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日,爲百里君熠求情的官員越來越多,甚至到後來,連一些聲名赫赫的文士和學者都出了面,尤其是科考將近,很多學子從四面八方趕來京都,從江南來的學子們一到京都便開始撰寫文章,爲百里君熠鳴冤。
承乾殿內,百里擎蒼翻看着手中一篇篇文章,怒火噴薄欲出:“好,真是好啊,朕從來不知道,一個皇子竟然在天下有這般威望!看看這些學子們的文章,真是言辭懇切、筆鋒犀利,就差直接指着朕的名字罵朕昏庸無道了!誰給他們的膽子,到底誰給他們的膽子!”
底下跪着的大臣們連忙勸解:“皇上息怒,那些學子們不過是道聽途說,當不得真的。”
“道聽途說?那就是京都之中有人在議論朕處置老五處置錯了?”
“皇上息怒。”
百里擎蒼整個人怒火燃燒,看着手中的紙張,猛地將其團成了一團扔在地上,狠狠地用腳碾壓:“一派胡言,簡直是一派胡言,朕倒要看看,這些人到底有幾個膽子,竟然公然議論皇家的私事!”
“皇上三思,那些學子們很多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撰寫文章爲五皇子殿下喊冤不過是受了蠱惑,若是皇上公然處置學子們,那恐怕會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吶。”
百里擎蒼雖然生氣,但還沒有失去理智,那些學子是真的處置不得,不然他在民間的威望將會大受影響,不過這口氣不出,他只覺得無比憋屈。之前,他也一直在思量是不是自己對百里君熠的處置太過嚴重了,尤其是在他將宮中勢力的名單呈上來之後。可是經歷了官員求情和學子們鳴冤之後,他心中的不忍全部轉變成了憤怒!這口氣不發出來,他坐立難安。
“來人,即刻宣五皇子入宮!”
底下的官員默不作聲,眼中的情緒卻格外的興奮,他們幾個當初都被百里君熠收拾過,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卻被降了職抄了家,後來畏懼於皇上手中的證據,這才發憤圖強,慢慢的重新獲得了皇上的信任,這一次,輪到他們出手報仇了,那還能客氣?
收到傳召,百里君熠換了衣服便跟着內侍進了宮。
紅菱站在沈凝華身側,不由得有些擔憂道:“小姐,殿下這次進宮不會有事吧?”
沈凝華笑了笑:“放心,不會有什麼事情的,這次學子們撰寫文章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甚至在背後推波助瀾了一把,放心吧,不礙事的。”不僅不會有事,如果一切順利,恐怕有人要倒黴了。
“兒臣參見父皇。”百里君熠走進大殿,對着百里擎蒼行禮道。
百里擎蒼看着他,心中怒火涌動,將腳下踩成一團的紙張踢給他:“看看,好好的看一看!”
百里君熠撿起紙團打開,快速的掃了一眼上面的文章。
百里擎蒼冷聲怒斥道:“老五,你真是好大的面子啊,看看那些學子說了什麼,處置你會危害江山社稷,會讓民心不穩,讓百姓失望,朕怎麼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這般有威望了?”
百里君熠皺着說道:“這些人簡直是一派胡言,父皇怎麼沒有派人將這些學子抓起來?”
一旁的官員插嘴道:“五皇子殿下,這些學子未來有可能是國之棟樑,怎麼可以動輒給他們抓起來?這會讓天下讀書人寒心的。”
百里君熠嗤笑一聲:“父皇是君,兒臣是臣,君要臣死,臣萬死不辭,這是最基本的爲臣之道,這些學子說是寒窗苦讀,可是連最基本的忠君道理都不懂,就算書讀的再好,考中了狀元也不能啓用!你爲學子說話,難道是覺得那學子說的有道理?”
插話的官員連忙辯解:“不,皇上,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百里擎蒼的神色略微冷靜下來:“君熠,這麼說來,你是主張處置那些學子了?”
“是,兒臣認爲應該嚴懲。學習文章,參加科考,爲的應該是報效君王,爲民辦差,這些學子來到京都之後竟然開始寫文章私自議論皇家之事,爲的不過是博取一個好名聲,甚至是藉着這件事情上達天聽,引起父皇您的重視,想來他們這些人的心思也沒用在科考辦差上,如此譁衆取寵、沽名釣譽之輩,留着他們有什麼用?”
百里擎蒼露出一個思索的表情,之前被氣昏了頭,現在想一想還真是事有蹊蹺,那些學子來自大江南北,百里君熠的名聲若是傳揚的那般廣闊,他身爲帝王怎可能一點都不知道,這其中有蹊蹺。
“老五,朕免了你的爵位,你可有覺得不甘心?”
