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幽燕非故國(十)

“大呼小叫成何體統,出去。”

蔣中正破天荒的沒有破口大罵,但眉頭擰的都快像一座山了,顯然是在剋制着自己的極大不滿,侍從喘息稍定也顧不得委員長的態度,繼續說道:

“吳,吳上將又活了。”

“哪個吳上將。”

何應欽順口問道。

隨着侍從脫口而出的話,以及何應欽的反問,原本還亂哄哄的會議室驟然間鴉雀無聲,一雙雙眼鏡都緊盯着滿臉緊張的侍從。

那侍從確認道:

“就是山東省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吳孝良上將啊。”

“……”

一時之間,蔣中正認爲是自己聽差了,身體前傾,半個屁股離開椅子,重複問道:

“再說一遍是誰。”

“吳孝良。”

“消息已經確認了嗎。”

“千真萬確,吳上將十分鐘前通電全國。”

蔣中正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完了,吳孝良一回山東,還未來的及爆發內鬥的山東軍各系人馬,必然將偃旗息鼓,功敗垂成啊,如果,山東軍之間已經相互火併,內鬥已經既成事實,那麼即便吳孝良活着並且安然返回濟南,對形勢也於事無補,可目前情況是山東軍的幾家只是拉開了架勢,並沒有動手,所以對於山東軍而言還有挽回的餘地。

可吳孝良是如何回到山東的呢,難道他沒被炸死,可那些從爆炸中僥倖逃生的人中並沒有觀察到吳孝良,那他又怎麼可能安然無恙呢。

蔣中正現在十分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用一種近似乎一字字往出擠的語調問道:“在做諸位誰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誰又能告訴他什麼呢,在場與會的高官們知道的還沒他多呢,就連行政院長汪精衛都一肚子的狐疑,誰知道你老蔣背後搞的什麼鬼,都傳吳孝良是你派人炸死的,這是八成可靠,可姓吳的不但沒死現在還活蹦亂跳的回到了濟南,老蔣這些日子黑鍋背的有點冤啊。

蔣中正倒黴,汪精衛喜聞樂見,他甚至在大傢伙愣神的功夫裡,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思路,那山東的吳孝良既然和老蔣已經勢不兩立,那麼自己能不能將他拉倒自己的陣營中來,以做奧援,他雖然在黨內的資歷和威望都搞過蔣中正,但每次與之爭鬥都完全落於下風,說穿了就是手中沒有槍桿子。

這吳孝良雖然不是什麼易與之輩,但與自己合作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大家雙贏,何樂而不爲呢,汪精衛爲自己這突然閃現的靈光興奮不已,但卻只是深深的藏在那張面無表情的臉皮之下,臉皮上面寫滿的全是對黨國未來走向的擔憂。

會議室中冷了場,蔣中正率先打破沉默。

“都別愣着了,說說怎麼辦吧,山東打還是不打了。”

我倒是想打,可中央軍這幾個將領有誰能是吳孝良的對手呢,他剛纔在腦中過了一個便也沒想出合適的人選來,劉峙肯定不行,張治中倒是可以,但他的隊伍在淞滬大戰中個損失慘重,現在一大半都是後補充的新兵,這樣一隻軍隊開到戰場上,送不送死另說,也是對這隻軍隊的不負責任啊。

幾經思量但還是開口了。

“按理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拉滿了弓就該真刀真槍的幹上一陣。”說到這裡何應欽環視了一下衆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期待着他的辦法。

“但形勢卻不允許我們如此做。”

“爲什麼,咱們兵強馬壯還怕了他不成。”

有幾個性情急躁的當時就質疑道。

何應欽繼續解釋:

“原因有二,第一,輿論上的不利,自吳上將罹難的消息傳遍全國,南京已經成了衆矢之的,第二,吳孝良沒死,他重新整合了山東軍以後,中央軍佔不到半點便宜,所以在明知道吳孝良沒死,再加上咱們成了衆矢之的這種多重不利的因素下出兵,勝利的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可能遭到各界的口誅筆伐。”

“都這個時候了還在討論內鬥,別忘了日本人已經突襲平津了,這纔是當務之急。”

說話的是汪精衛,他儀表堂堂,義正言辭,迎來了絕大多數與會者的贊同,的確,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才能遏制住日軍的侵華野心,可他們連平津都要佔,又有什麼方法能遏制住這些餓狼呢。

