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舉行冠禮

白庸沒有直接就插手此事,是考慮到會干擾官府的查案。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雖說這句話乃是法家爲了維護朝廷統治的而發表的排他性言論,是爲了得到王侯採納而使用的攻訐術,過於偏激,有失公正,可其中也是有幾分道理的,雖然這些道理也很片面。

官署無能安其民,民唯自救爾。這是俠出現的根源。

俠的出現,證明了官府的無能,可官府作爲權威機構,是不會承認自身錯誤的,哪怕明知自己是錯的,也要爲了維護自身權威將錯就錯。俠的行爲無疑是將官府想要掩蓋的爛瘡揭露出來,這又如何能讓官府高興呢?

就好像現在,蒼州的官府顯然不願意將這件事鬧大,放着唯一的倖存者黃茝不管不問,也不來收集證言和採證情報,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態度。

白庸的插手顯然是在刮他們的耳光。一介江湖俠士能解決的案件,官府卻無能爲力,這就是赤裸裸的刮耳光,很容易引起反感,而且官府還有說辭——你這是在挑動人民內亂,不顧大局發展,只會計較個人私仇。

各自有各自的立場,白庸無意譴責官府的做法,他所要做的,是無愧於自己的武道初心。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唯有當年的那一顆赤子之心不敢忘卻。

“少爺,老爺吩咐,要你到祠堂去祭拜。”

“知道了,馬上就去。”

白庸明白是到了舉行冠禮的時候,他站起身來,上下整理衣服。白如雪也過來幫忙,拉直一些衣角褶皺。

一切準備好後,白庸進入祠堂,白如雪和奶奶則停站在門口,爺爺白漢霄身穿士大夫禮服,神情莊重,手持三束香遞給白庸。

白庸先是對白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鞠躬祭拜,然後對着父親的牌位再拜三拜,最後將香插入香爐。

本來冠禮一事還要邀請親戚參加,不過白府近年來少與親戚來往,相互間聯繫比較淡薄,加上白庸本人也不喜好熱鬧,於是參禮的只有白府裡的人。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白漢霄先是念完一段祝辭,然後爲跪着的白庸帶上白鹿皮製成的皮弁,皮弁上點綴着一些五彩石,充耳繡瑩,會弁如星。

“……白氏第五十六代子孫,白庸,取字君龍,勿忘君子如龍之意。勉記,勉記。”

白君龍,這字取得比自己預想得要好聽,白庸心中欣喜,臉上依舊無比莊重,不敢大意,三跪首,拜謝長輩取字。

白漢霄又從祠堂匾額後拿出一柄劍,劍身出鞘,卻是黝黑如墨。

“此劍名喚墨陽,是吾白氏太祖佩劍,乃君子四劍之一,象徵君子之智,現在傳劍於你,隨身攜帶,日日提醒,行事勿忘君子之德,切莫辱沒此劍。”

家傳之劍白庸自然聽過,可也不由得一怔,因爲接受家傳之劍,也就意味着要接受家主之位,這可是在他預計之外。

但這份意外也只是一瞬,白庸回過神後,壓下心中震驚,恭敬的雙手接劍,再拜謝。

見到這似曾相識的一幕,站在門口的奶奶悄悄地用手抹去眼角淚水。

行禮完畢,衆人回到大堂,因爲按照規矩,白庸明天就必須出門行遊天下,增長見識。奶奶拉住他不停得嘮家常,一會抱怨纔回家休息沒幾天又要出門,一會叮囑出門在外要注意小心,一會又回憶當年白庸父親行冠禮的情況,言語中盡露不捨和關懷,白老爺子只是坐在一旁喝茶,沒有說半句話,似乎也在回憶着什麼。

這時又有家丁進入通報,說有人送來禮物,祝賀白庸冠禮。

白庸接過送來的木匣子,發現上面封印着玄宗秘術,心中已明白送禮者的身份。他以代表玄宗弟子身份的扳指解開封印,打開匣子後一看,裡面放着一柄銀白如雪的拂塵。

這還真像是師尊會送的禮物啊!白庸啞然失笑,拿起拂塵後甩了幾下,立時感受到靈臺一片清明,彷彿真的將心頭塵埃拂去。而且拂塵的銀絲一根根細如薄霧,又極具韌性性,也不知是用何種材料製成,灌入道氣後一根根細直如針,堅硬程度更勝玄鐵,倒也能作爲兵器使用。

“忘憂拂塵,果然道士就該配拂塵。可攻可守還能用作裝飾,要是我再貼上一串白色鬍鬚,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名得道真人。”

白如雪笑道:“你就不怕別人把你當做算命先生。”

白庸從善如流:“真是個好主意,以後若是沒盤纏了,就去給人算命。”

這時又有家丁通報說有人送來賀禮,這次倒是很清楚的知道是誰送的,因爲送禮者就是一名和尚。

“慈海禪師委託小僧送上賀禮一份,祝賀白家少爺行成人冠禮。”

慈海禪師是禪音寺的方丈,跟白府一向交好,道行深厚,也經常跟白漢霄探討學問,關係倒是比那些遠房親戚更親密,當年還曾提出要收白庸爲徒,可惜被老夫人嚴詞拒絕。

笑話,白家就這麼一顆獨苗,老夫人哪捨得讓白庸入空門,當初東方易親自來收徒都不大願意,更何況戒女色的禪宗。哪怕是俗家弟子也不肯,孫子一向對佛學道藏很有興趣,萬一耳濡目染下心向空門,讓白家子嗣就此而絕,如何對得起白家列祖列宗?到時候哭都沒地方找去,自然是千萬不肯,想都不要想。

不過師徒沒成交情在,慈海禪師對白庸的資質品性是非常讚賞,如今送禮物來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白庸打開盒子拿出一串佛珠後不由得猶豫了,因爲那串佛珠並非普通的念珠,而是十八顆舍利!

