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降生

出了西方極樂世界須彌山雷音寺的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臺上朝人間神州大地行來。這人間神州大地分爲五大洲分別是東方——東蒼聖州,西方——西極靈州,南方——南赤神州,北方——北寒懼州,中央——中土帝州,五大洲被四海相隔,這大唐國便處在這中土帝州境內。

觀音路上左思右想疑惑不解,但又轉念一想就是佛祖都無法算出彌勒菩薩落生何家,既然誇下了海口,自己空想又有何用。只得駕起了蓮臺,捏了個隱身法子,在中土帝州地界由西往東一路找來。

這一找就是大半年,把個中土帝州地界找了個七七八八,竟然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把個觀音弄得是焦頭爛額。

這一日,正當觀音進入了中土帝州大唐國嶺南道境內。只見嶺南吳郡城方向一道清光沖天而起,隱約間只見天女散花、佛音禪唱、地涌靈泉、異香撲鼻,霎時之間復又隱去。

這可把觀音樂壞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端坐雲頭的觀音,來到近處運起法術細細看來。

只見大唐國嶺南道節度使靖海公府中,滿屋子人來人往,靖海公站在內院門外走來走去,一臉焦慮,不時拽住一位剛從屋中出來的丫鬟問道:“怎麼樣了,生了嗎?”

丫鬟急忙回道:“稟老爺,王媽媽說了夫人不是頭胎,並無大礙,讓老爺放心,一定會母子平安的。”

觀音看到此處已經知道這一世的彌勒菩薩,生在了大富大貴人家,如何才能讓他放下榮華富貴,皈依佛門了到成了難事。

也虧這觀音不拘小節立刻想到,使點小法術讓這婦人生產困難,再顯了法相,助她順產。之後留下話兒,等這孩子大了,也好順理成章的讓彌勒菩薩皈依佛門。

觀音想好了法子,便運起法術一道佛光立刻罩住了屋子,頓時讓那靖海公夫人在一干接生之人幫助之下,無論如何努力就是無法生出孩子。

時間一分一秒在流逝,一晃就是大半天,原本聲嘶力竭的靖海公夫人也漸漸低了聲音,變的有氣無力。滿屋子的接生之人各個是忙的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門外的靖海公兩眼赤紅,焦慮至極,臉上露出痛苦的神情,嘴中不時的唸叨着:“怎麼會這樣,不說就要生了嗎?怎麼都四五個時辰了還不見生出來。玲兒你一定要挺住,都是我的錯,已有三子尚且不知足,非要生個女娃子,害你受苦了。”

端坐雲中的觀音見時機成熟,顯了法相朝院中落去,頓時只見天空落下一身着白衣,腦後顯出一圈佛光,法相莊嚴的女菩薩,朝靖海公走來。

靖海公見此異像也不慌張,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也知道些神仙妖魔之事倒也顯得鎮定。連忙走上前去躬身說道:“不知是那位菩薩光臨寒舍,嶺南節度使李靖有禮了!”

觀音見這靖海公倒也是個人物,便也不再拐彎抹角說道:“我東海遊歷歸來見你這屋中生出異象,知你這四子與佛家有緣,特來點化。”

李靖知道觀音來意立刻說道:“菩薩有所不知,我這夫人已生三子,都尚且順利。倒是這四子生的艱難,幾個時辰不見其落地,望菩薩慈悲爲懷救救她們母子,我必當重謝。”

觀音見這李靖倒也誠懇,也不再拖泥帶水,直截了當的說道:“這又何難,待我助你夫人順產了就是。”說完從清淨琉璃瓶中拿出楊柳枝,朝那屋中虛空一甩,一滴甘露便落入了房中,不稍一會只聽得“哇~~~”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聲從屋中傳出。

不一會只見王媽媽抱着襁褓中的嬰兒,從屋中走了出來,滿臉堆笑的衝着李靖說道:“恭喜老爺,母子平安,是個男娃子,生的是好生的俊俏。”

李靖激動的正想衝上前去抱起兒子細細看來,但轉念一想那尊女菩薩還在邊上,倒是不可怠慢了,連忙回頭望去。可又那裡還有個什麼女菩薩,院中空空蕩蕩,好似不曾有人來過。

正在李靖以爲是自己焦慮過度產生了幻覺,只聽得耳中傳來一道聲音:“你無需查找,你與佛有緣纔可見我法身,我這裡功德圓滿,便要回西天極樂世界了。你需記住,我送此子三片楊柳葉可保他三次危難,你定要好生撫養,待這孩子六歲之時我便會來此度他皈依佛門。”說完從虛空中飛出三片葉子落在了孩子腦後,便不再有任何動靜。

