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辯論(六)

段譽之所以面色有些肅重,並不是因爲對面的那位看起來不過三十許,貌不驚人,身量亦不驚人,名聲更是不如王顒響亮的範啓,登臺以後,竟非常的沉穩,很有些高手或者宗師的風範。

而是因爲,他這兩天惡補的資料裡,對範啓所在的家族,華陽範氏,有了足夠的瞭解。

前文就說過,有宋一代,蜀中文風鼎盛,那還真不是虛言。

除了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應該是人盡皆知的眉山蘇氏,蜀中其它人才輩出的世家,還真不在少數。

比如也曾提到過的,以“一門兩狀元,兩世三宰相”聞名的閬中陳氏,這是一個在仕途上,全國都少有出其右的世家。

陳省華,陳堯叟、陳堯佐、陳堯諮四父子,前三人都曾爲相,三兒子之所以不曾爲相,是因爲在和大哥一樣中了狀元之後,竟然棄文從武,後曾歷任武信軍、天雄軍節度使(說起來,他們父子四人中,我們最熟的應該是這位,都背過的歐陽修的《賣油翁》,文中開篇的那位善射,舉世無雙的陳康肅公,說的就是他)。

在王顒的老師伊川先生程頤目前被貶的綿竹,也有一個聲名遠揚的世家,綿竹張氏,當家人張鹹,號“張賢良”。

當然,綿竹張氏最有名的,要數趙構的宰相張浚,這是一個主戰派,在岳飛之死中,好像也起了一些不好的作用,還不僅僅是因爲他提拔了秦檜——跪在岳飛墓前的並不是他,是另一武將張俊。

在成都,在範啓的範家所在的華陽,還有另一個引人矚目的世家,華陽王家。

要論此時的名氣,華陽範家,遠遠比不過王家,段譽此前至少都知道華陽王家的一位宰相,就是那位因爲沒什麼主見,而被成爲“三旨宰相”的王珪。

華陽王家,只說在科舉上的成就,也真稱得上是歷宋一代,少有匹敵者,在宋朝前中期,自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起,便“四世凡十榜登科”。

不得不受應試教育摧殘的段譽和董佳,看到竟然有這麼一個擅長考試的家族,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他們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王珪的兩個孫女,嫁給了兩個同時開府的宰相,其中一個,正是秦檜,另一個,是孟忠厚。

相比而言,華陽範氏雖稍有遜色,但也不可等閒視之,華陽範家,也出過宰相(中書侍郎,副宰相),兩年前,原中書侍郎範百祿因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宰相)蘇頌影響被流放,卒於河南。

華陽範家的特色,在於他們幾代人都修史,史學界有“三範修史“的佳話,三範指的是範鎮、範祖禹、範衝,故華陽範家,又被後人評爲“世顯以儒”。

這其中的範鎮,正是範百祿叔父,範祖禹,是他侄子,範衝,又是範祖禹之子。

八年前故去的範鎮,和歐陽修、宋祁共修了《新唐書》,尚在世的範祖禹隨着司馬光編修了《資治通鑑》……這樣一個世家,相對而言,會比較踏實,他們的子弟,會有些真才實學。

這位範祖禹的子侄輩,看起來就是如此。

段譽和董佳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其實,哪怕是王顒,要是不太過於目中無人,老老實實的和段譽辯論經義,也不至於會那麼狼狽。

經義這些東西,只有一些不全的記憶的段譽,一般而言,應該是辯不過此時的隨便一位進士。

果然,這位範氏子弟在見禮之後,就沉聲道:“在下聽聞了殿下對我儒家大道的評價,竊以爲,有頗多不公之處,”

“孔聖對齊景公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爲何?荀子言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

段譽已經明白了範啓的大概策略,他這先是在談儒家學說,對一個社會的正面作用。

儒家最注重的就是禮教,爲什麼要強調行禮教,就是爲了構建一個有序的社會秩序,通俗點說,就是正名,也就是明確各自的等級名分。

名分定了以後,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讓各人恪盡職守,收斂非分之慾,社會才能和平安定……

