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玄尊傳人

/

臧森羅分析道:“如果分開的是女性用,那麼連體的應該就是男性用,要試穿一下嗎?”

白庸盯着那件連體裝,尤其是看到下半身幾乎露出大腿根部的襠部,糾結了一番,搖手道:“還是敬謝不敏,我看你試穿就可以了。”

“好吧。”本着實踐出真理的原則,臧森羅說幹就幹,開始換衣服。

白庸看着穿上連體比基尼的臧森羅,上下打量一番,問:“覺得怎麼樣?”

“下面有點緊,雖然擴展性不錯,但是衣服有些小,穿得不是很舒服。”臧森羅扯了扯襠部的布料,說出親身體會。

白庸摸着下巴琢磨道:“的確,雖然說不出來,可看着就覺得彆扭,也許我們哪裡弄錯了吧。”

兩人沒能弄出所以然,最後只好放棄。這樣擺弄了不知多久,白庸漸漸對物品失去了興趣,將注意轉移到書籍上。

他一邊看書,一邊以不經意的語氣道:“你有什麼事要對我說嗎?”

“你看得出來。”

“哈,多少年的交情了,即便看不出來,也會有直覺。”

臧森羅沉默了一會,隨即以一如既往的語氣道:“我被玄尊收爲關門弟子。”

白庸翻頁的手微微一顫,等平復了心情後,道:“如果你覺得不情願的話大可拒絕,玄尊是不會爲難弟子的。”

玄一脈收弟子,都是直接從玄宗弟子中挑選,原本的師承必須給予讓道。也就是說,一旦臧森羅拜了玄尊爲師,以後跟算百紀就沒有任何瓜葛……雖說原本這對師徒就極少見面,但見面少不代表關係就淺。

成爲玄一脈的弟子,將會從此開始修煉《太上道德經》,未來也要證太上忘情之道,等到功成交替的那一天,便會捨棄原來的姓名,從此後只稱“玄”。

《太上道德經》是天下已知的唯一一部九品聖道**,照理說應該是人人趨之如騖,可是江湖威名雖盛,在玄宗卻並非人人嚮往。倒不是出於“乞丐羨慕吃飽飯的人,飽飯的人卻不在乎多一個饅頭”這種原因,而是在於對太上忘情道的排斥。

太上忘情不是沒有情,而是至於忘境,忘不是想不起來,而是想到了爲之一笑,欣賞一下往事,然後淡然置之。故而太上不傷逝,太上體會到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忘情是寂焉不動情,若遺忘之者。

古人云: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於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但是我輩鍾人,鍾情之事,卻沒入魔障,誤入歧途。

忘情並非無情,而是有情卻不爲情牽、不爲情困,要把情處理得豁達灑脫。

不過那也僅僅是對修煉者本身而言,在他人眼中看來,太上忘情跟太上絕情並沒有不同,爲什麼玄一脈一直是執掌玄宗的刑罰,還不是因爲在裁決的時候能夠大公無私,不會徇私枉法。

如果玄宗弟子都是那種一味追求修行,爲了精進能夠不擇手段的人倒也罷了,可偏偏他們不是,而且恰恰相反,非常珍視與同門的感情,尤其是同居者之間的羈絆,那麼對此產生牴觸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樂於接受的還是大有人在,九品聖道**,每一屆的玄都是神通蓋世的大能,能夠無限的接近大道,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心願。何況承接玄的職位,也是一種對玄宗的無私奉獻。

只不過修行太上忘情道還有一大限制,越是重情者越能有所成就,薄情寡義者反而要走火入魔。忘情忘情,情義越重,代表下的決心越重,將來成就也越大,所以,主動願意接受的不是好弟子,最不願接受的反而是最佳選擇。

臧森羅沉默,沒有回答。

但白庸已知曉他的選擇,於是合起手中的書,微笑道:“放心吧,你同我們之間的友情,豈是如此簡單會被斬斷的。你不願接受,我們會站在你這邊,你願意接受,我們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你是算師伯的弟子也好,是玄尊的弟子也罷,在我看來並沒有區別。哈,就算你想鬆手,我們也不會答應的,一定會死死拽着你的褲腳,休想獨自飛昇。”