李靖知觀音已經離去,連忙從王媽媽手中接過兒子細細看來,只見兒子生的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皮膚隱約透出陣陣流光,好似畫中的仙童,把個李靖歡喜的無以復加。

觀音離了李靖府中,朝西方極樂世界須彌山雷音寺覆命去了。

只見天空突然顯出一團清氣,復又化爲做元始天尊,朝觀音離去的地方望去,嘆了一口氣說道:“哎~~想當年你是我座下最是疼愛的徒兒,卻被如來點化去了佛教,你那知道我心裡有多失望呀?”

“既然你鐵了心皈依佛門,我也不勸你回來,我待要看你能否修得佛果成就佛位。待我把這彌勒教化成仙,定要讓你知道,我道家大道強那佛門修行百倍。”元始天尊說完朝李靖府中望去,見觀音不曾做別的手腳,便復又化爲一團清氣消失在天地之間。

回到須彌山雷音寺的觀音,來到釋迦牟尼面前躬身說道:“稟如來佛祖,弟子已經去了人間中土帝州,幸不辱使命,查得彌勒菩薩投生在了嶺南道吳郡城中,特來複命。”

端坐在蓮臺上的釋迦牟尼緩緩說道:“我已知曉,待六年後你復去那府中,授予我那徒兒大成佛經和這面金鈸。”說完便大手一翻,手中便多了一面金光四射的金鈸和一本經書,被大手輕輕一送便朝觀音飛去。

觀音接過金鈸和經書躬身說道:“領如來法旨。”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六年時間過的也到快,觀音稟瞭如來,便復又朝人間中土帝州飛去。

觀音行了日餘便到了嶺南道吳郡城,朝靖海公李靖府中落去。

四下尋找,很快便發現一小童認真的在夫子的帶領下讀書,知道這小童便是彌勒菩薩轉世,便把那金鈸和經書朝小童手中落去,並且傳音說道:“你身具佛根,與我佛有緣,特賜經書、金鈸與你,望你能修得無上佛法,塑得金身,傳世人佛理,積無上功德。”觀音見小童滿臉的驚訝,知這孩子還沒開了前世的記憶,便也不好不多做幫助,便架了蓮臺回雷音寺覆命去了。

正當小童不知所措,天空現出一團清氣,漸漸元始天尊身形出現在了空中,望着小童的元始天尊笑着說道:“這如來到也大方,命觀音三番五次幫他這徒兒。這金鈸到也是一件厲害的法寶,正好送與此子防身,不過裡面那如來下的烙印到有些麻煩,看來還得我收了去與三弟,置於老君爐中練它個九九八十一天,定能把如來烙印破除。”說完伸手一指,金鈸和經書便飛到了中年道人手中,隨即呵呵一笑便又消失在空中。

小童定在那裡口不能言一動不動,倒讓邊上的夫子一陣奇怪連忙問道:“浩然,你還在聽嗎?爲何不見你讀了?”

小童李浩然突然醒悟,愣了一下很是奇怪的四處望了望,見夫子問道連忙回答:“老師,弟子剛一陣頭暈,好像有人在耳邊說話可又聽不清楚,故才停下讀書。”

夫子到也奇怪上下打量着李浩然,知自家徒兒不是撒謊之人,又見李浩然沒什麼異樣便不再過問,繼續讀起書來。

西天極樂世界須彌山上大雷音寺中,觀音已經跟釋迦牟尼復了法旨,站在到了釋迦牟尼左手下方便不再言語。

釋迦牟尼雙眼透出兩道精光,佛門大神通天眼通運使起來,便朝人間中土帝州望去。一圈巡視下來見並無發現什麼便又閉上眼睛,但嘴角卻露出一絲爲不可查的微笑,漸漸入了禪定。

三十四層天太清境太極宮中,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人圍坐在太極八卦老君爐邊,各自使出一團清氣朝老君爐底部送去。

不一會老君爐下的火勢越來越強,就這麼隔些時辰三人便朝爐底射出三道清氣。九九八十一天後,一道金光透爐而出,元始天尊知已煉化了金鈸中的如來烙印,笑着說道:“也算我三兄弟這功夫沒有白費,終究騙過了如來,待我把這金鈸送與那李浩然,此間事情便算了了,爲兄在這裡謝過兩位師弟了。”

