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王朝佈局

正道盟與王朝的談判已然結束,一切過程都如章卿雲事先猜測的那般,沒有生值得慶祝的好事,也沒有生扼腕的壞事,盡在預料之中,談不上滿意,也說不上憂愁。

只是這番接觸,讓一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天創天子有了許多感觸,江湖人他接觸過不少,但這是他真正意義上遇見的江湖對手。以前遇上的,要麼是政治上的敵人,要麼是對他有所求的江湖人。

“dng魔道君……盛名之下無虛士,此人實力深不可測若以根基而言,在吸收掉冰洲女皇的神痕後,朕自信不輸給一般的虛空境強者,肯定穩壓東方易一籌,然而在方纔宴會上交手的時候,朕除了一開始趁其不備佔了上風外,接下來就是苦苦支撐的被動局面。他對力量的運用技巧,神乎其技,已經突破返璞歸真的境界,不是朕能企及的。”

這番前所未有的經歷,讓天創天子心中感慨萬千,長嘆一口氣“就算是方纔的談判,他光是站在那裡,就帶給朕無窮的壓力,這股壓力甚至比我遇見九華皇苑的掌教時還要巨大,若是那次朕感受到的是一股颶風,這次遇上的就是海濤,一1ng又一1ng的打過來,隨時可能將你打翻掉,更具有實質感,好像下一刻就會拔劍殺人一樣。”

章卿雲咳嗽了兩聲,道“神痕雖然能帶來寄宿者的功力、氣運、武道經驗,但終究是外力,陛下又要分心處理政事,在這上面不如對方是正常的,否則對那些一心追求武道的人而言,豈非毫無公平。不過陛下要追趕上去並不難,武功最難提升的就是根基,根基上去了,招式的威力就能變強,一些大道法則也能漸漸參透。”

天創天子一擡掌,掌心中空間法則翻騰,只是秩序,雖聽從調遣卻很僵硬,顯然並沒有全部掌握,他嘆氣道“朕雖吸收了冰洲女皇的全部修爲,奈何原本修爲不足,無異是蛇吞象,消化起來要耗上許多時日,至今也沒能完全掌握,融會貫通。”

“創神計劃源自一片龜甲上的創聖計劃,乃是太古《荒神錄》中的一道法則,被我無意中得到,但此法的奧妙並非在於增強修行者的實力,甚至對修行毫無幫助,其大道本質爲‘起源’。既然名爲創聖計劃,其目的就是爲了創造出一個能夠成就聖人的完美生命,而且其中需要之物許多已經在世上絕跡,很難實現,於是我就在這套創聖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最終擬出了這套創神計劃。”

章卿雲將創神計劃的來源道出,可能是因爲回憶過去而牽動了情緒,止不住咳嗽了幾聲,天創天子連忙拿起一旁的白開水遞給他。

章卿雲一口飲下後,又道“這套創神計劃,是一種奪運之法,奪他人之所有,修爲、道悟、還有命格,這無疑是屬於邪道,命格並非是單純的數量相加,不同的命格相互影響衝突,只會導致自身命數,最終反撲其身,只有身懷正統王道氣運的人才能鎮壓下這些變數,指揮不同的命格相互融合。我們速度第一)創聖,是創造出一個能夠成聖的新生命,創神卻是讓凡人成神,並遵循y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種下神痕引被寄宿者的潛能和氣運,讓其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快成長,最後在他最輝煌的時刻全部奪走,正好對應盛極必衰的大道。”

天創天子疑問道“太傅不是曾言,《荒神錄》乃創世聖人‘荒’遺留之物,所以即便是邪道,也沒有後顧之憂,相比其他吸收功力的邪術,創神計劃最大的優勢在於,奪來的一切好處都沒有隱患,朕也只是感覺來不及將奪取來的修爲盡數轉化,並沒有覺得其中有任何副作用。爲何太傅再三警告,儘量不要動用這股力量?”