臧森羅盯着白庸,視線交會,久久。

嘴角揚起淺淺的一抹笑意。

……

“命中三生緣,心有相思弦。前塵本非仙,草木爲聖賢。蒼生罪何堪,泣血薦軒轅。搖首謝彼岸,立足即家園。悟道一尺間,逍遙九重天。我心若安然,長生亦不羨……”

廚房間傳來了朗朗歌賦聲,清脆明亮,高昂純淨,彷彿要衝上雲霄,向世人宣揚人世的美好。

穆若愚滿臉疑惑的問:“臧森羅他不會是受什麼刺激了吧?不但主動提出要掌廚,情緒還這麼高,這傢伙明明是典型的萬年不變頑石男纔對,不知怎麼的,他情緒一高漲,我就覺得有麻煩事要發生了。”

上官嬋撇嘴道:“萬年不變的頑石怎麼啦,還不是要蹦出個孫猴子,就許你糊塗一世聰明一時,不許人冷酷一世活潑一時。”

“聽上去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纔不對啊爲什麼我非要糊塗一世?你不是去閉關怎麼隨意出來了?你手上居然拿着《西遊釋厄傳》,難道所謂閉關其實是去看小說的嗎?”

張小茹拍手道:“好犀利的三連擊”

上官嬋毫不介意道:“誰規定閉關就一定要油米不進,獨自坐在小房間內練功的?偶爾出來呼吸下新鮮空氣也是不錯的,至於你是糊塗鬼嗎麼,只是在說一件事實吧。”

白庸點頭贊同:“確實如此,就和一加一等於二相同,不需要質疑。”

穆若愚怒道:“就算說傻蛋是傻蛋,那也是一種侮辱啊”

“……看吧,連自己都已經承認了。”

“什,什麼啊,那只是一種修辭啊”

白庸嘆了一口氣:“功課向來不及格,經常抄我論文,修煉也常常偷懶,考試時總要我幫忙作弊……”

上官嬋補充道:“長相傻傻的,總是看着毫不起眼的東西發呆,沒事喜歡嘿嘿傻笑……”

兩人對視一眼,忽然悲從心中起,齊聲低頭道:“對不起,我們真的是太過分了”

“嗚——你們這麼一道歉我反而更加難受了……不要啊,不要用那麼溫柔的目光看着我那是什麼溫柔的笑臉,爲什麼我會這麼想死,這種溫柔絕對不是真正的溫柔也不要用同情的目光,我的人生纔不需要你們的同情”

穆若愚雙手抱着腦袋,進行頑強的抵抗,久經考驗的他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如同萬年航行的巨輪,冰山也好,暴風雨也好,都只能延緩他的前進,而不能阻止他乘風破浪。

性格溫柔的白如雪看不下去,幫忙維護道:“大家怎麼能聯合起來對付穆若愚呢?他可是爲了克服這種天生的缺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覺得這很值得尊敬嗎?”

“咕——”穆若愚翻到在地上,口吐白沫。

萬年航行的巨輪被藏在海面下的小小礁石給擊沉了。

上官嬋豎起大拇指道:“最後一擊,真漂亮”

“呃,咦,我、我說錯什麼話了嗎?”毫不知情的白如雪慌張的問。

白庸拍拍妹妹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沒什麼,不必放在心上,如雪只要一直都是這樣就可以了。”

戲耍完了,心情舒暢很多,白庸就關心起上官嬋:“你的修行情況如何?”

“還行吧,沒有遇上太大障礙,已經將以前所有的繼續都凝聚起來,就差最後的爆發了,估計能夠突破到三重雷劫的層次。”

張小茹好奇的問:“閉關也能半途中出來的?不是痛下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的嗎?閉關期間不能吃東西纔對,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嚴肅的?”

