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

(求首訂!)

被蒼飛一通亂殺,守城的南宋兵士都膽寒起來,在防守的時候疏漏百出。

這就給下方進攻的屠蒙軍機會,很多屠蒙軍將士趁機架起雲梯攀上了城池,協助蒼飛,和宋軍廝殺起來,讓襄陽城北門城牆陷入混亂之中。

有蒼飛這個大殺星在,結局早就註定了,襄陽城北門的宋兵不是投降,就是被殺,很快就落入了屠蒙軍的控制中。

北門大開,屠蒙軍蜂擁入城,宋軍和屠蒙軍廝殺成一團。

這一戰持續了大半日才結束,勝利自然是屬於屠蒙軍的。

宋軍的抵抗一開始還較爲激烈,但是後來就有些不堪了,紛紛投降,一點兒節操都沒有,想來是覺得大家都是漢人,投降也不算什麼,而且蒼飛以仁義名傳天下,那他們就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

這一戰,幾乎是一面倒,屠蒙軍大獲全勝。

襄陽城中的宋軍多達二十萬,輔助守城的民夫也十萬之衆,兵力雖然比屠蒙軍弱,但是守城的話,絕對是足夠的,只是在蒼飛的幫助下,北城被破,城池的優勢就消失掉。

而城池被打破,宋軍的士氣當即就泄掉,再也無心戀戰了。

並且宋軍的統帥是襄陽城守呂文德,在歷史上這呂文德還算一個人物,可這不是歷史,而是神鵰俠侶世界,這呂文德也就是廢物一個,在原著中他能守住襄陽多年,全靠郭靖,如今郭靖不再,他無所依靠,敗局已定了。

呂文德一直都沒有在前線,蒼飛的斬首行動無法執行,直到打入城守府,纔將呂文德揪了出來。

“見過秦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呂文德見到蒼飛的時候。半分猶豫都沒有,直接就跪地投降。

蒼飛冷冷的看着他,忍着一掌將他拍死的衝動,將他招降了。

對於呂文德。蒼飛殊無好感,這傢伙貪生怕死就算了,連投降也不機靈一點,早早投降的話,屠蒙軍和宋軍的傷亡也不會那麼多。偏偏這呂文德就是不識趣,等到城守府被攻破,兩軍的戰事幾乎都平息下來才投降。

如果不是要讓呂文德做表率,展現他大秦皇帝廣闊的胸懷,向南宋的百官和守軍表明,投降大秦的話,可以免得一死,他早就將呂文德五馬分屍了。

甚至爲了讓以後有更多的宋朝官員投降,蒼飛還忍着噁心,給呂文德不菲的封賞。

在襄陽城沒有停留太久。三日後大軍就繼續出發。

這一次大軍不再集結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前進。

張遠統兵十萬,往四川方向殺去,配合從關中出發的屠蒙軍偏師奪取四川。

華方生統兵二十萬,南下湖北,作爲中路。

而蒼飛則帶着二十萬部曲,直撲江南,目標直指南宋的都城臨安。

……

秦宋之戰足足持續了兩年時間。

張遠在關中偏師的輔助下,將四川攻了下來,速度最快。

南宋主力都在江南和湖北一帶。四川的兵力較爲偏弱,給了張遠可乘之機。

隨後湖北也在華方生的進攻下淪陷,湖北的一半宋兵都在襄陽,在襄陽一戰後大半都成了大秦的俘虜。湖北宋軍自然無法抵擋屠蒙軍的進攻了。

甚至,華方生直接統領屠蒙軍南下,殺入湖南和兩廣,組建水師登陸海南島。

至於蒼飛,則是殺入江南,雖然江南的宋軍兵力最多。也最爲精銳,但依舊只有被滅的份兒。

一路所過,蒼飛甚感無趣,就算殺入臨安,進入皇宮,也沒有半點難度,連他預料中的大內高手都沒有遇到。

因爲宋帝逃走了!

