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倩語無心,遂嘯不鳴之劍

眼瞅這段安快馬加鞭,急吼吼而來,就好似身負十萬火急的軍情。但等他一開口,卻在那兒只顧着打聽上清宮的道士來了沒有——饒是段安問得這般清楚,鮑楚雄還是覺着自己剛纔沒聽明白,忍不住要確認一下:

“張堂主?你說哪個張堂主?”

“咳咳…就是上清宮掌門靈虛真人派來、協助大人剿匪的上清宮、四海堂張醒言、張堂主……”

喘着粗氣兒的段安,將這句說得支離破碎。

“哦,是他啊。張堂主他已經來了!”

鮑楚雄一指站在旁邊的醒言。

醒言這時也過來見禮:

“在下便是張醒言。不知您找我有何貴幹?”

話還沒說完,那段安便搶着說道:

“謝天謝地!可讓俺趕上了,呼~”

略喘了喘,段安續道:

“我家大人,就怕你們已經出征了!”

一聽這話,那鮑楚雄頓時緊張起來,急急問道:

“莫不是匪情有變?!”

“不是。其實是段大人要親來送諸位出征。他怕你們已經出發,便讓俺先騎快馬奔過來招呼一聲。”

“哦,原來如此。”

鮑楚雄一聽此言,頓時把心放回肚裡;他心說:

“這纔對嘛。這些時日,俺每天都派有斥候在火雲山那邊刺探,也沒見回稟說那塊兒有啥異動。”

剛想到這兒,鮑楚雄卻似忽然記起什麼,有些奇怪的問段安:

“我說段安,太守大人不是跟俺說過,只要上清宮道長一到,我就要立即率部出發,不得延誤嗎?怎麼老大人又改主意了?”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依小的看,段大人他這次也是臨時起意。”

那段安現在也是一臉苦笑:

“兩三天前段大人就接到上清的飛鴿傳書,好像也沒怎地,只是挺高興。昨個兒,俺還見大人悠悠閒閒,白天和一班文友論詩品茗;晚上就在府衙酒宴招待了幾位訪客,好像也沒什麼事。可今個兒一大早,就來把俺從牀上拖起,着俺快馬奔來,叫你們且慢出征,還要好生招待張堂主,千萬不可怠慢——”

段安說到這兒,包括他自己在內,頓時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望向醒言——

鮑楚雄琢磨道:

“這少年莫不是有啥天大來頭?否則怎會讓太守大人如此眷顧?”

“唔……想起來了,林道長剛纔說,其實這張堂主入上清宮並沒多久,三四月前才離得馬蹄山什麼的——難道馬蹄山馬爺、他是朝中哪位大員?奇怪,我可從不曾聽說過有這麼一號人物。不過我認識的大官也不多……”

鮑楚雄在這邊疑神疑鬼,林旭那幾位天師宗弟子則想到:

“難怪天師真人提過,羅浮山上清宮和朝廷聯繫甚是緊密。想不到就這麼一個小小年紀的少年堂主,竟讓一郡之首的太守大人,專門趕遠路跑來交納。如此看來,上清宮在朝中的勢力,已是越來越大。唉!”

再想起自己天師宗的教民,往日所受的那些官府憋屈,頓時,這幾位天師宗弟子臉色都有些不自然起來。

且不提這幾人各懷心事,只聽那段安頓了頓之後,接着交待道:

“段太守明日一早便能趕到揭陽。小的就請鮑大人、張堂主,先耐心等一晚上。”

“對了都尉大人,能不能給小的先飲口水?這一路急趕,直把我給渴死了!”

一聽此言,鮑楚雄趕緊安排段安到一處營帳中歇下,並命人送上一大瓢清水。

雖然段安只是一家僕,但卻是段太守的心腹,對他鮑楚雄也不敢怠慢。

一郡都尉,對太守家奴如此恭敬,自有其原因。本來,都尉這一軍職品級,在當時並不算低。但此時天下稍安,武人地位已下降不少。在那中原之地,不少郡中的郡兵,甚至都已被撤銷;即使仍然保留,這都尉一職也往往由太守一人兼任。只有像南海郡這樣未開化的嶺南蠻疆,因爲民風彪悍,盜匪滋生,才原班保留下郡兵編制,用以保境安民。

