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孫權遷都

陸地上魯肅。呂蒙還在想盡一切辦法阻擊劉磐,但長江之上卻是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關羽。關羽的艦隊順江而下,僅僅數天時間便現在廬江,這次他們又來了一萬五千大軍這還僅僅只是劉琮的先鋒部隊,被孫權臨時派到濡須水寨的黃蓋一邊匆忙迎戰一邊飛報孫權!

魯肅、呂蒙等人節節敗退已經不足以形容了,原本在靠近豫章等郡縣還能組織起些像樣的抵抗。進入廬江郡之後,柴桑失利的消息在飛快傳播,沿途甚至有些縣的長官早早就跑了,靠着當地一些大族臨時組織了家丁維持縣中治安,不過他們不是在等待魯肅而是在等待劉琮大軍前來!希望朝廷大軍到了之後戰火會隨即平息,治安慢慢恢復!

前線失利的消息傳播的極快,孫權是壓不住的。面對諸多的壓力,孫權實在頂不住了,也確實,在這樣下去,吳縣就危險了,一旦失去吳縣,他就完蛋了,包括他的小命。就算劉琮不殺他,張昭和那些用戶孫策、孫紹的人也不會放過他!還有曲阿的許銘,這廝居然是許貢後人?

現在孫權就好像已經輸光了籌碼的賭徒,柴桑失去了,豫章整郡失去了,江東現在已經被攪成了一鍋粥。他手中只有吳郡,丹陽郡,會籍郡了。可以這三郡之力根本無法阻擋劉琮那排山倒海的攻勢。

從稱王之後雙方開戰到現在不過三個月,僅僅過了三個月

自己就面臨絕境了。劉琮賊子,孤與你勢不兩立。在孫權如受傷的狼一般發出嚎叫之後,孫權無奈的發出命令,命令孫靜大軍回援吳郡,放棄交州。

孫靜接到命令後,也是躊躇滿志。回師吳郡,真是無奈啊,交州還是當年周瑜在世的時候,趁着劉琮與曹操樊城大戰,派遣步騭襲取了交州,這也是孫權主政以來唯一擴大的一塊地盤,如今大軍撤去,劉琮怕是隻要派一名文官前往招安便能重新將交州納入懷中。荊州和益州對交州呈現包圍姿態,這個時候跟隨,那些交州百姓和官員可是門清。

而且孫靜手中這一萬多人可以算的上整個江東唯一成建制的部隊了,如果放任劉琮攻擊吳縣,那麼孫靜只能帶着這些人困守南海,而孫權也只能逃到南海來了,孫靜當然不希望走到這一步,南海山窮水惡之地,民風彪悍哪裡比得上吳郡!

按照孫權的估計,魯肅、呂蒙雖然狼狽,但劉磐想從陸地上逼近吳郡怕是還需要一兩個月時間,完全可以支持到孫靜回來。而孫權拼命催促孫靜回援還有另外的打算!

自從柴桑一開戰,雙方的戰爭就進入白熱化,孫權水軍越打越少,而劉琮卻越打越多,此消彼長的速度太過駭人!孫權一直在驚訝一個他不願意相信的事實,爲什麼短短几年,劉琮的水軍如此強大,強大到江東賴以生存的水軍在他們面前都不堪一擊?

而柴桑的陷落更是讓孫權坐立不安,他現在開始有點後悔當初不聽張昭的了,至少自己不稱王,或許江東上下還能齊心協力抵抗劉琮。或許曹操也會從中施以援手。而威逼嫂子更是失去理智的行爲!也正是孫權的逐漸清醒和冷靜才能讓張昭、小喬等人逃脫。因爲孫權已經意識到了衆叛親離的危局。

一聲嘆息,讓年輕的孫權趕到有一絲絕望。不過他這些年也是嚇大的,哥哥早死,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自己的地盤。尤其是江北的曹操,不知道來了多少次了,接連的礪也將孫權最後一點雄心逼了出來,

敵人越強大,更能激起他的鬥志。打敗強大的敵人才是人生暢快的事情。迎難而上纔是真英雄。他決定集中力量和劉琮做一番殊死搏鬥,因爲他知道逃避是不會讓他獲得生機的!