“創神計劃本身並沒有缺點,然而修行者本身會出現問題,奪取來的東西終究非是正途,運用多次,會影響本身的氣運。”

天創天子皺眉道“朕並不認同太傅的看法,每個人有每個兒女的修煉方法。是否正途其實是心的作用,好比你辛辛苦苦賺了一兩銀子,和你從他人手中搶奪了一兩銀子,其價值是一樣的。只是你心裡覺得,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花起來踏實,而掠奪來的銀子花起來有一種負罪感。實際上這全是使用者的心理,一兩銀子依舊是一兩銀子,不會變多也不會減少。萬物隨心,只要克服了心,不生出負罪感,就能得到大自在。如果看不透這一點,就會產生心魔。你產生了掠奪敵人的力量,不是正途,會導致自己修爲不穩固的念頭,這就是心魔,然而你若不在意,視之如清風拂面,自然毫無掛礙,片葉不沾身。”

章卿雲搖搖頭,長嘆一口氣“這並不僅僅是你用起來有無負罪感的問題,用方纔比喻,你掠奪他人的財物,會有律法來懲罰你,你搶奪他人的修爲,會有大道來懲罰你。縱然有一兩次讓你逃過了,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有一天在劫難逃。甚至就算天道視萬物爲芻狗,不在意你行爲的善惡,可人道會人間正道,滾滾而下,一切違逆人道流的存在都會被碾壓粉碎。陛下貴爲天子,更該應人道而行事,方能取得命數正統之位。”

天創天子凜然道“世間無惡不以爲善,無善不以爲惡。善惡皆爲大道所生,皆爲大道所需。若大道不需惡,則世間既無惡,如化外光明界,以天主光明念化一世界,爲純善界,心存半點不信,猜疑,嫉妒,僞善等不善之念,皆不可活,皆被光明淨火淨化;若大道不需善,則世間既無善,如化外深淵界,以魔神之力擴一世界,爲純惡界,任何真誠,信任等善念皆會被黑暗深淵之力所吞噬。故,世間既有善惡,則皆爲大道所需。就像那光明界和深淵界,皆爲大道所包容。天庭有正神和邪神,人間也有忠臣jian佞,此皆天道演化。”

這位天子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哪怕章卿雲是他最崇拜的先生,最信任的智者,也不會出言即聽。不過話又說回來,若他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而是一個耳朵軟,人云亦云的人,只怕章卿雲也看不上他。

章卿雲可不是諸葛亮,扶不起的阿斗不會扶,他會因爲劉備而出山,卻不會爲了漢室而鞠躬盡瘁。故而見天創天子固執己見,也不會感到生氣,因爲這並非壞事,所以只以柔和的語氣勸說。

“在如今的天下江湖,人心不足,y望無盡,只要有權利這種東西存在的一天,就總會有陰謀家野心家的存在。幼時我也認爲那種理想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可是隨着閱歷的增加,逐漸也更加了解和理解前人所秉持的信念,他們燃燒心力所追求的,並不是一個不徹實際的夢想,他們豁盡全力所作的一切,也不是徒然無用。他們所努力的,其實只是維持武林正常的展秩序。當有野心家陰謀傢俬y膨脹到危害蒼生的時候,他們纔會使用極端的手段進行打擊和殲滅。在他們的心中,自己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不是君權天授的王,他們只是具有悲天憫人思想的江湖中人,爲着與自己一樣的衆生奔波勞苦。手段上也許他們會使用政治權術,但在思想上他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可控衆生的掌權者。”

天創天子冷哼一聲“所以正道盟會鐵了心和朕作對因爲他們認爲,始於上時對民衆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由下而致的,所以寧可讓神洲成一片散沙,也不願有人出來一統天下,他們這樣的想法,何嘗不是一種私心”

“但是,他們會將這種私心當做需要付出一生來奮鬥的正義,而天下人也少有能看透者,同樣會保持一樣的看法,因爲這樣做對他們有利。人事之大,莫過於生死。生死問題是人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生死的焦慮是人生命中最大的焦慮。儒教非常重視生死問題,參通幽明,究明生死,是儒教的重大教義,陛下最近熟讀儒學典籍,不知參透幾分?”

