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打預防針

政法學堂內,幾百名學員正聚精會神的聽講,今天的主講人是李中易。

在平盧站穩了腳跟後,李中易就把軍政學堂從講武堂內分離了出來,改組爲單獨的政法學堂。

政是行政,法是法治,顧名思義,政法學堂培養的是行政官員和司法官員。

在軍隊中,非常講究傳統,如今的政法學堂,大家還是習慣性的說成是軍政學堂。

按照李家軍的慣例,各營指揮使以上的中高級將領,哪怕再忙,也都要抽時間到軍政學堂或是講武堂內輪流授課,即使是李中易也不例外。

“諸位學員,爲政之道,自古以來就有個說法,即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這裡的民,主要是擁有田產的自耕農,也就是我常說的中農、富農和小地主。諸位的記性如果不差的話,應該記得我此前的論斷,本朝的基本國策是抑制土地兼併。衆所周知,本朝的財源和兵源皆來自於自耕農,因此,善待自耕農是諸位應盡的職責……”

李中易一口氣講了一個多時辰,難免口乾舌燥,他端起書案上的茶盞,小飲了一口,接着分析說:“自耕農致貧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如下幾點,即苛捐雜稅過多,遠距離的跨州攤派徭役特別坑人,收糧稅的時候以優充次,再就是天災和人禍……不過,大地主兼併土地的方式,主要是趁着人災或人禍之機,大放印子錢……”

“印子錢的危害尤其巨大。俗話說:印子錢,利滾利;一還三,年年翻;一年借,百年還;十輩子,還不完。”李中易說到這裡,忽然冷下臉,特意提高語調,厲聲道,“諸位到了地方之後,一定要嚴厲打擊放印子錢的狗東西們。總的原則是:有多少抓多少,抓了快審快殺,一個都不許輕縱。不僅要抓,還要抄他們的家,務必抄得一乾二淨,半個大子都不許剩下,都聽明白了麼?”

“喏!”學員們興奮的齊聲應喏,他們之中的九成以上,家裡都吃過印子錢的大虧。只是,以前政權掌握在大門閥和大地主的手裡,他們有冤無處申,有苦無處訴。

現在好了,大家不僅跟着李中易順利的打進了開封城,而且即將學成畢業外派各地。這些學員們,一旦手裡捏着權柄,豈能不嚴厲打擊放印子錢的狗東西們?

“諸位,我必須要提醒你們的是,千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李中易淡淡的說,“諸位都是從我軍中選拔出來的精英分子,也是我多年的老部下了,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條令的厲害吧?我一向賞罰分明,不管以前功勞有多大,貢獻有多高,只要違反了我定下的規矩,必定依法懲治。”

全場幾百名學員,一個個面現凜色,沒人敢輕忽李中易赤果果的警告之意。

軍人以服從爲天職,條令大於天,經過這麼多年的薰陶,已經深深的紮根於衆人的腦海之中。

凡是違反條令的傢伙,都會受到相應的懲處,至今沒有任何例外的情況出現。

“朝廷即將發行面額不等的紙質寶鈔,諸位被分派下去之後,薪俸、獎賞一律都發寶鈔,而不是銅錢。關於這一點,諸位都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李中易略微停頓了一下,給學員們留下消化的時間。

李中易把庫存的銅料,都拿去鑄了炮。大周的銅產量本來就少,鑄炮用盡了銅料,自然沒辦法鑄造銅錢了。

在這個時代,金子和銀子還沒有普及開來,銅錢依然是主流貨幣,絹帛也起到了補充貨幣的作用。

李中易不發銅錢和絹帛,改發特製的紙鈔,他確實有些擔心大家一時接受不了。

等了好一會兒,李中易看遍全場,卻沒見大家的任何異狀。他仔細一想,隨即釋然,這麼多年下來,他答應過的事,無一例外全都兌換了,信用值高得爆棚,大家也都習慣了盲從。

紙鈔,只要造紙術可以大規模應用,那就是印多少就印多少。紙鈔最重要的支撐,其實是朝廷的信用。

李中易的信用高,就代表了朝廷的信用高,這是絕對可以劃上等號的事實。

一般的老百姓接受紙鈔,或許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適應,甚至是拒收紙鈔。

然而,追隨李中易打天下的老部下們,對李中易的信任度高得驚人。他們的普遍心態都是,李中易說啥就是啥嘛,跟着走準沒錯。

“剛開始,老百姓肯定不太接受紙鈔。不過,不要緊,只要紙鈔既可以交稅,也可以在市面上買東西,就等於是解決了老百姓的最大顧慮。”李中易補充說,“所以,核心的關鍵是,商家或是小販不收紙鈔。你們下去之後,務必監督商家,膽敢不收紙鈔者,一律按照百倍重罰,起罰一貫錢……”

