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參知政事

站在李中易的角度,只能看見這位重臣的背影,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此人應該位列宰相之班。

開平郡王李瓊,卻看得千真萬確,當他看清楚,出來幫李中易說話的,竟然是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仁浦。

自從,魏仁浦進位宰相之後,李谷也許是忌憚他的才幹,也許是擔心權位受到嚴重威脅,一直在明裡暗裡給魏仁浦下絆子。

魏仁浦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和李谷在很多政務方面,都有着嚴重的分歧。以至於,他們倆每每吵架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都需要首相範質出面調停、說和、轉寰。

李瓊略微一想,不由暗暗搖頭嘆息,魏、李二位相公嚴重不和,李中易這隻小狐狸恐怕要佔大便宜啊?

柴榮這時淡淡的問魏仁浦:“道濟相公何出此言?”

李瓊距離柴榮很近,他偷眼看去,柴榮臉上的笑容,逐漸轉冷,顯然,心情不壞。

“回陛下,天降祥瑞,正好驗證我大周英主臨朝,國泰民安,英才輩出,”魏仁浦一口氣拍了一大堆馬屁,然後話鋒一轉,“良禽擇木而棲,明君能臣,相得益彰,我大周勢必收復燕雲之故土,一統天下,威加海內。”

李瓊眯起一雙老眼,仔細的踅摸了一番,他猛的擡起頭,看向李中易這邊,唉,這隻小狐狸的運氣還真是不錯吶。

實際上,李瓊心裡非常有數,李中易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個性。爲了避嫌,李中易和相公們。都沒有太深的交情,也沒有刻意走得很近。

魏仁浦主動出頭幫腔,明面上是拿祥瑞說事,看似在暗中替李中易說好話,其實呢。針對李谷的目的,異常之清晰。

“文素相公,你有何高見?”針對魏仁浦或是李谷的說法,柴榮並沒有明確表態,而是掉頭詢問首相範質的意見。

範質緩步出班,沉聲奏道:“陛下。臣以爲,儲君之重,重逾萬鈞,不可不察。祥瑞既出,理應賀之。則國本立固。”

李瓊側身看了看四平八穩的範質,他心裡暗暗嘆息不已,李谷,李惟珍,你雖是所謂的進士出身,可是,這人緣方面,也太差勁了一些吧?

如今的政事堂。自從王溥被貶去做樞密使之後,僅剩下三位相公,首相範質。次相李谷以及副相魏仁浦。

三位相公之中,竟有兩位看李谷不順眼,可想而知,李谷的做人有多失敗?

尤其是首相範質,他一向給人謙謙君子的好印象,辦事雖然鐵腕。可是,話卻說得比較客氣。

此所謂。大棒捏在手,說話要客氣。既辦了實事,又至於把人逼上絕路。

在李瓊的眼裡,除了政事堂內的常青樹馮道之外,當朝的相公里頭,就數範質最有手腕。

“文素相公不愧是老成謀國之言。”柴榮出乎意料的掉轉槍口,親自點了李瓊的名,“李公,你的身子骨還好吧?”

李瓊趕緊捧着象笏出班,恭敬的站到御階之前,連聲嘆息着說:“陛下如此關愛,天恩如此浩蕩,老臣……老臣……”

令衆人倍感意外的是,李瓊竟然當着柴榮的面,擡起衣袖抹了把眼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柴榮也是好耐心,等李瓊的說唱表演,過了頂峰之後,這才笑着問他:“李公何以教我?”

“陛下,老臣以爲祥瑞臨我大周,必是佑護我大周后繼有明君。”李瓊故意把頭一低,並沒有直接回答柴榮的問題。

李中易聽了李瓊的回答,心裡暗暗好笑,李瓊這隻老狐狸真是狡猾得要死!

