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雁門鐵獅

幷州鐵騎,縱橫沙場。

在虎牢關戰場上,小試牛刀。

先挫張揚軍,底定了幷州鐵騎的唯一性。

再敗公孫瓚軍,徹徹底底的給幷州鐵騎,塑造出了軍魂。

呂布在主位上坐着,看着分兩排坐定的張遼等人,開始了新一輪的作戰會議。

曹性問:“主公,聽說曹操來了,咱們要搞他一傢伙嗎?”

高順說:“主公,曹操是閹宦之後,也沒有什麼海內名望,這個可以有。”

呂布聽了之後,有所意動。

然而軍議,就得活躍一下氣氛,讓大家都踊躍發言。

若是搞成了一言堂,就沒有軍議的效果了。

呂布問:“文遠,你怎麼看呢?”

張遼想了想,覺得打一下曹操,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這個度,可得把握好了。

張遼說:“曹操不能死!”

畢竟盧門五郎,同氣連枝,整個虎牢關之東,已經是盧門中人的地盤了。

打死一個曹操,會拔出蘿蔔帶出泥的。

再要引出另外四個,那幷州鐵騎,可就得被架在火上烤了。

別人倒也好說,興漢侯劉正,可不好對付。

呂布說:“文遠,教給你一個任務。”

呂布命令:

雁門鐵獅張遼,帶領八百幷州鐵騎,東出虎牢關。

去迎接一下曹操,盡一回地主之誼。

張遼說:“保證完成任務!”

張遼辭別了衆人,連夜出關,向東而行。

幷州鐵騎東出十里,向公孫瓚軍背後潛行,在一處小山坡後埋伏,等待着曹操軍的出現。

辰時,曹操軍夏侯惇所部槍兵,沿着官道向西而走。

張遼看得真切,畢竟獨眼夏侯惇,是曹操軍的一大特色。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眼看曹操軍距離小山坡,不足一里地。

張遼舞動鳳嘴刀,率先殺出。

夏侯惇見董卓軍出現,也是嚇了一跳,忙大吼一聲:“結陣拒敵!”

說完,夏侯惇拍馬迎向了張遼。

將是兵的膽,夏侯惇的勇烈,感染了所有的曹操軍將士。

三千長槍兵,迅速的結陣,前排一百支鐵槍,那槍頭上的寒光,令幷州鐵騎胯下的戰馬,望而生畏。

張遼迎上了夏侯惇,陣前激鬥。

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幷州鐵騎,自主衝殺曹操軍,突破十餘排,後繼無力,只得退回小山坡,嚴陣以待。

夏侯惇的副將,名叫史渙。

見幷州鐵騎退走,不敢追擊。

畢竟步戰對抗騎兵,結陣纔有威力。

亂了陣形,就只能送人頭了。

幷州鐵騎重新整隊完畢之後,並沒有立即衝鋒。

轉而駐馬小山坡,替張遼看住退路。

張遼的鳳嘴刀,已經沉寂了一年。

最近才得以復出,無論是戰張揚,還是鬥公孫瓚。

幷州鐵騎都是淺嘗輒止,張遼也不能盡興。

如今碰上了,曹操軍大將夏侯惇,自然是想打個痛快。

至於兩軍交戰,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夏侯惇見張遼武藝不凡,於是就開口勸降。

夏侯惇質問:“張文遠,堂堂雁門鐵獅,邊關豪傑,也要與董卓老賊同流合污,不要天下大義了嗎?”

張遼反駁說:“董相國爲百官之首,得獻帝器重!四十萬西涼鐵騎,更是國家干城。”

張遼不想什麼天下大義,只想說四十萬西涼鐵騎東出,誰與爭鋒?

打贏了,就是天下大義。

幷州鐵騎,只爲幷州人而戰,哪怕是對抗整個天下,也不忘初心。

夏侯惇見說不動張遼,氣血上涌,打算一舉拿下他,再作理論。

張遼見夏侯惇狂暴,也使出渾身解數,與他激鬥不休。

一個是名鄉烈士,一個是邊關健兒。

一個想維護天下大義,一個想保全手足兄弟。

夏侯惇爲了天下大義而戰。

張遼卻是爲了幷州鐵騎的肚子而拼命。

兩人都是意志堅定之輩。

他們都肯爲了理想而奮勇向前。

鳳嘴刀厚重,麒麟刺威風。

一個堅韌,一個執着。

這一戰,平分秋色。

這一戰,風起雲涌。

雁門鐵獅留名姓,勇烈夏侯展雄風。

鬥了一個時辰,張遼突然看見,曹操軍援兵到了,忙調轉馬頭,招呼幷州鐵騎,退回虎牢關中。

夏侯惇意猶未盡,想要單騎追殺。

史渙橫馬,擋住了夏侯惇,大聲說:“將軍,賊軍勢大,窮寇莫追!”

