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血腥爭奪【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的第二位弟子】

三月中,新一輪的賣官鬻爵,隨着春天的到來,拉開了帷幕。

漢帝爲了回籠資金,再一次張開了血盆大口。

第一批遭殃的人,就是軍功長吏。

劉正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獻上了“天下貢酒”兩百壇,又重金結交沙汰官。

這才得了一個,孝義中郎將府,自行沙汰上報。

西園八校尉,都是人精,更是漢帝的左膀右臂,沙汰官只能,敲詐勒索一番之後,高高舉起,輕輕的放下。

劉正等人,有驚無險。

陳到連着做了,好幾天的噩夢,直到沙汰官走後,才鬆了一口氣。

再說地方縣尉的沙汰,由各郡督郵代管執行。

這就不得不說起,安喜縣尉劉備了。

劉備到任一個月,對於縣中的情況,已經進行了摸底。

正打算,大展宏圖的時候,沙汰官來了。

督郵不認識劉備,又見關羽和張飛模樣不凡,就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算例行公事,隨便問過幾句就罷手。

何曾料想到,那莽夫張飛,一向都是——天大地大,劉備最大。

就算是盧植,見了劉備,也得納頭就拜。

地方郡縣的芝麻小官,必須要頂禮膜拜纔是。

如今見督郵,居然以上官自居,一不行禮,二不稱敬。

張飛大怒說:“你這惡吏,我大哥是漢室宗親,見了爲什麼不行禮呀?”

督郵也火了,老子奉命公幹,長途跋涉,來到這,窮鄉僻壤的,安喜縣,也就罷了。

還要受到,沒有官身的匹夫,言語羞辱一番。

花花轎子擡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今匹夫無狀,不讓本官好過,本官爲什麼,要與你等爲善。

督郵進入縣衙之中,召縣令細問:縣尉劉備,都有什麼功勳呀?

縣令見劉備,每日維持治安,倒也中規中矩,於是就具實陳述。

督郵大怒,喝問:“縣尉權兼剿捕,難道安喜縣尉,就特殊嗎?”

縣令回答說:“劉縣尉履職一月,與民秋毫無犯!”

督郵反問:“難道安喜縣尉,與山賊草寇,也是秋毫無犯的嗎?”

縣令無言以對,城外安家村,遇到山賊襲擊,九死十八傷。

告狀的狀紙送至縣衙,縣令將其轉呈縣尉劉備。

劉備以縣中諸事未平,不宜輕動爲由,拒絕出兵。

縣令無奈,只得裝聾作啞。

如今見督郵問起,只能如實交代。

張飛蠻橫闖入,恰巧聽聞,縣令說起——劉備拒不討賊,坐視鄉民遭屠。

張飛是個急性子,揪住督郵就往院子裡走。

綁在柳樹上,提起丈八蛇矛,就要捅人。

縣令嚇得,兩眼一抹黑,昏倒在了地上。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

督郵反而,被激起了血性,怒罵道:“黑臉匹夫,你要是有種,就捅死老子吧!”

督郵這一喊殺,張飛反而清醒了。

殺官就是造反,由官身變成反賊,張飛就算是,再怎麼坑哥,這樣的惡事,也不敢肆意妄爲。

他只得,拋掉手中的,丈八蛇矛,攀折柳條抽人。

督郵養尊處優,柳條柔軟,一鞭沾肉,痛不欲生。

張飛賣力揮鞭,柳條受力不住,斷了。

再折新枝,繼續抽打。

當劉備聞訊,趕到縣衙的時候,督郵已經面目全非。

督郵見劉備,歷數三罪:

詐稱漢室宗親,敗壞皇族名聲,這是第一罪。

與山賊草寇秋毫無犯,坐視鄉民遭戮,玩忽職守,這是第二罪。

御下不嚴,縱容屬下,毆打上官,這是第三罪。

漢帝有令,沙汰濫官劣吏。

劉備三罪並罰,當立即沙汰,移送郡城,依律問罪。

張飛見督郵,信口開河,抓起丈八蛇矛,就要捅人。

劉備大驚失色,大吼大叫說:“三弟,千萬不要衝動,殺官就是造反,咱們不能成爲反賊呀!”

張飛問:“大哥,那怎麼辦呢?”

劉備垂頭喪氣的說:“通知二弟,這安喜縣尉,老子不做了!”