面對柴榮提出的問題,李瓊雖然沒有正面予以回答,可是,李瓊故意突出提醒,柴宗訓的安危,嚴重影響國本確立。

在江山社稷的面前,臣子們有分歧,其實很正常。問題是,儲君柴宗訓目前傳出的消息很不好,京師內外謠言四起,舉國震動,這絕非吉兆。

“元朗,你怎麼看?”誰都沒有料到,柴榮居然會問趙匡胤這個現任朝中武將之首的意見。

“陛下,臣乃武人,不敢妄言朝中大政。”

在李中易看來,趙匡胤別看年紀不大,城府卻極深,他的話卻合柴榮的心意:武將莫干政,干政遭雷劈。

“不過,臣有一點點淺見,玉不琢不成器。”趙元朗雖然沒有明言,實際上,表達出的卻是反對驟然提拔李中易之意。

“朕嘗讀史籍,甘羅十二歲拜相,好象也是一段佳話啊。”柴榮微微點了點頭,扔下這句話後,就一直盯在趙匡胤的身上。

近在咫尺的李瓊,看得異常真切,柴榮的目光瞅着趙元朗身上的時間,長到族以深吸好幾口氣地步。

李瓊暗暗搖頭,好一個趙元朗啊,他簡直把柴榮的心思,都給摸透了。

身爲政壇高手的李瓊,心裡異常明白,假如,趙匡胤也支持提拔李中易,那麼柴榮肯定會有猜忌之心。

包括宰相在內的文臣和武將,居然都支持李中易,嘿嘿,這個聲望未免也他大了一點吧,莫非是王莽在世?

皇帝親口做了暗示,深通帝心的範質,開口說了話,一錘定音:“陛下,尚書右僕射,如今一直空缺,以臣之見……”

“文素相公,宰相之職重逾千鈞,國朝之名器,豈可輕易授人?”柴榮史無前例的打斷了範質的發言,搶在這位範相公之前,淡淡的說,“參政可也!”

“啊……”柴榮此話剛一出口,大殿內就有人情不自禁的驚叫出聲,渾然忘記了殿中侍御史,正虎視眈眈的監視着衆人的一舉一動。

參政,其實就是參知政事的簡稱。唐朝中期之後,參知政事雖然入了副相班列。卻不是名正言順的實權相公。

參知政事,雖然不掌印,不坐堂(政事堂),卻擁有軍國大事的參與權和建議權。

通俗點說,政事堂的相公們開會議事的時候。除非李中易生病請假,否則,必須派人請李中易到場商議。

也就是說,李中易到場後,說啥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到場(政事堂)。

李瓊一邊暗暗嘆息。一邊朝李中易所處的殿門口方向看過去,他心想,趙元朗在最關鍵的時候,幫了李中易一個大忙,這份人情實在是太大了。

以李中易未及而立的年齡。即將位列宰相班列,皇恩可謂是異常之浩蕩,殿內的羣臣們紛紛對他側目而視。

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更多,擔憂者也不少,不一而足。

官場雖然很大,官員們也有七情六慾,可是。有資格待在大殿內的臣子們,早就修煉到喜怒不形於顏色的境界。至少,大家表面上都看不出有何異樣的神態。

“陛下。臣才疏學淺,恐無法膽此重任……”李中易不管心裡是個啥子想法,表面文章都必須做到位,所以,他果斷站出來,表明推辭的態度。

儒門學說。雖然有鼓勵修身養性,倡導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可是,涉及到利益的時候。用的卻是另一套潛規則:掛羊頭,賣狗肉!

“朕意已決,汝毋須多言。”柴榮的性格是,一旦下了決心,九牛拉不回,在場的重臣們無一例外,全都知道。

李中易只得叩首謝了恩之後,緩緩的退回殿門口的班列之中,他,又升官了!