不過,雖然嶺南諸郡的郡都尉仍由武人擔任,但卻受太守節制。所以,雖然現在郡都尉鮑楚雄,對太守大人這般忽然起興似的折騰大感不滿,但他仍然保持着一臉的笑容,安排好段安與諸位道長的住宿。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用過早飯之後,醒言便與鮑楚雄、林旭等人,一起在中軍帳中等候太守的到來。

鮑都尉手下三百名郡兵人馬,此時也都在準備着出戰前的諸般事宜,只等太守、都尉大人一聲令下,便即開赴火雲山征剿匪賊。

現在天光尚早,也就剛過雞啼二遍。藉着這空兒,鮑楚雄便跟醒言、林旭等人,細細介紹了一下這次所剿賊寇的具體情況。

原來,這股得妖人暗中相助的匪徒,老巢在揭陽縣西南與龍川縣接壤的火雲山上,據險結營,號爲大風寨。大風寨寨主名叫焦旺,只因毛髮枯黃,便得匪號“金毛虎”。

這匪首焦旺,雖然綽號威猛,但手底下功夫其實一般。只不過,焦旺其人雖長得五大三粗,但卻正屬於粗中有細一類的人物。與他打過交道之人,全都說他外憨內猾,着實是詭計多端。

正因爲如此,這金毛虎焦旺才能領着手底下的匪徒,躲過縣兵一次次追剿,並且還有餘裕吞併附近山頭的草寇,以致大風寨的人數越剿越多,最後幾有二三百人的規模。

這些匪徒,來去如風,劫掠如火,直讓附近幾縣民衆苦不堪言。火雲山羣寇,遂成揭陽幾縣的心腹大患。

不過,正應了那句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大風寨衆匪風頭漸勁,爲患漸烈,逐漸便引起南海郡各級官員的注意。終於,在三個多月前,大風寨在龍川某處劫掠時,因村民反抗,便將村中十幾戶盡數屠戮,釀成滔天血案,合郡爲之震動。此事傳開,州牧大爲震怒,嚴責南海郡太守傾盡全力剿除兇徒;否則,就要申告朝廷,將他免官治罪。。

如此一來,南海太守段宣懷,自然被搞得焦頭爛額;在上下催逼、羣情洶涌之下,更是嚴令郡都尉鮑楚雄,全力清剿大風寨賊徒。於是,在鮑楚雄領着郡兵一陣狠打之下,大風寨匪衆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小,最後龜縮到老巢火雲山中。同時,匪寨人數也越來越少,現在估摸着只剩下百來號人。

大風寨衆匪盤踞的火雲山,說起來也是揭陽縣一景。正是山如其名,火雲山石巖,皆呈火紅色。遠遠望去,整座赭紅的山體矗立在藍天之下,就像是座火焰山一般;連那飛過山頂的白雲,也都被映成紅彤之色,正如火燒紅霞。

而火雲山不僅山色似火,就連山上的草木,其枝葉也都呈現出一片火紅之色。關於火雲山,當地人還有一個傳說,說這山曾是那滅亡已久的南越國王室狩獵御苑之所。不過,這說法也就火雲山附近山民說說而已,其他人只要見到這山的怪異模樣,便不大肯相信這處山場,真有啥狩獵的價值。

不過,雖然這火雲山外貌奇特,但山勢並不險峻;這些暫時遁入山中的匪徒,被這些發了狠的郡兵剿滅,只是早晚間的事。

只可惜,就在鮑都尉一路窮追猛打,意圖一鼓作氣攻下大風匪寨時,那個放火搗亂的妖人出現了。每次郡兵攻上山去,便會被平地冒出的熊熊火焰阻住去路。而在追擊小股下山覓取水食的匪隊時,每每在快要得手之時,又會被一片火海擋住去路。

幾次攻擊,全都無功而返。沒辦法,鮑楚雄只好率部怏怏而回,請太守延請得道高人,來協助他鋤妖破匪。

說到這兒,鮑楚雄拳掌狠狠相擊,跟眼前這幾位正聽得入神的道門弟子說道:

“大風寨匪寇實在可惡!這次能得天師宗幾位道長幫忙,又有張堂主相助,一定能將這些鼠輩一網打盡!”

