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假語村言

賈琮心想金陵與揚州相隔不遠,自己也沒有必要去說謊話欺騙林如海,於是就把自己與老師李守中的謀劃說了出來。

林如海聽完之後讚道:“到底還是李祭酒見識不凡,賢侄能拜在李祭酒門下真乃幸事也。”

既然林如海會誇讚李守中,那就說明他認同了李守中的看法,想到於此賈琮不禁苦笑道:“外人只看到我等勳貴子弟榮耀,卻難以想象我等之苦楚,何其悲也。”

林如海科舉官場得意,家庭卻支離破碎,當下聽了頗有感受,也感慨道:“世上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卻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賢侄這樣謀劃就很好,相信賢侄也定能夠抓住這個機會。”

因爲談到科舉縣試,林如海這個昔日的探花郎,自然少不了要與賈琮談論八股學問,一番考校之後,林如海也對賈琮讚不絕口,直言若他是考官,以賈琮的才學是必取的。

見識了賈琮的真才實學,林如海當下更高看了賈琮一眼,當下非要留賈琮住上幾日才行。

又得知送賈琮來的艄公船孃夫婦,如今還守着行李等候在碼頭,林如海不由分說就讓家僕去把賈琮的行李帶回,又拿出銀子重賞了那艄公,只叫艄公不必再等候了。

賈琮盛情難卻,加上坐了近一個月的船也有些疲憊,賈琮於是就在林府暫住了下來,白日裡看書寫字,晚上林如海忙完公務回來,也必要與賈琮清談一陣。

這期間賈琮也遊覽了揚州的漢陵苑,觀音山,大明寺等地.。

如此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那日,賈琮又帶着周鐵一起去了瘦西湖觀燈,在燈火的照映下,瘦西湖中五亭橋,小金山,石壁流淙、熙春臺、萬花園,處處美不勝收。

最後又來到了著名的二十四橋,讓賈琮想到了唐代杜牧的那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口中不覺的就輕吟了出來:“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州瘦西湖美則美矣,只不過賈琮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後的周鐵,覺得美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帶錯了人來,遊揚州瘦西湖缺了揚州瘦馬,真乃一大憾事!

過了元宵節,賈琮在林府再也不能繼續停留了,當下對林如海表明瞭考期將近,必須趕去金陵早作準備云云。

於是林如海也不再挽留,交代了賈琮迴歸之時再來自己這裡,帶回自己給林黛玉的家書,然後親自送賈琮來到碼頭。

只見碼頭之上有一艘嶄新的兩層樓船,船上旗幟招展,一看就是朝廷官船。

然而卻只見林如海指着這官船對賈琮說道:“賢侄坐此船前往金陵,多少也可少些風浪之苦,船上還有家僕二人,俱是本地之人,一應粗活賢侄只管交代他們去做,賢侄只管籌備縣試不要分心。”

賈琮道:“多謝姑父厚愛,這船也就罷了,只是小侄有家中帶來的兩隨從也是儘夠了的~”

林如海擺手說道:“賢侄勿要推辭,只管帶着他們前去金陵,多少還是會有些用處,待賢侄奏捷要回轉時,就告知他們二人,到時我再派船前來迎接。”

無論林如海是看在林黛玉寄居榮國府的份上,還是真正欣賞賈琮的學識,賈琮此時都是對林如海感激不盡,當下領了厚賜之後,拜謝登船繼續往金陵而去。

這兩層的官家樓船自然不是那白篷船可以相比較的,行駛在江面之上又快又穩,而且賈琮還可以獨佔二層如房間大小的艙室,如此睡覺看書都更加舒適。

賈琮當然也看見了林府的那二位家僕,都是三四十歲精明能幹的樣子,分別叫做林進,林勝;金陵與京都雖然都可以說官話,但是多了這四個會江南俚語的隨從,相信會給賈琮省下許多事。

而在檢查了自己的行李之後,賈琮才知道林如海不僅是讓林進林勝暫時跟隨自己,還在自己的行李之中悄悄放了五百兩的銀子。

縱然賈琮如今暫時還不缺銀子使用,但是也足見林如海想的的周全,還照顧了賈琮的面子。

揚州相距金陵不遠,不過二三日,官船就駛進了金陵碼頭。

賈琮唯恐縣試過後若自己僥倖被取中,到時再去見賈雨村只怕會遭人非議,所以決定先去應天府見賈雨村,然後再趕往江寧縣。

當下就讓林進找來兩輛馬車,一輛裝行李,一輛賈琮乘坐,然後主僕四人直接往應天府而去。

到了應天府,賈琮並未直接去找賈雨村,而是先在附近找了一座客棧,要了三間上房住下。

休息了一晚養足了精神之後,賈琮這纔拿着賈赦的帖子去拜見了賈雨村。

當賈雨村接到賈赦的帖子之後,立即問送帖子的衙役道:“來人何等模樣,又是如何說的?”

