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通敵

吳孝良決定控制穆克薩這個全外蒙物資集散量超過一半的城鎮,究其原因是要在根子上斷了肯特山以西日軍的物資供應,如今綏東軍控制了外蒙東部的車臣汗部,由奉天以及吉林至外蒙的交通已經全在他的控制之下,日本人的物資想抵達庫倫,非得從車臣汗部過境不可。

所以,穆克薩這個物資集散地就成了關鍵,吳孝良以徵用爲藉口,並答應錢貨同時交易,打消各種疑慮,穩住了這些商人。同時,又發佈軍管令,禁止與敵佔區通商,一旦抓獲便會以通敵罪論處。

該說的都說完了,吳孝良宣佈散會,商人們患得患失的離開蒙古包。

“這個年輕的吳大帥還是毛嫩啊!”

“誰說不是那,太好糊弄!”

“如今哪個大帥不打欠條?打了欠條誰敢不給送貨?”

這些商人絕大多數來自山西,晉商壟斷蒙古商路,早在明朝時期便是如此,明末時更是與後金眉來眼去,暗通款曲,正是由於晉商的存在,後金才挺過了明朝的物資封鎖。吳孝良於前世,看過許多關於晉商在明清時期的文章,真假不論,卻是對他們沒有半點好印象。只希望這些人,在自己的直轄老老實實的,不要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只要這些商人不將物資資敵,吳孝良在此地甚至還想扶植一部分商人,畢竟通商可以有利於地區的繁榮發展,就長遠打算來講這是一件好事。綏東軍有自己的物資運輸渠道,肅清車臣汗部之後,物資已經從濱江延中東鐵路經呼侖,再轉由卡車源源不斷的運來外蒙。據報第一批物資已經過了克魯倫,不日即將抵達穆克薩。

半月以來,彈藥消耗的已經見了底,在第一批物資運抵穆克薩之前,不適宜有大動作。綏東軍偵騎四出,幾日下來,對庫倫附近的情況也算是摸了個七七八八。

原本佔領庫倫的是恩琴所率領的哥薩克,但是前一陣突然從東方來了幾千人的日本軍隊,他們強攻庫倫,恩琴設置的防線竟然不堪一擊,炮擊準備之後,僅僅一個衝鋒便將其突破。

恩琴所部的哥薩克兵敗如山倒,四處奔逃。但是,他並不甘心,重新集結部下,又糾集了一部分蒙古人後,再次對庫倫發起攻擊,但是他所率領的烏合之衆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日軍的對手,結果又毫無懸念的敗下陣來。不過,這一次日軍沒有給予其安然逃離的時間,日軍從庫倫城中涌出,將恩琴部衆向東驅趕,結果就出現了吳孝良和李振清剛剛抵達肯特山山口事的那一幕。

經過幾天的修整,綏東軍在草原上連日顛沛所帶來的疲憊消失無蹤,只等物資彈藥一到,便發起對庫倫的總攻。在綏東軍內部到處都瀰漫着這種情緒,但在司令部內,吳孝良和李振清對形勢的判斷卻並不樂觀。首先,想進攻庫倫就必須翻過肯特山,而肯特山山口是綿延數百華里內唯一的通路,日軍已經在山口內的高地上修築了工事,裡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因此,拿下肯特山山口是擺在綏東軍面前的第一個難題。第二個難題是,據馬利諾夫斯基一方最近傳遞過來的消息,捷克軍團的熱南將軍已經派出了超過一個旅的步兵南下庫倫,這些人此來不善,絕對是敵非友。如果他們和日本人勾結起來,將嚴重的增加綏東軍壓力。

此番前來,吳孝良帶了第一師三個團,其餘的部隊則留在中東路沿線,確保運輸線的暢通。爲了補充兵員不足的問題,他令李振清率領剛剛成軍的綏東第一混成旅開往外蒙與其會和。這樣,他們的兵力滿打滿算才一旅零三團。對付庫倫守軍超過近兩個旅的兵力,實在是捉襟見肘。

並且,讓吳孝良更爲擔心的是徐樹錚的下落,如今庫倫已經就在眼前,但是卻還沒有他的消息,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不論中華民國還是北洋政府都承受不住失去一個陸軍總長的結果,所以不論他戰死還是被俘,都是糟糕透頂的結局。但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吳孝良的心也天天的向下沉,這位在歷史上名聲並不是很好的徐總長對他有知遇之恩,在個人感情上,他是最不希望那兩種可能發生的。

但最近一段時間,總有商人來到司令部報告發現了疑似徐樹錚屍體的消息,幾次勘察過後,發現均是僞造的現場,屍體也不是徐樹錚的屍體。事後,吳孝良覺得十分蹊蹺,便找來李振清商議。

“李大哥,你怎麼看這些怪事?”

“最近頻頻發現僞造的徐總長屍體現場,看來是有人故意在打擊我們的軍心!”

李振清的看法與吳孝良一致,他也認爲蹊蹺,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弄出來擾亂軍心,如果綏東軍一方馬虎大意,錯認了屍體,那對北洋政府以及綏東軍絕對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打擊,所幸幾次陰謀都被識破。

李振清忽然想起一件事,最近有一支來自山西的商隊行蹤不定,偵騎幾次彙報在肯特山發現過他們的蹤跡,只是沒有發現他們具體動向的證據,聯想起在肯特山附近發現的幾個僞造的徐樹錚遇害現場,他有種直覺,這絕不僅僅是巧合。

“還有,最近晉商中有人很不安分那,咱們要不要採取措施?”

