病毒第233章 生命法則第158章 本命蠱第138章 朱顏改第207章 清理垃圾第267章 動力源第266章 飛舟第103章 天地大劫第110章 變化第79章 真實虛幻第118章 宿世桃花劫第135章 鎮邪符第131章 魔鬼花第382章 蟠桃第137章 慈善宴會第181章 遠古傀儡第240章 軍功第40章 怒屠金丹第304章 全面進攻第35章 桃花瘴第303章 機甲戰爭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322章 地獄塔第148章 中元鬼節第72章 虛擬世界第362章 烽火燎原第109章 精神壓制六十二章 空間雷蜂第97章 神仙打架第269章 機械人第300章 金屬狂潮第289章 月亮之上第223章 異類接觸第15章 赤鱗魚第118章 宿世桃花劫第295章 天軍第250章 寄託虛空第330章 真相第273章 天仙白衣第74章 心魔劫第208章 國家採購第2章 鬼上身第24章 殘破練魂幡第280章 藍金第31章 醋泡黑豆第193章 神皇第268章 雷默第123章 狼妖第364章 二次革命第256章 黃金作用第314章 戰略反攻第39章 重返死亡谷
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256章 黃金作用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183章 蜂巢第338章 機械文明第122章 火牛第175章 遠古墓穴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193章 神皇第89章 祈雨第240章 軍功第26章 準備年貨第365章 絞肉機第230章 星核第287章 仙之機甲第150章 雙界湖第239章 自由集市第184章 宇宙飛船第73章 盤古令第44章 狗頭金感謝通知第28章 血影神功第120章 醫院第343章 茶葉外交第111章 盤古世界第370章 仙級金丹第339章 隱藏的實力第110章 變化第86章 大旱第309章 巨型機甲第134章 聚靈塔第91章 渡劫第133章 巨型狼屍第241章 帝國銀行第301章 遭遇戰第203章 靈氣轉化第383章 冠蓋雲集第125章 王文祥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247章 親情第351章 神器在手第185章 東方一號第268章 散靈陣第229章 法則第114章 離奇命案第376章 遁去的一第342章 大唐帝國第199章 殭屍病毒第233章 生命法則第158章 本命蠱第138章 朱顏改第207章 清理垃圾第267章 動力源第266章 飛舟第103章 天地大劫第110章 變化第79章 真實虛幻第118章 宿世桃花劫第135章 鎮邪符第131章 魔鬼花第382章 蟠桃第137章 慈善宴會第181章 遠古傀儡第240章 軍功第40章 怒屠金丹第304章 全面進攻第35章 桃花瘴第303章 機甲戰爭第379章 陸戰之王第322章 地獄塔第148章 中元鬼節第72章 虛擬世界第362章 烽火燎原第109章 精神壓制六十二章 空間雷蜂第97章 神仙打架第269章 機械人第300章 金屬狂潮第289章 月亮之上第223章 異類接觸第15章 赤鱗魚第118章 宿世桃花劫第295章 天軍第250章 寄託虛空第330章 真相第273章 天仙白衣第74章 心魔劫第208章 國家採購第2章 鬼上身第24章 殘破練魂幡第280章 藍金第31章 醋泡黑豆第193章 神皇第268章 雷默第123章 狼妖第364章 二次革命第256章 黃金作用第314章 戰略反攻第39章 重返死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