聽得鮑楚雄這番繪聲繪色的介紹,醒言幾人也是感同身受,直聽得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就隨大軍出發。

就在衆人摩拳擦掌之時,大約卯時將盡,忽聽得帳外原本軍士往來喧譁的聲音,一下子歸於沉寂。然後,就有位傳令軍士進帳稟報:

“太守大人來了!”

一聽這話,帳內幾人都是彈身而起,趕緊走出大帳去迎接太守大人。

來到帳外,醒言便看到一位冠服儼然的官員,正從一輛馬車中走下。晨光中醒言看得分明,這位鮑楚雄口中的段宣懷段太守,大約五十開外,身形偏瘦,面相方正,態度威嚴,頷下蓄有一綹鬍鬚,正隨風拂擺。

段太守下了馬車,便舉步朝這邊走來。鮑楚雄見狀趕忙迎上去,說道:

“大人足下小心——天氣炎炎,何勞段大人親來送軍出征?”

“呵呵,楚雄你有所不知。這次老夫來到揭陽,一來是送師出征,二來則是備得兩件小小禮物,要送給上清宮的張堂主,聊表我南海郡對他鼎力相助的謝意。張堂主在哪兒?快快帶我與他相見!”

段太守這前半句話還說得四平八穩,但到了最末,語氣卻變得頗爲急促,直看得鮑楚雄目瞪口呆,不知所以。

見太守大人提到自己,也毋須等鮑楚雄指引,醒言便趕緊上前一步,深深一揖,道:

“小民張醒言拜見太守大人。”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你就是張堂主?”

“正是。”

聽得確認,段大人便開始上下仔細打量起醒言來。

正在醒言被瞧得莫名其妙之時,便見段太守拈起頷下鬍鬚,連聲笑道:

“果然,果然!”

“呣?”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太守大人過獎啦!”

“張堂主不必自謙,老夫這句話你是當之無愧。”

這位原本官威甚重的段太守,此刻卻似已完全忘記鮑楚雄等人的存在,只管滿臉堆笑,一心跟醒言說話:

“這次老夫前來,正有兩樣東西要送給張堂主。來人!”

一聲召喚,旁邊一位典吏應聲上前,手中正捧着一隻紅漆托盤,盤中疊着一方水藍色的絲綢織物,旁邊擱着兩條飾着羽毛的旄尾,全都染成金黃色。

“這是?”

“此去剿匪,張堂主正是主力,豈可沒旐旆旌旗助其威勢?這方水藍玄鳥飄金旗,正是老夫命人連夜趕製,現贈與堂主,祝張堂主此去旗開得勝!”

說這話時,旁邊已有一隨從軍卒,取來一根青竹竿,段太守親手將那旗幟展開,套在竿首,接着又將那兩條旄羽在竿頭繫牢。

太守大人這番舉動,更把旁邊那位剿匪主將鮑楚雄看得直咧嘴。

此時,這竿旌旗已在清涼的晨風中展開。衆人擡首仰望,只見在那颯颯作響的深水藍旗幟上,正繪着一隻金色的朱雀神鳥。神鳥圖案造型簡潔,但極爲傳神,就像只活物一般。

衆人仰首望去,只見旗上那隻金色玄雀,在晨光輝影中隨風飄飛,羽揚翼張,傲然睥睨,恍惚間就似要從半空中飛撲而下。

“聽說堂主靜室築於羅浮山千鳥崖上,想來珍禽異鳥必多;而玄鳥朱雀又是守護南方的聖靈,主太平,老夫便自作主張命畫師繪此圖案,不知張堂主滿意否?”

“當然!當然!”

醒言現已是如墮雲霧之中,哪有說不好之理。而他身旁的瓊肜,看着旗上那隻栩栩如生的金色鳥兒,更是蠢蠢欲動;若不是面前有這麼多生人,說不定早就飛身跳上去仔細看個究竟。

這事似乎還沒完。又聽那段太守接着說道:

“不知張堂主此次出征,有沒有合適的坐騎?”

“稟過大人,坐騎我有;我曾在傳羅縣城買得一驢,雖然瘦了點,但腳力還不錯!”