從這個方面來說,他們的主張,確實有作用。

雖然段譽覺得這位華陽範氏的子弟,看起來很有兩把刷子,但那些期待着看熱鬧的百姓,此時卻噓聲四起,就是臺下的芳媽等人,也覺得很是掃興。

對他們來說,這樣的掉書袋,真是再沒有意思不過。

範啓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若是在高堂之上,自己的這些話,應該很得諸人的讚賞,但百姓們卻未必。

他更有些明白,這位太子,爲何提議在衆目睽睽之下,舉辦這樣的辯論,這場辯論,最終的評判,只能是在場的這數不清的百姓。

於是他馬上把話鋒一轉,“孔聖還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一次,他還主動解釋了下,“亦即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孟子更雲,仁者愛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法先王,行仁政,亦即是……”他又主動解釋起來,因爲他知道,這些言論,會增強老百姓對儒家的好感。

段譽對此早有預計,儒家在政治上最主要的兩項,就是禮教和仁政,講完了禮教,可不得講這個?

但下面的百姓,對範啓複述的這些聖人之言,雖然有些觸動,但又並沒有多大的觸動,在場的不少人,大多不是小孩子,他們纔不管你說得多好聽,他們只看實際的。

從實際來看,真的是“民爲貴”?

鬼都不信喲。

“顏子曾言……”

“曾子曾言……”

“子思曾言……”

範啓果然是學識紮實,準備又充分,先後把儒家的五聖都搬了出來,說的也儘量都是他們的言論中,會討百姓歡心的那些。

宮牆之上,段正淳已經在問這範啓的來歷,而臺下的那十五位,如熙川先生等,神色又輕鬆了起來。

剛剛還因爲一時有些分辨不清,究竟是段譽說得對,還是熙川先生堅持得對的柳芸,因此也高興起來,熱切的期待着段譽一會無法反駁。

自從下臺之後,便一臉憤懣,把“不該把我拉下臺”寫在臉上,神情愈發不可一世的王顒,此時冷冷的看着臺上的範啓,如果我沒下臺,我也準備了要說這些的。

河那邊的王安文,此時和他想的是一樣一樣的,他看着在臺上侃侃而談的範啓,我自始至終,就是想這樣和太子辯論。

郭老二等感受到那邊人的樂觀,不由自主的有些替太子擔憂,但他們從段譽臉上,卻看不出什麼來。

郭老二靈機一動,看向董佳那邊,只見董佳依然是一臉的輕鬆,頓時就放下心來。

臺上,範啓正在總結陳詞,“於治國一道,我儒家主張重禮教,審察名號,教化萬民,以三綱五常五倫等,來讓國家中的每一個人,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從而讓國家得以有序安穩的運轉,”

“與此同時,我儒家還一直堅持行仁政,愛護子民百姓,以求讓升斗小民,都能安居樂業,”

“固然我們至今未能復三代之治,但自漢孝武帝以來的這幾千年間,我儒家學說,惠及的民衆,又何止億兆?”

“太子說,我儒家大道,總是隻能達成一段段盛世,那麼在下敢問太子,難道太子有更好的辦法,來護得朝廷和百姓,能有比三代之治時,更長的安寧?”

你說我的不好,難不成你有更好的?