“一直關在房子裡不見人,那是自閉症,而且你好像是閉關跟面壁思考搞混了。閉關只是一種形式,突破修爲纔是目的,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手段都是不重要的。”

閉關一詞出自釋教,簡單地說,修持者把自己在關房內關閉起來,除護持者外,不與他人、外事接觸,摒絕一切,進行長時間的靜坐和入定。

但這只是世俗對閉關的精淺的表象看法,實際上佛家閉關的解釋是另有深義的。佛家認爲,閉者,乃是超出三界染污的行爲;關者,指其行爲乃是關係整個法界及其修證體系而毫無顛倒,即修證要依一定的次第。

顯教、禪宗、密宗的閉關條件有區別。顯教閉關最重要的須有“四念處”作爲思想基礎,思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和觀法無我。因爲觀身不淨,生起無常心,精進修持,減少染污,以防因無常而橫死;觀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覺受空掉,以免煩惱和執着;觀心無常,不隨之亂走,以減輕散亂和昏深之心;觀法無我是爲了證入空性。具備了這些條件,閉關纔有習定的正當動機,才能堅持下去。

禪宗則在未開悟前要參訪行腳,不許閉關。開悟後要住房子閉關,稱爲初關;破了初關,要住山,但可在山中自由往來,稱爲重關;破了重關,則住鬧市,在聲色場合中調練,稱爲牢關,直至破了牢關後纔算成佛。

密宗閉關的重要條件則是四根本,即以上師、本尊、空行母、護法四者爲根本,下文再詳述。總而言之,閉關能否成就,最主要的是否發了普度衆生的大菩提心並身體力行。

道家的閉關相當於服氣辟穀,但也沒那麼講究,用在釋教就是所謂的方便閉關。

閉關分爲正式閉關和方便閉關。從閉關時間來看,正式閉關是爲真正的出家人而設,它不但要出家人不受生死涅盤一切戲論放逸的染污,而且要按次第修持以完成修證體系。也就是說,正式閉關解決出家人如何達到究竟,證得最高成就,解決生死大事,突破生死關的問題。所以,其閉關時間必須是長期的,從數年至數十年甚至終生不等。

但是方便閉關就不同,它是爲在家居士或初學者而設,甚至是商家工農都可以,閉關的時間可以短到幾個月、幾天。

“不過歸根結底,道家沒那麼多講究,又不是斷七情六慾,率性而爲,意達即可。愛講究的是佛家,比如非要鑽研細分,一元分爲十二會,每會一萬八百歲,一個元會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五萬個元會爲一個混元量劫法力,一個量劫法力爲六十四億八千萬年,一個混元無量量劫二百四十九億六千萬億年。”白庸長長的報出一段數字,弄得直迷糊。

上官嬋嗤笑道:“其實內行都明白,這些都是糊弄人的,一羣神棍臆想出來的玩意,偏偏那些大光頭要搞得這麼講究。”

“哈,這纔是專業的。擺事實,講道理,數字這種東西有很大的迷糊作用,當你報出長長的一串數字後,給人帶來的震撼是極其強大。道學實用爲上,認定存在即真理,因此相比之下就沒那麼講究了,只要能達成目的,不一定就要照本宣科,你們看道籍上的描述總是很模糊的,主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沒法依樣畫葫蘆,初學者難以明白,還是要自己認爲怎麼好就怎麼做,所謂窮則變,變則通。”

倒不是說哪方好哪方差,這僅僅是雙方的觀念不同,白庸品鑑起來也沒有太多顧忌。不過真要論的話,道教在傳播教義方面的確不如佛教來得專業,僧人傳教可比道士積極多了,看人家四處化緣就能明白。

當然,這也跟道家不爲而爲的主張,嚮往閒雲野鶴的生活有關。修行在我,而非他人。有則喜,無亦不憂。很多修道者抱着這樣的心思,自然不會積極的去傳教。不過近年來這種現象有所改變,可能是感受到佛門傳教積極的威脅,也開始變得講究起來。

復活後的穆若愚以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哦,你的解釋真是簡單易懂,我一下子茅廁頓開了。”

“……你剛纔似乎用了一個很微妙的成語。”

“嗯?你是指茅廁頓開?放在這裡用應該沒有錯吧?”

