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靈帝之死

劉正打開了密報,只見上面寫了兩件事情。

一是中平六年四月初,漢帝劉宏,病危。

二是兩宮太后爭權奪勢,水火不容。

先說中平六年四月十日,漢帝攜十常侍,於濯龍園中,設宴慶祝。

漢帝得報,興漢侯劉正的,討伐大軍,已經平定僞帝張舉,首級傳至京師,文武百官,彈冠相慶。

於是他就,讓張讓準備,把窖藏的,糜氏米酒,取出三壇,聚十常侍,於園中荷花池畔,飲酒作樂。

歌女彈箏獻唱,舞女腰肢柔軟。

漢帝說:“興漢侯,果然不負所望,朕心甚慰,當浮一大白!”

漢帝舉起酒樽,示意十常侍同飲。

蹇碩少年得志,更是躊躇滿志,得到漢帝賜酒,滿飲!謝恩!

張讓憐惜,漢帝龍體,於是就婉拒說:“陛下,園中桃花甚美,不如同遊!”

漢帝笑問:“張常侍,你又來掃朕的興嗎?”

張讓惶恐,忙伏地請罪。

漢帝不以爲忤,只是命張讓罰酒了事。

漢帝的身體,已經被酒色掏空。

更有濫飲無度,貪杯誤事。

酒宴才過了半個時辰。

漢帝心血來潮,居然命人,上范陽燒酒。

三杯烈酒下肚,漢帝的胃,經受不住刺激,一口老血,噴涌而出。

張讓等人,大驚失色,忙扶着漢帝,進了含章殿。

漢帝命蹇碩,單獨奏對。

漢帝說:“蹇校尉,朕自知命不久矣!”

蹇碩伏地慟哭。

漢帝意興闌珊,人總是要死的,哭幾聲,難道就不死了嗎?

漢帝命蹇碩磨墨,寫下詔書。

詔書:

皇次子劉協,溫仁恭儉讓。

宜繼承大統。

阿母董太后,撫養皇次子劉協長大,當代爲看護,臨朝聽政。

中官蹇碩,克勤克儉;輔政安邦,可爲棟樑。

西涼刺史董卓,擁西涼鐵騎,二十萬衆,密詔至京師,作爲董太后臂助。

將軍董重,忠勇之士,晉驃騎將軍,共同輔政。

司徒楊彪,諫議大夫王允,可爲文臣之首。

欽此!

蹇碩受了詔書,派人趕赴西涼,向刺史董卓,宣讀漢帝密詔。

又將董重的,任命詔書,交給了董太后。

董太后自忖,何進兄妹勢大,不宜刺激,於是就留而不發。

中平六年四月十三,漢帝病危。

召張讓等十常侍,入含章殿。

漢帝說:“張常侍,朕不行了!”

張讓強忍着悲慟,聆聽聖命。

漢帝再述一遍,日前的詔書。

說完之後,駕崩。

張讓令蹇碩,帶人封了含章殿,秘不發喪。

其餘十常侍,攜密詔,拜謁董太后。

張讓正要宣詔,突然見到,皇次子劉協,對十常侍怒目而視。

張讓問:“協皇子,您這是什麼意思呀?”

劉協少年心性,直言不諱的說:“你們這些中官,禍國殃民。要是我當了皇帝,一定將你們斬首示衆,殺了泄憤。”

張讓等人惶恐,手中的詔書,也不敢宣讀了。

董太后並沒有說什麼,只是覺得,皇次子劉協,童言無忌。

請張讓等中官,不必介意。

畢竟國家大事,不能由一個小屁孩,一言而決。

張讓不敢相信,董太后的鬼話,於是就,虛應故事。

胡言亂語一番之後,藉機告辭離開。

張讓在列侯府中,召集十常侍密議。

張讓問:“大家有什麼辦法嗎?”

如今外朝,請命誅殺十常侍之聲,一浪高過一浪。

漢帝屬意的,繼統人選,也放話要殺中官,何去何從呢?

究竟是捨生取義,還是絕地反擊呢?

張讓等人迷茫了。

他們更害怕的是——舍了生,也取不了義。

曹節建議說:“張常侍,皇次子劉協,絕對不能繼續大統!”

曹節不想死,中官安身立命之地,是在皇宮之中。

然而在皇宮之中,一言九鼎的人,只有漢帝。

至少在表面上,是這樣的。

因此,新任漢帝,對中官的態度,尤其重要。

皇次子劉協,已經當衆放話,要殺中官泄憤。

這話傳揚出去,肯定會,讓天下人,側目而視。

若是皇次子劉協,得密詔而承大統。

大局底定之後,朝臣們聞風而動。

十常侍,內外交困之下,必定死於非命。

張讓說:“曹常侍,還是直接說辦法吧!”