榮任副相,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李中易心裡卻異常清醒,他是沾了柴宗訓重病纏身的光。

除了沾光之外,魏仁浦和李谷的內訌,範質對李谷的看不順眼,李瓊的暗中幫腔,都起到了不小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其中,趙匡胤代替武將集團做出的回答,確實是推着李中易晉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中易依然站在殿門口處,可是,如果有人細心的觀察,一定會發現,他的腰桿挺得筆直。

副相之尊,禮絕百僚。待到宣麻拜相之後,李中易的貼身護衛——元隨,直接加到超過百人。

這倒也罷了,李中易出行之時,儀仗隊伍裡邊,必定要多出一把清涼傘。

千萬別小瞧了這把清涼傘!有傘,代表着宰執之威,百僚路上偶遇,皆須退避三舍,不得衝撞車駕。

照例,凡是入了宰相班的臣子,朝廷大多都會賜於騎馬進宮的殊榮。

也就是說,李中易再不必象以前一樣,到了皇宮大門口,就要下車步行,走很遠到文德殿上朝議事。

這其中的意義,就好比慈禧太后,賞李鴻章紫禁城騎馬的待遇一樣,光宗耀祖,是一件極其榮耀的美事。

大事底定之後,李中易由於所處的位置暫時還比較偏,所以,看不清楚李谷的神態。

李瓊和李谷卻是近在咫尺,李瓊也許是好奇心做祟,一直十分關注李谷的表現。

只見,李谷雖然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的異樣,可是,李瓊仔細一瞅,卻看穿了破綻:李谷的左側衣袖,一直微微的顫動着,始終沒有停歇。

李瓊心裡暗暗好笑,他今天來上朝,其實是柴榮暗中派人去請的結果。

按照李瓊的政治眼光,自然看得懂柴榮的心思。柴榮刻意提拔李中易進入政事堂“觀政”,其真實的目的,是想扶持儲君一黨,牽制住政事堂諸相,讓他們日益壯大的實權,不要太過膨脹。

唉,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啊?

李瓊無聲的嘆了口氣,李中易的根基畢竟很淺,如果真的走上對抗列位相公的前臺,把事情做絕了,很可能就是被漢武帝逼迫自殺的汲黯的悲劇下場。

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698章 天亮決戰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580章 內訌第1366章 試探第594章 序幕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30章 賞面子第1138章 見血第935章 戰利品第812章 破綻第1451章 精簡第438章 內亂第260章 權臣的下場第935章 戰利品第280章 毒計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1431章 動手了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240章 裁判員第806章 誤會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1086章 狂勝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861章 腐蝕第1248章 風滿樓第806章 誤會第1501章 奪關第1152章 頂職第1018章 殺威第746章 威壓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1514章 硬釘子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228章 交火第897章 起疑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1476章 得手第281章 交鋒第1488章 勸降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99章 女忍者第655章 必須搶第1422章 打聽第四章 見面第946章 步騎對抗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1529章 入營第614章 詐降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676章 誰耍誰?(12000字已更,求月票)第1234章 連夜轟擊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861章 腐蝕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318章 怯第1339章 狠鬥第1383章 出事了第352章 羣姝會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264章 漢第679章 越野第1133章 交鈔第89章 大圈套第1237章 轟對了第826章 作死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1353章 袁天罡第36章 麻將第1339章 狠鬥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336章 威壓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940章 南進第八章 絕境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808章 發明家第305章 決戰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936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507章 旅途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379章 選拔
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698章 天亮決戰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580章 內訌第1366章 試探第594章 序幕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30章 賞面子第1138章 見血第935章 戰利品第812章 破綻第1451章 精簡第438章 內亂第260章 權臣的下場第935章 戰利品第280章 毒計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1431章 動手了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240章 裁判員第806章 誤會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1086章 狂勝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861章 腐蝕第1248章 風滿樓第806章 誤會第1501章 奪關第1152章 頂職第1018章 殺威第746章 威壓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1514章 硬釘子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228章 交火第897章 起疑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1476章 得手第281章 交鋒第1488章 勸降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99章 女忍者第655章 必須搶第1422章 打聽第四章 見面第946章 步騎對抗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1529章 入營第614章 詐降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676章 誰耍誰?(12000字已更,求月票)第1234章 連夜轟擊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861章 腐蝕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318章 怯第1339章 狠鬥第1383章 出事了第352章 羣姝會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264章 漢第679章 越野第1133章 交鈔第89章 大圈套第1237章 轟對了第826章 作死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1353章 袁天罡第36章 麻將第1339章 狠鬥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336章 威壓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940章 南進第八章 絕境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808章 發明家第305章 決戰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936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507章 旅途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379章 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