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

?景監雖不解其意,但也是明白一二,道:“這故事我聽過,是說一個楚國人把他的一顆稀世奇寶的珍珠賣給一個鄭國的大商,那枚的珠寶是用散芳香木蘭樹的木製成的盒子來盛裝,再用用桂椒(香料)來薰盒子,最後還用一些精美的珠玉點綴其上,再輔助之以翠鳥的羽毛裝飾此盒子。coМ//鄭國的大商雖然買下了這個盒子,但他卻只要這隻盒子,而把珠寶還給了商人。這個說法有很多,有的人說是楚人眼光好,知道盒子比珍珠還要值錢,也有人說楚人傻,買的是珍珠,卻只拿盒子,瑤姬說這句話有什麼用意的嗎?”

衛鞅呵呵而笑。瑤姬笑着給二人盛酒道:“我家夫君身還的是一顆曠世的明珠,自然要用好的包裝來包盛着,若是有識貨的,自然知道外面的包裝只是虛有其表,不足爲道,可萬一是一個不知道的,給外面的東西迷住了,那就必然不是一個識貨之人,我家夫君任職做事,要付出的可是自己的性命,豈有貨與不識者的道理?自古神器都有擇主的能力,我夫君自然是一等一的人才,你們秦國求賢,賢也要看看秦國的秦公是不是一個可以聽命任事之人!”

景監站起來道:“如此,我立刻去與君上說話!”衛鞅笑語道:“莫急,莫急,明天再說只是這一喝,兩人都醉了。到了第二天,山東六國的士子亂了起來。

不知是怎麼回事,衛鞅第二次見秦公嬴渠樑的消息僅在一夜之間就傳出來了。

第一次,也就算了,但是第二次,卻是不堪了。兩次都是景監從旁引證,現在士子們一經鼓動,非同小可,從山東進入大秦的士子多達百人以上,這一鬧將起來,可是亂成了一片。特別是齊國的士子們就議論紛紛,說秦國只瞅着魏國士子,瞧不起別國賢士。來秦的士子中有秦國本地的趙亢,也有名士田常一應的人等。一時間,“魏國士子有何了得?”的憤然議論瀰漫了招賢館。不得以,景監只好把第三次的引薦放下,先安撫這些諸國的士子們。

士子們不約而同以離開秦國相要挾,提出當夜面見君上。景監心下明白,向場中拱手高聲道:“諸位先生,景監是否徇私枉賢?可以存疑。衛鞅是否有才?可以後觀。諸位請見君上,景監即刻進宮稟明。君上勤政敬賢,定然不會怠慢諸位先生。請諸位立即準備對策。”

士子們想不到這個很有實權的內史竟如此爽快,一時間倒是全場沉默。依許多士子的想法揣測,這個實權內史一定被衛鞅收買了;此等佞臣,不給他金錢,休想過他的關口,和山東六國一樣!今日向他提出面見國君,他定然拒絕,然後便鬧到國府,扳倒這個黑心內史!但卻沒有想到他竟然一口答應去請國君,卻也奇了。有些沒有對策或有他情者,竟是忐忑不安起來,原本準備藉故離開已經將包袱提在手裡的人,也頓時尷尬起來。

景監走下大石,對掌事吩咐,“好生侍奉先生們,今夜對策之前,那位先生也不能走。收拾庭院,準備迎候國君。”說完,上馬出了招賢館。一刻之後,秦公嬴渠樑便走馬而來。

他正在書房用功,接到景監急報也感意外,稍加思忖,感到這倒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便向黑伯吩咐了幾件事,和景監一起從容來到招賢館。招賢館庭院中已經佈置好露天坐席。秋月當空,再加上幾十盞碩大的風燈,偌大庭院倒也是明亮異常。士子們已經在各自坐席上就位,一片肅然安靜中透出幾分緊張。景監吩咐在前方中央國君長案的兩側再加了六張木案。剛剛加好,甘龍、嬴虔、公孫賈、杜摯、子岸、車英六位大臣便相繼來到入座。