“仲翔,我軍新的新兵募集如何了?”吳縣吳王宮中孫權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議。而虞翻正是當初慫恿他稱王自立以低於劉琮朝廷的擢升。只是沒想到局面成了現在這樣。

聽得孫權發問,虞翻面露難色:“主公,新軍的組建速度倒是不慢,每天吳縣城中都能募得四五百新兵,山陰那邊也能有三四百人!

但缺乏足夠的訓練,如今劉賊來得太快,恐怕我軍倉促上陣很難形成戰鬥力。如果現在拍他們去前線,那麼損耗速度將比以前更快!而傳至的損失可能是目前最大的困難!國內所有地造船工房都已經被徵用了。但是戰船地補充卻遠遠跟不上消耗。”

“劉軍地戰艦就這麼厲害?”孫權很是不解,江東只得驕傲的就是水軍,如今卻到了戰船跟不上消耗的程度?如果不能在長江上阻止劉琮,那麼陸戰劉琮的人數優勢將更加明顯!

柴桑大戰,戰艦地損失上敵我雙方都差不多。只是劉軍地補充速度太快了。我軍損失一隻戰船隻能補充半條。但是敵軍損失一條戰船卻可以補充兩條以上。”虞翻這也只是聽說,他沒到過柴桑前線,但他知道魯肅和呂蒙等人的統兵能力是不用懷疑的,要說爲什麼江東水軍爲什麼輸得這麼慘,大概也就是戰船跟不上導致敵我力量太懸殊了吧!無論是湖口血戰還是姑塘之戰,在這些文官看來雖然己方死的慘烈,但何嘗不是因爲己方戰艦數量跟不上而無法主動出擊?

對於兩國的實力差距,孫權是有心理準備的。尤其是步兵方面。劉琮能夠拿着三四萬步兵打得曹丕三萬騎兵暈頭轉向!加上劉琮軍中猛將如雲,得了益州之後,人口一下子便是江東的三四倍,兵源充裕!沒想到在水軍方面也被劉琮超越,這仗想贏太難了。

“遷都地事情準備如何了?”孫權看了看滿殿不敢言語的文武百官問道。

“主公放心。一切都很順利。會稽郡山陰的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遷徙人員過去。只是這山陰地名不好。便請陛下重新賜名吧。”虞翻看到孫權終於轉移了話題,這次啊又直起身板答道。

“恩,紹祚中興,希望我大吳會繁榮昌盛起來。興旺起來,收復失地,統一天下。便改名爲紹興吧。”

山陰位於江東腹地,遷都也是因爲孫權面臨不利的局面不得不這樣做。他地戰略是以空間換時間,將敵軍拖死在江東這個戰爭泥潭中,希望曹操不會坐視不管。山陰往西、往南都有大山做屏障,利用地形優勢慢慢和劉琮消耗,一旦曹操加入戰局,自己就可能逆襲!所以他認爲初期要放棄一些領土也是必然的。而現在首都吳郡的位置太靠前了。而至於張厷臨死前所說的有帝王之氣的秣陵,那隻能保留在心中了。

以前抵禦曹操,有長江天險,這裡曾經牢不可破!但是劉琮公婆柴桑,順江而下,秣陵便是直接受到威脅,而從秣陵到吳縣走陸地不過三百多裡,而水路的話,吳縣到東面的長江不過幾十里地,遷都勢在必行了!孫權可不打算將這些日子募集的新兵這麼快送上前線。魯肅和呂蒙再能,也肯定擋不住氣勢如虹的劉磐,所以還不如干脆往後退!以空間換時間!

“不可!主公,此時遷都等於將廬江、丹陽兩郡拱手讓給敵人!”顧雍之前對於孫權稱王也是保持默許姿態。而在他見識了孫權的毒辣之後,就明白了爲什麼劉琮會這麼快選擇進攻江東。這年輕的主公孫權棄用張昭,無疑在內政方面自毀長城。而他沒想到孫權早有遷都之意,山陰都準備好了?

現在遷都看起來是躲避敵人鋒芒,可是這等於將前線的將士置身狼羣,用不了多久便會被敵人吞沒。孫權欺嫂、弒侄已經將江東分裂,上層社會許多人已經漸漸遠離了孫權集團,如果再武斷拋棄前線將士,那麼等到了山陰之後拿什麼抵抗劉琮?