吳孝良聽李振清的話鋒一下子轉到了晉商們的身上,知道自己這位大哥絕不會無的放矢。

“難道有證據表明他們參與了這些事件?”

李振清沒點頭也沒搖頭,而是不置可否的回答。

“最近偵騎在肯特山附近頻頻發現他們的蹤跡,而且幾乎都是同一支商隊。”

“如果想懲治這些害羣之馬,就必須抓住證據,緊緊憑這些臆想和猜測,是難以服衆的。”

他想了想隨即又嘆口氣,又繼續說道:

“從今天開始,派出憲兵化妝偵查,一定要將這羣賣國賊一網打盡!”

如果僞造現場的推論屬實,這些商人既然敢通敵,那麼資敵的事情也一定乾的出來,這比僅僅是通敵所造成的後果要嚴重的多。倘若果真如此,他的計劃可真就要大打折扣了。

第471章 城下之盟(十三)第328章 何去何從第321章 淺田之死第254章 戰艦出海第286章 公審意外第189章 變故第287章 滿洲里來電第454章 吳淞要塞(十八)第478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六)第82章 表態第593章 空襲第153章 歸來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482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第513章 再見(三)第470章 城下之盟(十二)第226章 二愣子第245章 擴軍第462章 城下之盟(四)第121章 兵進延吉(二)第556章 幽燕非故國(十四)第71章 返程(二)第593章 空襲第397章 談判插曲第284章 濱江鎮守使第627章 可能不死嗎?第98章 杜疤瘌第606章 再炸第391章 敗亡在即第201章 伏擊第618章 調兵第41章 護國支隊第453章 吳淞要塞(十七)第449章 吳淞要塞(十三)第380章 去勢留人第483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一)第103章 被俘第444章 吳淞要塞(八)第83章 風起第569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八)第136章 艦隊的慘敗第152章 招安第452章 吳淞要塞(十六)第346章 風雲突變第150章 逮着大魚第127章 打謝爾蓋屁股第606章 再炸第231章 棄子第92章 通牒第20章 連番巧遇第606章 再炸第267章 原敬上臺第206章 亂象第311章 反咬一口第46章 博弈籌碼(一)第109章 土匪聯軍第201章 伏擊第406章 石油戰爭第326章 北上求戰第313章 駐紮穆克薩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252章 談判尾聲第135章 日本的偷襲第337章 息兵通電第278章 兄弟第247章 袖珍艦隊第257章 中彈第165章 牛刀宰雞第63章 三封電報第193章 人命欠條第294章 消滅鬆井第527章 再見(十七)第262章 定策第98章 杜疤瘌第393章 晉升上將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628章 更改會址第138章 突襲第263章 武藤的選擇第181章 逃生第471章 城下之盟(十三)第457章 吳淞要塞(二十一)第111章 東寧攻略(二)第215章 看押過沙皇第541章 再見(三十一)第521章 再見(十一)第23章 孝良遇刺第287章 滿洲里來電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28章 別了奉天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357章 分田大會第134章 一波又起第83章 風起第62章 總統出走第5章 接官廳第50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二)第154章 準備啓程第524章 再見(十四)第550章 幽燕非故國(八)
第471章 城下之盟(十三)第328章 何去何從第321章 淺田之死第254章 戰艦出海第286章 公審意外第189章 變故第287章 滿洲里來電第454章 吳淞要塞(十八)第478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六)第82章 表態第593章 空襲第153章 歸來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482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第513章 再見(三)第470章 城下之盟(十二)第226章 二愣子第245章 擴軍第462章 城下之盟(四)第121章 兵進延吉(二)第556章 幽燕非故國(十四)第71章 返程(二)第593章 空襲第397章 談判插曲第284章 濱江鎮守使第627章 可能不死嗎?第98章 杜疤瘌第606章 再炸第391章 敗亡在即第201章 伏擊第618章 調兵第41章 護國支隊第453章 吳淞要塞(十七)第449章 吳淞要塞(十三)第380章 去勢留人第483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一)第103章 被俘第444章 吳淞要塞(八)第83章 風起第569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八)第136章 艦隊的慘敗第152章 招安第452章 吳淞要塞(十六)第346章 風雲突變第150章 逮着大魚第127章 打謝爾蓋屁股第606章 再炸第231章 棄子第92章 通牒第20章 連番巧遇第606章 再炸第267章 原敬上臺第206章 亂象第311章 反咬一口第46章 博弈籌碼(一)第109章 土匪聯軍第201章 伏擊第406章 石油戰爭第326章 北上求戰第313章 駐紮穆克薩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252章 談判尾聲第135章 日本的偷襲第337章 息兵通電第278章 兄弟第247章 袖珍艦隊第257章 中彈第165章 牛刀宰雞第63章 三封電報第193章 人命欠條第294章 消滅鬆井第527章 再見(十七)第262章 定策第98章 杜疤瘌第393章 晉升上將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628章 更改會址第138章 突襲第263章 武藤的選擇第181章 逃生第471章 城下之盟(十三)第457章 吳淞要塞(二十一)第111章 東寧攻略(二)第215章 看押過沙皇第541章 再見(三十一)第521章 再見(十一)第23章 孝良遇刺第287章 滿洲里來電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28章 別了奉天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357章 分田大會第134章 一波又起第83章 風起第62章 總統出走第5章 接官廳第50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二)第154章 準備啓程第524章 再見(十四)第550章 幽燕非故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