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支援

只是那茂雲在內地州郡,陶小吳從來沒有去過,自然也都沒有和他們打過交道。

事實上,陶小吳現在的勢力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的黃禹府,和沿着官道前往京師的這一線。

畢竟他崛起時間太短,勢力範圍還沒有深入到其他地方。

這個三陽教和陶小吳也是一向素無瓜葛,卻是想不到這個三陽教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起事?

陶小吳絕對想不到,三陽教起事的事情其實說起來,還和他陶小吳有着極大的關係。

天下間的事情就是如此,在太平洋上的蝴蝶扇動翅膀,就能夠在南美產生風暴。

陶小吳在這方時空副本之中的如此大的作爲,怎麼可能對其他地方沒有影響?

事實上,那黃州地方的知府是鐵桿的景人。

對於陶小吳出世,乃至於造成的浩大聲勢感覺到了反感和威脅。開始在治下嚴查地下教派!

於是那三陽教就倒了大黴,被殃及了池魚。

不過那三陽教勢力龐大,被惹怒之後,乾脆就直接煽動信徒造反,旬日之間攻陷州府。

所以說,這完全就是被陶小吳給殃及了池魚!

當然了,陶小吳肯定是不知道此事的。

他臉色有些古怪,剛剛不久前還想過要在內地州府掀起暴亂來着。

卻沒有想到自己都還沒有佈置動手,三陽教那邊就已經開始做了。

真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既視感!

不過陶小吳在這方時空副本之中呆的久了,很清楚景人朝廷統治的這麼多年,各種地下教派作亂的事情可謂是層出不窮。

只是規模都不太大,大部分剛剛造反,就被鎮壓撲滅了而已!

“真人我們要不要做些什麼?”

一個道人忍不住問道。

陶小吳微微頷首點頭:“是要做些什麼,想辦法聯繫三陽教,給其提供幫助。

不管是請報上的,還是物資上的!

嗯,讓韓家想辦法,弄一批洋槍過去,支援三陽教!

三陽教鬧出的動靜越大,對我們越是有利!

我倒要看看,這個三陽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能不能將景人的天給捅個窟窿出來!”

……

老實說陶小吳本來也對那三陽教沒有抱着太大的希望,說不定自己這邊支援還沒有過去,那三陽教就被撲滅了。

畢竟,以這般時代的交通來說,韓家那邊提供的物資援助,也許要經過半年以上,才能夠送到在內陸的三陽教手中。

然而這麼久的時間,那三陽教搞不好就被撲滅好幾次了!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造反其實都堅持不了半年這麼長的時間。

因爲朝廷再怎麼反應遲鈍,這麼久的時間也都該反應過來,調集大軍進行鎮壓了。

然而陶小吳卻沒有想到,那三陽教居然給了陶小吳一個巨大的驚喜。

從黃州附近,不斷有着消息傳來,卻是那三陽教造反聲勢越來越大,甚至攻入了安州地方。

那安州自前朝大齊開始,就是盜賊淵蔽,最爲朝廷頭痛的地方。

蓋因爲那地方深山大川,然而其中卻就有着許多能夠耕種的小平原。

以至於大齊時代,就有着周圍州府無數失地百姓逃竄聚集於其中,最盛時候以至於匯聚上百人萬之多。

當年在大齊時代,官府不可能對如此多的管轄之外的人口置之不理。

但是卻激起了民變,最終釀成一場大亂,大齊朝廷花費了無數功夫錢財最終纔將暴亂鎮壓。

並且在那一帶新置了一州,取名安州!

單聽名字,就知道朝廷對那地方的重視程度了。

景人朝廷也延續了對安州的重視,原本景人旗兵只駐紮在各省省城,還有少數戰略要地。

然而,那安州之地,就有着一支景人旗兵鎮壓。

可想而知,對於那地方的警惕和重視了!

這一次三陽教忽然攻入那安州,就等於點燃了一個炸藥桶,可是要掀翻周圍數省之地的。

這次舉事陡然升級,一下子變成了景人朝廷的心腹大患。

當陶小吳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都不由得感嘆:“看來這天下間的聰明人不少,草莽之間大有龍蛇啊!”

原本對三陽教並沒有抱着太大希望,此時卻是生出了親自走一趟,過去看看的念頭。

陶小吳想到就做,即使這般時空,物質法則嚴密,施法困難。

但是對於陶小吳這種元神力量大半已經化爲金色的存在來說,前往安州那邊,來回一兩千裡,也不過等閒,頂多就是十天半月的功夫而已。

當下就直接出發,一路向着那安州而去。

景人朝廷治下的州和大虞時代的州可不是一回事兒!

以前陶小吳都說過,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名稱的貶化。

大虞時代,將軍貴號,尊貴無比。然而到了後來,將軍就滿天飛了。

再如公子,乃王孫公子,高級貴族子弟的稱呼,到了後來,鄉下土財主的兒子也都是公子了。

再如那鄉下土財主被人稱之爲員外,然而其實最初員外乃是員外郎的意思。

而員外郎原指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相當於副司長之類。

而這州也是一樣!