這就有點考校的味道了,天創天子不敢大意,連忙打起精神。

“先,生死只是氣的聚散。太虛之氣,陰陽交感,聚而有形有象,生人生物。人死,則形潰氣散,返歸太虛。ru身雖亡,而靈魂不滅;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生死,只是存在的形態不同,存在的空間不同。死並不意味着徹底的寂滅和消亡。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死而不滅,死而不亡。形散而氣不損,神不滅,靈魂不死。生死,聚散而已,變易而已。生,則自天而降;死,則歸天而去。生,自幽至明;死,自明返幽。生死往來,聚散屈伸,都是上帝的造化,皆得吾體,皆成吾xng,有什麼好畏懼的?所以,儒教於生死,說幽明,說屈伸,說聚散,而不說生滅,不說有無。

其次,君子之死與小人、惡人之死是有區別的,其死後的歸宿與命運是不同的。君子之死,稱爲息,小人、惡人之死稱爲休。息與休是有很大區別的。息,只是喘口氣,暫時歇息,等待天命,重新參與宇宙大化。君子遵天道,循天理,爲善積德,實現了生命人格的完善,所以能夠與天合德、與鬼神合其吉凶,死後清氣上揚,升伸爲神,就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獲得永生。而小人、惡人,背天道、害天理、喪人倫,與禽獸爲伍,死後濁氣上揚,下沉屈附而爲鬼,上帝絕其天恩,不予再造。小人、惡人死後變鬼,不能重新參與宇宙大化,不能獲得永生。

其三,人道與神鬼之道是相通的,明界之道與幽界之道是相通的,都統於天道。人道是天道在人間世界的落實,神鬼之道是天道在幽界的落實。幽明相通,生死不2。身前有什麼樣的道德與修爲,死後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與歸宿。君子成神,小人變鬼。成神就能沐上帝再造之恩獲得永生,重新參與宇宙大化。變鬼就成爲棄魂,上帝行天罰,不予再造。所以,要想死後獲得上帝再造,獲得永生,就必須於身前修身修德,完善自己的生命人格。只有與天合德,才能與鬼神合吉凶。善其生者,善其死;善其始者,善其終。”

全部說完後,天創天子後知後覺,纔有些恍然,爲什麼太傅要問他這個問題。只是眉宇間仍有些不以爲然,顯然沒有真正放在心上,懂歸懂,信不信又是另外一碼事。

章卿雲自是看出對方的鄙棄之意,依然道“徹悟生死之道,究明生死,就能知生知死,不爲生死所動。就能坦然面對死亡,視生死爲本分事,擺脫畏死之心。得道歸天,方能死於安樂,死於寧息,獲得永生。”

天創天子揮手道“太傅,此話題就到此爲止,還是言歸正傳。東方易絕對是一名強敵,他將來絕對會成爲擋住朕前進的巨大障礙,必須趁早除之。這種人越是遇到困境,越會越自我,在方纔的試探中,他運用上了空間法則的奧妙,雖然比不上朕身上虛空強者的空間法則,但勝在精純,能如臂使指。這種成長度太可怕了,要知道當初他在胡州與阿摩羅戰鬥的時候,根本沒有領悟空間法則的跡象”

天創王朝所謀是天下,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他們早已準備許久,對東方易這麼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肯定是詳細偵查一舉一動。當初胡州之戰的情報,他們早已收集詳細,甚至更前面的也有仔細收集。

要實現極大的野心,就要有同樣大的胸襟來容納。他們雖是潛於水底,卻隨時觀察着湖面上的爭鬥。

章卿雲卻道“東方易確實是一名勁敵,但他在意義上一名主帥,負責鎮壓軍心,在行動上則是一名大將,真正出謀劃策的是他的徒弟,那人才是我們接下來要對付的。東方易再厲害,也不過是棋盤上比較強大的車,而不是下棋的人,若在下棋時找錯了對手,會令我方陷入步步爲營的困境。”

“太傅是指那名叫白君龍的修士?他真的有太傅說得那麼厲害嗎?”

“我與他對棋的時候,雖然佔了必贏之勢,卻故意拖着生機,不去吃掉對方的將,而是慢慢蠶食其他的棋子,一枚一枚的摘取。若遇上這樣的棋手,陛下會作何感想?”