夏侯惇無奈,畢竟長槍兵都是步卒,想要追擊騎兵,根本就不可能的。

更何況曹操軍各部,成軍時日尚短。

強行與幷州鐵騎,那樣的老牌勁旅硬碰硬,只怕會挫傷銳氣。

夏侯惇收兵回營,計點損失:

本部三千長槍兵,戰死三百餘。

幷州鐵騎,絲毫未損。

夏侯惇不由自主的感嘆說:“幷州鐵騎,更勝西涼鐵騎一籌。”

曹操與夏侯惇會合之後,繼續向西,準備正式加入,虎牢關戰場。

夏侯惇的前哨之戰,只能算是小試牛刀。

曹操聽到戰損比例之後,又計較了一回公孫瓚軍的損失,他就沉默不語了。

曹操不禁有些後悔,看來幷州鐵騎的虎威,得由曹操軍上下,獨自領受了。

曹操不禁想起來——當日若非呂布暗助,只怕自己已經成了一抹黃土。

只是照目前的戰況來看,幷州鐵騎邀戰諸侯聯軍,爲的就是,揚名天下,成就鐵軍名望。

就像興漢軍一樣,用黃巾軍符兵的鮮血,成就了永不磨滅的番號。

更是用烏桓鮮卑,以及西涼鐵騎的血,將這面旗幟,染成了紅色。

三州九郡,五大山城,興漢軍之名,天下共知。

曹操已經不指望了,呂布既然東出,就一定會與聯軍分個高下,不可能手下留情。

曹操軍的苦日子,已經來臨了。

然而盧門五郎,豪情萬丈,又何必懼怕挑戰呢?

正是:

陳留舉義知天下,虎牢興兵護漢疆;

鐵騎縱橫君莫怕,曹軍壯士有長槍。

曹操摸着青釭劍,自言自語的說:“老夥計,又到了並肩戰鬥的日子了!”

幷州鐵騎兇悍,曹操軍也不是紙糊的。

精銳的名聲,讓戰鬥來見證。

曹操軍各部,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與幷州鐵騎,競爭天下精銳之名。

這纔有了曹操與公孫瓚一見面,主動攬下了幷州鐵騎這個鍋。

畢竟公孫瓚是先鋒大軍,曹操軍也不能強行插隊。

如今有了公孫瓚軍的主動相邀,那就另當別論了。

就這樣,曹操軍順利的拿到了,出戰幷州鐵騎的資格。

……

虎牢關,幷州鐵騎大營。

呂布正在,把玩着七星寶刀。

當初的劉正,九原獻刀,後來輾轉到了王司徒府上。

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居然經由董卓的手,回到了呂布的手中。

呂布沉默不語,這把七星寶刀,見證了幷州鐵騎的蛻變。

也讓呂布,看到了興漢侯劉正——深謀遠慮。

一朝謀劃,十年成功。

呂布的心,都在瑟瑟發抖。

呂布不禁要問——爲什麼當時的劉正,不直接把刀送給自己呢?

難道單純的只是想,引出幷州鐵騎的傳奇故事嗎?

呂布擡起頭,看見了張遼。

呂布問:“文遠,曹操軍的虛實,試探出來了嗎?”

張遼回答說:“主公,鬥了一回獨眼夏侯惇,衝擊了一回曹操軍的長槍兵。”

將是好將,兵是孬兵。

只要牽制住,曹操軍的大小將領,剩下的人,全部都是菜,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高順說:“文遠,不要輕敵!”

曹操軍大將,曹仁字子孝,是興漢侯劉正,讚不絕口的鐵壁將軍,據說與紅衣衛大將陳到齊名。

紅衣衛勇鬥西涼鐵騎,已經傳遍了天下。

曹仁能得讚譽,肯定會有過人之處的。

張遼點了點頭,算是虛心接受了高順的意見。

呂布說:“曹仁我略有耳聞,聽說擅長八門金鎖陣。高順,你的隊伍,號稱陷陣營,破敵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高順點了點頭,沒有打上一場,說什麼都沒有用的。

他對陷陣營有信心——任他陣勢精妙,我只一路橫推。

強拆在手,天下我有。

曹仁要地利,我破!

曹仁要天時,我打!

曹仁要人和,我推!

陷陣營,最擅長的,就是打掉對手的驕傲。

就讓虎牢關戰場,成爲檢驗天下精銳的試金石吧!