靈寶天尊出聲說道:“師兄無需多禮,此事也算是我道門之事並不分你我,又何來謝之一說。”

元始天尊點點頭也不多說,伸手一招開了老君爐取了金鈸,運了法術便朝人間中土帝州送去。

見金鈸消失在視線之中,元始天尊站起身來說道:“那爲兄這便回宮中修行去了,二位師弟也各自修行了吧。”說完便離了上清境太極宮回那玉虛宮去了。

靈寶天尊也站起身來,朝道德天尊說道:“師弟我這也不叨擾了,這便回我那靈寶宮去了,如有他事可傳訊與我,爲兄去也。”說完也離了太極宮。

見兩位師兄均已離開,道德天尊搖着扇子若有所思,自言自語道:“我師兄弟三人,雖做了些手腳,讓那如來暫時不能看出李浩然的破綻。可到也不是個長久得法子,不如待我喚了閻開明過來,讓他傳了李浩然先天木德真經,改了先天氣機讓那如來從此無從查起,也算了卻師兄一樁心事。”

道德天尊倒也想的周道,喚了童兒去了泰山青靈洞傳了信去。時間不長只見太清境太極宮外,遠遠而來一頭戴青精玉冠,衣着九氣青羽衣,駕蒼龍,建鶉旗的仙人。道德天尊見此大袖一揮,便開了太極宮的門戶,也不說話端坐在宮中,靜待來人上前。

閻開明到了宮門前收了蒼龍和鶉旗,步行入了宮中,朝道德天尊躬身一拜,恭敬的說道:“師尊,弟子閻開明給您請安了。”

道德天尊見這閻開明倒也恭敬便說道:“你切不可喚我做師尊,我也不過是指點你們五兄弟些許道法。你們均是天地初開便形成的先天神靈,只是不曾得了他人指點才落了後面,此事勿要再提。此次喚你前來是有事着你去辦,也算是你還我個人情吧。”

閻開明見道德天尊如此說,慌忙說道:“師尊,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弟子五人雖是先天神靈,但只懂得本能修煉,如不是師尊指點恐怕如今還卡在天仙之境毫無辦法,現成了神仙之體。我等對師尊是感恩戴德,莫曾忘卻,師尊切不可如此說來。師尊如有吩咐弟子無有不從,望師尊名言。”

老道見閻開明說的誠懇,倒也面色轉暖緩緩說道:“哎~~想我等都是先天神靈,只因我先你們些時日形成,得了老師指點,成仙成聖,佔了莫大的機緣。見你等同爲先天神靈卻只懂得自行修煉,如無他人指點還不知道要修煉到何年何月才能成仙,故動了惻隱之心幫你等兄弟稍許,也未成想做你等師傅。既然你等如此誠懇,我也就不客氣了,着你辦了此事,也算不枉我當日花了心事指點你兄弟。”

閻開明見道德天尊面色轉暖,知老師心情變好連忙說道:“師尊,你但說無妨,弟子必竭盡所能。”

道德天尊也不再推諉說道:“在那人間中土帝州嶺南道吳郡城中,有一童兒喚作李浩然,與我道門有緣,着你去收他爲徒,傳他先天木德真經,並用你本命元氣先天乙木精華溫養其魂魄,你可願意?”

閻開明微微一愣,轉而堅定的說道:“別說是耗些先天元氣,就是把這一身的元氣都耗盡了,弟子也毫無怨言,師尊你大可放心,弟子這就去收了此子爲徒。”

道德天尊望了閻開明一眼,見閻開明說的堅定很是滿意的說道:“此間事了,喚了你那些個兄弟來我宮中聽我講道吧。”說完便閉目不言,入了定去。

閻開明心中開心不已,恭敬的鞠了一躬,便朝人間中土帝州飛去。

而此時的玉清境玉虛宮,宮中主位上端坐的元始天尊,突然睜開了眼睛,朝西方極樂世界望去。愣了一下面露疑惑之色,但很快又露出一絲微笑,便閉上眼睛繼續入了定。

——————————————————————————————————

(ps:道在唐朝相當於一個省的面積,而節度使是道的最高長官,擁有軍事、政事等一切大權)(先天五老: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閻開明,號蒼帝;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洞極炎,號赤帝;中央玉寶元靈元老-通元氏,號黃帝;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金昌開,號白帝;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黑靈會,號黑帝。)