百里君熠擡頭,面容格外的坦然:“兒臣沒有絲毫的不甘心。當初是兒臣拒絕父皇的賜婚在先,您沒有直接按照抗旨不尊的罪名懲處兒臣,已經是對兒臣格外的寬厚,兒臣感激都來不及,怎麼還會覺得不甘心?”
“嗯,那些學子們的確是有些不像話,可是若是直接處置了,被人誤解了難免會人生出不忿之情,你可有想到什麼兩全之策?”
百里君熠略微一思索,而後說道:“兒臣認爲,應該先寫文章駁斥那些學子的觀點,而後對帶頭的學子進行處罰,其他跟風者能寬宥的則可以容情寬宥一二,既懲處了應該懲處之人,又彰顯了皇家的肚量。”
“嗯,你說的不錯,那麼駁斥學子的文章便由你來寫吧。”
“是,兒臣領旨。”
聽到他答應的這樣乾脆,百里擎蒼心中反而有些發愣,那些學子們寫文章是爲他鳴不平的,他直接寫文章駁斥他們,就是直接罵別人多管閒事了,這樣一來,不光得罪了替他說話的學子,連其他人看了未免也會覺得他不知好歹,如此一來,就算是有好名聲,也毀的乾乾淨淨了。
百里擎蒼揮手讓衆人退下,他獨自待在大殿之中,只覺得有些頭痛。暗衛首領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大殿中,跪地稟報道:“主子,您讓調查的事情查完了。”
百里擎蒼擡起頭,起身走到暗衛跟前將他手上的摺子拿了過來,看完上面的內容,他的神色越發的恍惚:“你是說君熠呈上來的那些人手只爲他做過闖宮那一件事?”
“是,名單上面的人有夏家留下來的人脈,也有賢貴妃留下來的人脈,不過,兩方人都曾經得到過死命令,忠於君王,只在昭華公主和五皇子生命出現危機的時候救助他們一次,然後再也不會聽從他們的命令。”
百里擎蒼神色訝然,嘴脣略微動了動卻不會到該說什麼:“去查一查京都京都之中的流言和那些學子們,可有人在背後操縱?”
夏家留下來的人爲的就是保護靜言的後代,步雲傾的人也是如此,他原本猜忌百里君熠和沈凝華,就是因爲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如今調查卻顯示,他們是真的被逼無奈才動用了宮中的人手,還浪費了唯一一次保命的機會。難道一直是自己誤會了他們兩人?
看着暗衛呈上來的奏報,他的眉心不禁越皺越緊,調查的時候還顯示,這上面有些人已經被別人收買了,暗中幫着其他妃嬪和皇子辦事,百里君熠和沈凝華竟然還一無所知,顯然是對這些人根本沒有掌控力,不然也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百里擎蒼本身就是個疑心病很重的帝王,原本他心中深信百里君熠圖謀不軌,所以看他做什麼都覺得他別有用心,如今懷疑去了一些,很多細節呈現在腦海之中。那些官員求情也來的太過莫名其妙了一些,如果要求情爲何不在他罷免了百里君熠爵位的第一時間來求情?而且,他記得很清楚,那些官員當初都被百里君熠收拾過,吐出了大半家財,難道心中就沒有一點恨意?
還有那些學子們,所有的事情聯繫起來,他猛地意識到,也許有人利用了他,算計百里君熠和沈凝華!
百里擎蒼心中生出了懷疑,其他皇子和官員們卻還都不知道。之後的幾天,百里君熠的駁斥文章一發出來,很多學子禁了聲,不敢再說皇家的事情,不過流言卻甚囂塵上,說什麼百里君熠不知好歹,性格惡劣,怪不得皇上會處置了他,甚至有人猜測,他做了更加惡劣的事情,所以才引得皇上厭惡,連往日的情分都不顧了。
朝堂之上爲他求情的人也消失不見,反而是不少人開始攻訐百里君熠,說他性格桀驁、目中無人,不知道尊敬君父。
百里擎蒼一直安靜的聽着,派遣看管五皇子府的龍鱗軍也沒有撤回來,有時候還獎勵一番要求嚴懲百里君熠的官員,如此一來,官員們幾乎將百里君熠罵的十惡不赦。
調查流言和學子的暗衛很快送來調查結果,看到調查結果,百里擎蒼怒不可遏,猛地將奏本摔在地上:“好,真是好啊,朕從來不知道幾個兒子的本事都那樣大!”
除了年紀還小的七皇子、八皇子,其餘幾個皇子都參與進去了,三皇子鼓動官員假意求情,太子、二皇子暗中聯合進京趕考的學子,讓他們寫文章爲百里君熠求情,四皇子找人攻訐……
“真是朕的好兒子們,對付自己兄弟都不留餘地,若是有一天找到機會,是不是對付朕也這般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