宋帝在蒼飛兵至臨安前,從海路逃亡,也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那些大內高手自然跟着宋帝,這讓蒼飛錯過了會一會那些高手的機會。

他知道黃藥師的徒弟曲靈風就是因爲進入大宋皇宮,想偷盜名貴字畫給黃藥師,討黃藥師歡心,被大內高手擊殺掉的。

黃藥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名貴字畫向來喜愛。

曲靈風是黃藥師大弟子,那些大內高手能將他擊殺,想來定然有武功高強之輩,蒼飛如今武功太高了,罕逢敵手,正想看看大宋大內高手的功夫,結果卻是撲了一個空。

隨後他一路南追,帶領屠蒙軍殺入福建,卻是依舊沒有找到宋帝的蹤影,也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他派部曲繼續南下,他自己則返回臨安。

在回到臨安的時候,蒼飛得到了兩個消息。

一個是大理皇帝答應舉國歸附,但要求保留段氏的王爵之位,鎮守大理。

蒼飛對此冷笑不已,恐怕這位大理皇帝在一燈大師的規勸下,對權勢還有眷戀。

原本他還想看在一燈大師的面子上,給大理皇帝一些優待,但看樣子是不行了,當即命令張遠和華方生,一個從四川南下,一個從兩廣西進,直撲大理。

第二個消息,是北方蒙古的內亂暫告一個段落。

忽必烈終於戰勝了阿里不哥,奪取了蒙古大汗之位,開始整軍備戰,準備再次南征大秦,宣稱是爲死去的蒙哥報仇,但蒼飛知道這不過是個籍口,蒙哥身死估計忽必烈高興得緊,不然他未必有機會登上蒙古大汗之位。

忽必烈計劃南征,估計和蒙哥的心思差不多,想依靠戰爭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蒙古帝國和中原的皇朝可不一樣,蒙古人野蠻得緊,各部落在之間的關係並不太緊密的,蒙古大汗雖然有號令衆部落的權力,但是其他部落未必會遵從,除非蒙古大汗有足夠的權威,否則其他各部肯定會陽奉陰違,甚至公然反叛的。

而且蒙古準備南征,其實也有防守的意思,大秦吞併了南宋,大理也岌岌可危,實力可謂空前膨脹,忽必烈再也不敢輕視大秦了。

歷史上中原皇朝強盛,就會掃蕩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減丁,讓北方遊牧民族無法強盛起來。

而北方遊牧民族強勢,就會選擇南下劫掠,希望可以將南方當成他們的跑馬場,將漢人百姓化作他們圈養的牛羊。(未完待續。)

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十六章 成昆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二十五章 公敵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風波惡第八十四章 馮默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五十八章 困惑的喬峰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七十五章 折磨阿紫第四十五章 蠱毒後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附加任務第四十四章 活見鬼了!第二十八章 無量事了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蒼通第一章 逼問第十三章 武當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六十六章 找尋幸福第十九章 再現第六十二章 大揭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壓神鵰女俠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八十一章 後宮諸女第四十二章 夫妻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三十七章 震怒第二十一章 蒼通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十五章 懲罰李莫愁第四十章 張猛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十二章 笑傲終第三十四章 奪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輪寺第一百零六章 拜託了!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十四章 古墓第四十章 誤會第一百零五章 戰起第十一章 重回華山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一百零三章 喝酒斷義第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八十九 2 章 司空玄的請求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十六章 李靖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遼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五章 一幕幕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四十七章 征服陛下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零九章 這是大結局嗎?我不信!第一百四十章 相認第十七章 華山第十七章 杜伏威第八十二章 少帥風采第十二章 鄱陽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鳩摩智之殤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心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殺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二十四章 戲劇第三十八章 苗女風情第五十九章 深重的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鏢斃命第二十六章 小龍女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十七章 時間不多了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夏銀川公主李清露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三十七章 起疑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二章 羅剎女傅君婥
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十六章 成昆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二十五章 公敵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風波惡第八十四章 馮默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五十八章 困惑的喬峰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七十五章 折磨阿紫第四十五章 蠱毒後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附加任務第四十四章 活見鬼了!第二十八章 無量事了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蒼通第一章 逼問第十三章 武當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六十六章 找尋幸福第十九章 再現第六十二章 大揭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壓神鵰女俠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八十一章 後宮諸女第四十二章 夫妻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三十七章 震怒第二十一章 蒼通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十五章 懲罰李莫愁第四十章 張猛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十二章 笑傲終第三十四章 奪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輪寺第一百零六章 拜託了!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十四章 古墓第四十章 誤會第一百零五章 戰起第十一章 重回華山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一百零三章 喝酒斷義第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八十九 2 章 司空玄的請求第六十四章 蒼飛出手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十六章 李靖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遼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五章 一幕幕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四十七章 征服陛下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零九章 這是大結局嗎?我不信!第一百四十章 相認第十七章 華山第十七章 杜伏威第八十二章 少帥風采第十二章 鄱陽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鳩摩智之殤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順心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殺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二十四章 戲劇第三十八章 苗女風情第五十九章 深重的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鏢斃命第二十六章 小龍女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十七章 時間不多了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夏銀川公主李清露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三十七章 起疑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二章 羅剎女傅君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