“戰時必要的捨棄也是爲了長久。”孫權之弟孫朗替孫權應道,孫堅死時他還小,孫策東征西討時也沒出力,對於打仗這種兇險的事情他是不願意見到的,如今雖然敵人還在豫章,但他也覺得哥哥的遷都之策是明智的,至少可以保一時安全。

“不可,老臣以爲不可!遷都之事還請主公三思!”堂上文物大臣原本沒幾個有主意的,虞翻攛掇孫權遷都,孫朗支持,顧雍眼看着一人是不可能扭轉局面的時候,老將朱治站了出來!

見朱治站出來反對,孫權有點尷尬了。這江東要說還有孫權畏懼的人,一個是張昭,一個便是朱治。如今張昭已經逃走了,原本以爲不會再有人反對自己遷都,只是沒想到這老傢伙……孫權瞪了朱治一眼心有不甘,但又不好發作,因爲朱治的身份太特殊了。

朱治也是位數不多的健在的三代元老,朱治早年曾擔任縣,後被察舉爲孝廉,州里闢其爲從事,隨孫堅到處征戰。中平五年,拜爲司馬,隨軍討伐長沙、零陵、桂陽等三郡的周朝、蘇馬等賊軍,立有戰功,孫堅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191年),關東軍反董卓,朱治隨孫堅大破董卓於陽人,進入洛陽,被錶行督軍校尉,特許將領步騎,往徐州幫助陶謙討伐黃巾軍。

孫堅戰死,朱治便輔助孫策,依靠於袁術。後來知道袁術不立政務、品德,便勸孫策返回江東自立。太傅馬日磾在壽春,闢朱治爲掾屬,升爲吳郡都尉。當時吳景在丹楊任官,而孫策受命爲袁術攻打廬江,劉繇深怕爲袁術、孫策所吞併,產生誤解、猜疑。但孫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於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及孫權等幼弟,提供養護,對孫家甚有恩惠。

朱治戰功卓著,對孫氏一族有恩,而且現在還是吳郡太守,江東四大家族的朱氏的領袖,孫權可以無視張昭,但卻很難悖逆朱治!所以局面便一時僵住了,孫權無奈的看看虞翻,示意他趕緊想辦法說服這個老頑固!

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1章 將計就計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355章 曲線勸降第65章 風流劉敏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54章 幕後真兇第60章 猛將劉磐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278章 趙雲發威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41章 競爭對手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1章 甜蜜閨房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97章 小清新妹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15章 營救大喬第273章 雒城苦戰第11章 名將李嚴第374章 夫妻對話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25章 初回襄陽第93章 武陵蠻亂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330章 劉曄失算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243章 廖化爭勝第364章 孫紹質疑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262章 落鳳坡前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55章 洪湖剿匪第198章 徐庶進山第80章 比武前奏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234章 攻陷上庸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32章 路見不平第56章 剽竊計謀第52章 江陵遇刺第37章 文聘表態第72章 制服惡霸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53章 安置姜麗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15章 夷陵縣令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32章 路見不平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322章 部署應對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85章 激怒黑廝第62章 縣尉逞兇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82章 旗開得勝第378章 甘寧馳援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85章 激怒黑廝
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1章 將計就計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355章 曲線勸降第65章 風流劉敏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54章 幕後真兇第60章 猛將劉磐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278章 趙雲發威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41章 競爭對手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1章 甜蜜閨房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97章 小清新妹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15章 營救大喬第273章 雒城苦戰第11章 名將李嚴第374章 夫妻對話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25章 初回襄陽第93章 武陵蠻亂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330章 劉曄失算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243章 廖化爭勝第364章 孫紹質疑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262章 落鳳坡前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55章 洪湖剿匪第198章 徐庶進山第80章 比武前奏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234章 攻陷上庸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32章 路見不平第56章 剽竊計謀第52章 江陵遇刺第37章 文聘表態第72章 制服惡霸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53章 安置姜麗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15章 夷陵縣令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32章 路見不平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322章 部署應對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85章 激怒黑廝第62章 縣尉逞兇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82章 旗開得勝第378章 甘寧馳援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85章 激怒黑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