場面如此隆重,顯然大出士子們意料,肅然靜場中有人緊張得不斷輕輕咳嗽。

秦公莊重開口道:“諸位賢士訪秦辛苦,嬴渠樑先行謝過。秦國求賢,未分良莠前,一體待之。今夜以衛鞅陳策之同等大禮,傾聽諸位先生的治秦國策,請諸位先生不吝賜教。上有青天明月,下有國士民心,嬴渠樑是否屈才枉賢?神人共鑑。”景監向場中拱手道:“敢請諸位賢士,先行報出策論名目,以爲應對次序。”士子們相互觀察,眼神探詢,竊竊私語,竟是無人先報。終於一人站起,布衣長衫,黑麪長鬚,高聲道:“我乃魏國士子王軾,訪秦十縣,深感秦國吏治弊端,呈上我的《治秦吏制策》。”書吏接過,恭敬的擺在秦公案前。

秦公嬴渠樑肅然拱手道:“多謝先生,嬴渠樑當擇日聆聽高論。”一陣**,有人站起高聲道:“訪秦有得,呈上我之《秦縣記》。”“吾推崇墨家,呈上《兼愛治秦》。”“呈上《無爲治秦》。”“呈上《百里奚王道治秦》。”“呈上《中興井田論》。”“呈上《地力之教未盡論》。”“我是《更張刑治論》。”一卷又一卷的報出呈上,秦公的案前已經堆起了高高一摞。大約在五十多卷時,秦孝公感覺還沒有聽到一個振聾聵的題目,場中卻突然靜了下來。

景監笑問:“如何?其餘先生?”經常忿忿然的齊國士子田裳霍然站起,手扶長劍,高聲道:“我是稷下士子田裳,不知秦公對非秦策論可否容得?”自報稷下學宮的赫赫名號與“田”字顯貴姓氏,又兼腰繫長劍神態倨傲,非但使甘龍等幾位大臣一臉不悅,就是場中士子,也是側目而視。秦公卻是精神一振,微笑答:“良藥苦口,良臣言悖。如何不容非秦之言?”“好!這是我田常的《惡政十陳》,秦公願聽否?”名目一報,場中一片譁然,甘龍等早已經是面色陰沉。面對秦國君臣和天下士子,公然指斥秦國爲“惡政”,等閒之人豈能容得?秦公卻拱手笑道:“請先生徐徐道來,嬴渠樑洗耳恭聽。”

紅衣士子田裳展開長卷,亢聲道:“秦之惡政有十:其一,窮兵黷武;其二,姑息戎狄;其三,君道乖張;其四,吏治闇昧;其五,貶斥私學;其六,田制混亂;其七,不崇孝道;其八,蹂躪民生;其九,崇武貶文;其十,不開風化。大要如此,請秦公思之。”

這《惡政十陳》,幾乎將秦國的政情治情悉數羅列,刻薄如君道乖張、蹂躪民生、不崇孝道、不開風化,使座中大臣無不憤然作色。嬴虔、子岸、車英三人同時緊緊握住了劍柄。

田裳卻是坦然微笑,站立場中,似乎在等候着秦國君臣的雷霆怒火。便是他的好友趙亢也是不敢相近,只在遠處看着。這時再看秦公,卻是肅然站起,向田常深深一躬,然後道:“先生所言,嬴渠樑雖感痛心疾,然則實情大體不差,嬴渠樑當謹記先生教誨,刷新秦國,矢志不逾。”一場狂風暴雨卻是變得如此風平浪靜,卻是讓衆人大出意料,士子們不禁拍掌高喊:“好——!”“秦公雅量!”十幾個士子紛紛站起,呈上手中卷冊,高報:“我的《窮秦錄》。”“我的《苛政猛於虎》。”“我之《入秦三論——兵窮野》。”“我也有對,《櫟陽死論》。”

紛紛嚷嚷,竟然全是抨擊秦國的簡冊,一卷一卷,堆滿了一張長案。秦公肅然立於攻秦簡冊前,一卷卷飛快瀏覽,竟是悚然動容。他回身對田裳等人拱手道:“公等骨鯁之士,請留秦國,以正朝野視聽。”田裳哈哈大笑,眉宇輕揚,淡然灑脫道:“秦公欲以我等爲官乎?我等痛斥秦國,秦公不記狂狷荒唐已知足矣,豈能留秦自討無趣?”非秦士子們紛紛應和,“多謝秦公!”“我等當離開秦國也。”“秦公胸襟似海,容當後報!”