熙川先生終於又能撫着他精心養成的一副長鬚微笑,恰好,宮牆之上的黃昊,也是一樣一樣的……

第兩百四十三章 辯論(四)第三十一章 激盪第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兩百二十六章 寡廉鮮恥第九十八章 高升潔的高見第十四章 相見(下)第一章 牛馬遍蒼山(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兩百零二章 痛打第九十三章 引導(上)第七十章 純淨隊伍第兩百八十二章 模仿第六十三章 積弊難除第兩百三十章 懂事(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超越第二十五章 第一勇士(下)第一百一十章 雌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倆(中)第兩百四十五章 辯論(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投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不容易第一百二十章 好一番熱鬧第一百五十三章 播種(上)第一百章 自薦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兩百五十章 辯論(十一)第三章 紛亂的京城(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七十五章 虎軀隨便震震第一百四十九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調教第一百四十章 出手不凡第一百三十六章 請罪第八十二章 封官第五十六章 親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暴脾氣的高升潔第九十章 啓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忍一時第七十七章 夢想(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辯論(五)第兩百七十五章 名利場第九十章 啓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段大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顛覆第兩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演技派第一百四十七章 想太多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狗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平靜的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硬骨頭第十二章 相見(上)第十九章 夏日悠悠(下)第兩百五十四章 辯論(十五)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兩百零七章 太能裝第一百七十八章 鶴立雞羣第二十六章 師生第三十一章 激盪第兩百二十九章 高調第一百章 自薦第十章 欣喜欲狂 (下)第六十二章 泄氣第八十五章 屠龍技第三十三章 路遇第四十一章 丈二金剛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論第八十五章 屠龍技第一百三十章 片警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一百四十章 出手不凡第一百三十七章 巧言令色第兩百七十三章 終有一失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道 大義(上)第六十五章 影響第十四章 相見(下)第兩百二十三章 門縫裡看人第四十四章 決斷第一章 牛馬遍蒼山(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分歧第兩百五十二章 辯論(十三)第兩百零五章 倔犟的大理國太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父子交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辯論(二)第三十三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在所難免第八十三章 皮包和骨瓷第一百二十六章 舉賢不避親第兩百五十一章 辯論(十二)第四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十章 欣喜欲狂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憋着一口氣的高夫人第九十五章 相爭之始早上這章要挪到中午第兩百二十三章 門縫裡看人第六十章 行路難(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暴脾氣的高升潔第三十八章 紈絝受難日(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急人所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佳拍檔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在所難免
第兩百四十三章 辯論(四)第三十一章 激盪第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兩百二十六章 寡廉鮮恥第九十八章 高升潔的高見第十四章 相見(下)第一章 牛馬遍蒼山(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兩百零二章 痛打第九十三章 引導(上)第七十章 純淨隊伍第兩百八十二章 模仿第六十三章 積弊難除第兩百三十章 懂事(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超越第二十五章 第一勇士(下)第一百一十章 雌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倆(中)第兩百四十五章 辯論(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投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不容易第一百二十章 好一番熱鬧第一百五十三章 播種(上)第一百章 自薦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兩百五十章 辯論(十一)第三章 紛亂的京城(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七十五章 虎軀隨便震震第一百四十九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調教第一百四十章 出手不凡第一百三十六章 請罪第八十二章 封官第五十六章 親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暴脾氣的高升潔第九十章 啓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忍一時第七十七章 夢想(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辯論(五)第兩百七十五章 名利場第九十章 啓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段大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顛覆第兩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演技派第一百四十七章 想太多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狗第四百四十六章 辯論(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平靜的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硬骨頭第十二章 相見(上)第十九章 夏日悠悠(下)第兩百五十四章 辯論(十五)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兩百零七章 太能裝第一百七十八章 鶴立雞羣第二十六章 師生第三十一章 激盪第兩百二十九章 高調第一百章 自薦第十章 欣喜欲狂 (下)第六十二章 泄氣第八十五章 屠龍技第三十三章 路遇第四十一章 丈二金剛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論第八十五章 屠龍技第一百三十章 片警第兩百三十一章 懂事(下)第一百四十章 出手不凡第一百三十七章 巧言令色第兩百七十三章 終有一失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道 大義(上)第六十五章 影響第十四章 相見(下)第兩百二十三章 門縫裡看人第四十四章 決斷第一章 牛馬遍蒼山(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分歧第兩百五十二章 辯論(十三)第兩百零五章 倔犟的大理國太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父子交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辯論(二)第三十三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在所難免第八十三章 皮包和骨瓷第一百二十六章 舉賢不避親第兩百五十一章 辯論(十二)第四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十章 欣喜欲狂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憋着一口氣的高夫人第九十五章 相爭之始早上這章要挪到中午第兩百二十三章 門縫裡看人第六十章 行路難(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暴脾氣的高升潔第三十八章 紈絝受難日(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急人所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佳拍檔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