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

“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禮記·王制】

“董公此言甚謬,屯田尚書郎不過一時之制,若以始論,屯田之制還是孝武皇帝初建,則該由屯田校尉領之。而延至當今,校尉之職,何以當之?”黃琬看出了董承的把戲,左右不過是想在迎合皇帝意圖的前提下,將一些無關緊要的權力轉移給兵部,如此做做樣子。

黃琬又豈會讓他如願?

侍中楊琦面色也跟着說道:“太尉掌軍事,屯田事關軍機,糧草實乃重中之重,若以此託付於一尚書郎,又如何能體現陛下倡議屯田之心?更談何壓服各地典農郎將、校尉了。”

尚書令吳碩見董承面色鐵青,一副忍耐着不敢發作的樣子,急忙站出來爲他分擔壓力:“董公只是借古喻今,非是由尚書郎擔任此等大事,黃公、楊公多慮了。如今尚書諸部,唯有禮部、兵部權責不定,而禮部近來與工部皆有事務,這屯田一事,依我之見,不如……”

“屯田之制,說來也是任重於農桑,與‘兵’字無甚關聯,卻與大司農等外朝職事相仿。”趙溫立即打斷了吳碩的進言,也不管自己剛纔是如何的拔高屯田的地位,此時又出言降了一格,像是非要將其分給太尉領受。

董承深吸了一口氣,惱怒的他心念一轉,忽然想到,屯田也不失爲一個好差事,且不論是各州典農中郎將所治的數萬頃田、每年數百萬谷麥,單就是那數萬戶的屯田兵就是個令人垂涎的蛋糕!雖說這些屯田兵分散各地,平日也就只有農閒時纔會組織起來練練兵,當不得大用,但在近畿之地已無兵權的董承眼中,卻不失爲一個利好。

將屯田納入太尉府治下,這麼顯而易見的好事,當時在與董鳳、胡邈等人議論時,如何不見一個人提起呢?

董承沒有想太多,只覺得接受了屯田,就可以從中攫取太多好處,而如今在朝的民屯長官、勸農令第五巡已然沒了馬日磾這些關西大臣作靠山,等接手了軍屯,就更有機會去插手民屯。胡邈他們沒有提及此事,想來應是覺得將軍屯調入兵部,其上有個尚書令吳碩是自己人,同樣能保證大權不失,還能避免因爲權力過度集中而遭到皇帝猜忌,但董承卻不這麼想。

一是吳碩太狡猾,趨炎附勢,接連侍奉三主,人品靠不住。雖然對方確實略有智計,董承自詡並不能徹底掌控此人。二是尚書令對各部的控制力已經不再是當年了,像是吏部、度支部如今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請示,要想借吳碩來影響兵部,並不容易。

所以,董承猶豫了一番,哪怕是趙溫、黃琬等人明顯是不懷好意的要將軍屯推給自己,自己不僅算計着利弊,也得在皇帝的注視下將其接過來。

“若是在太尉府下專設職司,豈不與尚書郎無異?而況太尉身爲三公,專司一事,臣竊以爲不妥。”董承假惺惺的說道。

吳碩聞言一愣,他心機譎詐,如何會聽不出董承的弦外之音?這看似推諉,實則就是委婉的答應了!他不明白爲何作爲衆人之首的董承會臨場改變決策,而且也未曾事先與他商量,一時間吳碩心中念頭飛轉,不知道在想什麼。

董承有些不情願的軟化了語氣,稍顯退讓,靜靜聽了半天衆人意見與態度的皇帝,此時也樂得開口跟他談‘條件’。

說是‘條件’,其實是皇帝早已與趙溫、荀攸等人商議好的方案,皇帝看準了董承耐不住誘惑、以及急於表現的心思:“軍屯事涉錢糧,乃國之大事,如若置於太尉府下,既能得其所,亦能彰顯朝廷重視之意。今後太尉專管朝廷軍屯經營事務,各地典農郎將、校尉,皆歸太尉調遣,凡糧草轉運供給、各處城防修繕、徵調民夫等事,亦由太尉司掌。”

董承聽到這裡,面色一喜,這等若是獲得了後勤大權,他還未應下領旨,卻聽皇帝又接着說道:“以上種種,各設屯曹、運曹、防曹、役曹等掾屬於太尉轄下。此外,改太尉金曹爲計曹,度支部也要派駐能吏,擔任其職,今後一應開支用項,皆由計曹審定,至於統屬,一如度支部與郡縣度支曹掾等成例……”

什麼?要度支部派遣吏員到公府裡去?董承心裡陡然一寒,別的不說,度支部審計有多厲害,無論是他,就連其他公卿、地方長官,都是深深見識過的!

在以往的時候,各類官府花錢辦事還能大手大腳,對府庫裡的錢,一百當五十用也沒人追究。這種陋習積弊已久,久而久之也滋生了大批官商共同體,浪費了朝廷資源。而有了度支部後,公卿各掾屬次年預備支出多少錢,都要向度支部提交詳細預算,由度支部進行查驗審批,方可支取。若是提前花完了預算,還得再次向度支部申請,並且每年的收支記賬都要有跡可循,統一交給度支部核賬,一旦有紕漏就會受到嚴厲的責罰。

起初的時候尚有不少人怨聲載道、埋怨束縛太過,度支部尚書太過權重,但皆被皇帝整治了回去。幾次風波之後,底下再無人質疑中臺改制的正確性,揮霍浪費的不良風氣急劇轉變,每年不知爲朝廷節餘了多少錢糧。

董承見識過每年由屬下給度支部報送賬目、預算時受到的麻煩,僅僅只是每年報賬,董承都覺得備受約束,何況是從此以後要在他眼裡插上這麼一根刺?他猛地擡起頭來,心驚肉跳的看向皇帝,壯着膽子說道:“君上,自尚書於公府之中派駐曹掾,似有以尚書鉗制上公,以微制尊……臣以爲此大不符禮制,也不合乎成例,還請三思。”

“吏部、度支部、刑部等尚書皆在各地郡縣設有相關曹掾,統一調度,執行政令,數年來多有成效,未見差池。”皇帝挑了挑眉,好奇的說道:“我記得當初議論地方曹掾隸屬朝廷有司時,董公也是支持的,怎麼到如此一旦事涉己身,就持異議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
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