“哈~張堂主說笑了,出征鬥法如何能騎蹇驢?來人!”。

段太守又是一聲喝令,便見馬車後面轉出一位馬伕,手中牽着一頭姿態神駿的白馬,朝這邊“踢踏”而來。

“這匹白馬,名爲飛雪,是我府衙中最爲雄健的駿馬。現在就講飛雪贈與張堂主,祝張堂主此次出征,馬到成功!”

“這個……太守大人實在太過盛情,晚輩恐怕承受不起。”

此時不光鮑楚雄直咧嘴,醒言也覺着有些不合適起來,趕緊出言推辭。

“哈哈,賢侄說得哪裡話來~”

見醒言自稱“晚輩”,現在這段太守的稱呼也變了;只聽他說道:

“賢侄奔波數百里,都是爲我治下子民謀福。老夫這兩樣薄禮,只取個口彩,賢侄不必推辭!”

“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等此戰歸來再作論處。”

醒言見段太守神色堅決,知道一時也不好推辭,便暫且收下他這份厚禮。

而他從段太守方纔這句話中,也終於有些明白太守大人爲何對他如此禮遇:

“原來都是爲了治下子民啊!——段大人真是位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的賢明好官!”

心中正佩服着,忽聽那段宣懷段大人訝道:

“咦?賢侄背後這把寶劍,倒是頗爲奇特。可否借予老夫一觀?”

原來,正是段太守看見醒言那把毫無修飾的無名古劍,從他背後露出黝黑粗簡的劍柄。

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醒言還是趕緊將無名劍取下,遞與段太守。

段太守將這鈍劍在手中略略翻動了一下,便笑道:

“醒言賢侄,這劍頗爲沉重,怕是不甚趁手;看這鋒刃無光,似乎還沒開鋒,又如何能在陣前防身對敵?不如,賢侄就先用着老夫的佩劍。”

說着,段太守就將鈍劍遞還醒言,待他重新背好之後,便解下腰間佩劍,連鞘遞給醒言,說道:

“賢侄可拔劍一觀。老夫雖是文官,這把隨身佩劍也非名劍,但總還算輕便鋒利。”

醒言此時已抽出鞘中寶劍,放在眼前觀瞧——只見這劍刃口鋒芒畢露,寒光閃爍,果然是把利器!

正看時,只聽那段太守諄諄教誨道:

“俗語云,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臨陣殺敵非同兒戲,兵刃鋒利與否,實在不可輕忽視之。”

“這……”

“已受大人旗馬,又如何再敢覬覦大人的隨身佩劍?晚輩萬萬不敢從命。”

雖知段大人這番美意,是出於勤政愛民之心,但醒言還是覺着有些承受不起,連聲稱辭不受。

而旁邊林旭等人,目睹這一幕,正是張口結舌,心情複雜;那位鮑楚雄鮑都尉,則又開始擴大考慮範圍,努力回想朝廷中有沒有叫“馬蹄山”的高官顯吏。

見醒言推辭,這位文士出身的郡守說道:

“正所謂寶劍贈英雄,張賢侄英雄年少,老夫贈劍也是理所……啊!”

剛說到這兒,附近幾人卻突然只覺眼前烏光一閃,然後便見醒言背後那把不起眼的鐵劍,現在竟沖天而起,宛如游龍一般,在衆人頭頂飛舞一圈,嗡然作響,然後便一頭紮下!

只聽“喀”一聲輕響,就如斧入腐竹,這飛劍已將醒言手中那把太守佩劍,輕輕割成兩截;然後,便是“倉啷”一聲鐵器墮地之響傳來。

還沒等衆人來得及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卻又見剛纔那把飛斬而下的鐵劍,“唰”的一聲,已不偏不倚的鑽入少年左手劍鞘之中!

現在,這把肇事的無名劍,正從太守那把黃金虎吞口暗綠鯊皮劍鞘中,露出仍舊平凡無奇的劍把來。只是這時,再沒人覺得這把劍駑鈍簡陋。

“完了,這劍不早不晚,偏在這時候賭氣搗亂,這下可闖了大禍了!”

