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見

首先,那就是京師太過靠北,而建安太過靠南。

兩地定都都有利弊!

定都建安就不用說了,好處和弊端幾乎都是人盡皆知。

而定都京師離南方太遠,對於核心經濟圈的掌控力度太弱。

這在此時的交通通訊環境之下,是很不利的事情,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脫節……

而郢州地處南北之中,距離南北都是不遠。

而且郢州雖然地處內陸,然而瀕臨大江,物質輸送等等,可以依靠大江完成。

至於郢州相比建安來說,地處上游,運輸要比下游的建安吃力太多,在這麼一個時代背景之下,已經不成問題了。

運河都已經一千多年了,都能解決往北方京師輸送物資的問題,更不要說是大江天然水道,要比人工運河可方便太多。

出於此點,陶小吳選擇定都郢州。

在兩年之後,禪位給了幼子,遺命以天子垂拱,內閣輔政。

丟下了這個新生不久,卻已經逐漸穩定下來的新王朝。

然後融合了玉玦,迴歸了大虞世界。

此刻功德圓滿之下,元神之力終於突破了萬石。

……

……

一朵火焰在陶小吳手中。

這團火焰看起來更像是一團光芒,雪白色的刺目之極,恆定不變。

這也是陶小吳這一次在這時空副本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

除了拿回玉玦之外,同時還收穫了這麼一團火焰。

人道之火!

這是時空副本之中,無數人心氣運匯聚的火焰,也是陶小吳耗費十年時間在那時空副本之中通關的獎品。

當然了,所謂的十年,是時空副本之中的十年。

在大虞主時空,也就不過過了一年多罷了!

而這團人道之火看起來雖然微弱,其中所蘊含的力量卻可以稱之爲不可思議。

甚至可以說,已經取代了陶小吳手中的種種寶物,成爲他最強大的底牌。

當然了,這麼一團人道之火,妙用無窮,用來和人戰鬥,卻就是太過浪費了。

“哦,既然拿回來玉玦,徹底了結了這個時空副本。那麼我也應該前往鹹安了!”

陶小吳心道。

他看向霞光繚繞的太典山,臉上露出一絲絲笑容來。

等到他下次再回到這太典山的時候,也該開闢洞府,真正的成就地仙了!

……

這一次陶小吳再回鹹安,待遇就和上次完全不同了。

上一次陶小吳在鹹安城,完全是被冷處理,大虞朝廷上下對其也是很排斥。

而現在隨着陶小吳接受了朝廷氣運,算是融入其中的自家人,又有了上次來鹹安的人脈等等。

更重要的是,天子虞宿對於陶小吳太多的改變。

以及陶小吳自己修爲力量,和地位的提高。

這等等方面加起來,就讓陶小吳這次回到鹹安,受到了極其熱烈的歡迎。

儒門諸多儒生大賢,宛陽侯府,還有諸多投靠過來,或者準備投靠過來的散修等等,一起都來迎接,場面就熱鬧多了。

不過陶小吳都還沒有來得及和這些人多寒暄幾句,就有宮中使者前來傳旨,請陶小吳前往紫宮面聖。

上一次陶小吳在鹹安呆了那麼久,虞宿對他都是避而不見。

然而這一次卻就不同了!

陶小吳微微一笑,也不擺架子,就那麼隨着使者入宮,很快就在宣室殿見到了當今那位天子虞宿。

兩人四目相望,都是感概萬千。

身邊有着不開眼的宦官頓時不忿,喝道:“汝居然敢直視國家?當真好大膽……”

話都沒有說完,就被虞宿揮手打斷:“陶先生是皇后的孃家人,也是太子的師父,算起來我們都是一家人,不用那麼多的禮數!”

大虞後族地位極高,往往代替皇帝理政。

然而此時虞宿這般說,顯然也就只是拉關係而已。

陶小吳輕笑一聲,也不會說破,笑道:“在下惶恐!”

虞宿哈哈大笑:“來來來,這邊坐。這宮中就是自己家,何必客氣!”

說着,親手把住陶小吳的胳臂,請陶小吳落座。

一旦皇帝親自放下架子拉攏與人,怕是當真很少有人能夠抵擋!

陶小吳心中瞭然,看來這次的事情,不是七八成的成功率了,估計已經有九成了。

還有一成,只能是意外!

或者說是這方世界本土勢力,意志的反撲……

不過有着天庭關注,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也不大。

如果天庭連這種事情都想不到,不做預防的話。那麼天庭衆仙都可以買豆腐撞死了!

兩人坐下,東拉西扯,只談交情敘舊,說起太子的軼事,說起當年大虞舊朝時代發生的種種。

兩人真彷彿就是當年故友再次重逢一般,卻一句也不提正事。

然而其實就在這樣不着邊際的扯淡聊天當中,卻是雙方已經對於很多事情都已經心知肚明瞭!

其實很多東西不用明說,單看態度,就能有了默契!