說完,將印綬掛在了,督郵的脖子上,帶着張飛揚長而去。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有一個坑哥的弟弟,做官有危險,選擇需謹慎。

劉備三兄弟,帶着親兵,離開了安喜縣。

路上,張飛問劉備:“大哥,咱們去哪裡呀?”

劉備回答說:“我他媽的,也不知道呀!”

關羽提議說:“要不咱們回幽州,在南山城開一家鋪子。三弟殺豬賣酒,我就開爐打鐵。大哥隨便做點什麼,吃香的喝辣的,都不成問題。”

張飛接着補刀說:“其實做劉正的子民,真的不錯。涿縣的很多同鄉,都在南山城,發家致富了。”

劉備三人,本來向着幽州方向,緩緩而行。

聽了兩位弟弟的話之後,劉備大聲說:“二弟,咱們掉頭,去豫州,不回幽州了。”

劉備三兄弟的遭遇,只是這場賣官鬻爵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范陽郡太守出缺,首先伸手的,是遼西公孫瓚的家人。

公孫家自不量力,打算憑藉着大義名份,強吞南山城,完成蛇吞象的壯舉。

劉正接到消息之後,暗中買通左豐。

左豐爲難的說:“侯爺,漢帝有意多賣幾次,我也沒有辦法呀!”

劉正說:“你不用爲難,官照賣,錢照收,印照給。只要把買官者的消息,告訴酒侯府。怎麼樣,不爲難了吧?”

左豐大喜,交易達成。

陳到在情報部的,配合之下,以拉練爲名,親自帶隊,執行斬首計劃。

公孫家的第一個買官人,爭妓失手,鬱悶喝酒,嗆死!

公孫家還不死心,又派出了第二位,買官使者。

失足落水,淹死!

公孫家不肯放棄,派五百精騎,隨行護送買官使者。

隨從見財起意,殺了使者,分了金銀,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公孫家知道,事不可爲,這才放棄了爭奪。

接着便是,劉虞出手了,打算派人先佔位,弄出既成事實,再向漢帝表奏。

短短一個月之內,二十三名,赴任范陽郡太守的,代理官員,全部死於非命,連家人都沒有幸免。

人們都說:范陽郡太守,是個詛咒,誰想當,就得死。

劉虞又步了,劉焉的後塵。

在損失了,大批精幹吏員之後,他終於認清了形勢,不再想着什麼,先上車,再補票的事情。

按規矩買官,錢還沒有出幽州,就落入了山賊草寇的手中。

劉虞損失了,近千萬貫之後,終於偃旗息鼓了。

范陽郡這塊肥肉,想吃的人,都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袁家雙管齊下,洛陽城中交錢買官。

然後從渤海郡中,調人赴任。

有官無印,名不正則言不順,再加上斷案不公,被告狀的人打死了。

范陽郡太守的,官印和任命書,卻是無論如何,也出不了司隸。

袁紹心知,是劉正在搗鬼,苦於沒有證據。在損失了,幾批人手之後,終於放棄了,對范陽郡太守的爭奪。

持續了近三個月的,血腥爭奪。

讓范陽郡太守之位,成了士子們,避若蛇蠍的官職。

當官無限好,只是嘆命薄。

漢帝見范陽郡,太守之位的爭奪,前前後後,死於非命者,竟然有一千五百人。

他怕壞了名聲,示意左豐——趕緊把官位賣掉,甚至不惜,降價處理。

劉正以五十萬貫的價格,順利的從左豐手中,替魯肅買到了,范陽郡太守的官位。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又花五十萬貫,賄賂了張讓等人,給任命詔書上,加蓋了傳國玉璽。

再就是爲了,堵住漢帝的嘴,更獻上了,五百壇“天下貢酒”。

皆大歡喜之餘,這場爭奪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半個月之後,陳到回酒侯府覆命。

據統計:

情報部損失,一百二十三人。

當然了,這並不是死了,而是暴露了身份之後,不得不由暗轉明,再也無法從事,秘密戰線的工作了。

情報人員的,自保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

整場戰役,史稱奪官戰役,情報員戰死三人,受傷一人。

至於受傷的那個人,是不想退出情報部,落在自己人的手中之後,竟然試圖逃跑。

誤會之下,被打折了腿。

至於死的三個人,都是低估了對手,又發生了緊急狀況,才迫不得已出手,拿性命完成任務。

接下來的,就是劍兵團的損失,戰死一百五十八人,重傷七十二人。

負責帶隊的陳到,輕傷!