曹節說:“如今朝臣之中,主持大局的,只有何進。”

曹節的想法是,十常侍的謀劃,得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讓黃門侍郎蹇碩,充當誅殺何進的急先鋒。

第二步,篡改遺詔,挾漢帝以自保。

張讓又問,其餘八人。

他們都一致同意,於是乎,這關乎,天下命運的詔書,竟然成了,十常侍,肆意妄爲的契機。

張讓打定主意,先讓蹇碩出馬,拼掉何進,再改詔宣命,讓皇太子劉辮,繼承大統。

張讓親自出馬,去見蹇碩。

蹇碩問:“張常侍,大局已定了嗎?”

張讓回答說:“大局未定,大禍卻要臨頭了。”

蹇碩追問緣由。

張讓解釋,如今朝中大臣們,唯大將軍何進,馬首是瞻。

中官勢力,只在皇宮。

彈丸之地,又怎麼可能成事呢?

強行擁立新帝,萬一何進,武力逼宮,只怕會,死無葬身之地。

蹇碩得官,只靠忠心,才幹欠缺,於是就向張讓求計。

張讓認爲,大將軍何進,得天下豪強世家之望,只能想個辦法,誅殺何進。

令朝臣們,重新變成,一盤散沙。

讓天下豪強世家,各自爲戰,不得再次聚勢。

蹇碩會意,忙親力親爲,佈置誅殺何進的事宜。

張讓回到,自己的,列侯府中之後,就開始篡改詔書。

一刻鐘之後,新的遺詔,就新鮮出爐了。

詔書:

皇長子劉辮,溫仁恭儉讓。

宜繼承大統。

阿母何太后,撫養皇太子長大,當代爲看護,臨朝聽政。

欽此!

爲了增加,詔書的合法性,張讓用了,天子六璽,還特意加蓋了,傳國玉璽。

這傳國玉璽,一直由張讓保管。

漢帝給蹇碩的詔書,是揹着十常侍的。

這是帝威莫測,也是蹇碩,該當一死。

蹇碩手中的詔書,確實是真的。

然而沒有,傳國玉璽用印,名不正,則言不順。

張讓篡改的詔書,印鑑齊全。

經得起朝臣們,反覆勘驗。

然而有權無兵,不足以自保。

張讓等十常侍,密議之後,覺得應該,給何進等人,找一個有份量的對手。

西涼刺史董卓,擁兵二十萬,是獨一無二的人選。

張讓也寫下了詔書,用印之後,向西涼方向,派出了使者。

加蓋了傳國玉璽的詔書,其效力,可是比蹇碩的密詔,要有用得多。

就在蹇碩,緊鑼密鼓的,佈置誅殺何進的時候,何進也在府中,與衆人商議,如何讓新帝,繼承大統。

何進得到了,何皇后的消息,漢帝臥病含章殿,已有數日。

一千上軍校尉部,百戰精兵,戍守四周。

看樣子,漢帝駕崩,就在近日。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何進的密議,有陳羣,曹操,袁紹,田豐和韓猛等人蔘與。

田豐說:“大將軍,河北田家認爲,漢帝,就應該,老老實實的,做個光桿司令。兵權,是個危險的東西,不應該,讓他染指半分!”

田豐字元皓,鉅鹿癭陶人。

三十來歲,是田家最有名的智囊。

他的目標很明確,打掉蹇碩,手中的兵。

徹徹底底的,斷絕中官亂政。

袁紹也說:“蹇碩封閉含章殿,這裡面,恐怕大有文章呀!”

曹操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曹操拱手說:“大將軍,若是我所料不錯,此刻的漢帝,只怕是,駕崩多時了。”

韓猛認爲,不管漢帝如何,朝臣一到含章殿,漢帝的駕崩,就會形成既成事實。

袁紹很快就明白了——歷代漢帝的,被死亡事件。

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他們也不怕,再度重演歷史!

何進耳根子軟,再加上漢帝,畢竟是妹夫。

萬一沒死,那雙方見面,得多尷尬哪?

何進說:“咱們這些人,如履薄冰。還是要,小心謹慎爲要。”

何進不敢闖宮,畢竟這樣一來,雙方就,再也沒有,退路了。

一直溫水煮青蛙,持續了近二十年。

如今即將,大功告成。

突然有人站出來,說要加上一把火。

難道他們,就不害怕,引火燒身嗎?