“這不是錯不錯的問題……啊,當然,從你想表達的意思來看應該是沒有錯,但你真的確定是茅廁頓開嗎?”

“你想說什麼,我完全聽不明白。”穆若愚撓了撓頭,射出“你這傢伙到底在說什麼傻話”的目光。

“唉,還是舉個例子比較容易弄懂吧,守株待兔這個詞的意思你知道吧。”

“當然,不就是指一個懶鬼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美美收穫了一頓,從此便放下鋤頭,整天在樹根旁等待,希望能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再怎麼說這種落地秀才級的成語我還是知道的。”

“唉,我認爲就算是書童也不會說出茅廁頓開這個詞。”

穆若愚不好意思道:“啊哈哈,謝謝誇獎。”

“不,我沒有半點誇獎你的意思。話歸正題,你能從茅廁頓開的字面來解釋出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那個……你想啊,茅廁不是很小嗎?因爲不是很雅觀的事,所以茅廁都是被建成全封閉的小屋,那麼人在上茅廁的時候五感都會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中,這麼一來,當人解決完畢,打開茅廁門的時候不是會有一種視野突然開朗,得見藍天的感覺,這就和人突然領悟道理的感覺差不多。”

白庸哭笑不得:“真是完美又合情合理的解釋,完美到讓我不由得認爲世上真的存在茅廁頓開這個成語……”

衆人耍鬧間,臧森羅完成了料理,端上一大湯鍋。鑑於他經常用怪異材料做菜,衆人都有些防備,沒有急着下筷子。

相互比較着耐心,早就餓得飢腸轆轆的張小茹第一個忍不住,急忙用勺子撈起,喝了一口湯,味道還不錯,接着攪了攪了鍋中的料頭,發現還挺普通的,沒啥怪異的形狀。

“枸杞、蓮子、當歸、人蔘、百合,喲,還是藥膳唔,這是什麼東西”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張小茹撈上一個像尾巴一樣長長的東西,頓時諸如蜥蜴尾、老鼠尾等名詞出現腦海中,嚇得手一抖,差點把勺子掉進鍋裡。

白庸倒是毫無不介意,用筷子直接夾起來,放入口中嚼了起來:“這是牛尾巴,越末梢越有勁道,街頭小巷中也有人專門拿來做滷菜,一起的還有豬尾巴。”

有人開了頭,大夥也就壯大了膽量,跟着下筷子,別說,香濃可口,吃起來回味無窮,湯一滑入口,便覺得有種醇厚鮮美的味道潤澤於口舌之間。衆人交口稱讚,誇臧森羅異於平常的表現,果然做出了老少皆宜的好料理。

吃飯中,臧森羅開口將自己被收爲玄尊弟子的事情全盤托出。

衆人也是微微一愣,隨即紛紛祝賀,張小茹更是拿出酒罈子說要慶喜。畢竟都是粗神經的人,不會像白庸想得那麼精細,顧慮得那麼多。

穆若愚喜滋滋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將來出名,咱們紫霄莊也能跟着沾沾光。”

白如雪則是立場堅定:“我認爲我哥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大英雄,不需要沾光。”

上官嬋則是見白庸沒有反應,明白提前被告知,也就跟着起鬨。

“不過話說回來,這到底是什麼菜?雖然有鴨肉,可又不像是鴨湯,咦,居然還有牛脣。”

收到祝福的臧森羅,帶着淡淡笑意道:“三巴湯。”