在大虞時代,州乃是一級行政單位,也是地方上最高的行政單位。

一州之地,甚至相當於後世數省!

便如另外世界,就因爲州這一級太大,若是州牧權勢太大,容易割據,所以只置刺史。

蓋州牧是名正言順的一州最高長官。

而刺史只是朝廷派出去監察地方的監察長官,不論是名義上還是權力都弱太多。

而到了這景人朝廷治下,州這一級早就萎縮成二級單位了。

一州之地頂多相當於大虞時代的一郡,甚至論起地域廣大來,還比不上。

在州之上,還有着省這一級!

當然這是直隸州了,而散州甚至還要被府給管轄……

所以其實一州之地並不大,遠遠不能和大虞時代的州相比。

然而那三陽教攻入安州,卻是撼動天下,震動了景人朝廷。

乃至於陶小吳一路前往安州的時候,就看到沿途不少軍隊在調動,準備前去鎮壓,以至於一路上到處都是雞飛狗跳。

第一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2第十三章 心悸第一百九十八章 重義輕生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六章 百步第五十章 走爲上第六十章 消息走漏第四十二章 鬼獄第五十六章 陸秀禾第八十三章 動靜第六十五章 前景遺老第六十六章 徵南將軍第九十章 韓家村第二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二章 寒冰地獄第二百零四章 真相第五十四章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第九十五章 闖入鬼門第六十九章 開鬼門第二十五章 世間真有劍仙!第三十一章 野鬼第三十三章 恐懼第二十五章 青都派弟子第四章 餐風飲露第六十八章 陌生冥土第五十六章第九十九章 君之視臣第四十章 陰陽重疊第八章 伏牛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劍第七十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九章 一目十行第十五章 高人第十六章 失衡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靈清淨第十五章 迎第九十五章 上報第六十四章第二十八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寒冰地獄第六章 撤離第四十一章 根基第一百八十九章 胡思亂想第七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 大膽!第五章 鬼門第二十四章 仙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滴血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四十二章 鬼獄第二十八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落峒蠻巫第一百二十章 煉化度亡第一百零四章 護屍使者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君子武備第三十二章 水很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滌盪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七章 仁至然後義盡!第五十七章 怎麼造反的問題第三十章 靈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巫印第九十六章 血祭第六十章 闖!第八章 前往京師第九十八章 誰是敵手?第五十一章 帛書第四十二章 李麻子上門第十三章 蘇沐第五章 鬼門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二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五十二章 太清五靈雷法第六十章 消息走漏第七十一章第十章 龍脈第一百零八章 無法無天第一百零一章第九十三章 巫神譙明第十章 玉玦第四十三章 “無常之火”第七十五章鳥銃第二十二章 施法第五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丹藥的力量第四十九章 御物之力第六章 巫裡第四十二章 李麻子上門第八十六章 傷員第十二章 末法劫第一百九十一章 仁義禮智信!第一百零一章 春秋之誅第八十四章 棄履第二十九章 靈脈第十五章 上古苴良部落
第一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2第十三章 心悸第一百九十八章 重義輕生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六章 百步第五十章 走爲上第六十章 消息走漏第四十二章 鬼獄第五十六章 陸秀禾第八十三章 動靜第六十五章 前景遺老第六十六章 徵南將軍第九十章 韓家村第二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二章 寒冰地獄第二百零四章 真相第五十四章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第九十五章 闖入鬼門第六十九章 開鬼門第二十五章 世間真有劍仙!第三十一章 野鬼第三十三章 恐懼第二十五章 青都派弟子第四章 餐風飲露第六十八章 陌生冥土第五十六章第九十九章 君之視臣第四十章 陰陽重疊第八章 伏牛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劍第七十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九章 一目十行第十五章 高人第十六章 失衡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靈清淨第十五章 迎第九十五章 上報第六十四章第二十八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寒冰地獄第六章 撤離第四十一章 根基第一百八十九章 胡思亂想第七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 大膽!第五章 鬼門第二十四章 仙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滴血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四十二章 鬼獄第二十八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落峒蠻巫第一百二十章 煉化度亡第一百零四章 護屍使者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君子武備第三十二章 水很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滌盪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七章 仁至然後義盡!第五十七章 怎麼造反的問題第三十章 靈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巫印第九十六章 血祭第六十章 闖!第八章 前往京師第九十八章 誰是敵手?第五十一章 帛書第四十二章 李麻子上門第十三章 蘇沐第五章 鬼門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二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五十二章 太清五靈雷法第六十章 消息走漏第七十一章第十章 龍脈第一百零八章 無法無天第一百零一章第九十三章 巫神譙明第十章 玉玦第四十三章 “無常之火”第七十五章鳥銃第二十二章 施法第五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丹藥的力量第四十九章 御物之力第六章 巫裡第四十二章 李麻子上門第八十六章 傷員第十二章 末法劫第一百九十一章 仁義禮智信!第一百零一章 春秋之誅第八十四章 棄履第二十九章 靈脈第十五章 上古苴良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