衙役回答:“來的是一名少年貴公子,還帶着四名隨從,說他叫做賈琮。”

“賈琮,賈十五郎,他如何來金陵了?”賈雨村喃喃自語,在京都等候補缺之時,賈雨村倒是知道賈琮之名的,但是無論如何卻想不到這賈十五郎會來金陵有何事。

別看賈雨村如今乃是金陵應天府知府,但是他深深知道自己能夠有今天還多虧了自己同樣姓賈,而自己若還想在官場上往上爬,少不得還要繼續捧着榮國府賈家與王子騰王大人。

想通此節,那無論賈琮來此的目的爲何,賈雨村少不得都要熱情歡迎的。

只見賈雨村一路快步迎至門外,口中呼道:“果然是十五世兄當面,在京都無緣一見,沒成想能在金陵相見。”

這時應天府的衆差人衙役這才知道,門外來的少年乃是京都來的真正貴人,之後全都迅速收起了鷹爪的酷臉,改爲殷勤的笑意。

賈琮卻見這賈雨村果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方腮,堂堂君子相貌,但是卻知道此人心胸卻最是自私自利。

原著中有證:甄士隱出銀子資助賈雨村進京考取進士,後來他明知被拐賣的香菱乃是恩人甄士隱的女兒,依然冷血心腸視而不見,任憑薛蟠帶走爲奴爲婢。

後來又有賈赦看上了石呆子的古扇,令賈璉購買不得,賈雨村卻尋了個理由使石呆子家破人亡,奪了古扇討好賈赦。

最後寧榮二府被抄家衰敗,賈雨村也企圖劃清界線,對賈府中人落井下石~

後世有紅學家認爲,曹雪芹對小說中賈雨村的定位就是假語村言!

種種理由,都讓賈琮知道賈雨村不是個好東西,但是此刻他偏偏還要與之周旋。

此時看見賈雨村熱情四溢的出來迎接自己,賈琮也含笑抱拳道:“賈琮拜見府尊大人。”

第132章 不許死第27章 拜師第72章 廩生第71章 垂憐第201章 相聚第78章 影響力第156章 年夜第99章 尤三姐第193章 遂意第100章 北靜郡王第46章 收與拒第178章 斥責第159章 篤定第186章 暖心第120章 襯托第134章 潑醋第64章 勸慰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06章 商事第23章 梅亭第168章 原點第101章 鐵檻寺第6章 考校第176章 驅趕第167章 翰林第69章 院試第138章 行船第181章 桂花夏第170章 威壓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13章 收服第135章 輕嘬第161章 情定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130章 謝宴第162章 怒火第60章 棲霞寺第77章 暖心第3章 蒙學第105章 遺物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65章 中秋第173章 天意第179章 漸散第147章 伊始第33章 計較第38章 林黛玉第33章 計較第99章 尤三姐第78章 影響力第41章 兩年後第38章 林黛玉第35章 再贈詩第167章 翰林第183章 說親第153章 聯詩第55章 請客第192章 金鑾殿第108章 又一年第86章 錯亂第103章 青紗帳第128章 櫳翠庵第58章 府試第114章 共枕第188章 定論第67章 安排第114章 共枕第161章 情定第193章 遂意第7章 討賞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78章 斥責第21章 作畫第95章 探望第101章 鐵檻寺第144章 解元第196章 對峙第95章 探望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20章 襯托第93章 金玉第96章 激將第178章 斥責第41章 兩年後第81章 聽雨軒第192章 金鑾殿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91章 剖析第86章 錯亂第141章 洗塵第93章 金玉第119章 區別第126章 愜意第66章 遺言第118章 坐等第15章 各取所需第162章 怒火第105章 遺物第182章 抱恙第167章 翰林
第132章 不許死第27章 拜師第72章 廩生第71章 垂憐第201章 相聚第78章 影響力第156章 年夜第99章 尤三姐第193章 遂意第100章 北靜郡王第46章 收與拒第178章 斥責第159章 篤定第186章 暖心第120章 襯托第134章 潑醋第64章 勸慰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06章 商事第23章 梅亭第168章 原點第101章 鐵檻寺第6章 考校第176章 驅趕第167章 翰林第69章 院試第138章 行船第181章 桂花夏第170章 威壓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13章 收服第135章 輕嘬第161章 情定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130章 謝宴第162章 怒火第60章 棲霞寺第77章 暖心第3章 蒙學第105章 遺物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65章 中秋第173章 天意第179章 漸散第147章 伊始第33章 計較第38章 林黛玉第33章 計較第99章 尤三姐第78章 影響力第41章 兩年後第38章 林黛玉第35章 再贈詩第167章 翰林第183章 說親第153章 聯詩第55章 請客第192章 金鑾殿第108章 又一年第86章 錯亂第103章 青紗帳第128章 櫳翠庵第58章 府試第114章 共枕第188章 定論第67章 安排第114章 共枕第161章 情定第193章 遂意第7章 討賞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78章 斥責第21章 作畫第95章 探望第101章 鐵檻寺第144章 解元第196章 對峙第95章 探望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20章 襯托第93章 金玉第96章 激將第178章 斥責第41章 兩年後第81章 聽雨軒第192章 金鑾殿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91章 剖析第86章 錯亂第141章 洗塵第93章 金玉第119章 區別第126章 愜意第66章 遺言第118章 坐等第15章 各取所需第162章 怒火第105章 遺物第182章 抱恙第167章 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