秦公站上長案,向士子們拱手一週,慨然高聲道:“公等對秦國百年以來之諸種弊端,皆做通徹評點,切中時弊。嬴渠樑以爲,非秦者可敬,卑秦者可惡。諸位既敢公然非秦,亦當有膽略治秦,精誠之心,何自覺無趣?請諸公留秦,十日內確認職守。公等以爲如何?”又是深深一躬。抨擊秦政的士子們低下了頭,難堪的沉默。

古代的士人高義,大有良心,如此跑到秦國來在秦公的面前把秦國的政務從頭罵到了尾,人家卻是以理相待,這叫他們情何以堪。突然,田裳面色脹紅,嗆啷拔出長劍走到秦公面前!座中子岸一聲怒吼,“大膽!”長劍一揮,遠處幾名甲士跑步上來圍住了田裳。

秦公勃然變色,大喝一聲,“下去!”轉對田裳拱手道:“先生鑑諒,有話請講。”田裳向秦公深深一躬,激昂高聲道:“田裳身爲稷下名士,非但做《惡政十陳》,且鼓動同人離開秦國。然則秦公非但不以爲忤,反以國士待我。人云,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田裳當以熱血,昭秦公之明!”話音方落,長劍倒轉,洞穿腹中,一股熱血直噴三丈之外!

“先生——!”秦公大驚,撲到田裳身上。田裳拉住秦公的手笑道:“以公之胸襟,圖霸小矣,當,王天下。”說完,頹然後仰,撒手而去。變起倉促,所有的士子們都感到震驚,圍在田常的屍體周圍默然垂。秦公抱起田常遺體,安放到自己的長案上,眼中含淚,對景監肅然道:“先生國士,以上大夫之禮葬之。”滿場士子們莊重一躬,“謝過秦公高義!”

秦公向士子們拱手做禮,坦誠真摯而又不勝惋惜,“田裳先生去了,諸位勿以先生之慷慨激烈有所難爲。願留則留,願去則去。留則同舟共濟,去則好自爲之。秦國窮困,沒有高車駟馬送別諸君,遠道者贈匹馬,近道者牛車相送,每位先生贈送百金,以爲杯水車薪之助。”

另一名齊國士子田常感動哽咽,“我等離秦還鄉,皆因與秦地風習水土不合,其中亦有不堪艱難困苦者。是以我等沒有對策可呈,然絕無他意,尚請秦公詳察。”秦公不禁大笑,“周遊列國,士子風尚,入秦去秦,尋常得緊。十年後請諸位重遊秦國,若秦國貧弱如故,嬴渠樑當負荊請罪於天下。”“好——!”一片激昂,喊聲掌聲響徹招賢館。當南門箭樓上響起五更刁斗時,招賢館方纔恢復了平靜。第二天早晨,景監送走了三十多名東方士子,但是他不知道,這批流失的士子已經在雍城受到了東騎的誘惑,他們紛紛到了東騎去。

可惜的是,在東騎,他們並沒有得到理想的官位,有的人選擇留下任事,有的人則是離開了東騎,但不約而同的,他們把東騎的繁華故事帶到了東方的國家。在民間,開始流傳起東騎的故事,各大國雖然沒有把東騎人放在心上,但卻願意相繼的與東騎開展合作,進行商業,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紛紛入東騎,他們的進入,進一步的帶動了東騎的繁華。當近一年的時候,北信君從天山回軍後,帶回來的無數的財寶,本來財寶是財寶,很多的美玉香料還有奇珍都不能算是套現的財物,正是這些大商才把這批財寶進行了一定的消化,也是由此,成功的讓飛展的東騎度過了第一個經濟危機!