第五十二章 影子(下)第二十七章 天地棋盤(第一更)第十四章 戰(三)第二十五章 死亡危機第二十七章 天地棋盤(第一更)第四章 化身(上)第二十八章 佛珠(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朝聖(上)第九章 雷獸第十三章 圍攻(上)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二十三章 退守第三十六章 佛國(第一更)第十二章 火雲第七章 立志(下)第六章 神魂第二十四章 樂第一章 頇第五章 蛟魔王(第二更)第十三章 西海(中)第十二章 多羽王(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吠舍佛(第一更)第八章 浴火重生(第一更)第五章 星耀法神(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氣(上)第六章 美猴王(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歸來第六章 神魂第二十七章 水月境第九章 雷獸第十八章 聖人(上)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十二章 戰(一)第二十四章 天尊秘境第十六章 廖凡第四十六章 禁魔天第二十章 喜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東皇(中)第二十七章 鼎足第十章 降魔第二十七章 創世(一)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四章 圍攻(中)第二十六章 末世(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生死(下)第九章 學徒(第二更)第一章 偷渡第十一章 醫仙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十七章 南海第十七章 心願之力(第二更)第二章 天鬼(中)第三十七章 妖修(下)第三十二章 失敗第十七章 南海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更)第十八章 戰火如荼第五十三章 八卦圖第四章 佛寶第八章 青雲第二十六章 考驗(四)第三十九章 朝聖(中)第五十二章 尋找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七章 新界(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神遊(上)第四十四章 棋局(上)第十一章 法有真形(第二更)第一章 博弈第二十八章 神遊(上)第二十九章 創世(三)第三十二章 求援(第二更)第七章 魅族第八章 自爆(第一更)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四十四章 追殺第三十章 本源之地第四十二章 古城(第二更)第七章 新界(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地府(六)第十七章 打劫第四章 授徒(下)第四十六章 雷劫第四十二章 故人第十三章 先天至寶第四十八章 沈風第二十一章 怒(上)第三十章 聞道(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佛國(第一更)第六章 仙客居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章 初遇(下)第八章 禺疆第八章 金正一(第一更)
第五十二章 影子(下)第二十七章 天地棋盤(第一更)第十四章 戰(三)第二十五章 死亡危機第二十七章 天地棋盤(第一更)第四章 化身(上)第二十八章 佛珠(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朝聖(上)第九章 雷獸第十三章 圍攻(上)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二十三章 退守第三十六章 佛國(第一更)第十二章 火雲第七章 立志(下)第六章 神魂第二十四章 樂第一章 頇第五章 蛟魔王(第二更)第十三章 西海(中)第十二章 多羽王(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吠舍佛(第一更)第八章 浴火重生(第一更)第五章 星耀法神(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氣(上)第六章 美猴王(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歸來第六章 神魂第二十七章 水月境第九章 雷獸第十八章 聖人(上)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十二章 戰(一)第二十四章 天尊秘境第十六章 廖凡第四十六章 禁魔天第二十章 喜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東皇(中)第二十七章 鼎足第十章 降魔第二十七章 創世(一)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四章 圍攻(中)第二十六章 末世(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生死(下)第九章 學徒(第二更)第一章 偷渡第十一章 醫仙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十七章 南海第十七章 心願之力(第二更)第二章 天鬼(中)第三十七章 妖修(下)第三十二章 失敗第十七章 南海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更)第十八章 戰火如荼第五十三章 八卦圖第四章 佛寶第八章 青雲第二十六章 考驗(四)第三十九章 朝聖(中)第五十二章 尋找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七章 新界(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神遊(上)第四十四章 棋局(上)第十一章 法有真形(第二更)第一章 博弈第二十八章 神遊(上)第二十九章 創世(三)第三十二章 求援(第二更)第七章 魅族第八章 自爆(第一更)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四十四章 追殺第三十章 本源之地第四十二章 古城(第二更)第七章 新界(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地府(六)第十七章 打劫第四章 授徒(下)第四十六章 雷劫第四十二章 故人第十三章 先天至寶第四十八章 沈風第二十一章 怒(上)第三十章 聞道(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佛國(第一更)第六章 仙客居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章 初遇(下)第八章 禺疆第八章 金正一(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