何進不敢賭,這勝負手一出,就有進無退了。

田豐說:“大將軍,富貴險中求!”

衆人一致同意,豁出去了,大幹一場,把事情做成。

何進問陳羣:“長文,你怎麼不說話呢?”

陳羣說:“大將軍,這宮,得闖!”

陳羣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漢帝已經不行了,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把皇太子劉辮,推上漢帝的寶座。

然而蹇碩封宮,這用意已經很清楚了。

現在必須要,讓漢帝駕崩,否則就會,錯失良機。

畢竟名正言順,是天下豪強世家,一直宣揚的理念。

若是橫生枝節,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畢竟漢帝,還有一個,皇次子劉協。

要是那董太后,近水樓臺先得月,強行擁立,讓皇次子劉協,繼承大統。

大將軍府,又該何去何從呢?

何進終於,不再猶豫了。

命令:

司隸校尉潘隱,關閉洛陽城門,封城三日。

再命令:弟弟何苗,整頓北軍。

最後命令:曹操,袁紹,韓猛,陳羣,田豐。

由何進親自帶隊,袁紹統領,五千中軍校尉部,曹操等人,從旁協助,負責解除,上軍校尉部的,武裝力量。

含章殿外,兩軍對峙。

田豐出馬,勸蹇碩放下武器,爭取寬大處理。

蹇碩喝問:“何大將軍,任縣侯,魏武鄉侯,你們帶甲上殿,難道是,想要造反嗎?”

何進說:“蹇碩匹夫,你不過是,區區一介,黃門侍郎。”

仗着漢帝寵信,封了列侯,又執掌上軍校尉部。

難道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嗎?

如今居然,公然挑釁,國家重臣,真是不知死活!

我等有國家大事,需要面見漢帝。

區區小吏,不去通報,反而以武力,拒絕朝臣,面見漢帝之門,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蹇碩說:“漢帝病危,醫官有命:任何人不得覲見,以免傷害龍體!”

曹操大怒,質問蹇碩:“醫官,微末小吏,大得過天下大計嗎?”

蹇碩寸步不讓,只是命令麾下:嚴陣以待,凡是強闖含章殿者,一律射殺!

何進良言相求,畢竟這次進宮的目的——是找到漢帝。

至於接下來的謀劃,得見了漢帝的面,才能繼續執行。

一個蹇碩而已,想要殺他,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沒有必要,鬧得沸沸揚揚,壞了大好局面。

蹇碩油鹽不進。

畢竟漢帝已經駕崩,秘不發喪,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只能硬着頭皮,苦撐到皇次子劉協,繼承大統。

袁紹終於,忍不住了,拔出金絲翠玉刀,厲聲高喝:“蹇碩匹夫!”

幽禁漢帝,阻塞朝臣;謀反之心,昭然若揭!

中軍校尉部聽令:上軍校尉部,均爲反賊逆黨!

誅殺蹇碩,拯救漢帝,殺!

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082章 行宮探險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1419章 大明帝國第759章 二出祁山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1256章 口水官司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2150章 歧山歸漢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1433章 道元鑄魂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45章 啞巴田豫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1739章 聯盟瓦解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22章 丹陽募兵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697章 戰神嘯雅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771章 手足相殘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1005章 六星崩山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2032章 昌城練兵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850章 僧多粥少第1811章 鋪路決戰第1239章 鑽石永恆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322章 天地功德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737章 國是無私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65章 打壓豪強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9章 北地殺胡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533章 趙統攻營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805章 重組格局第198章 精銳風波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341章 曹操兵敗第31章 水泥問世第2090章 聯合出擊第800章 爲了告身
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77章 再戰宛城第1082章 行宮探險第587章 奪十里鋪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2207章 鐵血白起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1419章 大明帝國第759章 二出祁山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1256章 口水官司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2150章 歧山歸漢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1433章 道元鑄魂第1164章 特授令牌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45章 啞巴田豫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1739章 聯盟瓦解第1785章 花錢招災第22章 丹陽募兵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387章 弘農協定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697章 戰神嘯雅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377章 探索世界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1923章 爭話語權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771章 手足相殘第1689章 完顏上位第1005章 六星崩山第241章 復仇女神第2032章 昌城練兵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850章 僧多粥少第1811章 鋪路決戰第1239章 鑽石永恆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969章 郭穎之謀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322章 天地功德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737章 國是無私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65章 打壓豪強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9章 北地殺胡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905章 盛樂悲歌第1968章 王門出手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533章 趙統攻營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805章 重組格局第198章 精銳風波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341章 曹操兵敗第31章 水泥問世第2090章 聯合出擊第800章 爲了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