誰家想要留名姓,出戰虎牢關戰場,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幷州鐵騎,已經用白馬義從的鮮血,完成了正名的壯舉。

是時候讓幷州鐵騎,稱量天下英雄了。

雁門鐵獅張遼,已經稱量了夏侯惇。

接下來,就要輪到陷陣營高順,試試曹仁有多少水分了。

呂布對於曹操軍,只是當成了一個不錯的對手而已。

……

汜水關聯軍大營。

劉正先是接到了,劉備三兄弟,再坑公孫瓚的故事。

時間才過了兩個時辰,又收到了雁門鐵獅張遼,戲耍勇烈夏侯惇。

雙方一場激鬥。

大將平分秋色,誰也沒有吃虧。

再說鬥兵的時候,曹操軍的表現,可就差強人意了。

三千長槍兵,被幷州鐵騎那麼一衝,就死了不少人。

最讓劉正滿意的,還是雁門鐵獅張遼,在戰場上的表現。

八百鬥三千,還能毫髮無損,這確實是一員虎將。

反觀夏侯惇,劉正只剩下兩個字了——欠練。

夏侯惇不輸張遼,然而做了幾年的光桿司令,戰陣經驗,都還給老師了吧!

郭嘉問:“侯爺,曹操軍終於動手了嗎?”

劉正說:“小試牛刀,夏侯惇揚名,曹操軍受損!”

劉正覺得,反倒是那個叫史渙的人,有幾分名將的風采。

他與夏侯惇,倒是相得益彰。

興漢軍已經休整,很長一段時間了。

然而虎牢關戰場,一直不溫不火。

董卓軍主將呂布,似乎有意練兵。

殺穆順而迫張揚軍,卻又半途而廢,給了張揚重振旗鼓的機會。

傷武安國而棄孔融軍,幷州鐵騎,似乎只是來友好交流的。

面對白馬義從,也是教訓一番之後,暫時的放過了。

如今對戰曹操軍,鬥將倒是激烈。

輪到鬥兵的時候,反而淺嘗輒止。

似乎怕勾引聯軍主力,怕引起汜水關聯軍大營中,各路諸侯的興趣。

郭嘉問:“侯爺,咱們究竟是來討董的,還是來武裝旅遊的呢?”

劉正反問:“奉孝,這有區別嗎?”

既來之,則安之。

幷州鐵騎,是目前的一支獨秀。

曹操軍,扛不住的。

劉正堅信——當幷州將領名揚天下的時候,就是三師兄曹操,修書請援之時。

興漢軍上下,還得沉寂一段時間。

劉正也沒有辦法,二十一路諸侯,劉備軍算是提前出局了。

整個北方大地,再也沒有劉備三兄弟的容身之所了。

劉備只能朝南走,至於能混出什麼名堂,就得看天意了。

賈詡走了進來,對劉正說:“侯爺,曹操軍,終於硬幹幷州鐵騎了。”

劉正忙問:“文和,出戰的都有誰呀?”

賈詡說:“都是陣戰高手。”

幷州鐵騎出戰的,是高順和陷陣營,八百精銳,着實了得。

曹操軍出戰的,是曹仁和八門金鎖軍,同樣是八百人,擅長結陣而戰。

一個是矛,一個是盾。

究竟是矛利,還是盾堅,就讓虎牢關戰場,來見證這個結果吧!

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1627章 欺軟怕硬第1章 族譜事件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523章 淘汰過半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00章 倉亭之戰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1328章 論道揚名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2060章 大戰成皋第94章 張寶之死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2章 初晤劉備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12章 竹橋喋血第194章 長安亂象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741章 梅園興師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668章 忠貞呂霸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994章 神座姐妹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929章 廬江風雲第883章 西晉武帝第39章 張角舉事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2074章 追悔莫及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912章 酒泉糜照第1746章 五子奪嫡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337章 陣仙之道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097章 玉門關外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72章 拜見朱雋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955章 化龍威武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732章 旅途偶遇
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960章 趙雲連勝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1188章 軍功體系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1627章 欺軟怕硬第1章 族譜事件第918章 獨孤刀陣第1523章 淘汰過半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00章 倉亭之戰第1560章 韓信入秦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1328章 論道揚名第286章 小兵龔都第2060章 大戰成皋第94章 張寶之死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2章 初晤劉備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12章 竹橋喋血第194章 長安亂象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741章 梅園興師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1251章 立體打擊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668章 忠貞呂霸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074章 兔尊道消第994章 神座姐妹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1071章 無極星功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1969章 整頓大軍第1929章 廬江風雲第883章 西晉武帝第39章 張角舉事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2074章 追悔莫及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912章 酒泉糜照第1746章 五子奪嫡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337章 陣仙之道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097章 玉門關外第2142章 話狠心慈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72章 拜見朱雋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1955章 化龍威武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732章 旅途偶遇