這般時候,那虞宿忽然長嘆一聲,道:“自從做了天子,這身邊朋友就越來越少了。

能夠陪吾如此聊天的人,當年還有皇后一個。

自從皇后去後,就再也沒有了。今日和先生相談甚歡,不如就在宮中多盤桓幾日如何?”

陶小吳笑道:“天下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在這皇宮之中住住,我有如此機會若是拒絕,怕是讓人知道,都要替我痛心疾首了!”

這話說的有趣,那虞宿哈哈大笑起來。

不得不說,當皇帝的笑點還是不怎麼高的!

不過也難怪,尋常連個能夠聊天說笑的人都沒有,笑點能高到哪裡去?

“來人,擺膳!今天吾要和先生一起用膳,不要用那些溫火膳糊弄吾……”

“喏,”就有宦官下去傳旨。

那虞宿方纔感嘆了一句說道:“時光易逝,宛如白駒。先生不愧是修行者,如今依舊風華正茂。

而我如今已經如同那風中黃葉,時日無多!

我一生功業如此,已經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只有我那太子。日後就將其託付先生,望先生多看顧一二。”

陶小吳笑道:“這是自然,不需多說。

不過虞氏自有天命,許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我來!”

第八十四章 上品金丹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九十八章 猜測第三章 郎官第一百零二章 獲罪於天無可禱也!第十六章 慈航第二十六章 再給他們一個教訓!第十章 龍脈第六十七章 經驗第一百三十二章 援兵!第三十一章 天煞第一百零九章 劫後餘灰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十三章 有鬼!第五十三章 原天在上第十七章 洋和尚第二十九章 威脅一個王國的正確姿勢第四十八章面無人色第二十二章 化泥爲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玉玦第十五章 迎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八章 重傷第五十八章 重傷第一百零九章 原始巫天第七十九章第三十九章 魔頭!第二十五章 世間真有劍仙!第二十一章 新世界第四章 山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滴血第五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屍氣第四章 千山教第三十六章 大亂第八十二章 大赦罪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第十三章 巫術危險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情況!第二十九章 神宮第九章 民不與官鬥第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四章 破墓第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山魈?第一百零四章 衝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歷史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泉火雨第四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單挑第五十二章 窮則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來了!第六章 計劃第八十九章 衝開泥丸路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八十二章 大赦罪鬼第四十四章 有才!第三十三章公證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君子武備第二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九章 吃掉好了!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奇遊神君第二十六章 再給他們一個教訓!第五十三章 大儒第十一章 丹火第五十三章 古淅國第三章 夜叉第十三章 心悸第一百零五章 轉移第三十三章 雷丸第一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九章 靈脈第三十二章 巫峒第八十七章 焚魂火第十四章 富礦第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 野鬼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一章 帛書第五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內丹術第二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二章 練氣士第五十三章 天劫!第三十五章 神道第五章 同道第五十八章 玉靈山 金剛寺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百五十五章 剝削第一百四十二章 寶庫第八十七章 焚魂火第四十六章 神職第三十六章 大龍脈第十六章 失衡
第八十四章 上品金丹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九十八章 猜測第三章 郎官第一百零二章 獲罪於天無可禱也!第十六章 慈航第二十六章 再給他們一個教訓!第十章 龍脈第六十七章 經驗第一百三十二章 援兵!第三十一章 天煞第一百零九章 劫後餘灰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十三章 有鬼!第五十三章 原天在上第十七章 洋和尚第二十九章 威脅一個王國的正確姿勢第四十八章面無人色第二十二章 化泥爲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玉玦第十五章 迎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八章 重傷第五十八章 重傷第一百零九章 原始巫天第七十九章第三十九章 魔頭!第二十五章 世間真有劍仙!第二十一章 新世界第四章 山鬼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滴血第五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屍氣第四章 千山教第三十六章 大亂第八十二章 大赦罪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第十三章 巫術危險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情況!第二十九章 神宮第九章 民不與官鬥第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四章 破墓第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山魈?第一百零四章 衝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歷史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泉火雨第四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單挑第五十二章 窮則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來了!第六章 計劃第八十九章 衝開泥丸路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八十二章 大赦罪鬼第四十四章 有才!第三十三章公證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君子武備第二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九章 吃掉好了!第二十三章 起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奇遊神君第二十六章 再給他們一個教訓!第五十三章 大儒第十一章 丹火第五十三章 古淅國第三章 夜叉第十三章 心悸第一百零五章 轉移第三十三章 雷丸第一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九章 靈脈第三十二章 巫峒第八十七章 焚魂火第十四章 富礦第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 野鬼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一章 帛書第五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內丹術第二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二章 練氣士第五十三章 天劫!第三十五章 神道第五章 同道第五十八章 玉靈山 金剛寺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百五十五章 剝削第一百四十二章 寶庫第八十七章 焚魂火第四十六章 神職第三十六章 大龍脈第十六章 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