這串佛珠拿來做仙家法寶都綽綽有餘,甚至還要受到不少人哄搶,雖說禪音寺隸屬六大武學聖地之一的無量佛門,財大氣粗不輸給玄宗,可作爲禮物實在是送得太重了,也難怪白庸會遲疑。

“收下吧,記得明日出發後去禪音寺一趟,親自向禪師道謝。”

最後還是白漢霄拍板,白庸對那送禮物的小僧道謝後收下了禮物。

第79章 誤中副車第105章 問心有憾第2章 白家神童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45章 先手反間第61章 烈火雄關第40章 幻術考驗第9章 對手難纏第17章 遇見熟人第107章 邪皇破劍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33章 囂張弟子第16章 四勝四敗(下)第102章 護友之戰(上)第46章 再接離間(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19章 各有神通第53章 方舟突圍第56章 誰生誰死第89章 爭論隱憂第82章 音消律終第53章 兩名強援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2章 論武再開第55章 更待何時第5章 守株待兔第58章 斷交絕罪(下)第43章 絕境求勝第69章 邪俠無匪(下)第13章 五行失衡(下)第8章 必勝咒語第58章 決不能說第38章 潰敗在即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2章 脣槍舌戰(上)第30章 大勢在己第77章 真假禁器第39章 山窮水盡(上)vip卷大結局第27章 計中連環(上)第20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以箭釣魚第8章 茶禪四問第89章 初會魔主第12章 鴕鳥戰術第20章 欲擒故縱第23章 無中生有(下)第23章 不死真魔第19章 拜見師尊第30章 狠狠打臉第90章 王朝邀約第96章 各不同命第24章 引蛇出洞第29章 虛榮高漲第7章 本心爲佛第65章 竊取造化第51章 衆強圍殺第65章 竊取造化第58章 決不能說第11章 預知凶兆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83章 金靈刻印第5章 血洗刀門第8章 偶遇熟人第34章 虛空襲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54章 無涯授法第29章 各自收兵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60章 修爲精進第4章 玄宗四法第8章 茶禪四問第56章 魚目混珠第19章 各有神通第1章 路在何方第41章 鬼陽異變第110章 各說有理第11章 棋高一着第85章 備戰終局第6章 玄門論道(下)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1章 透徹計謀第61章 烈火雄關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3章 沙漠伏戰(下)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24章 主角氣運第86章 心急如焚第22章 衝鋒衝鋒第74章 魔心難洗第56章 太極玄妙第6章 禪辯密門第38章 生死之道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75章 復仇與否
第79章 誤中副車第105章 問心有憾第2章 白家神童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45章 先手反間第61章 烈火雄關第40章 幻術考驗第9章 對手難纏第17章 遇見熟人第107章 邪皇破劍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33章 囂張弟子第16章 四勝四敗(下)第102章 護友之戰(上)第46章 再接離間(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19章 各有神通第53章 方舟突圍第56章 誰生誰死第89章 爭論隱憂第82章 音消律終第53章 兩名強援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2章 論武再開第55章 更待何時第5章 守株待兔第58章 斷交絕罪(下)第43章 絕境求勝第69章 邪俠無匪(下)第13章 五行失衡(下)第8章 必勝咒語第58章 決不能說第38章 潰敗在即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2章 脣槍舌戰(上)第30章 大勢在己第77章 真假禁器第39章 山窮水盡(上)vip卷大結局第27章 計中連環(上)第20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以箭釣魚第8章 茶禪四問第89章 初會魔主第12章 鴕鳥戰術第20章 欲擒故縱第23章 無中生有(下)第23章 不死真魔第19章 拜見師尊第30章 狠狠打臉第90章 王朝邀約第96章 各不同命第24章 引蛇出洞第29章 虛榮高漲第7章 本心爲佛第65章 竊取造化第51章 衆強圍殺第65章 竊取造化第58章 決不能說第11章 預知凶兆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83章 金靈刻印第5章 血洗刀門第8章 偶遇熟人第34章 虛空襲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54章 無涯授法第29章 各自收兵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60章 修爲精進第4章 玄宗四法第8章 茶禪四問第56章 魚目混珠第19章 各有神通第1章 路在何方第41章 鬼陽異變第110章 各說有理第11章 棋高一着第85章 備戰終局第6章 玄門論道(下)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1章 透徹計謀第61章 烈火雄關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3章 沙漠伏戰(下)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24章 主角氣運第86章 心急如焚第22章 衝鋒衝鋒第74章 魔心難洗第56章 太極玄妙第6章 禪辯密門第38章 生死之道第35章 沉舟尼庵(上)第75章 復仇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