第60章 突來襲擊第82章 元墟劫難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27章 計中連環(上)第114章 真假本體第18章 北馳胡疆第110章 各說有理第57章 茶壺沒把第35章 妙音師姑第88章 大戰睚眥第12章 兩敗俱傷第11章 讓你三招第9章 欺世盜名第14章 魔將統領第75章 復仇與否第14章 斬殺心魔第48章 身入險境(下)第24章 各自心事第35章 妙音師姑第44章 啓程出發第62章 是非功過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88章 大戰睚眥第14章 突來變數第100章 你也敗退第51章 衆強圍殺第28章 整頓軍勢第38章 出行之禮第61章 今非昔比第79章 誤中副車第55章 太極化虛第96章 各不同命第59章 回首往事第73章 捕獲靈脈(上)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87章 決戰在即第58章 妖刀弒神第43章 進入內殿第65章 魔方決策第14章 魔將統領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54章 聖人有私第30章 天劫化形(下)第16章 簫劍人鶴第9章 要你耍詐第39章 儒門槍凰第83章 金靈刻印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6章 一醉方休第58章 妖刀弒神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55章 輪迴始動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0章 天劫化形(下)第24章 主角氣運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4章 善有善報第52章 激將之法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0章 夜襲天牢(中)第49章 空城計成第17章 拋磚引玉第80章 夭州止戈第17章 歲月之間第78章 決戰妖都(中)第70章 易如反掌第53章 方舟突圍第46章 與子同袍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21章 遁去的一第112章 打蛇七寸第27章 牛刀小試第76章 妖都燃燒第77章 決戰妖都(上)第43章 絕境求勝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60章 修爲精進第108章 嫉妒何來第39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劍法破綻第2章 聯敵對策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6章 四勝四敗(下)第36章 正邪之別第20章 元功修行第69章 邪俠無匪(下)第26章 誰挽狂瀾(下)第58章 妖刀弒神第96章 各不同命第45章 心魔少女第15章 溯流同源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14章 荒神錄現第4章 善有善報第74章 捕獲靈脈(下)第112章 打蛇七寸第32章 觸鱗之怒(上)
第60章 突來襲擊第82章 元墟劫難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27章 計中連環(上)第114章 真假本體第18章 北馳胡疆第110章 各說有理第57章 茶壺沒把第35章 妙音師姑第88章 大戰睚眥第12章 兩敗俱傷第11章 讓你三招第9章 欺世盜名第14章 魔將統領第75章 復仇與否第14章 斬殺心魔第48章 身入險境(下)第24章 各自心事第35章 妙音師姑第44章 啓程出發第62章 是非功過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88章 大戰睚眥第14章 突來變數第100章 你也敗退第51章 衆強圍殺第28章 整頓軍勢第38章 出行之禮第61章 今非昔比第79章 誤中副車第55章 太極化虛第96章 各不同命第59章 回首往事第73章 捕獲靈脈(上)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87章 決戰在即第58章 妖刀弒神第43章 進入內殿第65章 魔方決策第14章 魔將統領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54章 聖人有私第30章 天劫化形(下)第16章 簫劍人鶴第9章 要你耍詐第39章 儒門槍凰第83章 金靈刻印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6章 一醉方休第58章 妖刀弒神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55章 輪迴始動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0章 天劫化形(下)第24章 主角氣運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4章 善有善報第52章 激將之法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0章 夜襲天牢(中)第49章 空城計成第17章 拋磚引玉第80章 夭州止戈第17章 歲月之間第78章 決戰妖都(中)第70章 易如反掌第53章 方舟突圍第46章 與子同袍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21章 遁去的一第112章 打蛇七寸第27章 牛刀小試第76章 妖都燃燒第77章 決戰妖都(上)第43章 絕境求勝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60章 修爲精進第108章 嫉妒何來第39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劍法破綻第2章 聯敵對策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6章 四勝四敗(下)第36章 正邪之別第20章 元功修行第69章 邪俠無匪(下)第26章 誰挽狂瀾(下)第58章 妖刀弒神第96章 各不同命第45章 心魔少女第15章 溯流同源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14章 荒神錄現第4章 善有善報第74章 捕獲靈脈(下)第112章 打蛇七寸第32章 觸鱗之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