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鳳凰宴徒弟小魚兒惹事之後,金花婆婆便帶着他,火速搬離蝴蝶谷,從此遠離江湖,與世無爭,後一直隱於蓮花山聖地的一塊淨土,在那裡認真潛心修煉連城泯花訣。
後來,江湖上紛紛傳聞,那個喜歡雲遊四海,不知所蹤的布衣神相和道士,段青雲,其實是常年隱於青雲山之上潛心修道,現已獲大成,得證聖果,功德圓滿,福慧一生,這馬上要羽化成仙了。
通天道長,段青雲,馬上要羽化成仙了,這勁爆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江湖上傳的是沸沸揚揚,一傳十,十傳百,不久,便傳到了蓮花山聖母水華夫人的耳朵裡。
當她得知這一消息,忽然邁着穩健的步子,朝前走了幾步,徑直伸開雙臂,仰天一聲大笑,心裡暗暗思付道:“凌波,這小子,有點良心,終究沒有辜負你,你當初沒有看走眼………娘相信,等他升了仙,上了天庭,這花界長老再也沒有話可說了吧,關了你這麼多年,是時候該放你出來了………
後來水華夫人速速召見了金花婆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並要其帶着小魚兒,親自去青雲山走上一趟,趁通天道長段青雲成仙飛天之前,父子倆好見上一面,能夠得以相認。
得到水華夫人的批准和指示,金花婆婆便連夜趕路,帶着小魚兒離開了蓮花山,欲赴那路途遙遠,艱灘險阻的青雲山認爹。
爲了節約行程時間,爭取父子儘早見面,金花婆婆帶着小魚兒,來到煙波浩緲的煙江,搭乘大客船而繼續往前行進。
這是一條大型客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兩側有護板。
那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刃,適航性很強,在煙江的大浪滔天裡,逐千里煙波,破萬里巨浪,向那有紅曰光的地方緩緩行駛。
那船,長十多丈,深三丈,寬二丈五尺,船上有稿師水手大概三十餘人,可以載二千石粟,容納百餘旅人。
那船,造型優美,線型光順,用整根木頭加工,巨枋疊接而成,堅固又結實,抗沉性能強,船首爲正碇和副碹,用紋車控制,另有帆桅,可以使風力得到有效控制。
那船,精工設計,結構合理,上有安爐竈和水櫃,作廚房,廚房下是稿師水手們的宿棚,中間的幾個房室住旅人,後面部分稱屋,高一丈多,四壁有窗戶,以金碧珠翠作裝飾,懸綴有流蘇,羽葆等,上面有欄杆,彩繪華麗奪目,並懸掛了簾幕,富麗堂皇。
時值東方既白,破曉時分之際,只見大江之上,煙霧迷漫,浩渺空曠,給人一種飄緲空靈,如夢如幻的神秘之感,與那不遠處的雄偉秀麗山峰,和那一望無際的碧海雲天,構成了一副美麗而又和諧的唯美畫面……
久居蓮花山,潛心習武,不諳世事的小魚兒,這一次被師父金花婆婆帶出來,他的心,早已是脫疆的野馬,既充滿能與父親大人儘早相見的期待和興奮之中,又是對身邊的一江一河,一景一色,一地一空的深深迷戀和神奇嚮往之中………
江上愁心千暮山,浮空積翠如雲煙。
天色依然是昏暗悽迷,江上是煙波萬重,只見從那情致華美的幕簾後邊,探出一個機靈的腦袋來,那雙明亮的大眼晴,在清晨的第一縷和暖的江風裡,忽閃忽閃,甚是可愛,猶如天上垂掛的兩顆搖搖墜的繁星,透露着潔白而又耀眼的光澤。
是,小魚兒!只見他,把頭悄悄地伸出幕簾,神秘兮兮,靈頑活潑地左瞅瞅,右望望。
見四周悄無人息,便躡手躡腳地,像一隻機靈可愛,畏手畏腳的小刺猥,慢慢地滾到船頭,然後盤膝而坐,激動不已地眺望着那一望無際,煙霧繚繞的江面。
天漠漠,江滔滔;
風綿綿,雲漫漫。
山娟娟,水漣漣;
煙緲緲,心漾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