據陳到說:

無論是對付公孫家,還是劉虞。劍兵團和情報部,都毫髮無損。

然而袁家的插手,造成了劍兵團重大的傷亡。

第一次試探性交手,袁家吃了大虧。

劍兵團以微小的代價,拿下了袁家死士,完成了任務。

第二次交手,雙方旗鼓相當,袁家死士傷亡過半,護送官印的人,當場陣亡。

袁家死士,拼命廝殺,試圖搶回官印,最後任務失敗,不得不撤退。

第三次交手,雙方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一場血拼,袁家死士,全軍覆沒。

劍兵營,執行絞殺任務的,一個連,倖存十八人。

陳到作爲帶頭人,也受了輕傷。

劉正聽完,陳到的戰報之後,就傳達了,一個命令:

厚葬,撫卹金從優!

活着的人:情報員,進行解密考覈,合格一個,任用一個。納入正常的,南山城政務系統。

劍兵團戰士,優先列入,晉升考覈機制。

陳到,賞錢萬貫。

劍兵團,集體三等功。

陳到拿到了嘉獎令,轉身去駐地,宣讀最新命令去了。

劉正望着郭嘉,認真的說:“奉孝,你現在知道——豪強世家的能量了吧?”

郭嘉回答說:“侯爺,袁家,真的很強!”

劉正大笑,與人鬥,還真是其樂無窮啊!

他堅信——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興漢軍的。

只是這,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也不知道,究竟會有多少人,倒在前進的道路上。

根本就沒有機會,看到光明。

郭嘉看着,陷入沉思狀態的劉正,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

只好陪伴着他,一起沉思,暢想未來。

加蓋了傳國玉璽的,任命詔書,標誌着范陽郡,名正言順的,落入了興漢軍的,掌控之中。

魯肅的范陽郡太守之位,連幽州牧劉虞,也無法沙汰。

幽州,正式陷入了——四強爭霸賽。

目前是兩家暴揍烏桓,劉虞一邊打醬油。

酒侯府中,劉正依舊正常生活,偶而也給陳到放假。

至於郭嘉,似乎成熟穩重了很多。

居然一門心思的,制定起大政方略來。

最後獻上了八個字——穩定據點,鞏固范陽。

劉正採納,並加以補充,制定出新的三年計劃——驅逐烏桓,照顧公孫,打壓劉虞,建設范陽。

驅逐烏桓,是優先級方略,由趙雲帶魏延,和興漢五都尉執行。

照顧公孫,是昌黎郡內,除了橋頭堡,打下的地方,全部由公孫瓚接手,確保他有,對抗劉虞的實力。

打壓劉虞,大力宣傳他賣州的惡行,爲未來作準備。

至於建設范陽,先不要着急,可以先掃地,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

郭嘉審閱之後,加密傳訊幽州。

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2059章 二魂龍牙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250章 昌黎攻略第364章 巧斬丈八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246章 烏桓分裂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2124章 五花三傑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570章 一起虐菜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709章 英雄名錄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4章 得將子龍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574章 聞道之爭第2031章 將門虎女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1348章 天嬌獻舞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2052章 老兵不死第1942章 董承奉詔第2027章 李丹奇論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998章 地獄訓練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514章 大戰陽城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449章 難以抉擇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2200章 陽明學府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1541章 打擊專碰第1453章 南沼會戰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1844章 時空摺疊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289章 鄧艾揚名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821章 魯淑之悟
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2059章 二魂龍牙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940章 沮授兵敗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865章 商道劉巴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2100章 昌武齊銳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250章 昌黎攻略第364章 巧斬丈八第1841章 龍紋沙蠍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246章 烏桓分裂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2124章 五花三傑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316章 沐猴而冠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2116章 馬市聯盟第570章 一起虐菜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1709章 英雄名錄第1227章 制約壟斷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4章 得將子龍第1634章 錢語斬情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137章 徵北定製第1574章 聞道之爭第2031章 將門虎女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1348章 天嬌獻舞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1371章 出嫁從夫第2052章 老兵不死第1942章 董承奉詔第2027章 李丹奇論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998章 地獄訓練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514章 大戰陽城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449章 難以抉擇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2200章 陽明學府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1541章 打擊專碰第1453章 南沼會戰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521章 賈貌之厄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1844章 時空摺疊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289章 鄧艾揚名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821章 魯淑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