就在南京國民黨內部爭吵不休的時候,山東濟南,山東軍的幾位高層悉數在場,爲首一人身穿細尼上將軍裝,正是“死而復生”的吳孝良。

吳孝良究竟是如何躲過了老蔣的暗殺呢,其實早在渡江去浦口之前他便意識到了,老蔣未必肯甘心放自己回濟南,所以,他此前埋下的一招暗棋起了作用,所以當天傍晚,警衛隊乘渡輪過江時,他便藏了起來,等到半夜時,來到一處江邊,用燈光打了幾次信號,滔滔江水中竟赫然緩緩升起了一艘潛艇,他之所以避開了老蔣的耳目,最終目的就是要登上這艘潛艇,同時向目的地濟南進發。

這次計劃,他幾經考慮還是決定告訴張學良,與他一同乘坐潛艇返回濟南,但張學良卻另有想法,一齊走固然躲掉了危險,但卻容易穿幫,不如他假裝與其一同北返,製造一個吳孝良還在北返隊伍中的假象,這個提議曾遭到吳孝良的堅決反對,但張學良也倔強的很,一旦定下來的想法就是十頭牛都來不回來。

吳孝良無奈之下,只好叮囑他一定要小心,他相信老蔣必然會在他返京的路上製造些麻煩的,張學良表面上一口答應,但私下裡其實是對吳孝良的這種小心很不以爲然的,老蔣雖然在他眼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也沒到吳孝良口中那種令人髮指的程度,於是登上吳孝良的專列,此舉也成功的讓世人以爲,兩人聯袂北返。

但偏偏湊巧的是,張學良在出了浦口沒多遠,突然犯了急性闌尾炎,這病即便是到了濟南,都有外科打翻敢做,所以,無奈之下張學良只好秘密下車,於當天夜裡又返回浦口,準備天亮以後渡江返回南京再做手術。

可等到了天亮時,等來了渡輪,也等來的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吳孝良專列被炸,吳孝良本人罹難。

張學良立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在老蔣落井下石以後,立即通電對其譴責,同時準備經由上海從海路返回北平,但沒想到,剛到上海就被當地憲兵軟禁。

張學良的情況如此,吳孝良在乘坐潛艇出了長江口後,便日夜兼程北返,實際上他在登上潛艇之前,曾給山東發過一封密電,告訴澹臺繼澤自己會乘潛艇返回,如果出現任何不利於他的謠言,一定要在各軍中闢謠。

正是這封密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吳孝良遇難的消息傳回濟南時,山東軍中立即涌動着一絲難以察覺的暗流,澹臺繼澤將吳孝良的密電轉發給各部在外部隊的軍事長官,大家這才心下稍定,但同時也存了觀望之心。

第一個覺得進退兩難的就是楊效歐,此前吳孝良曾許諾讓他出任河南省主席,南京的和談也確認了這個結果,但吳孝良突然遇害的消息一經傳來,他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有看似已成定局的定局全部都將變化,他的軍隊在魯南駐紮爲董海濱部掩護後路,此時,卻是夾在五十七師和董海濱之間,形勢不明朗之前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局勢。

楊效歐本人對吳孝良已經死心塌地,這裡固然有楊本身的個性使然,很大因素也是因爲吳孝良對他的絕對信任,可如今吳孝良死了,如今又沒有一個擁有絕對優勢的繼承人,山東軍這種由個人魅力所維繫的軍事集團,立即便有分崩離析的危險,楊效歐浮沉十數年,如何覺察不出這種隱含的危險。

但隨即濟南拍來的一封電報,讓他暫且將一顆心放回了肚子裡,這就是澹臺繼澤轉來的吳孝良密電,如此說來,吳孝良此刻應在東海某處的海面之下,雖然將信將疑,但也只好靜觀其變。

相比楊效歐的遊移不定,與澹臺繼澤交好的董海濱則對此深信不疑,他甚至還與其商量了一出欲擒故縱的把戲,大踏步撤回山東,放棄了固鎮,徐州等戰略要地。

陳誠果真上當帶着人一路尾隨而來。

豈知,董海濱人剛進入山東,就傳來了讓他立即返回濟南開會的消息,電報是加急的,於是董海濱只好丟下部隊在魯南之身乘飛機返回濟南。

等到濟南才發現,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都被吳孝良召回,屋子裡滿滿登登坐的全是山東軍中炙手可熱的人物,連李又廷和關炳炎都赫然在座。

“這些日子關於我的各種傳聞想必大家也都聽說了,老蔣喪心病狂,毫不顧全大局,這先暫且不提,現如今日軍蠢蠢欲動,我招大家來就是和你們通通氣,你們各自的戰鬥必須儘快結束,要做好和日本人大打的思想準備。”