李中易在臺上詳細的解說,臺下的學員們提筆在小本子上,沙沙的做着記錄。

魔鬼永遠藏在細節之中,李中易講得越細,下面的學員們就越有參照執行的座標系。

除了秦朝之外,歷代朝廷的政策,往往只有區區幾條基本原則,卻沒有操作的規範。通行的做法是:有律依律,無律循例。

循例這玩意,簡直就是官場上特別坑爹的惡習,等於是給了地方官們隨心所欲的自由裁量權。官員們張張嘴,只要說得出道理來,哪怕是歪出去十萬八千里的詭辨邏輯,也可以任意的牽強附會,讓你有苦說不出。

“另外,我對你們有個硬性的要求。你們每個月都必須申報個人的各種財產,包括銅錢、房產、金銀、絹帛……”

李中易心裡很明白,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並且,糖衣炮彈最容易腐蝕掉掌握權柄的官員們。

所以,李中易斷然使出殺手鐗,讓申報財產和離任審計的制度,提前全面登場。

防腐的制度建設在前,反腐的嚴懲措施緊跟其後,讓老部下們不敢貪、不願貪,也不能貪。

第858章 修理第164章 怨言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441章 綢繆第1376章 入杭州第361章 牛肉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81章 變色第1501章 奪關第815章 折騰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75章 朝奸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439章 鋼軍第1376章 入杭州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450章 血洗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772章 崩潰第1383章 出事了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399章 懲罰第76章 兌現承諾第659章 送死第33章 奢華桑拿第838章 恩典第1285章 虎有害人心第917章 下毒手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371章 瞎猜第338章 絕戶計第1257章 反客爲主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1454章 雲動第621章 賣命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362章 闖禍了!第918章 恐嚇第1085章 總攻第240章 裁判員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666章 寶物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474章 伐蜀第1474章 伐蜀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699章 死戰第1078章 攻山第548章 趙家動手了第758章 大買賣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926章 夜襲第1524章 擒仙第1498章 老謀之臣第1081章 韓通到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593章 笨死了!第89章 大圈套第1416章 擒李煜第531章 遺詔第299章 未來的走向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1090章 這一拜第993章 小霸王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975章 好狗第1341章 登基第1152章 頂職第310章 尷尬第1338章 殺或放?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168章 留宿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805章 厚賜第420章 舌劍第766章 殺敵第1312章 鬥法第417章 狠咬第818章 擺平第1076章 動員第1167章 選誰呢?第736章 名士第981章 認命第680章 毒舌第614章 詐降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629章 險境第1397章 榨油第358章 午飯第413章 樹大招風
第858章 修理第164章 怨言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441章 綢繆第1376章 入杭州第361章 牛肉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81章 變色第1501章 奪關第815章 折騰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75章 朝奸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439章 鋼軍第1376章 入杭州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450章 血洗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772章 崩潰第1383章 出事了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399章 懲罰第76章 兌現承諾第659章 送死第33章 奢華桑拿第838章 恩典第1285章 虎有害人心第917章 下毒手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371章 瞎猜第338章 絕戶計第1257章 反客爲主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1454章 雲動第621章 賣命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362章 闖禍了!第918章 恐嚇第1085章 總攻第240章 裁判員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666章 寶物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474章 伐蜀第1474章 伐蜀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699章 死戰第1078章 攻山第548章 趙家動手了第758章 大買賣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926章 夜襲第1524章 擒仙第1498章 老謀之臣第1081章 韓通到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593章 笨死了!第89章 大圈套第1416章 擒李煜第531章 遺詔第299章 未來的走向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1090章 這一拜第993章 小霸王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975章 好狗第1341章 登基第1152章 頂職第310章 尷尬第1338章 殺或放?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168章 留宿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805章 厚賜第420章 舌劍第766章 殺敵第1312章 鬥法第417章 狠咬第818章 擺平第1076章 動員第1167章 選誰呢?第736章 名士第981章 認命第680章 毒舌第614章 詐降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629章 險境第1397章 榨油第358章 午飯第413章 樹大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