.。.。

第42章 武之初心第77章 真假禁器第3章 火銃法寶第29章 天劫化形(上)第117章 攻破魔山第3章 火銃法寶第80章 夭州止戈第53章 兩名強援第59章 以拖待變第19章 以箭釣魚第10章 白氏兄妹第23章 不死真魔第71章 夜襲天牢(下)第9章 欺世盜名第42章 英雄魂殤(上)第50章 逃出生天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38章 出行之禮第35章 妙音師姑第57章 茶壺沒把第2章 艱難之路第61章 烈火雄關第22章 真魔法相第4章 看門陣法第2章 聯敵對策第39章 儒門槍凰第18章 各自見識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33章 香豔之戰第56章 誰生誰死第88章 大戰睚眥第95章 開講故事第1章 故友依舊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86章 心急如焚第45章 先手反間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6章 妖有善惡第50章 些許改變第67章 情義取法第37章 邪吞漢天第7章 本心爲佛第5章 出任軍師第28章 整頓軍勢第96章 各自分歧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26章 滯時一箭第93章 神國毀滅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33章 香豔之戰第23章 大神降臨第22章 無中生有(上)第10章 厲瞳變革第95章 邪刃破邪第91章 步光認主第60章 修爲精進第37章 楔形文字第31章 小人之心第34章 虛空襲擊第32章 仙俠之道(下)第31章 妙音臨門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83章 金靈刻印第71章 夜襲天牢(下)第86章 家家有經第34章 意外秘密第10章 厲瞳變革第12章 兩敗俱傷第86章 心急如焚第79章 決戰妖都(下)第18章 魔教內務第97章 華顏蒙垢(上)第33章 暗伏漁翁第29章 虛榮高漲第5章 夜間談話第22章 真魔法相第101章 亂世終結(下)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36章 猶佔上風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8章 出行之禮第15章 溯流同源第16章 妖有善惡第18章 各自見識第12章 兩敗俱傷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5章 妙音師姑第17章 拋磚引玉第5章 玄門論道(中)第18章 各自見識第28章 胡攪蠻纏第79章 誤中副車第62章 亡命逃生第6章 罪首現身第108章 古道沉眠第18章 各自見識第38章 生死之道第7章 紫霄雲莊(上)
第42章 武之初心第77章 真假禁器第3章 火銃法寶第29章 天劫化形(上)第117章 攻破魔山第3章 火銃法寶第80章 夭州止戈第53章 兩名強援第59章 以拖待變第19章 以箭釣魚第10章 白氏兄妹第23章 不死真魔第71章 夜襲天牢(下)第9章 欺世盜名第42章 英雄魂殤(上)第50章 逃出生天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38章 出行之禮第35章 妙音師姑第57章 茶壺沒把第2章 艱難之路第61章 烈火雄關第22章 真魔法相第4章 看門陣法第2章 聯敵對策第39章 儒門槍凰第18章 各自見識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33章 香豔之戰第56章 誰生誰死第88章 大戰睚眥第95章 開講故事第1章 故友依舊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86章 心急如焚第45章 先手反間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6章 妖有善惡第50章 些許改變第67章 情義取法第37章 邪吞漢天第7章 本心爲佛第5章 出任軍師第28章 整頓軍勢第96章 各自分歧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26章 滯時一箭第93章 神國毀滅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33章 香豔之戰第23章 大神降臨第22章 無中生有(上)第10章 厲瞳變革第95章 邪刃破邪第91章 步光認主第60章 修爲精進第37章 楔形文字第31章 小人之心第34章 虛空襲擊第32章 仙俠之道(下)第31章 妙音臨門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83章 金靈刻印第71章 夜襲天牢(下)第86章 家家有經第34章 意外秘密第10章 厲瞳變革第12章 兩敗俱傷第86章 心急如焚第79章 決戰妖都(下)第18章 魔教內務第97章 華顏蒙垢(上)第33章 暗伏漁翁第29章 虛榮高漲第5章 夜間談話第22章 真魔法相第101章 亂世終結(下)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36章 猶佔上風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8章 出行之禮第15章 溯流同源第16章 妖有善惡第18章 各自見識第12章 兩敗俱傷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5章 妙音師姑第17章 拋磚引玉第5章 玄門論道(中)第18章 各自見識第28章 胡攪蠻纏第79章 誤中副車第62章 亡命逃生第6章 罪首現身第108章 古道沉眠第18章 各自見識第38章 生死之道第7章 紫霄雲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