又是三日,忙得了閒,景監再見秦公嬴渠樑。兩人相見,話也不多說,秦公就讓他坐下進食。此時的秦公是在自己的書房內,在他的面前,是一鼎素鹽拌飯。景監幾欲垂下了淚來,沒有想到秦公到了秦國已經猶有餘富的時候還在如此茹素的生活。由於櫟陽的宮室小,景監雖然進來沒有多久,卻是知道,現在的內室裡面,只有老夫人在裡面。

如果是從前,那麼熒玉公主會動不動的跑進來,把老夫人的菜挾給秦公。雖然老夫人的飯食不是太好,可也算是比秦公好,如果秦公的飯食不好,就會讓熒玉給秦公挾幾箸的菜。雖然是公家,可卻同樣有着民家的親情。不過現在公主不在,所以秦公就吃這鹽拌飯了。不過話要說回來,其實秦公自己也不在意自己吃的是什麼。景監不由問道:“君上,何以不見公主?”秦公嬴渠樑笑了一下道:“熒玉從前沒有朋友,現在那個魏國公主來了,兩個人也能玩到一塊兒去,天天就是騎馬射箭,到處瘋了似的玩……昨天說要去藍田看看,就由她去了,她現在也知道輕重了,不會亂來的!”景監道:“君上放心魏國公主?”秦公道:“那只是一個小姑娘,給東騎王騙住了,跑到這裡來……那些士子又出什麼事了麼?”

景監深深一揖下來,秦公皺了皺眉,道:“你我交心,何必來這套多的俗禮?起來說話!”

景監不敢擡頭道:“臣請君上三見衛鞅!”秦公也不着惱,而是就鼎進食,然後嚼了嚼,道:“聽他的什麼?無爲?仁義?這些東西可以強我秦國麼?要是可以,本公再聽也是無妨!”景監道:“請問君上,君上信臣麼?”秦公微微一動,不悅道:“景監!”景監道:“君上相信公主麼?”秦公嬴渠樑一拍几案道:“景監,你太放肆了!”景監道:“臣只想請君上再見一面,如果不滿意,景監自戕向君上謝罪!”秦公放下青鼎道:“再見,你可不一定能活了!”景監道:“臣以性命擔保!”秦公搖了搖頭道:“罷,就再見一面!”

秦宮長廊——景監領着衛鞅朝長廊走來。景監低聲道:“衛鞅,我可告訴你,這次我的命也在你的身上了,如果你再不露真容,你可以拍**走人,我可要在君上面前自戕謝罪了?”衛鞅也是動容,他知道自己兩次戲弄了秦公,如果不是一般人,殺了他也在那地方。比如和氏璧,春秋時楚人卞和向厲王獻玉,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逐出國都。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楚文王繼位後,卞和三次獻玉,這才成功。僅僅是所獻的玉不對,就要砍左右腳的,衛鞅兩次晉諫,如果不是他身上有着士子的名號(殺賢害士爲衆所不容),僅此以點,就足可殺他n遍了。

想明此處,衛鞅也是心寒,忙向景監道:“放心,這次當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也!”

景監這才略微的放心,過去士子云集於秦,殺了衛鞅只怕士子們一轟而散,現在士子們大多離秦或就秦,衛鞅再要亂殺,殺他只是分分種的事情!景監一直把衛鞅帶到內宮。秦公在內而居坐,景監上前道:“衛先生來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八章 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675章 北秦大閱兵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53章 櫟陽城下第767章 送孟子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349章 衛鞅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470章 招民令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608章 步軍失敗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36章 情動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148章 會戎第130章 小熊之歌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806章 上古名劍現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237章 斷後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嬴山面君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687章 威脅論第67章 任性的熒玉第167章 地牢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119章 開端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82章 河西龍賈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四章 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92章 大軍訓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五章 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158章 女人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三十三章 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133章 黑暗的黎明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563章 秦趙同源
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八章 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675章 北秦大閱兵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53章 櫟陽城下第767章 送孟子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349章 衛鞅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470章 招民令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608章 步軍失敗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36章 情動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148章 會戎第130章 小熊之歌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806章 上古名劍現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237章 斷後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嬴山面君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687章 威脅論第67章 任性的熒玉第167章 地牢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119章 開端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82章 河西龍賈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四章 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92章 大軍訓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五章 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158章 女人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三十三章 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133章 黑暗的黎明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563章 秦趙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