第628章 更改會址第72章 總理租房第572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一)第620章 陰雲第124章 澤軍謙亭第563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二)第594章 添亂第257章 中彈第172章 內鬼第267章 原敬上臺第122章 兵進延吉(三)第378章 再次全軍覆沒第290章 兄弟鬩牆第203章 有問題的肉票第535章 再見(二十五)第41章 護國支隊第523章 再見(十三)第457章 吳淞要塞(二十一)第117章 逃兵第41章 護國支隊第146章 獨眼老二第266章 駐屯軍的報復第417章 七二八事變第562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一)第153章 歸來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204章 談話第381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31章 遭遇第25章 一波又起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409章 鋼鐵怪獸第323章 赤塔來客第139章 僵持第42章 模範團長第291章 意外遭遇第231章 遭遇第228章 鉅艦大炮第231章 棄子第612章 富永順太郎第388章 前倨後恭第540章 再見(三十)第158章 俺老張第80章 遊行第167章 逃命第47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第393章 晉升上將第515章 再見(五)第356章 分田地第118章 名將第161章 悍婦第373章 胸無激雷第511章 再見(一)第284章 濱江鎮守使第364章 奸計得逞第467章 城下之盟(九)第398章 千里轉進第446章 吳淞要塞(十)第231章 遭遇第589章 漢家四百州(十六)第339章 李澤軍的問第357章 分田大會第50章 平江之戰(一)第413章 我幹不了你幹第50章 平江之戰(一)第47章 博弈籌碼(二)第4章 強敵初現第232章 馬利諾夫斯基的價碼第299章 是她嗎第325章 決心已定第563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二)第65章 原來是三叔第336章 遲早要還的第114章 東寧攻略(五)第88章 喋血綏芬河第419章 面見總司令第147章 再見山腰第336章 遲早要還的第348章 決心赴任第150章 逮着大魚第51章 平江之戰(二)第222章 謊言第433章 一波又起第617章 賀耀祖第152章 招安第433章 一波又起第624章 壯士赴死第334章 有情況第133章 葛利高裡第12章 誤入奉天第500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八)第431章 揚子江炮戰第401章 大戰陰雲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第1章 金川第166章 初見懷瞳第159章 甦醒第172章 內鬼第230章 照會第315章 澹臺家人
第628章 更改會址第72章 總理租房第572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一)第620章 陰雲第124章 澤軍謙亭第563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二)第594章 添亂第257章 中彈第172章 內鬼第267章 原敬上臺第122章 兵進延吉(三)第378章 再次全軍覆沒第290章 兄弟鬩牆第203章 有問題的肉票第535章 再見(二十五)第41章 護國支隊第523章 再見(十三)第457章 吳淞要塞(二十一)第117章 逃兵第41章 護國支隊第146章 獨眼老二第266章 駐屯軍的報復第417章 七二八事變第562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一)第153章 歸來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204章 談話第381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31章 遭遇第25章 一波又起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409章 鋼鐵怪獸第323章 赤塔來客第139章 僵持第42章 模範團長第291章 意外遭遇第231章 遭遇第228章 鉅艦大炮第231章 棄子第612章 富永順太郎第388章 前倨後恭第540章 再見(三十)第158章 俺老張第80章 遊行第167章 逃命第47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第393章 晉升上將第515章 再見(五)第356章 分田地第118章 名將第161章 悍婦第373章 胸無激雷第511章 再見(一)第284章 濱江鎮守使第364章 奸計得逞第467章 城下之盟(九)第398章 千里轉進第446章 吳淞要塞(十)第231章 遭遇第589章 漢家四百州(十六)第339章 李澤軍的問第357章 分田大會第50章 平江之戰(一)第413章 我幹不了你幹第50章 平江之戰(一)第47章 博弈籌碼(二)第4章 強敵初現第232章 馬利諾夫斯基的價碼第299章 是她嗎第325章 決心已定第563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二)第65章 原來是三叔第336章 遲早要還的第114章 東寧攻略(五)第88章 喋血綏芬河第419章 面見總司令第147章 再見山腰第336章 遲早要還的第348章 決心赴任第150章 逮着大魚第51章 平江之戰(二)第222章 謊言第433章 一波又起第617章 賀耀祖第152章 招安第433章 一波又起第624章 壯士赴死第334章 有情況第133章 葛利高裡第12章 誤入奉天第500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八)第431章 揚子江炮戰第401章 大戰陰雲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第1章 金川第166章 初見懷瞳第159章 甦醒第172章 內鬼第230章 照會第315章 澹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