醒言心中哀嘆,正要稱罪之時,卻發現那太守段大人,雖見自己佩劍被斬斷,卻不僅沒生氣,相反的,看那神色,似乎他對自己佩劍折斷一事,還覺着挺高興:

“原想不到賢侄寶劍竟是如此利器!賢侄你瞧,老夫這把劍鞘,正合劍意。既然貴劍已擇其居所,賢侄就不要再推辭了。”

段太守只想着贈出劍鞘,但林旭、張雲兒、盛橫唐幾人,盡皆對醒言方纔那靈動無比的飛劍之術震驚不已。正在衆人臉上變色之時,那位同樣驚奇的鮑楚雄鮑都尉,開口問道:

“張堂主,你昨日不是說,你不會貴派的飛劍術來着?”

“呵~不瞞鮑都尉,我真不會本門馭劍訣。只是俺這劍有些古怪,常常不待驅使,便自個兒飛到空中,實在讓人頭疼!”

“原來是件通靈的寶物!”

衆人頓時恍然大悟,同時也都羨慕不已。同屬道門的天師教三人,目睹醒言的神劍,現在也是別有心思——

張雲兒一臉欣羨:

“哇!想不到張道兄的寶劍竟如此神奇~上清宮的寶物真多也!”

林旭則暗自不平:

“想不到那上清宮,爲爭得馬蹄山福地,不僅給這少年許下堂主之職,還送他如此寶器,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盛橫唐卻有些搖頭:

“唉,寶物歸寶物,只是這少年還不懂驅用。真可惜了……”

且不提衆人各樣心思。在段太守將這幾樣物事送與醒言之後,便着鮑楚雄點齊兵馬,他在點兵高臺上說了一番鼓舞士氣的話兒,然後便命郡都尉鮑楚雄,正式率軍出征。

少年醒言,終於要踏上未知的征程。

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2章 春到香國,月中誰墮瑤魄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9章 迷離仙夢,幻作別樣春霞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10章 清結幽人夢,花落頭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5章 寄情魚鳥,驚魄三生蝶夢卷首詞九迴腸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1章 去留隨意,閒探風月江山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17章 元靈初聚,煉化劍膽琴心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1章 神威難測仙顏露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1章 三生系夢,徘徊芳路煙塵第4章 月缺花飛,肝膽誰憐形影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卷首詞凌波步晚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5章 情趣自然,憐仰不可方思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6章 千山雪舞,輝耀碧朵靈苞第6章 電雨疾風,晴後浮生燕壘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11章 亂紅深處有奇緣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6章 暗潮洶涌,藏滄海之奇勢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17章 雲飛鶴舞,清氣吐而成虹第12章 梅妻鶴子,一杯水遠山遙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處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7章 卷蘊丹霞,浣盡愁思塵慮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發悲音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14章 幻徑迷蹤,誰悲失路之人第3章 媚月嬌花邀笛步卷首詞逍遙志第5章 恨魔障之功高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28章 銀河洗劍忘卻五湖風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第13章 洞底觀天,認麋鹿以爲馬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憑欄看劍,窺見身外之身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6章 石上三生夢,雲中似返魂第1章 傅粉佳兒,思倚天之絕壁第7章 節外生枝,欲嘗四海水味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
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2章 春到香國,月中誰墮瑤魄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9章 迷離仙夢,幻作別樣春霞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10章 清結幽人夢,花落頭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5章 寄情魚鳥,驚魄三生蝶夢卷首詞九迴腸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1章 去留隨意,閒探風月江山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17章 元靈初聚,煉化劍膽琴心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1章 神威難測仙顏露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1章 三生系夢,徘徊芳路煙塵第4章 月缺花飛,肝膽誰憐形影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卷首詞凌波步晚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5章 情趣自然,憐仰不可方思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6章 千山雪舞,輝耀碧朵靈苞第6章 電雨疾風,晴後浮生燕壘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11章 亂紅深處有奇緣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6章 暗潮洶涌,藏滄海之奇勢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17章 雲飛鶴舞,清氣吐而成虹第12章 梅妻鶴子,一杯水遠山遙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處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7章 卷蘊丹霞,浣盡愁思塵慮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發悲音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14章 幻徑迷蹤,誰悲失路之人第3章 媚月嬌花邀笛步卷首詞逍遙志第5章 恨魔障之功高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28章 銀河洗劍忘卻五湖風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第13章 洞底觀天,認麋鹿以爲馬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憑欄看劍,窺見身外之身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6章 石上三生夢,雲中似返魂第1章 傅粉佳兒,思倚天之絕壁第7章 節外生枝,欲嘗四海水味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